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自行车

26自行车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1936年,日本退伍军官、财阀小岛和三郎,在天津第四区小孙庄靠近周公祠的盐坨地老闸口一带二百余亩地,划线上桩,建起四、五间厂房,装备了百余台日本制造的旧机器,招募200余工人,挂起了“昌和工厂”的牌子 (即天津自行车厂最早前身)。生产自行车车架、车圈、前叉、曲柄、轮盘、泥板、三套轴等自行车主要零部件,加上部分由日本运来的零件,组装26英寸深绿色自行车,取名“铁锚”牌,月产900辆自行车,这也是全国最早最大的自行车。

法律属性

   很多的国家和地区认为自行车是车辆,常常要求适当配备甚至是要向政府相关部门登记领取车牌后才能够上路。有些地方要求夜间行车时自行车要使用车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交通法规将自行车列为一种非机动车。在香港,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辆”,无须领有牌照,但在路上行驶时,必须遵守和机动车辆一样的交通规则。

自行车历史

  清同治七年(1868年)11月,上海首次由欧洲运来几辆自行车,是人坐车上,两脚踮地引车而走的业余消遣的娱乐性代步工具。

  同治十三年,法国人米拉从日本运来人力车输入上海,这种车称为“东洋车”,因其色黄又叫“黄包车”,成为代步工具。随后沪上兴起了人力车的修、租、贩制业。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后,英商怡和、德商禅臣、法商礼康等洋行将自行车及零件列为“五金杂货类”输入上海,到19世纪末在上海已有广泛市场。

  原来设摊修理马车、人力车的诸同生,于光绪二十三年选址南京路(今南京东路)604号,开办了同昌车行,经营自行车及零配件。

  光绪二十六年,上海有惠民、曹顺泰等六七家车行,销售人力车、马车及自行车零配件,以卖带修。

  民国4年(1915年),上海有近20家自行车商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邮电事业发展,自行车成为邮差的交通工具,自行车需求激增,市区又新开一批自行车商店,形成了以老闸区(今黄浦区)为中心的自行车销售网络。

安全性能

  自行车骑行者的人身安全是个重要问题,各国制定有相应的标准。中国颁布的安全标准包括结构件的强度、闸车制动性能和安全装置3个方面,前者包括车架和前叉组合件的强度、车把与前叉的装配牢固度、前后车轮的强度等。

  ①车架和前叉组合件的冲击强度:有两个测定方法。一是落重冲击试验,将组合件垂直竖起,在前叉上方180mm处置一个22.5kg的重锤,在重锤的一次冲击下,组合件的永久变形不能超过40mm,并无肉眼能见的裂纹;二是跌落冲击试验,在组件的鞍座处放置70kg的重物,使其重心移至后轴垂直位置上,自由向前跌落,经过两次重复测试,不得有肉眼能见裂纹。另外,车架和前叉还需进行侧向荷重强度试验,其负荷重量按车型而有所不同。

  ②车把与前叉的装配牢固度:测定方法是车把装入前叉后,在车把横管(通常用试棒代替)上施加25N·m的力矩,车把不得转动[1]

  ③前、后车轮的强度:测定方法是将穿好辐条并经过校正的车轮夹紧平放,在其侧向施加178N的力,1分钟后,永久变形不得大于1.5mm。

  ④闸车制动性能:测试方法根据车辆的传动速比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行程5m或5m以上的自行车,规定试验车速为24km/h;另一种是对行程5m以下的车,车速为16km/h。制动性能有干态和模拟雨天的湿态两种。在规定的试验车速下,同时使用前、后闸,干态的制动距离不得大于5.5m,湿态的制动距离不得大于15m。

  ⑤安全装置:自行车要装有车铃或车灯,还要有反射器(俗称回光)。反射器是借机动车头灯或其他外来光源照射,反射出足够强度的光线,提醒对方注意,从而保护自身。反射器有前方、侧向和后方反射器 3种。前方的为白色,后方的为红色,前轮侧向的为白色或琥珀色,后轮侧向的为白色或红色,脚蹬为白色或琥珀色。

润滑

  自行车是量大面广的人力机械,润滑结构型式有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有点摩擦和线摩擦,有流体润滑和边界润滑,有油润滑和脂润滑。

  自行车的关键运动摩擦部位是中轴和前、后轴,都是使用滚珠轴承,用2号钙基润滑脂润滑。每次检修时都要将滚珠和珠槽及挡盖清洗干净,向珠槽内涂匀2号钙基润滑脂,沿轴周围摆满表面光滑完整滚圆并颗粒均匀,大小一致的专用滚珠(珠子),而后上好挡盖,切勿使尘土杂质混入。但在自行车上是特殊情况,为简化设备而无脂嘴,只有补加润滑油,以改善润滑。

  其次链条和齿轮盘的润滑,这里是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混合摩擦,且大部分处于边界润滑状态,因而摩擦条件较苛刻,一定要用粘附性和润滑性较好的润滑油润滑,尤其大多数都是开放式,在尘埃较多的情况下工作的,对链条和齿轮盘的磨损严重,因而要根据情况随时(季度或半年)清洗干净,换用新油,最用用粘度较大的润滑油(40℃粘度10-20mm2/s),但一般也用和向三轴加的同样润滑油,这样较为方便。

骑乘

车况检查

  正常的骑乘使用是不须要任何技术的,但却是在自行车的维护中,最重要且最基本的一项,在骑乘前,对自行车的车况加以检查,是很重要,也是常被遗忘的,因此在骑车前,记得做以下的检查:

  检查骑乘姿势尺寸:如果你骑的不是专属于自己的车,记得在骑车前将座垫调至适当高度。

  检查各部位螺丝松紧:检查前后轮及座垫杆的快拆是否锁紧了,检查车把是否已固定好,其他螺丝是否有松脱情况。

  检查轮胎:检查胎压是否足够,不足的话将之打到适当压力,检查胎壁是否有裂痕、割伤胎纹是否已经过浅,如果必要则须更换外胎。

  检查刹车:试拉前后刹车,检查刹车是否可以确实刹停。

  检查前车腕:刹住前刹车,将车身前后摇动,如有感到有晃动的间隙,表示前车腕须重新调整。

  检查变速器:起步后先试着分别变前变速与后变速,是否可以顺畅的变到各档速,是否会有奇怪的怪声。

骑车注意事项

  为预防骑自行车引起的下部不适,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车座太硬的,可用泡沫塑料做一个柔软的座套套在车座上,以减少车座对下部的摩擦力。

  2.调整车座的高度和角度。车座太高,骑车时臀部必然左右错动,容易造成会下部的擦伤;车座前部上翘,更容易损伤会下部。

  3.骑车时间较长时,要注意变换骑车姿势,使身体的重心有所移动,以防会下部某一点长时间着力。

  4.初骑变速车时,速度不要太快,时间也不要太长,待身体适应后再加速和加时。

  5.在骑车时,若发觉会下部有不适症状,要及时查明原因,若因车座有问题,要及时排除或改进,并要注意休息,症状消除后再骑车;若不能消除症状者,应到医院请医生检查治疗。

维护

短期定期

  维护短期的维护是经常进行的,如果正常的使用自行车,在此阶段的维护上,是相当简单的,而此维护能够使你的车子常保良好状态,因此绝不可轻忽。清洗车子:除了让你的车保持新车时的耀眼外,清洗车子也同时避免车架的锈蚀,而如果你在一场大雨中或泥泞中骑车,在骑完之后应尽快进行清洗的工作,洗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如果车身上的污泥不多,或多是灰尘而已,可以使用抹布擦干净,或是用大毛刷刷干净。不可使用高压水柱来清除车身上的污泥,这方法虽然很有效率,但是可能将污水逼入轴承中,如此会造成轴承的损坏。在车身上污泥很多的情况下,应使用刷子以及肥皂水将污泥洗净后,用清水冲干净,再用布擦干。车一清洁干净后,记得检查烤漆是否有剥落,钢制车架烤漆剥落后会开始锈蚀,铝合金或碳纤维以及钛合金车架则不会锈蚀,只会影响美观。在使用水洗过车子后,记得链条要擦干,并重新上油。检查刹车皮:将刹车皮上的杂物加以清除, 链条上油:将链条上滴上润滑油之后,约十分钟之后,将链条外侧的油擦干净,链条只要内部动作的部分有油就够了,外部多馀的润滑油会黏住灰尘,增加清洁的麻烦,因此最好擦干净。另外,如果使用喷罐式的润滑油,记得在上完油后,把滴到其他部位的油擦干净。

中期定期维护

  检查链条:链条在长期使用后会发生拉长的情况,链条的节距为0.5英寸,测量24节链条,长度应为12英寸,若其长度已经超过正常长度1/8寸,则应更换链条。

  清洗链条:如果你的链条内部有许多的油泥,也许该清洗了,清洗链条可以使用洗链器,或是把链条拆下,找一个容器,装满溶剂油,置入链条后,摇晃使其洗净,最后取出晾干上油。

  检查飞轮及大齿盘:若更新链条后,如果飞轮会有跳齿的情况,则更新飞轮,若大齿盘的齿磨耗甚大,产生卡链的情况,也应更换,检查大齿盘的固定螺丝,若松动则须重新锁紧。

  检查轮圈:检查气嘴孔及钢丝孔附近,是否有细微的裂痕产生,若有裂痕,则尽快更换轮圈,将轮子抬起,旋转轮子,观察轮圈是否会摩擦到刹车皮,如果会,则须重新调整轮圈。

  检查钢丝:检查前后轮的钢丝是否有断裂的情形,若有则更换之,换钢丝后须重调轮圈,调整轮圈时,观察轮圈偏摆的方向,如向右偏,则将轮圈该处附近的右侧钢丝放松,左侧锁紧,向左偏则反之,轮圈左右的偏摆幅度应小于2mm。

  检查车手:检查车手是否在车祸中发生变形,是否在立管锁紧的部位产生裂痕,如果是,则更新车手。

  检查座垫及座垫杆:取下座垫杆,检查是否有变形或裂痕,若无则上一层薄黄油后装回,检查座垫是否有损伤,底下的支架是否完好,如果有问题,则加以更换。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