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机械基础

汽车机械基础

目录导航

图书信息

   书 名: 汽车机械基础

  作 者:金旭星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1月

  ISBN: 9787115202192

  开本: 16开

  定价: 34.00 元

内容简介

  《汽车机械基础》紧密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领域的职业需求进行内容组织,将传统机械专业六门主干课程的内容科学地整合成一体,力争做到学时少、内容精、重视应用、避免出现深奥的原理分析及复杂的公式推导。全书共分为6章,内容包括汽车常用材料、静力学基础、材料力学基础、机械传动、轴系零部件、液压传动基础,以构件的材料性能及力学分析为基础,以常用传动机构和通用零件、液压元件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传动方式为主线来介绍。

  《汽车机械基础》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汽车类或近机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图书目录

  第1章 汽车常用材料

  1.1 金属材料的性能

  1.1.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1.2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

  1.1.3 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能

  1.1.4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1.2 常用工程材料

  1.2.1 黑色金属材料

  1.2.2 有色金属材料

  1.2.3 非金属材料

  1.3 钢的常用热处理

  1.3.1 整体热处理

  1.3.2 表面热处理

  1.3.3 热处理表示方法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静力学基础

  2.1 静力分析基础

  2.1.1 基本概念与公理

  2.1.2 约束与约束反力

  2.1.3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2.2 平面力系

  2.2.1 平面汇交力系

  2.2.2 平面力偶系

  2.2.3 平面任意力系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材料力学基础

  3.1 轴向拉伸与压缩

  3.1.1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内力和应力

  3.1.2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强度计算

  3.1.3 拉(压)杆的变形

  3.1.4 应力集中简介

  3.2 剪切和挤压

  3.2.1 剪切的概念与剪应力

  3.2.2 挤压的概念与挤压应力

  3.2.3 剪切与挤压的强度计算

  3.3 圆轴扭转

  3.3.1 圆轴扭转的概念

  3.3.2 圆轴扭转时的内力

  3.3.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3.4 梁的弯曲

  3.4.1 平面弯曲的概念及弯曲内力

  3.4.2 梁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3.5 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3.5.1 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强度计算

  3.5.2 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强度计算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机械传动

  4.1 机械的概念

  4.2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4.2.1 结构分析的目的

  4.2.2 平面机构的组成

  4.2.3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4.2.4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4.3 带传动和链传动

  4.3.1 带传动的应用特点和结构标准

  4.3.2 V带轮的结构及标准

  4.3.3 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4.3.4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

  4.3.5 普通V带传动的参数选择和设计计算

  4.3.6 链传动的应用特点和类型

  4.3.7 滚子链的结构和参数

  4.3.8 链轮的结构和材料

  4.3.9 滚子链传动的失效分析与设计

  4.3.10 带传动和链传动的布置、张紧和维护

  4.4 圆柱齿轮传动

  4.4.1 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分类

  4.4.2 渐开线齿廓的性质和特点

  4.4.3 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

  4.4.4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4.4.5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加工原理和变位齿轮简介

  4.4.6 齿轮失效形式与齿轮材料

  4.4.7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计算

  4.4.8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4.4.9 圆柱齿轮传动的维护和修复

  4.5 直齿锥齿轮传动

  4.6 蜗杆传动

  4.7 齿轮传动技术的发展

  4.8 轮系

  4.8.1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4.8.2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4.8.3 混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4.8.4 轮系的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轴系零部件

  5.1 轴承

  5.1.1 轴承的功用和类型

  5.1.2 滚动轴承的代号

  5.1.3 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

  5.1.4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5.1.5 滚动轴承的润滑与密封

  5.1.6 滑动轴承简介

  5.2 轴

  5.2.1 概述

  5.2.2 轴的结构设计

  5.2.3 轴的承载能力校核

  5.2.4 轴系的维护

  5.3 连接

  5.3.1 螺纹联接

  5.3.2 键联接和销联接

  5.3.3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5.3.4 其他常用连接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液压传动基础

  本章小结

  习题

  附录

  参考文献

  ……

编辑推荐

《汽车机械基础》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文摘

插图:

1.铸造性能

铸造是将熔融金属浇注、压射或吸人铸型型腔中,待其凝固后而得到一定形状和性能的零件的方法。铸造性能是指浇注时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凝固时的收缩性和偏析倾向等。流动性好的金属材料有充满铸型的能力,能够铸出大而薄的铸件。收缩是指液态金属凝固时体积收缩和凝固后的线收缩,收缩小的可提高液态金属的利用率,减少铸件产生变形或裂纹的可能性。偏析是指铸件凝固后各处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若偏析严重,将使铸件力学性能变坏。在常用的金属材料中,灰铸铁和青铜有良好的铸造性能。

2.锻造性能

金属材料的锻造性是指材料在压力加工时,能改变形状而不产生裂纹的性能以及变形时变形抗力的大小。锻造性好,表明容易进行锻压加工;锻造性差,表明该金属不宜选用锻压加工方法变形。锻造性与化学成分和变形温度有关,在高温下材料一般锻造性好。与高碳钢和合金钢相比低碳钢能承受锻造、轧制、冷拉、挤压等形变加工,表现出良好的锻造性。

3.焊接性能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是指材料在通常的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条件下,能否获得质量良好的焊缝的性能。焊接性能好的材料,易于用一般的焊接方法和工艺进行焊接,焊缝中不易产生气孔、夹渣或裂纹等缺陷,其强度与母材接近。焊接性能差的材料要用特殊的方法和工艺进行焊接。焊接性能与化学成分有关,常用材料中,低碳钢有良好的焊接性能,而高碳钢和铸铁焊接性能较差。 4.切削加工性能 切削加工性能是指工件材料进行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切削加工性能好的材料易于高效获得加工表面质量好的零件,且刀具寿命长;而加工性能不好的材料,不易获得高质量表面的工件,甚至不能切削加工。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不仅与材料本身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有关,还与刀具有关。通常,可根据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对切削加工性能作大致的判断。硬度过高或过低以及韧性过大的材料,切削加工性能较差。碳钢硬度为150一250 HBS时,有较好的切削加工性能。材料硬度高,使刀具寿命短或不能切削加工;材料硬度过低,不易断屑,容易粘刀,加工后表面粗糙。灰铸铁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

序言

《汽车机械基础》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编写的,主要适用于汽车类专业的教学。

《汽车机械基础》主要特点如下:

(1)《汽车机械基础》对传统学科型教材进行了整合,在教学内容选取上,保证了汽类专业所需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机械基础的经典内容,尽量避免内容之间不必要的交叉和重叠,淡化学科体系,减少教学时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基本知识点的选取以“必须”、“够用”为度,没有过多的理论推导;为体现汽车教育的特点,《汽车机械基础》选择了许多汽车工程中的实例,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汽车机械基础》在叙述上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对于各种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的阐述力求简明扼要。

(4)为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每个课题前有学习目标、考核标准和教学建议,重点内容有提示,难点内容有讨论。

(5)所用标准均为最新的国家标准。

参加《汽车机械基础》编写的有蔡广新、李莉、陈亚娜、邸久生,并由蔡广新任主编,李莉任副主编。

《汽车机械基础》由吉利大学张国强教授审阅,他仔细审阅了全部文稿和图稿,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尹万建,男,河北邢台人,出生于1966年4月,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教授。

主要学习和工作简历:

1983年-1987年在吉林工业大学汽车运用专业进行本科学习。

1987年-1990年在吉林工业大学汽车运用专业进行硕士学位学习。

1990年6月-1996年9月在邢台军需工业学院(现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系任教研室主任,主要进行汽车电子控制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996年9月-2007年2月,在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任汽车系副主任。

2001年,被确定为汽车工艺与维修专业学科带头人。2002年被聘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3年9月-2006年11月,在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课题为“汽车空气弹簧悬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

2007年2月,担任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主任并主持工作。

主要工作业绩:

1.先后承担过《汽车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修》、《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等多门实践课程和实习的教学指导工作。

2.主持《汽车电器设备》课程建设,该课程2003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3.参与《汽车构造》课程建设,该课程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4.指导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变速器实验室、电喷发动机实验室、汽车总线实验室、汽车ABS实验室、汽车维修车间等多项实验室建设任务。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