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

汽车业

目录导航

汽车概述

汽车发明者

布加迪威龙 布加迪威龙

德国的卡尔·本茨(KarlBenz,1884-1929)是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是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制造者,人称“汽车之父”。

卡尔·本茨

准确地说,这一切是从1886年1月29日那天开始的。在那天,CarIBenz(卡尔·本茨)成功地为他所研制的0.9匹马力的三轮汽车取得了第37435号帝国专利证书。”卡尔·本茨,世界公认的汽车发明者,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坚韧不拔的钻研精神,制造出了汽车这一另世界惊叹的交通工具,从而提高了现代人的生活质量,拓展了现代人的生活空间。

火车司机的儿子

卡尔·本茨1844年出生在德国西部的卡尔斯鲁厄一个手工业者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在他快要降生人世的时候,父亲就在一次事故中不幸遇难,小本茨还没出生就失去了父亲,所以他的童年生活境况很艰难。

大众甲壳虫 生产厂家:大众汽车 汽车品牌:大众 厂家报价:国内 39万(RMB) 国外 2万(美元) 生产状态:在产 基本参数: 最高车速(km/h) 185 油耗(L/100km) 8.7 主要尺寸与质量: 长/宽/高(mm):4081/1724/1498 轴距(mm):2508 油箱容积(L):55 整备质量(kg):1228 总质量(kg):1650 发动机参数: 发动机型式:直列4缸8气门 气缸数:4 排量(mL):2000 最大功率(kw):85/5200 最大扭矩(N.m):170/2400 0-100Km/h加速时间(s)10.9 底盘参数: 变速器型式:5挡手动 悬架(前/后):麦弗逊式/拖曳臂式 制动装置型式(前/后):通风盘式/盘式带ABS 转向器型式:齿轮齿条带液压助力 轮胎类型与规格:205/55 R16 车身参数: 车门数:3 座位数:5 最小转弯直径:10.92002款的 New Beetle 是一辆2门(4门)4座的家庭用车,共有七个型号,从 GL 到 Turbo S。该系列的竞争对手包括阿库拉的 RSX和福特的 ZX2。GL 装备了一台4缸2.0升的引擎,输出马力115匹,百公里油耗城市是11.8升,高速公路是9.1升,配备了5速手动变速箱(含OD),另有4速变速箱供选择。而 Turbo S 则配备了一台4缸1.8升,马力180匹的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油耗则分别是12.3升和9.4升,变速箱则是6速手动的(含OD)。2002款的 New Beetle 是在2001款的基础上改进的。 甲克虫是德国经济的活化石”。 德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在他的著名小说“我的世纪”中曾经用一个章节专门介绍了甲克虫在德国人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他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描述了一位在东德的市民是如何想得到一辆甲克虫的渴望。这就不能不再次触动德国人记忆深处的痛点——他们也曾经贫穷过,也曾经在战争的阴影下承受过饥饿和失业,生动地再现了德国人当时的生存状况—— “去年,我们准时递交了要求加入大众汽车储蓄调节的申请,给您寄去了所有证明材料。首先,证明我丈夫贝恩哈德·艾尔森从三九年三月每周至少存入五个帝国马克,在储蓄簿上面贴了四年之久,为了一辆蓝黑相间的‘力量来自欢乐’牌轿车,这是大众汽车当时的叫法。我丈夫总共存了一千二百三十马克。这是当时的出厂价。其次,因为战争期间生产产量少,所以我丈夫没有得到。因此,我们,也因为他现在残废了,要求得到一辆甲克虫,而且要一辆淡绿色的大众1500型,不要增加任何特殊附件。 “现在,当五百多万辆甲克虫从流水线开下来,贵厂甚至已经为墨西哥人建了一个汽车厂的时候,大概会有可能满足我们储蓄购买大众汽车的要求,即使我们的固定住址是在民主德国或许我们不再被算作德国人吗?” 这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作为一段历史,格拉斯用东德一位妇女写给大众汽车公司的一封信就能真实地感受到,甲克虫曾经给这个国家经济复苏,重新站立起来起过很大的作用。读了这封信谁都不会忘记历史。而作者把这个故事放在1951作为背景,是一种提示。也就是说,当时德国的汽车普及还刚刚开始。尽管这是一个汽车发明的国家。 人民心中的“英雄” 2000年世界博览会在德国汉诺威举行。在德国馆,我看到一辆产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甲克虫被陈列在场馆里,与德国历史文化科技发明放在一起。让人惊奇的是,作为一辆极为普通的甲克虫被当作了历史遗产并作为“英雄”与他们敬仰和崇拜的文化名人,重大发明以及伟大的医学放在一起向世人展示。尽管也有“奔驰1号”,但人们对于甲克虫的尊重则是由衷的。我曾目睹过这样一个镜头—— 一位白发苍苍的妇女,坐在甲克虫的展台下,用一只手支撑着下巴在沉思;一对老人在甲克虫旁留影;还有摩登的年轻人用好奇的神态审视甲克虫…… 这就是德国人,在他们的心目中甲克虫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翻开历史,甲克虫作为平民汽车是最早提出来的,尽管1903年福特就生产了T型车使美国最先在世界上普及了汽车。但真正让汽车成为价廉物美的大众汽车是甲克虫。 今天看来也许是不可思议的事。当初甲克虫问世时,它只是解决“买得起”的问题,讲究的是可靠性,价格在1000马克之内。这样的思路,有人给它起了个车名叫“人民车”。用今天的要求来看,这是极为简陋的车,但它又不是抵挡车,其设计思路和方法则成为今天的经典,至今还影响着汽车设计——流线型。所以,波尔舍不仅是甲克虫之父,也是流行型汽车设计的创始者。由此改变了传统的船型设计,将汽车设计带入了流行型设计的时代。 甲克虫对德国人来说,是他们曾经共过患难的朋友,也是精神支柱。因为有了甲克虫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在德国有专门以甲克虫命名的汽车俱乐部,也有爵士乐队等。由于这车造型像甲虫,加上它的“丑陋”(噪声大、做工粗糙),一位美国记者在“纽约时报”上称这车叫甲克虫,由此成名,蜚声世界。今天看甲克虫是越看越喜欢,以至成为一种“宠物”,这是因为甲克虫被赋予了人文内涵所至,连大众公司也最后将“人民车”改为甲克虫,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如果说,有人曾形容一杯牛奶能使一个民族强盛起来的话,那么,甲克虫就创造了使一个国家在废墟中重又站起来的神话。 埃姆登的记忆 1978年,最后一辆甲克虫在德国港口城市埃姆登工厂下线。许多人恋恋不舍地簇拥着这辆车合影。在历史的老照片上,能触摸到当时的气息。 在埃姆登工厂的陈列室里,最后一辆奶白色的甲克虫至今还保留着。凡是到这个厂参观,讲解员都不会忘记介绍一下甲克虫。

1980年,当在海外生产的甲克虫漂洋过海重回故里时,整个埃姆登沸腾了,成了节日的海洋,像重又拾回了他们失去的孩子。我曾经问过德国人,在他们心目中甲克虫要比奔驰宝马还要来得亲近,值得骄傲,更像是自己的孩子和朋友,不论是有钱的富翁还是没钱的贫民它就像生活中的好帮手,闲暇时又能成为交流的朋友。这种皮实的带有人文内涵的汽车恐怕现在是再也找不到了。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成为精神的东西。” 在德国,我同一些知识阶层的人士谈起甲克虫,他们总是用一种文化的视角来评判甲克虫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精神的愉悦。实际上,甲克虫已经溶入了德国人的精神和他们的文化之中。他们可以把汽车发明写进历史,但不会把甲克虫在生活中抹去,因为对甲克虫的存在与否已不是无关重要,而是已成为一种历史的符号,当作了精神遗产。在德国可以找到不少甲克虫的书,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到生话的方方面面,仅我自己收集的就有五六种,还不包括其它国家出的版本。在沃尔夫斯堡大众公司汽车博物馆,可以看到在甲克虫的平台上繁衍了一个庞大的家族——敞蓬、厢式、面包和各种各样的专用车等。在这些不同年代生产的甲克虫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甲克虫的发展历史,技术的演变过程,以及德国人的生活需求。在德国,埃姆登成了甲克虫的故乡。 倍受宠爱的“卡通” 1994年,中国第一次在北京举办国际家庭轿车研讨和展示会。当时作为概念车的“新甲克虫”第一次拿到中国来展出。人们不可思议地说,这怎么像个汽车,不就是个大玩具吗?这与轿车进入家庭有何关系?今天看来,德国人还是很会动脑筋的,旧曲唱出了新意,使甲克虫的品牌得以延续。 自从1978年德国不在生产甲克虫之后,在海外,甲克虫依旧风靡,人们还是喜欢这辆车,原因是它很怀旧,有一种对特殊年代的风情。尽管处在现代时尚的环境里,心理需求要远大于物质满足显得越来越迫切。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许多影视作品都在介绍甲克虫的年代,并以此车作为道具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同样,在中国,也有人喜欢甲克虫并作为老爷车收藏当作珍品。迄今为止甲克虫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一款车。有2500多万辆。而它至所以受欢迎,恐怕还是它的“平民情节”,赢得了世界声誉。 有如此好的市场德国人为何要拿到海外生产,甚至不在欧洲生产? 应该客观地看,老式甲克虫在性能技术上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了,确实要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它的人文情节依旧在挽留着它,直到今天才刚刚宣告“谢世”。应该说这是十分了不起的事。尽管如此,还要继续再生产2000辆纪念版,以吊足人们的胃口。现在看来已经不是在卖车了,而是在卖文化。 对于这种现象,精明的企业和商人早已注意到了。早在上个实际90年代初就有人在策划,借助甲克虫的理念和品牌,炮制与出甲克虫完全不同性能和配置的现代摩登汽车——这就是后来称之为新甲克虫的个性化车型。。

十多年前中国人看到甲克虫的概念车大感不解,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个日后再次引起波澜的“卡通”车型。 1999年,我再次去德国时,新甲克虫已经在美国正式作为商品车上市了,并开始在其他国家销售。媒体称这是甲克虫的复活,一时成为市场的抢手货。在德国买时也要排队订购才行。在埃姆登港口,一排排刚从美国运抵的新甲克虫是作为进口车登陆德国口岸,此时,人们看到的是已经被异化了的甲克虫,成了真正的“宠物”,没有了历史的厚度,只是时尚的代名词。在老一辈的德国人眼里,这是走了调的甲克虫,没有了过去的纯真味儿。但在年轻人的眼里前卫而又另类和新潮。 2000年,新甲克虫终于在中国国际车展上亮相。人们好奇的是,这是一款高科技的个性化车型。用市场人士的话说,现在的新甲克虫已经不是平民车了,而是个高价姑娘,跻身于高挡轿车之列,要40万元以上才能买到手。当我们在北京和上海街头看到新甲克虫时,中国轿车正开始进入家庭,这与德国相比,竟相差了半个多世纪。当别人在玩新甲克虫时,我们还在讨论十万元家轿的市场究竟有多大?这在国外还用的着套论吗? 正因为老款甲克虫对家轿的普及做出了贡献,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方式,它的停产才成为一大新闻,就像一支老款,一杯老酒,越老越有滋味,浸泡着历史,回味的是流逝的岁月……

首部汽车时速16公里

1872年,卡尔·本茨下决心要创建一个工厂,他向朋友处借了款组建了铁器铸造和机械工厂,但由于当时经济不景气,他的生产也受到影响,到1877年卡尔还无力偿还朋友的2千万马克的借款,工厂也面临倒闭的危险。在卡尔·本茨几乎绝望的时候,他想起了老师“资本发明”的话,他认为只有“资本发明”才能拯救他。

卡尔·本茨决定要制造发动机,他学习了奥托的煤气发动机,并领到了制造四冲程发动机和双冲程发动机的营业执照。卡尔·本茨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的新贡献,就是在新的混合气体进入气缸之前,使废气净化变为新鲜空气再进入气缸,这样可以避免爆炸危险。卡尔·本茨经过多次的艰苦努力,新的发动机终于诞生了,在这发动机的诞生时刻,正如他所描绘的:“晚饭后我的妻子说我们必须再去工厂一次,享受我们的快乐。试机吸引着我,周围没有安静的地方,我们站在发动机面前,他发出哒、哒、哒的声音,节拍优美动听……在这贫穷的小工厂里,今天晚上看到一台崭新的发动机的诞生,感到这是幸福……不远处发出洪亮的钟声,大年夜的钟声响起了。钟声不仅是新年的到来,而且还预示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迎来了奔驰发动机时代的来临……”

1879年,卡尔·本茨研制成功火花塞点火内燃机。随后他又将内燃机改进为汽油发动机安将在三轮车上,车上装有三个实心橡胶轮胎的车轮,装有卧置单缸二冲程汽油发动机,785CC容积,0.89匹马力,虽然它的时速只有16公里,但在当时人们的路上交通工具还是马车,因此这一速度足以令人“窒息”。该车前轮小,后轮大,发动机置于后桥上方,动力通过链和齿轮驱动后轮前进,行驶方向靠操纵杆控制,为了提高人员乘坐的舒适感,在车架和车轴间装有钢板弹簧悬架。该车已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基本特点,如电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挂、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掣动手把等。其齿轮齿条转向器是现代汽车转向器的鼻祖。卡尔向德国皇家专利局申报专利并在1886年1月29日获得批准,因此1月29日被认为是世界汽车诞生日,1886年为世界汽车诞生年。这辆每小时行走16公里的三轮汽车被命名为“奔驰1号”。从此他的事业蓬勃发展,拥有了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厂,生产名扬四海的奔驰牌汽车。如今,这辆奔驰1号车陈列在德国汽车发源地斯图加特市的奔驰汽车博物馆中。

今天的人们只能到博物馆里看到那部只有三个轮子的“奔驰一号”.(注:卡尔·本茨以其名字命名的汽车,在我国约定俗成译为奔驰)

“汽车”(automobile)英文原意为“自动车”,在日本也称“自动车”(日本汉字中的汽车则是指我们所说的火车)其他文种也多是“自动车”,唯有我国例外。

在我国,汽车是指有自身装备的动力装置驱动,一般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不依靠轨道或架线而在陆地行驶的车辆。汽车通常被用作载运客、货和牵引客、货挂车,也有为完成特定运输任务或作业任务而将其改装或经装配了专用设备成为 专用车辆,但不包括专供农业使用的机械。全挂车和半挂车并无自带动力装置,他们与牵引汽车组成汽车列车时才属于汽车范畴。有些进行特种作业的轮式机械以及农田作业用的轮式拖拉机等,在少数国家被列入专用汽车,而在我国则分别被列入工程机械和农用机械之中。

按照国家最新标准GB/T 3730.1—2001对汽车的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本术语还包括:a)与电力线相联的车辆,如无轨电车;b)整车整备质量超过400kg的三轮车辆。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标准SAEJ 687C中对汽车的定义是:由本身动力驱动,装有驾驶装置,能在固定轨道以外的道路或地域上运送客货或牵引车辆的车辆。

日本工业标准JISK 0101 中对汽车的定义是:自身装有发动机和操纵装置,不依靠固定轨道和架线能在陆上行驶的车辆。

按照国家最新标准GB/T 3730.1—2001汽车主要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

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它也可牵引一辆挂车。分为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仓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头乘用车、越野乘用车和专用乘用车等11类;

商用车: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并且可以牵引挂车。乘用车不包括在内。商用车分为客车、货车和半挂牵引车等3类。客车细分为小型客车、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铰接客车、无轨客车、越野客车、专用客车。货车细分为普通货车、多用途货车、全挂牵引车、越野货车、专用作业车、专用货车。

基本构造

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一.汽车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由2大机构5大系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

1.冷却系: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水温表和放水开关组成。汽车发动机采用两种冷却方式,即空气冷却和水冷却。一般汽车发动机多采用水冷却。

2.润滑系:发动机润滑系由机油泵、集滤器、机油滤清器、油道、限压阀、机油表、感压塞及油尺等组成。

3.燃料系:汽油机燃料系由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滤清器汽油泵化油器空气滤清器、进排气歧管等组成。

二.汽车的底盘: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1.传动系:汽车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靠传动系传递到驱动车轮。传动系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主要是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驱动桥等组成。

离合器:其作用是使发动机的动力与传动装置平稳地接合或暂时地分离,以便于驾驶员进行汽车的起步、停车、换档等操作。

变速器:由变速器壳、变速器盖、第一轴、第二轴、中间轴、倒档轴、齿轮、轴承、操纵机构等机件构成,用于汽车变速、变输出扭矩。/ z& K1 w w$ L

2.行驶系:由车架、车桥、悬架和车轮等部分组成。行驶系的功用是:

a.接受传动系的动力,通过驱动轮与路面的作用产生牵引力,使汽车正常行驶;

b.承受汽车的总重量和地面的反力;

c.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衰减汽车行驶中的振动,保持行驶的平顺性;

d.与转向系配合,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

3.转向系:汽车上用来改变或恢复其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称为汽车转向系统。转向系统的基本组成

a.转向操纵机构 主要由转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等组成。

b.转向器 将转向盘的转动变为转向摇臂的摆动或齿条轴的直线往复运动,并对转向操纵力进行放大的机构。转向器一般固定在汽车车架或车身上,转向操纵力通过转向器后一般还会改变传动方向。

c.转向传动机构 将转向器输出的力和运动传给车轮(转向节),并使左右车轮按一定关系进行偏转的机构。

4.制动系: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统称为制动系统。其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

制动系分类:

a. 按制动系统的作用

制动系统可分为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应急制动系统及辅助制动系统等。用以使行驶中的汽车降低速度甚至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行车制动系统;用以使已停驶的汽车驻留原地不动的制动系统则称为驻车制动系统;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应急制动系统;在行车过程中,辅助行车制动系统降低车速或保持车速稳定,但不能将车辆紧急制停的制动系统称为辅助制动系统。上述各制动系统中,行车制动系统和驻车制动系统是每一辆汽车都必须具备的。

b.按制动操纵能源

制动系统可分为人力制动系统、动力制动系统和伺服制动系统等。以驾驶员的肌体作为唯一制动能源的制动系统称为人力制动系统;完全靠由发动机的动力转化而成的气压或液压形式的势能进行制动的系统称为动力制动系统;兼用人力和发动机动力进行制动的制动系统称为伺服制动系统或助力制动系统。

c.按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

制动系统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电磁式等。同时采用两种以上传能方式的制动系称为组合式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一般由制动操纵机构和制动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a. 制动操纵机构

产生制动动作、控制制动效果并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以及制动轮缸和制动管路

b. 制动器

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制动力)的部件。汽车上常用的制动器都是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而产生制动力矩,称为摩擦制动器。它有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两种结构型式。

三.汽车车身: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轿车、客车的车身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是由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 。

汽车车身结构主要包括:车身壳体(白车身)、车门、车窗、车前钣制件、车身内外装饰件和车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风、暖气、冷气、空气调节装置等等 。在货车和专用汽车上还包括车箱和其它装备。

1.车身壳体(白车身)是一切车身部件的安装基础,通常是指纵、横梁和支柱等主要承力元件以及与它们相连接的钣件共同组成的刚性空间结构。客车车身多数具有明显的骨架,而轿车车身和货车驾驶室则没有明显的骨架。车身壳体通常还包括在其上敷设的隔音、隔热、防振、防腐、密封等材料及涂层。

2.车门通过铰链安装在车身壳体上,其结构较复杂,是保证车身的使用性能的重要部件。钣等。这些钣制制件形成了容纳发动机、车轮等部件的空间。

3.车身外部装饰件主要是指装饰条、车轮装饰罩、标志、浮雕式文字等等。散热器面罩保险杠灯具以及后视镜等附件亦有明显的装饰性。

4.车内部装饰件包括仪表板、顶篷、侧壁、座椅等表面覆饰物,以及窗帘和地毯。在轿车上广泛采用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的纺织品、人造革或多层复合材料、连皮泡沫塑料等表面覆饰材料;在客车上则大量采用纤维板、纸板、工程塑料板、铝板、花纹橡胶板以及复合装饰板等覆饰材料。

5.车身附件有:门锁、门铰链、玻璃升降器、各种密封件、风窗刮水器、风窗洗涤器、遮阳板、后视镜、拉手、点烟器、烟灰盒等。在现代汽车 上常常装有无线电收放音机和杆式天线,在有的汽车车身上还装有无线电话机、电视机或加热食品的微小炉和小型电冰箱等附属设备。

6.车身内部的通风、暖气、冷气以及空气调节装置是维持车内正常环境、保证驾驶员和乘客安全舒适的重要装置。座椅也是车身内部重要装置之一。座椅由骨架、座垫、靠背和调节机构等组成。座垫和靠背应具有一定的弹性。调节机构可使座位前后或上下移动以及调节座垫和靠背的倾斜角度。某些座椅还有弹性悬架和减振器,可对其弹性悬架加以调节以便在驾驶员们不同的体重作用下仍能保证座垫离地板的高度适当。在某些货车驾驶室和客车车厢中还设置适应夜间长途行车需要的卧铺

7.为保证行车安全,在现代汽车上广泛采用对乘员施加约束的安全带、头枕、气囊以及汽车碰撞时防止乘员受伤的各种缓冲和包垫装置。按照运载货物的不同种类,货车车箱可以是普通栏板式结构、平台式结构、倾卸式结构、闭式车箱、气、液罐以及运输散粒货物(谷物、粉状物等)所采用的气力吹卸专用容罐或者是适于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联运和国际联运的各种标准规格的集装箱。

四.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两大部分组成。电源包括蓄电池发电机;用电设备包括发动机的起动系、汽油机的点火系和其它用电装置。

1.蓄电池:蓄电池的作用是供给起动机用电,在发动机起动或低速运转时向发动机点火系及其他用电设备供电。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发电机发电充足,蓄电池可以储存多余的电能。蓄电池上每个单电池都有正、负极柱。

2.起动机: 其作用是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带动曲轴旋转,起动发动机。起动机使用时,应注意每次起动时间不得超过5秒,每次使用间隔不小于10-15秒,连续使用不得超过3次。若连续起动时间过长,将造成蓄电池大量放电和起动机线圈过热冒烟,极易损坏机件。

性能参数

1. 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 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 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 最大轴载质量(kg):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5. 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6. 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7. 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8. 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9. 轮距(mm):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10. 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11. 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2. 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13. 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 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5. 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 为最小转弯半径。

16. 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7. 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8.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m):车轮数以轮毂数为计量依据,n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m 代表驱动轮数。

中国历史

旧中国没有汽车制造业。中国土地上第一辆汽车是1903 年输入的美国产奥斯莫比尔牌小汽车,领得第一号汽车行驶牌证,其所有者为上海富商。现存于北京的最早的小客车是1908 年袁世凯奉献给慈禧太后的。

中国制造汽车的尝试是在奉系军阀张学良将军支持下,于1928 年聘请美国技师指导,在沈阳北大营军工厂成功仿造了美国万国牌载重汽车,1 年中装出10 辆。

1936 年中国政府曾有计划与德国奔驰公司合作,成立官办“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拟先组装汽车、后制造汽车。翌年,抗日战争爆发,此议遂搁置下来。直到1949 年国民党离开大陆,中国只有汽车使用和修理业。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汽车产业才得以建立和发展。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创建阶段、独立自主发展阶段和对外开放阶段。

1. 创建阶段

1953~1958 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创建阶段,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成是这一阶段的标志。这一阶段的特点为建设工作是在原苏联的全面援助下进行的,产品由苏联引进,工艺流程由苏联设计,主要设备由苏联提供,连厂房设计也是由苏联方面承担的。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设计能力为年生产汽车3 万辆,产品是载重4t 的载货汽车和相应的越野车。第一汽车制造厂于1953 年奠基,1956 年从第一汽车制造厂流水装配线上开出第一台“解放牌”汽车。1958 年生产汽车16 000 辆。

2. 独立自主发展阶段

1958~1984 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第二阶段。1958 年左右,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汽车产业与其他经济部门一起进入自力更生的时期。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基础工业之后,我国各地纷纷仿造和试制了多款汽车,逐渐形成了几个较有规模的汽车制造厂。除第一汽车制造厂外,较大规模的还有南京汽车制造厂、北京汽车制造厂等。1958 年北京汽车制造厂研制了中国人的第一辆轿车,起名“井冈山牌”开进了中南海。从此,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标志性的成果是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建设。

1964 年开始筹建第二汽车制造厂,从当时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建设观点出发选择湖北省西北部山区(现今十堰市)建厂。全国相关行业大协作,从1966 年开始动工,几十个工厂散布在山沟里,绵延80km。建设期间经过“文化大革命”,1978 年开始批量投产,主要产品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载重5t 的“东风牌”载货汽车,20世纪80 年代中期达到年产中型载货汽车10 万辆以上的规模,成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并且产品深受用户欢迎。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工厂设计和工艺设计都是中国人自己完成的,98%的生产设备是国产设备。在当时条件十分困难的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建成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3. 对外开放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中国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论,主题是要不要发展轿车消费和轿车生产。争论的结果是中国需要发展轿车,中央决定,建立现代轿车工业,这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决定。

1984 年,第一家整车制造合资公司,由北京汽车工业公司与克莱斯勒共同投资的轿车生产企业诞生,这标志着汽车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外开放阶段。从此,一大批合资公司在中国诞生。

这一阶段有以下特点:把轿车工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引进外资,建立合资企业;引进国外产品、工艺和管理方法,实行高起点、大批量的起步方针,很快形成一定规模;企业初步做到按市场机制运行。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的改变,是中国汽车产业初步实现与世界产业的接轨。90 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制度发生了从中央统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并且开始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谈判并取得成功。中国的汽车产业也走上逐渐国际化大循环的道路。

自1994 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发布并执行以来,中国汽车工业有了长足发展,企业生产规模、汽车产销量、产品品种、技术水平、市场集中度均有显著进步。进入21世纪,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汽车工业既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要促进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一个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科学性,并具有指导意义的产业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2004 年6 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与1994 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相比,新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具有七个方面的特点:①取消了与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所做承诺不一致的内容;②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依靠法规和技术标准,引导产业健康发展;③提出了品牌战略,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汽车工业自主发展明确政策导向;④引导现有汽车生产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国内汽车企业集团做大做强;⑤要求汽车生产企业重视建立品牌销售和服务体系,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⑥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新型燃料汽车;⑦对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其具体目标是使我国汽车产业在2010 年前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992 年我国汽车年总产量突破100 万辆,到2000 年汽车年总产量达到200 万辆,此间增长100 万辆用了8 年。进入21 世纪,我国汽车年总产量迅猛增加,2002 年突破300万辆,2003 年突破400 万辆,2004 年突破500 万辆。短短的几年,100 万辆的增长幅度不超过1年.从1984 年到2005 年,我国汽车年总产量由31.6 万辆提高到570 万辆,21 年内增长17 倍;其中乘用车由0.6万辆提高到393 万辆,21 年内增长654 倍;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

在总体发展目标上,我国要在20 年左右的时间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同时努力成为汽车技术强国之一。

现在,我国已经有自主汽车品牌,如吉利、奇瑞、比亚迪、夏利等,汽车的品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车身演变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汽车设计师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汽车的机械工程学的发展和革新上。到了20世纪前半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已经全部发明出来后,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进,并相继引入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业造型设计(工业美学)等概念,力求让汽车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象,最终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汽车造型师们把汽车装扮成人类的肌体。例如:汽车的眼睛--前照灯;嘴――进风口;肺--空气滤清器;血管――油路;神经一电路;心脏一发动机;胃--油箱;脚――轮胎;肌肉--机械部分。力图将一个冷冰冰的机械注入以生命,使之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感。汽车车身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楔形汽车.

一、马车型汽车

我国古代早有“轿车 ”一词,是指用骡马拉的轿子(图1-9)。当西方汽车大量进入中国时,正是封闭式方形汽车在西方流行之时。那时汽车的形状与我国古代的“轿车”相似,并与 “轿车”一样让人感到荣耀。于是,人们就将当时的汽车称为轿车。最早出现的汽车,其车身造型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形式,因此称为“无马的马车”英文名 Sedan就是指欧洲贵族乘用的一种豪华马车,不仅装饰讲究,而且是封闭式的,可防风、雨和灰尘,并提高了安全度。18世纪这种车传到美国后,也只有纽约、费城等少数大城市中的富人才有资格享用。1908年福特推出T型车时,车身由原来的敞开式改为封闭式,其舒适性、安全性都有很大提高。福特将他的“封闭式汽车”(Closedcar)称为Sedan。著名的福特T型车是马车型汽车的佼佼者。

二、箱型汽车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不同于马车型的汽车,其外形特点很像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人们称这类车为“箱型汽车”。因这类车的造型酷似于欧洲贵妇人们用于结伴出游和其他一些场合的人抬“轿子”式轻便座椅,所以它在商品目录中被命名为“轿车”。

三、甲壳虫型汽车

1934年,流体力学研究中心的雷依教授,采用模型汽车在风洞中试验的方法测量了各种车身的空气阻力,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试验。193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首先采用了流线型的车身外形设计。1937年,德国设计天才费尔南德・保时捷开始设计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甲壳虫不但能在地上爬行,也能在空中飞行,其形体阻力很小。保时捷博士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甲壳虫外形的长处,使“大众”汽车成为当时流线型汽车的代表作。从20世纪30年代流线型汽车开始普及到40年代末的20年间,是甲壳虫型汽车的“黄金时代”。

四、 船型汽车

1945年,福特汽车公司重点进行新车型的开发,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949年推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型V8型福特汽车。因为这种汽

车的车身造型颇像一只小船,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型汽车”。福特V8型汽车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它在外形设计上有所突破,而且它还首先将人体工程学的理论引入到汽车的整体设计上,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结果。所谓人体工程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解析的形体和能力,设计与之相吻合的机械与器具。船型汽车不论从外形上还是从性能上来看都优于甲壳虫型汽车,并且还较好地解决了甲壳虫型汽车对横风不稳定的问题。现在,福特公司的那种具有行李箱的四门四窗的轿车,已被全世界确认为轿车的标准形式。

五、鱼型汽车

为了克服船型汽车的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在汽车高速行驶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作用这一缺陷,人们又开发出像鱼的脊背的鱼型汽车。195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别克牌轿车开创了鱼型汽车的时代。如果仅仅从汽车背部形状来看,鱼型汽车和甲壳虫型汽车是很相似的。但如仔细观察,会发现鱼型汽车的背部和地面所成的角度比较小,尾部较长,围绕车身的气流也就较为平顺些,所以涡流阻力也相对较小。另一方面,鱼型汽车是由船型汽车演变而来的,所以基本上保留了船型汽车的长处,诸如车室宽大,视野开阔,车身侧面的形状阻力较小,造型更具有动感,乘坐舒适等,这些都远远地超过了甲壳虫型汽车的性能。另外,鱼型汽车还特别地增大了行李舱的容积,所以更适合于家庭外出旅行等使用。正因为如此,鱼型汽车才得以迅速地发展。但也同时存在着一些致命的弱点:一是由于鱼型车的后窗玻璃倾斜得过于厉害,致使玻璃的表面积增大了一至二倍,强度有所下降,产生― 了结构上・的缺陷;二是当汽车高速行驶时汽车的升力较大。

鉴于鱼型汽车的缺点,设计师在鱼型汽车的尾部安上了一个上翘的“鸭尾巴”以此来克服一部分空气的升力,这便是“鱼型鸭尾式”车型。

六、楔形汽车

“鱼型鸭尾式”车型虽然部分地克服了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的升力,但却未从根本上解决鱼型汽车的升力问题。在经过大量的探求和试验后,设计师最终找到了一种新车型――楔形。这种车型就是将车身整体向前下方倾斜,车身后部像刀切一样平直,这种造型能有效地克服升力。

第一次按楔形设计的汽车是1963年的司蒂倍克・阿本提,这辆汽车在汽车外形设计专家中得到了极高的评价。1968年,通用公司的奥兹莫比尔・托罗纳多改进和发展了楔形汽车,1968年又为凯迪拉克高级轿车埃尔多所采用。楔形造型主要在赛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因为赛车首先考虑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等问题对汽车的影响,车身可以完全按楔形制造,而把乘坐的舒适性作为次要问题考虑。如20世纪80年代的意大利法拉利跑车,就是典型的楔形造型。楔形造型对于目前所考虑到的高速汽车来说,无论是从其造型的简练、动感方面,还是从其对空气动力学的体现方面,都比较符合现代人们的主观要求,具有极强的现代气息,给人以美好的享受和速度的快捷感。 日本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的MR2型中置发动机跑车(尾部装有挠流板),可以称之为楔形汽车中的代表车。

汽车造型的发展是以更好地将空气动力学设计方案与乘坐舒适性恰当地予以结合,在充分考虑到以上两个关键问题的基础上,努力开发人体工程学领域的新技术,以设计、制造出更完美、更优秀的汽车为目标的。总有一天,汽车驾驶室会形成带有优美曲线的“玻璃罩”。与之交相辉映的是具有几何形态的车体,透着浑圆和流线风格。那时,汽车色彩的喷涂将在鲜艳中体现出柔和感和透明感,因而会格外赏心悦目。

汽车污染

汽车为人民提供了交通便利,但是传统的以石油为燃料的汽车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近年来,呼吸道疾病、癌症、头痛等发病率迅速增加,均与环境恶化有关。随着汽车进入家庭的增多,汽车排放的污染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减少汽车有害气体排放,营造绿色环保公共交通已经刻不容缓。

目前汽车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汽车噪声,主要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的噪声,它主要由发动机工作噪声和汽车行驶时振动和传动产生的噪声。目前评价和检测的方式主要有车外噪声和车内噪声两种,对于轻型汽车而言,一般要求小于85db(A)以避免噪声污染。

二、汽车的排气污染,主要指从汽车发动机排气管排出的废气,根据汽车种类不同,其污染物的成分不同。汽车排气污染是汽车的主要污染源,也是汽车环保的一个最重要的项目。

三、燃油蒸发污染,主要是针对汽油车的汽油蒸发,汽油是一种挥发性极强的物质,在挥发物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成分,所以在对汽车环保控制中,增加了对燃油蒸发物的控制项目。

四、曲轴箱污染,指发动机曲轴箱内,从发动机活动塞环切口泄漏出来的未完全燃烧的可燃性气体,它含有CO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因此要求不允许发动机曲箱内有废气排向大气环境。

除此之外,据调查,按照室内环境的检测标准,相当一部分新车车内空气不合格,部分新车污染物严重超标。其中甲醛超标2至3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超标5至6倍。污染源除了来自车内的原装材料,比如扶手油漆、皮套等;更多的是车内的装潢用品,比如地垫、化纤织物靠垫等。在这些污染严重的车厢里呆久了,人很容易产生呼吸不畅、口干舌燥、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的还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尽管如此,车内环保问题并没有引起消费者、厂家和商家的足够重视。室内环境监测研究中心专家提醒大家:对新车一定要像新装修的房子一样,注意通风,通风是目前减少车内污染危害最有效的做法,一般新车要通风半年到一年。另外,切不可用香水掩盖车内的异味,那样会产生更多的有毒化合物。

在环境问题中,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受全球的高度重视。气候变暖已使全球自然发生的频率和烈度不断增加,其中有6种气体大都与汽车有关,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来自内燃机的燃烧,氯氟烃用车空调等。汽车尾气排放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由于汽车是低空排放,对低空大气环境污染和人体危害更大。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减少污染,从长远看,环境、技术两大因素将主导汽车工业的未来,汽车生产企业如果仅仅依赖于传统燃料汽车,那么在当今环保要求更加苛刻,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中就将难以生存。同时,大规模发展汽油或柴油动力汽车,在资源方面也会遇到很大压力。因此,必须寻求汽车工业发展的新路,采用先进技术,开发生产低污染的清洁汽车。目前首先要加速燃油汽车的清洁度,重点在主导轿车、微型客车和轻型客车产品上推广应用闭环电喷技术,筛选、优化和合理匹配三元催化转化装置,使新生产的轻型车排放水平达到标准;对在用车,也要采用电控技术和催化转换器实行技术改造,减少尾气排放污染。

据测定,汽车每消耗1万升石油燃料,将排放22.3吨二氧化碳。因此,降低汽车二氧化碳的排放,首要的是减少汽车的油耗,提倡使用小排量汽车,鼓励汽车节油。同时,尽量选用清洁燃油。目前销售的汽油产品中含铅量过高,应及时提高油质。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车油不相配,也会造成因油损车的现象。要使车辆的排放尽量达标,一定要选用清洁的燃油。目前,有些加油站的燃油中没有加入清洁剂,甚至含有灰尘和水分。不洁的燃油会使许多电喷车出现喷嘴堵塞,进气阀出现沉积物,影响汽车性能,甚至会出现有色烟雾。

发动机是汽车主要的污染源,正确的加油减油是关键,要避免起步和停车过快。加油要轻踏轻放,切忌猛踩猛踏,起步过快使发动机超负荷,要比正常驾驶多耗60%的燃料。另外,不要有事没事轰几脚油门,这种习惯既伤车又耗油,且尾气大、噪声大、污染大。为节省燃油,行驶车勿使发动机以不必要的高转速运转,应尽可能挂入高速档行驶,当发动机运转不平衡时就挂入低速档。只有发动机、加速踏板、档位、三位一体配合默契方能输出最恰当的动力,车子就能够以顺畅稳定速度前进,汽油的耗损也会达到最低。

每种车型都有其最佳的经济速度,大型车一般是35至45公里,小型车则在60至90公里左右。此时发动机工作最轻松、经济、燃烧最充分、污染最小。一般来说,小轿车车速由每小时20公里提高到50公里,其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可减少50%左右。

所以,汽车在城里行驶应首先解决交通堵塞问题。汽车频繁怠速、低速、加速、减速,既造成能源浪费,又加重了城区的空气污染。只有行人与驾驶员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相互谦让,相互理解,这样就可极大地减少交通堵塞。

最快汽车

冠军:福特公司SSCUltimateAero超级跑车以273英里/小时(约437km/h)的最高速度高居榜首,相比之下,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民航客机—『协和』起飞时的速度仅为360km/h。

亚军:SaleenS7TwinTurbo

季军:布加迪Veyron(406km/h)

第四名:KoenigseggCCR(388km/h)

第五名:法拉利Enzo(350km/h)

第六名:道奇ViperSRT-10(348km/h)

第七名:帕加尼Zonda(345km/h)

第八名:奔驰SLRMcLaren(334km/h)

第九名:兰博基尼Murcielago(330km/h)

第十名:保时捷CarreraGT(330km/h)

当然,许多高速量产型汽车完全可以和战斗歼击机比速度,排名第6的道奇ViperSRT-10在800米距离内的速度超过了F-16歼击机。需要指出的是,此次登上高速汽车排行榜前10名的全是量产车。

很多车经过改装之后,性能能得到更大的提升,比如加涡轮增压就可以使车子的动力超过比本车排量更大的车,目前的汽车改装已经逐渐从比赛场普及到寻常百姓爱车族

国际车展

按目前国际惯例,被公认的国际车展共有“五大”,其中欧洲三个:法兰克福车展、巴黎车展和日内瓦车展;北美洲和亚洲各一个:北美车展和东京车展。

1、北美车展

一年一度,前身是美国原底特律国际汽车展览会,至今已经有近百年历史,是美国创办历史最长的车展之一。

1957年,欧洲车厂终于远渡重洋而来,首次出现了沃尔沃、奔驰、保时捷的身影,获得了美国民众的高度重视,底特律车展的“王旗”正式树起。1989年底特律车展更名为北美国际汽车展,每年1月办展。

2、巴黎车展

该展起源于1898年的国际汽车沙龙会,直至1976年每年一届,此后每两年一届。在每年的9月底至10月初举行。

3、日内瓦车展

日内瓦车展起源于1905年,1926年起由非正式的协会主办,1947年协会改组为国际车展基金会,1982年起由政府出面创立的Orgexpo基金会主办。相比世界其他车展而言,日内瓦车展是最受传媒关注的,并且被业内人士看作是最佳的行业聚会场所。今年将是第74届日内瓦车展,作为世界五大车展之一的日内瓦车展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众多首次推出的概念车和新车型而闻名,届时日内瓦将成为来自欧洲和世界的汽车制造商、汽车设计大师们展现实力的舞台。

展览规模:30余个国家,250多个参展商,近千个品牌,净展面积约63000平方米,实际参展面积约72000平方米,参展包括汽车,改装车,各种零部件,车库配件,电动汽车,娱乐设施及其它。

Palexpo会展中心平面图

每年,日内瓦车展都向世人展示全球汽车世界的最新革新成果,而这种态度正是吸引人们关注的关键所在。每年日内瓦会有来自100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万名参展者,其中更包括了4000名来自80多个国家的新闻记者。

4、法兰克福车展

法兰克福车展前身为柏林车展,创办于1897年,1951年移到法兰克福举办,每年一届,轿车和商用车轮换展出。法兰克福车展是世界规模最大的车展,有“汽车奥运会”之称。

5、东京车展

东京车展是五大车展中历史最短的,被誉为“亚洲汽车风向标”,创办于1954年。东京车展还是亚洲最大的国际车展。东京车展每年轮流展示一次轿车和商务用车。

6、北京车展

于1990年创办的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Auto China),每两年定期在北京举办,已连续举办了九届,至今已走过18年的发展历程。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自创办以来,规模不断扩大,展会功能也由过去单纯的产品展示,发展到今天成为企业发展战略发布、全方位形象展示的窗口;全球最前沿技术创新信息交流的平台;最高效的品牌推广宣传舞台。展品品质逐届提高,影响也日趋广泛,众多跨国汽车企业将北京车展列为全球A级车展。

7、成都车展

2008年9月26日下午,第十一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简称成都车展)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本届车展成绩喜人,展出规模9万平方米,共迎来170家车企携带450辆汽车参展,展会参观人次达到35.26万,相比去年增长13.7%,创造了成都车展的新记录。作为西部第一大车展,今年成都车展的精彩上映充分诠释了“美丽成都,缤纷车展”的主题。

新车保养

A 新车开蜡

汽车生产厂家为了保护车漆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害,会在车身上喷一层蜡,叫做运输保护蜡。这层蜡与常见的汽车上光蜡完全不同,在到达目的地时应把这层蜡脱掉,然后再销售。

新车开蜡要特别注意选用合适的产品,选择不当会对车漆造成严重的损坏。许多洗车房用煤油开蜡,蜡虽然开了,但也给车漆造成了细微的划痕。新车运输蜡分为油脂蜡和树脂蜡两种。开油脂蜡最好用环保型开蜡水,从橘皮里提炼而成的,有强力的去油污功能,对车漆亦不会造成损害。若是树脂运输蜡,只需买一瓶专用的“脱蜡”洗车液即可。洗车开蜡的价格按车的档次不同,一般在100-400元之间;如自己动手,购买清洁剂,视品牌、剂量不同,价格在20元到150元之间。

B 新车漆保护

新车漆保护比开蜡更重要,汽车尾气的碳黑、空气中的杂物、酸雨等看不见的隐患,从新车上路的第一天便开始氧化车漆。为了避免美丽的爱车变成“黄脸婆”,新车漆保护就需要打蜡,但不是普通的蜡。

车蜡有两种:一种叫新车蜡,一种叫新车保护蜡。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蜡,一辆新车应先使用新车保护蜡,在日常洗车后可使用新车蜡。新车保护蜡的特有功能是超强的抗氧化、抗腐蚀功能,涂抹一次,一般可保持一年之久,日常洗车不会被洗掉。新车蜡是一种柔和性蜡,一般里面没有抛光剂,不能经受洗车的考验。新车保护蜡可选隐形车衣,100多元,可用十几次,每次手工费二十元,亦可自己学着用海绵操作。

C 新车内饰保护

车内饰一般有两种材料,皮革和化纤。拿到新车后最好立即做保养。皮革有两种上光剂,蜡质和树脂。蜡质只能上光,不起保护作用,充其量可以防水;树脂型皮革上光剂,强调产品的保护功能,抗磨、抗紫外线、抗腐蚀性油污侵蚀。化纤物的保护一定要分清内饰“清洗剂”和内饰“保护剂”,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产品。内饰保护剂一般含有硅酮树脂,能在纤维表面形成保护膜,这样油污就不会直接侵蚀化纤,紫外线也不会氧化内饰材料,使其褪色、发白了。

内饰保护剂或清洗保护剂,分为平绒清洗剂、化纤清洗剂、皮革清洗剂等多种,价格在五六十元之间,喷在化纤表面,用干毛巾擦拭即可。这时请一定记住,别忘了您头顶上的顶篷。

著名汽车品牌

德国

Audi (奥迪) BMW (宝马) Maybach(迈巴赫) Mercedes-Benz (梅塞德斯 奔驰) Opel (欧宝)

Porsche (保时捷) Smart(精灵) Volkswagen (大众)

美国

美国汽车工业呈现出一个“三足鼎立”的态势。这“三足”也称为“三巨头“,他们是: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

福特产品:Lincoln (林肯) Ford(福特) Mercury (水星)

通用产品:Buick (别克) Cadillac (凯迪拉克) Chevrolet (雪佛兰) Hummer (悍马) Saab (萨博)Pontiac(庞蒂亚克) GMC

克莱斯勒产品:Chrysler (克莱斯勒) Dodge (道奇) Jeep(吉普)

日本

Acura(讴歌) Honda (本田) Infiniti(英菲尼迪) Isuzu (五十铃) Lexus (雷克萨斯) Mazda (马自达)

Mitsubishi (三菱) Nissan (日产) Suzuki (铃木) Toyota (丰田)

意大利

Alfa Romeo (阿尔法·罗密欧) Ferrari (法拉利) Fiat (菲亚特) Lamborghini(兰博基尼)

Maserati(玛莎拉蒂)

英国

Aston Martin (阿斯顿·马丁) Bentley (宾利) Jaguar (捷豹) Land Rover (路虎) Lotus (莲花) Mini(迷你)

MG(名爵) Rolls-Royce (劳斯莱斯)

法国

Bugatti(布加迪) Citroën (雪铁龙) Peugeot (标致) Renault (雷诺)

韩国

Daewoo (大宇) Hyundai (现代) Kia (起亚) Ssangyong (双龙)

捷克

Skoda(斯柯达)

荷兰

Spyker(世爵)

瑞典

Volvo (沃尔沃)

国内十大知名汽车网站:

新浪-汽车频道:https://auto.sina.com.cn/

太平洋汽车网:http://www.pcauto.com.cn/

网易汽车频道:http://auto.163.com/

搜狐-汽车频道:http://auto.sohu.com/

腾讯-汽车频道:http://auto.qq.com/

TOM-汽车广场:http://auto.tom.com/

雅虎汽车频道:http://cn.autos.yahoo.com/

21CN-汽车频道:http://auto.21cn.com/

新华网-汽车频道:http://www.xinhuanet.com/auto

千龙网-千龙汽车:http://auto.qianlong.com/

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跑到现在,竟然诞生了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这一百年,汽车发展的速度是如此惊人!同时,汽车工业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们一手创建了通用、福特、丰田、本田这样一些在各国经济中举足轻重的著名公司。让我们一起来回望这段历史,品味其中的辛酸与喜悦,体会汽车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欢乐与梦想……

汽车发展历史

汽车同其它现代高级复杂工具如电子计算机等一样,并非是哪一个人坐在那里发明了的。发明之初的汽车也不是现在之个式样,如果你能见到当时的汽车,你也可能认为这不是汽车呢。汽车的发展也有一个漫长的历程,总的说来,汽车发展史可能分为蒸汽机发明前、蒸汽汽车的问世、大量流水生产汽车开始等三个阶段。

人类最初的工作劳动完全是由本身来完成,根本没有什么汽车和发动机,如果说有的话,在未使用牛和马之前使用的是人体的股份这台发动机。奴隶就是一种“生物发动机”。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加强,人们不仅使用人力、畜力、而且知道使用水力、风力。

在1705年,纽可门首次发明了不依靠人和动物来作功而是靠机械来作功的实用化蒸汽机。这种蒸汽机用于驱动机械,便产生了划时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蒸汽驱动的机械即汽车的诞生,人类社会中便拉开了永无休止的汽车发展的序幕。

1769年,法国人N.J.居纽(Cugnot)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三轮汽车。到1804的年,脱威迪克(Trouithick)又设计并制造了一辆蒸汽汽车,这辆汽车还拉着十吨重的货物在铁路上行驶了15.7公里。

1831年,美国的哥德史沃奇.勒(ColdsworthyGur-ney)将一台蒸汽汽车投入运输,相距15公里格斯特夏和切罗腾哈姆之间便出现了有规律的运输服务,这台运输车走完全程约需45分钟。此后的三年内,伦敦街头也出现了蒸汽驱动公共汽车。当这个笨重的怪物在英国城镇奔跑时,曾引起了很大的骚动。说起来,这种车比现在的筑路用的压道机还重,速度又低,常常撞坏未经铺修的路面,引起各种事故。市民们当时曾呼吁取缔这种汽车。为此英国制订了所谓的“红旗法规”,具有讽剌意味的是,由于这条法规的实施,使得英国后来在制造汽车的起步上大大落后于其它工业国家。

由于蒸汽汽车本身又笨又重,乘坐蒸汽汽车又热又脏,为了改进这种发动机,艾提力.雷诺(EtienceLenor)在1800年制造了一种与燃料在外部燃烧的蒸汽机(即外燃机)所不同的发动机,让燃料在发动机内部燃烧,人们后来称这类发动机为内燃机。

1876年康特.尼古扎.奥托(CountNicholasOtto)又发明了对进入汽缸的空气和汽油混合物先进行压缩,然后点火,提高了发动机效率。这种发动机具有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行程,为了纪念奥托的发明,人们把这种循环改称为奥托循环。

1879年德国工程师卡尔.苯茨(KartBenz),首次试验成功一台二冲程试验性发动机。1883年10月,他创立了“苯茨公司和莱茵煤气发动机厂”,1885年他在曼海姆制成了第一辆苯茨专利机动车,该车为三轮汽车,采用一台两冲程单缸0.9马力的汽油机,此车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基本特点,如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制动手把等。与此同时在1893年就与威廉.迈巴特合作制成了第一台高速汽油试验性发动机的德国人戴姆勒(Daimler)又在迈巴特的协助下,又于1886年在巴特坎施塔特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无马之车”。该车是在买来的一辆四轮“美国马车”上装用他们制造的功率为1.1马力,转速为每分钟650转的发动机后,该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当时所谓“令人窒息”的速度从斯图加特驶向康斯塔特,世界上第一辆汽油发动机驱动的四轮汽车就此诞生了。实际使用表明,此车使用良好。第二年苯茨第一次把三轮汽车卖给了一个法国巴黎人,由于这种三轮汽车设计可靠,选材和制造精细,受到了好评,销路日广。

由于上述原因,人们一般都把1886年作为汽车元年,也有些学者把卡尔.苯茨制成第一辆三轮汽车之年(1885),视为汽车诞生年。苯茨和戴姆勒则被尊为汽车工业的鼻祖。这是汽车发展史上的第二件大事。

需要说明的是,那时的汽车司机必须是勇敢、机智的机械修理工,在许多场合下他不得不“从汽车内爬出或爬到汽车下”或者到乡下铁匠那儿去修车,所以一般人是望车莫及的。尽管如此,坐在极为嘈杂和震动非常厉害的机械上,不仅要饱受路人的嘲笑和日晒雨淋,而且全然没有今日司机的舒适和气派,况且马车手认为汽车抢占了他们的生意,当汽车与马车并行时,他们常常扬起皮鞭抽打汽车司机。

进入20世纪以后,汽车不再仅是欧洲人的天下了,特别是亨利.福特(HeneryFord)在1908年10月开始出售著名的“T”型车时,这种车产量增长惊人,短短19年,就生气1500辆。此间的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还首次推出了流水装配线的大量作业方式,使汽车成本大跌,汽车价格低廉,不再仅仅是贵族和有钱人的豪华奢侈品了,它开始逐渐成为大众化的商品。也是此时开始,美国汽车便成为世界宠儿,福特公司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王国。所以,人们说,汽车发明于欧洲,但获得大发展那是在本世纪初30年代的美国。福特采用流水作业生产汽车,在汽车发展史上树起了第三块里程碑。

短短几年时间,汽车已经从一种实验性的发明转变为关联产业最广、工业技术波及效果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因此,汽车工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汽车行业本身的技术进步,而且也取决于汽车工业应用这些技术的投资能力和世界汽车市场的投放容量,两者相互影响并受到整个经济形势的发展,及人们对环境要求和能源及原材料供应、意外变化及国家政策等的影响。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表明了汽车运输的机动性,而且还培训了不少驾驶军用卡车的驾驶员,他们中的很多人还学习到了一些汽车机械技术,于是战后汽车买卖兴隆,在美国,汽车制造商和附件的供应商全负荷生产仍不能满足要求的迅猛增长。汽车价格几倍于战前。但时隔不久由于经济箫条汽车高需求即宣告结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国,汽车的需要量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更高,几乎生产多少就可售出多少。大战中的美国发了横财,战后的美国工业越发兴旺,汽车生产在世界上始终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汽车、钢铁、建筑这三大工业曾被誉为“三大支柱”,而汽车工业更是美国工业骄傲的象征,长期以来,他们一直以研究豪华小汽车为主。但当1973年首次发生石油危机时,美国汽车工业便受到很大的冲击,而日本似乎对此早有察觉,他们大量研制生产的是小型节油汽车,结果终于在1980年把美国赶下了“汽车王国”的宝座,取而代之。

日本真可谓“后起之秀”,当历史进入20世纪,日本才出现第一部汽车,几年后日本人才开始研制汽车。但谁又能料到1925年才第一次出口汽车(向我国上海)的日本,60年后竟然出口汽车达6400万辆,登上了汽车王国的宝座。这件事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汽车发展史上一个特大新闻。当然美国也决不会就此罢休,到底鹿死谁手还很难预料。未来的汽车市场仍是世界市场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有人以美国汽车之王通用汽车公司为例,它平均每15分钟用于汽车生产的投资就高达180万美元,这真是令人惊讶的数字。因此,人们预料在将来,只有资金庞大的汽车公司才能有这样的投资能力,不过由于有政府等各界支持,未来汽车舞台也不是大公司唱独有戏,中小型汽车公司也会有很大的发展。

为了占领未来汽车市场,如今已有许多公司把各种先进技术和装备,如微型电子计算机、无线电通讯、卫星导航等等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新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中,汽车正在走向自动化和电子化。有了卫星导航系统,汽车可接收交通卫星的通信资料,确定汽车所在位置,从而自动提供最优行车路线,并且显示出交通图;汽车的雷达系统可以把障碍物的距离和大小告诉给驾驶员,这样停车就更容易;而语言感知系统可以用图、表和声音告诉驾驶人员汽车的各个部位情况,此外还可按“音”行事,执行驾驶有关指令等等。另外汽车的能耗,排放废气、噪声和污染等公害也日将减少,安全性、使用方便性将日益提高,即使再次发生石油危机,汽车工业也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专家们认为,汽车是当前世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将来它仍然是世界上的主要交通工具,别的任何开工交通工具都不可能完全把汽车取代。

汽车

汽车 原指以可燃气体作动力的运输车辆,也指有自身装备动力驱动的车辆。一般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不依靠轨道或架线而在陆地行驶的车辆。汽车通常被用作载运客、货和牵引客、货挂车,也有为完成特定运输任务或作业任务而将其改装或经装配了专用设备成为专用车辆,但不包括专供农业使用的机械。全挂车和半挂车并无自带动力装置,他们与牵引汽车组成汽车列车时才属于汽车范畴。

汽车(auto)(它是由卡尔·本茨发明的)一种现代交通工具,英文原译为“自动车”,在日本也称“自动车”(日本汉字中的汽车则是指我们所说的火车),其他文种也多是“自动车”,只有中国例外。

按照国家最新标准GB/T 3730.1—2001,其中对汽车的定义为: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及其他特殊用途。本术语还包括:a)与电力线相联的车辆,如无轨电车;b)整车整备质量超过400kg的三轮车。

各国定义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标准SAEJ 687C中对汽车的定义是:由本身动力驱动,装有驾驶装置,能在固定轨道以外的道路或地域上运送客货或牵引车辆的车辆。汽车按总体结构分为单车和列车。单车是基本形式。常用4×2、6×4、4×4和6×6等符号表示驱动特点,前一个数字代表车轮总数(双胎并装仍算一个车轮),后一个数字表示驱动轮数。如所有车轮均为驱动轮即称为全轮驱动汽车。列车是由牵引车或单车拖带挂车或半挂车组成。汽车按用途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即轿车、客车、载货汽车(俗称卡车)、越野汽车、牵引汽车、自卸汽车、专用汽车、半挂车和专用半挂车。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