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技术

模具制造技术

目录导航

内容简介

《模具制造技术》是以培养技术 应用型人才为重点,提高学生 综合能力为目标而编写的。全书内容以 现代模具制造技术和加工工艺为主线,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现代模具制造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加工工艺及应用。全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 模具制造基础,模具零件的常规 切削加工,模具的 数控加工,模具零件的 电火花加工,模具零件的 光整加工,模具零件的无屑加工以及模具的装配与调试等。
  《模具制造技术》可作为 高职院校、 技师学院及各类培训学校中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 模具设计与制造、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等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人员和 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模具制造技术综述
  第一节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
  要求
  第二节模具工业在现代化生产中的
  作用、地位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模具的生产过程
  第四节模具制造的基本要求与
  特点
  第五节模具制造的流程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模具零件 机械加工及其他成形
  方法
  第一节机械加工
  第二节零件的配作
  第三节模具零件 成形磨削
  第四节模具零件的精密加工
  第五节模具零件的数控加工
  第六节模具零件的其他成形
  方法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模具零件的 特种加工
  第一节 电火花成形加工
  第二节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第三节 电化学加工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光整加工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 手工研磨抛光
  第三节 超声波抛光
  第四节电解修磨抛光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第一节冷 冲模主要零件加工工艺
  分析
  第二节锤 锻模主要零件加工工艺
  分析
  第三节 压铸模主要零件加工工艺
  分析
  第四节注射模主要零件加工工艺
  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模具装配技术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装配 尺寸链
  第三节装配方法及应用范围
  第四节模具零件的固定方法
  第五节间隙控制方法
  第六节 模架装配
  第七节 冷冲模的装配、试模
  第八节 塑料模的装配、试模
  第九节压铸模装配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模具管理与检测
  第一节模具标准化
  第二节模具生产技术管理
  第三节模具的保管和维护
  第四节模具测量
  复习思考题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模具制造技术是机械类通用 工种的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综合了 工程力学、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零件与传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掌握模具零件加工方法及模具装配的基本知识,了解现代模具技术的发展动向,初步形成应用现代模具制造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和模具工作零件的 工艺路线。
  2、掌握模具零件的 电加工及特种加工。
  3、了解模具的装配。
  4、训练查阅相关手册。
  5、进行专业思想和 职业道德教育。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绪论
  课程内容
  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及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及学习方法,明确 学习目的。
  (二)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
  课程内容
  1、模架组成零件的加工。
  2、冲裁模模的加工。
  3、模型孔的加工。
  4、 型腔加工。
  5、模具工作零件的工艺路线。
  教学要求
  1、掌握模架组成零件的加工、冲裁模模的加工、模型孔的加工、型腔加工。
  2、明确模具工作零件的工艺路线。
  3、了解模具在实践中的应用。
  4、注意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模具零件的电加工
  课程内容
  1、电火花加工。
  2、电火花切割加工。
  教学要求
  1、掌握电火花加工原理。
  2、了解影响电火 加工精度的因素。
  3、了解电火花切割加工的原理。
  4、明确数字程序的基本 控制原理、加工工艺。
  5、训练学生编程的能力。
  (四)特种加工
  课程内容
  1、 超声加工。
  2、化学及 电化学加工。
  3、 电解磨削。
  4、型腔的挤压成形。
  5、 超塑成形。
  6、铸造成形加工。
  7、 合成树脂模加工。
  教学要求
  1、了解超声加工,了解化学及电化学加工。
  2、了解化学及电化学加工、电解磨削、型腔的挤压成形、超塑成形。
  3、了解铸造成形加工、合成树脂模加工。
  (五)模具装配
  课程内容
  1、概述。
  2、冲模的装配。
  3、塑料模的装配。
  教学要求
  1、了解模具装配。
  2、了解冲模的装配。
  3、了解冲模的装配。
  五、说
  (一)本大纲是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制订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 教学计划的意见》和国家教委 职业技术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职业高级中学机械类部分通用工种教学计划》的精神、内容与要求编写的。
  (二)教学中要贯彻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些内容可与 教学实习结合起来进行,围绕形成专业能力进行教学。
  (三)数控技术的有关内容放在模具制造技术课程中讲述。
  (四)教学中可由任课教师对课时安排作适当调整。

编辑推荐

本书是以模具制造技术及其工艺方法为主线,阐述了模具机械加工基础、模具基本表面的机械加工方法、模具电火花加工技术、模具成型表面的无屑加工技术、模具光整加工、模具典型零件的加工、模具的装配等。

文摘

第五章 模具的装配
第一节 冲压模具的装配概述
冷冲模是冷冲压生产的主要工具。它的制造与装配质量好坏及精度高低,直接影响到冲压生产能否正常进行和冲压件的成本高低、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但冷冲模又多为单件小批量生产,结构及型面复杂,精度要求较高,加工难度大。
一、模具生产的特点
模具生产与其他生产工艺相比,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
1.根据冲件批量大小,选择不同的冲模生产方式
在组织冲模生产时,应根据所要生产冲压件批量的多少,来选择、确定不同的制造模具生产方式。对于批量小的冲压件,其冲模的制造可选用上、下模配制及单件生产工艺;对于批量较大的冲压件,其模具的制造与加工方法可采用冲模零件或冲压工序成套性生产,即根据冲模结构采用标准化设计,使坯料成套供应。
2.冲模生产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在制造冲模时,对于同一种冲压件需要多套冲模完成时,必须保证冲模的制造与调整前后工序的连续性。
3.试模后确定冲模某些尺寸
冲模的某些尺寸,例如复杂形状制品的拉伸、成形与弯曲的坯料尺寸与形状,模具工作零件某些尺寸,通过理论计算很难得到正确尺寸,必须经模具试冲后,确定前一道工序的坯料尺寸和形状。而其凸、凹模的圆角,也应通过试冲才能确定大小。试制检验修正合适后,再经洋硬处理。
4.冲模的制造周期较长
冲模的制造周期一般较长。在制造冲模时应尽量采用先进制模工艺,缩短制造周期,以降冲模成本。
5.冲模经调整后确定其质量和精度
冲模经调试后确定其质量和精度冲模经装配后,虽按设计图样验收合格,但仍不能成为最后的产品,必须经过试冲调整直到冲出合格的产品才能确定模具的质量和精度。

序言

业内人士这样评价:“模具是工业之母”,足见模具行业在国民经济和制造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开发能力。我国模具行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模具城、模具园区、模具生产基地等各种集群生产形式在全国迅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和模具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大力发展我国模具工业。
模具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从日用小家电到交通工具,其制作均要使用一系列大小模具。近年来,我国模具行业从业人员队伍虽然发展迅速,但仍然跟不上行业高速发展的需求,培养一大批各种层次的优秀的模具人才,已成为中国模具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模具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人才市场最紧缺的人才之一。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模具应用型人才、操作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编者编写了这套“模具职业技能培训系列教程”,涵盖了模具人才需要掌握的各方面技术内容。承担本系列教程编写工作的作者,均为多年在生产一线从事模具设计、制造的技术专家和有丰富模具教学经验的教师。
目前,模具企业和模具人才教育培训机构有这样一个矛盾,教育培训机构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使用的新技术不能及时地丰富到教学工作中去。到企业后,学生有时会觉得所学的东西用上不,而企业需要的又没学到。针对这些问题,本套丛书将尽最大的努力去解决。加强职业技能训练,争取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切实满足企业需求是本套丛书出发点。
本系列教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读者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丛书具有以下特点。
1)突出实用。丛书各本教程的编写都突出了应用的特色,精选了大量的典型应用实例。
2)内容全面。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