湖塘镇1949年4月23日,常武地区获得解放,同年先后成立马杭乡人民政府、河东乡人民政府、上店乡人民政府。乡政府驻地分别在马杭桥、杨区和上店。
1956年-1957年,河东乡、上店乡先后并入马杭乡。
1958年9月,马杭乡改为马杭人民公社管委会,公社以下设大队、生产队。
1962年,马杭公社有4个大队划坂上公社。此后,马杭公社行政区划没有变动过。
1968年4月,马杭人民公社管委会改为马杭公社革委会。
1983年5月,马杭公社革委会改为马杭乡人民政府,大队改村,生产队改村民小组。
1986年,马杭乡改为马杭镇。
1999年11月25日,撤销马杭镇,与撤销的鸣凰镇、湖塘镇合并成新建湖塘镇。
2000年,根据武进市人民政府武政发(2000)号文件精神,新建湖塘镇的东庄、古方、龚家、夏城、十里、邱墅、贺北、马杭8个村划归武进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原武进市淹管委淹城村划归湖塘镇。湖塘镇现辖18个居委、52个行政村。
截至2014年,湖塘镇辖阳湖、马杭、鸣凰三个街道,44个社区。镇政府驻人民中路24号。
湖塘镇地处常州城南,武进区中部,北连常州茶山、永红、雕庄,南与庙桥、南夏墅、礼嘉相邻,东邻遥观,西接牛塘。全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镇中心位于东经119°95′44″,北纬31°73′25″。
湖塘地貌类型属高沙平原,山丘平圩兼有。南为天目山余脉,西为茅山山脉,北为宁镇山脉尾部,中部和东部为宽广的平原、圩区。境内地势西南略高,东北略低,高低相差2米左右。
湖塘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冬季,受高纬度大陆吹来的寒冷干燥的偏北风影响,冷而少雨;夏季,受海洋温暖而湿润的东南风控制,气候炎热多雨;春秋两季受冬夏季节交替活动影响,气候温和。春天时有阴雨,秋天多秋高气爽天气。本镇年降水量约一千至一千一百毫米,降水日约一百二十日左右。全年降水百分这四十集中在夏季,春季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秋季百分之二十三左右,冬季最少。每年降水有四个相对的集中期,四至五月的春雨,俗称“桃花雨”;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的梅雨,俗称“黄梅雨”;八月下旬至十月的“台风雨”,一月下旬至二月中旬的冬雪。其中“梅雨”和“台风雨”是降水的高峰期。本镇年平均温度15℃,最高年平均温度16.3℃(如1961年),最低年平均温度14.2℃。冬季是全年最冷的季节,夏季是全年最热的季节。全年无霜期为二百二十五天左右,平均日照二千小时左右。全年风向,春夏多东南风,秋冬以西北风为多。
动物资源
湖塘镇盛产淡水鱼、蟹、虾、蚌等水产品。
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有境内东部雪堰、潘家低山丘陵地区盛产茶叶和桃、梨、葡萄等水果。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主要有郑陆的石膏矿,焦溪、新安等地的白泥、紫砂、陶土,以及潘家、芙蓉等地的优质矿泉水。[1]
截至2014年,湖塘镇总人口50余万人,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其它少数民族甚少,主要是回族。
湖塘已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构建了以生化制药、信息电子等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为先导、传统纺织印染业和机械制造加工业为基础、外向型企业为窗口,各类性质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工业体系。2013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76.2亿元,比2012年增14.8%,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86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0.16亿元,比2012年基本持平。农业总产值12.3亿元,农业业销售收入10.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3亿元,其中农业投入5.1亿元。[2]
湖塘全年共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1.22亿元,完成农田水利建设土石方1460万立方米,加固内河圩堤36.2公里,疏浚河道130条计451公里。年末农机总动力达49.18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5%以上。全年完成土地复垦项目44个,新增耕地2411亩。
第二产业增加值71.2亿元,比2012年增6.0%。工业总产值355.7亿元,工业销售收入350.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3亿元,其中工业投入31亿元。
纺织业是湖塘镇的传统特色产业,湖塘镇现有各类大大小小纺织印染企业1000多家,年生产各类纱30000吨,布40000万米,印染布5000万米,纺织印染业经济规模约占全镇工业经济量的70%,其中近85%的产品销往国外。
第三产业增加值104.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0431元。完成财政总收入25.54亿元,比2012年增长10.7%,财政总支出4.77亿元,比2011年增加2.25%。[2] 服务业零售额41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68.8亿元。[3]
学校截至2010年,湖塘镇辖区内有义务制5所中学,9所小学,共计1709名教师,在校学生30000人左右,学前教育幼儿园14所,幼儿园老师563人,在园幼儿7600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均达到100%,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严格控制在0.5%以内,十二五期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8%以上。
马杭卫生院马杭卫生院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马杭北路59号,占地面积15亩,总建筑面积10471平方米,是一所一级甲等医院;医院现有在职职工71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5人,大专以上学历42人,编制床位40张。[4]
不夜城湖塘镇2013年农村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2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万元,全镇拥有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近1.9万家,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52平方米,建有全市规模最大社会养老服务机构。
河流湖塘镇境内采菱港、大通河、武南河连接京杭大运河和太、鬲两湖,上塑宁、扬,下抵苏、杭;省道新常漕公路和武宜公路贯穿南北,312国道自西向东擦境而过,镇区距常州火车站4公里、沪宁高速公路10公里、常州机场40公里。
春秋淹城遗址
淹城遗址淹城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政府西,延政西路北,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春秋地面城池遗址。1988年淹城以其独特的形制、珍贵的文物,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淹城东西长850米,南北长750米,为三城三河形制,城墙分为三重,均系堆土而筑,高约3米。子城(王城)位于城内中部偏北,周长500米,近方形;内城(里城)近似方形,周长约1500米;外城为不规则圆形,周长近2500米。
湖塘名人(3)恽南田(1633-1690),名格,字惟大,后改字寿平,以字行。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他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是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
李公朴(1900年11月26日-1946年7月12日),号仆如,原名永祥,号晋祥,原籍武进县湖塘桥,在淮安出生。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市遭国民党特务开枪暗杀,次日凌晨因伤重、流血过多牺牲。
史良(1900年3月27日——1985年9月6日),字存初,女,1900年3月27日出生于江苏常州的一个清贫知识分子家庭,因参加与领导抗救亡运动被国民党政逮捕入狱,为历史上著名的“七君子”之一。[5]
2016年06月25日,2015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镇名单,湖塘镇排名27。
2018年10月,2018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湖塘镇排第22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