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戟二型潜射弹道导弹
现状:服役中
规格:长13.96米;宽1.89米
射程:满载时4000海里(7400公里)
发射重量:58068公斤
投掷重量:2722公斤
发射方式:三节推进;固态燃料
导引系统:惯性,可接收NAVSTAR卫星导引
弹头:一般装载10枚当量47.5万吨W-87二一型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弹头,考虑装上可操纵式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弹头
圆周公算偏差值:0.066海里(122米)
发展:三叉戟二型(D-5)导弹在宽度上和一型导弹相似,导弹在长度上却比后者多上3.6米,而且在投掷重量也大上一倍。
英国计划为了4艘新的潜艇采购三叉戟二型导弹,为了要控制导弹的部署与瞄向的目标,届时三叉戟导弹将会完全配备英国的高科技。然而英国政府在改变主意放弃三叉戟一型导弹而就二型导弹时曾声称:上头装的弹头将不会比三叉戟一型导弹来得多。因此三叉戟二型导弹将被装上8枚弹头,而不是10枚。弹头将由雪佛兰根据现装在北极星A-3导弹上的加以发展。
部署:美国计划将它装在俄亥俄级潜艇上,而后在1989年加入太平洋舰队,在1992年加入大西洋舰队。其中有9枚在建造时就装上本型导弹,有8枚原来装一型导弹的潜艇将改装以容纳二型导弹。合计最后17艘潜艇携带408枚三叉戟二型导弹。
英国方面,4艘每艘可携带16枚三叉戟导弹总共有64枚导弹。这将使英国拥有的弹头数从192枚增加为512枚。
三叉戟二型导弹的4000海里(7400公里)的射程将使美国及英国的潜艇可任意部署在大西洋与太平洋上的任何地方。
使用:三叉戟二型导弹足以摧毁强化工事目标,包括:陆基洲际导弹掩体及指挥控制中枢,并可很快重新输入目标。
三叉戟一型潜射弹道导弹
规格:长10.36米;宽1.88米。
射程:3837海里(7100公里)
发射重量:29954公斤
投掷重量:1361公斤
发射方式:三节推进;固态燃料
导引系统:惯性
弹头:8枚当量10万吨W-76四型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弹头
圆周公算偏差值:0.24海里(450米)
发展:三叉戟一型C-4导弹具有比海神C-3导弹多上60%的射程。这是由于使用了高效能推进系统、额外的第三节推进火箭、微电子元件及较轻的材质的缘故。例如,它的装备及导弹结构是使用石墨环氧树脂较之一般导弹使用铝材要轻上40%。另一个显著的改进是它圆钝的弹鼻上的“空中针头”。空中针头在发射前安装上去可以让导弹的飞行效果尤如具有长而尖的弹鼻;而圆钝的弹鼻则可容纳更多内部器材。
三叉戟一型导弹在刚开始测试飞行时有些不稳定,但是这个问题很快就克服了。它在1979年开始部署在许多改装的拉法叶级潜艇上,1981年开始部署在为它而建的俄亥俄级潜艇上。共生产有630枚三叉戟一型导弹,其中有150枚将用在其服役期间的测试上。
英国政府原先计划将其所属的北极星A-3导弹换装为本型导弹,后来决定换为三叉戟二型导弹。
部署:1987年底,它部署在12艘可装16枚导弹的改装拉法叶级/麦德逊级潜艇(合计192枚)
8艘每艘可装24枚导弹的俄亥俄级潜艇(合计192枚)。但是后者的数量将会慢慢减少,这是因为这些潜艇将在91年至99年间换装三叉戟二型D-5导弹。装载三*戟一型的潜艇群分别隶属于大西洋舰队及太平洋舰队。两边的部署都从它的长射程受益不少,也都是以美国本土为基地,从大西洋它可以击中几乎所有俄方目标,少数处于较远区域的目标则由太平洋这边来加以攻击。
使用:三叉戟一型导弹有点攻击硬性目标的能力,它可以攻击中等强度的强化工事军事基地。对于已输入之目标资料可在船上加以更换重新输入,若要输入全新的目标资料则耗时稍久。
“三叉戟”于196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三叉戟潜艇及导弹计划源自1960年代末期的Start X研究计划,而于1971年讨论远程水下导弹系统时达于最高潮。俄亥俄级(Ohio Class SSBN)核动力潜舰由通用公司电船厂设计,1980年下水,排水量18750吨,可发射24枚三叉戟导弹。三叉戟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又分为三叉戟I、II型。三叉戟I或称C-4,全长10.4米(34呎),直径1.8米(6呎)。它可携带8个分导的10万吨级核弹头,射程7,400公里(4,600哩),圆形误差公差为450米;后继的三叉戟II或称D-5,长约13.42米,携带8~12个分导的30~47.5万吨级核弹头,最大射程12,000公里,圆形误差公差降至90米。三叉戟I已经除役,美国海军决定把前四艘俄亥俄级改装成巡航导弹核潜艇,三叉戟II型部署在14艘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潜舰上,每艘可配备24枚,构成美国海军唯一的战略核子吓阻武力。
三叉戟I型导弹由洛克希德公司制造发展,1977年飞行测试,1979年加入海军战斗序列。此为三节固体燃料火箭推动,前两节火箭之设计与海神导弹相同,导引系统为惯性和天体航行系统相配合,固有极高的命中精度。从1979年起,三叉戟I工型导弹就装在老式的海神导弹潜艇及较新的俄亥俄级潜艇上。俄亥俄级潜艇具有较大的导弹发射管,原打算在1990年代用来装三叉戟II型导弹的。1986年英国开始建造新的装三叉戟II型导弹的前卫级潜艇,这种三叉戟导弹的弹头是由英国设计的。
三叉戟导弹的弹头用三级固体运载火箭发射,并用位在导弹前端的有液体燃料火箭的弹头母舱来散布弹头,使它们分别投向不同的目标。它的惯性导航系统,用天文导航和卫星导航来使其更加精确,故三叉戟导弹比大多数陆基弹道导弹命中精度更高。这种精度使得它在潜射弹道导弹中对苏联硬式导弹发射井和指挥部掩蔽所具有前所未有的威胁能力,而它的远大射程又可使导弹潜艇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几乎任何地方巡逻,而敌方很难搜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