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面上常见的电脑音箱主要有塑料和木质两类。
其中两种不同的材质都有自己的优点,塑料的优点是加工容易,外型可以做得比较好看,在大批量的生产中可以做得很低的成本。但也不意味着塑料就是低档的代名词,像一些国外知名的品牌,在高档产品中也使用塑料材质,也能出不错的音色。不过国内的厂家在塑料材质的密度和加工工艺等指
标还够理想,一般都是把塑料箱体用在中低档产品。
现在的木质音箱中低价位的大多是采用的是中密板做为箱体材质的,而高价位才是大多采用的真正的纯木板做为箱体材料的,要避免箱体谐振和密封性,保证箱体木板的厚度,木板之间结合紧密程度都是影响音质的关键因素。
分为主观测试和客观测试两种。客观测试,主要指的是对音箱设计结构、电路的分析,以及使用专用仪器对音箱信噪比、频响等参数的测试。我们作为普通的用户,当然不可能有这些高昂的设备,所以我们主要依靠的是各种音频测试软件进行单一音频信号的回放聆听。例如专门的音频信号测试CD、DavidsAudio Sweep Generator软件和"短歌行音频测试者"软件等。其主要注意的要点在于: 1、音频信号回放要均匀、平直,不能有特别的突出或弱化; 2、在理论最低回放范围下或20KHz上,不应该有声音出现,否则很有可能是错误的杂音; 3、增添不良信号的罪行,远比减少信号的罪行还要大; 4、客观测试中的小变化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很大的影响。 主观测试的问题,就比较复杂多了,因为每个人的生理特性不同,美学观点也不同。所以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也是为什么真正的HI-FI测试不把主观测试当作决定性的标准的原因。不过尽管如此,一些共同的标准还是有的。 一、必须选择合适的参照系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听觉器官的水准都是差不多的,真正的有"金耳朵"的人很少。之所以专家或是发烧友对于音箱音质的感受水平和判断力比一般人高得多,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经常接触高档的HI-FI音响设备,建立起了一套正确的听音观念和音质参照标准而已。 相对来说,普通的多媒体音箱用户就缺乏这样的条件,所以往往会建立起错误的听音观念进而作出错误的选择。例如很多人都感到在电脑市场里听的不错的箱子,拿回家来听往往不是味,但又不明白怎么回事。这就是不了解近声场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的结果。更有甚者,很多朋友把用音箱听人声能够听出"齿音"作为一个好音箱的标准,其实能听出齿音,固然说明这个音箱的解析力不错,但也往往说明这个音箱在某一中音频段上的分频存在问题——录音师和混音师不是傻子,他们有可能会在处理录音的时候希望每个听众都听出歌手的一次次吐气声混在歌曲里吗? 这就是错误的听音观念造成的错误选择。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办法就是使用耳机作为音箱的对比参照物。因为在一定的价位以上,在同等成本下,耳机要把音质做得比音箱好是比较容易的。一般来说,价格200元以上的随身听耳塞或是价格400元以上的头戴式耳机,其音质都会比大多数的多媒体音箱要好得多,声音也要正确得多。所以,经常听一听这些中高档耳机的声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HI-FI参照系的合适替代。 二、必须选择合适的回放曲目 近来,在多媒体音箱的测试文章中,似乎形成了一种潮流,只要是测试中频,就把蔡琴的曲目拿出来,而测试低频,则动不动就动用《阿姐鼓》甚至是《闲云野鹤》。笔者对此举极不以为然。 理由很简单,蔡琴的歌曲的确是人声中的上品,但是一般来说,蔡琴的声音,只要是中频有一定素质的音箱都不会放得太难听,如果当真听起来极差,那这个音箱的中频也烂得可以了。虽然蔡琴的曲目的确有很多细微之处是当真可以考验音箱的能力的,但这些东西并非是多少听音经验的人一下子就可以听出来的。如果测试多媒体音箱这种低档设备,有的是比蔡琴合适得多的歌手与歌曲。事实上,正因为蔡琴的声音很少缺陷,所以反不如某些声音素质先天不良的歌手的歌曲适合于考验这种低档音箱,理由很简单,在一个水准不高音箱上,蔡琴的歌声或许还能勉强接受,而那个声音条件不好的歌手的歌曲可能已经烂得听不得了。 至于《阿姐鼓》和《闲云野鹤》就更是有点笑话的感觉了,这两首曲子即便使用真正的初级HI-FI音箱也未必能够有良好的表现,用多媒体音箱又能听出什么来?难道你还要比较"这款音箱的失真多一点,那款音箱的噪音多一点"不成?更有人还要画蛇添足的补上一句"当然,对这种多媒体音箱而言,不要指望它能够良好的回放这首曲子"——你都不指望那你做这个测试有什么用处?! 其实,说清楚了,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写文章的人自己都没有什么明晰的测试曲目选择的概念,只是看一些权威测试报告里使用这些曲目也就跟着学样,但是却不看看人家是测试什么设备时使用的这些曲子——人家用《闲云野鹤》测试的是漫步者S5.1、惠威M-200这些准HI-FI级的音箱,你什么时候见过人家用它来测试一百多块钱的廉价音箱?这简直是典型的画虎不成反类犬。 实际上,测试多媒体音箱的低频,著名的TARLAC《大电影》专辑更为合适,但却不见人用。 所以,测试音箱必须根据音箱本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试曲目,特别是应该尽量选择你自己熟悉的曲目,这样才能有真正的良好比较。尽管曲目本身可能适合测试音箱,但如果你根本对此曲目不熟悉,那么你怎么能知道音箱应该表现出什么效果来? 三、就算听不到,也比"听得多"好 正如前面所说,如果不能良好的回放,那么宁可让一些声音信号听不到,这样也比出现错误的声音要好。所以,宁可"听不到",也不要"听得多"这是一个重要的评判原则。诸如说,如果你听到自己的低音炮在20Hz就发出声音了——别高兴,这恰恰说明你的低音炮不怎么样,在低频上有谐振泛音而设计人员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纠正。因为多媒体低音炮在这个频率上其实应该由于扬声器输出功率太低、声压太弱而导致声音低于室内背景噪音,几乎什么声音都听不到才是对的。正是因为这些低频泛音的存在,低音炮的音质才会恶化而发"闷"。对这个低音炮合适的评论应该是"低频控制力差"而不是像某些文章写的"低频下潜深得出乎意料"——只是深没有用,音质好才是第一。对多媒体低音炮来说,几乎没有能把低于理论下潜深度的频率控制好的产品。 四、中音最重要 中音,这是音乐的灵魂。音乐的绝大部分表现力都在中音上。多媒体音箱曾经有流行高音的时期,而现在则又流行低音效果。但要记住的是,高音和低音的确能够给人留下相对深刻的印象,但是中音差的音乐永远是好听不了的。 五、能够听到定位的是好音箱 理想的多媒体音箱,其结像能力应该是好的,应该有清晰的定位。定位模糊的音箱说明它的信号处理存在问题。 六、能听到细微声音的是好音箱 音箱对细节的表现程度而不是声音的大小表现了它的好坏。电脑市场里,经销商往往会用热烈"爆棚"的音乐来表现自己的商品,但是记住,这些乐曲固然容易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但也会掩盖掉器材的真正弱点。 七、能够让人忘掉音箱存在的是好音箱 好的音箱,应该在你闭眼聆听的时候,感受不到音箱的存在,而是能够感觉到身前存在一个完整的音场,如果你能够清楚的听出音箱的位置,那这无论如何不是一个好音箱。 八、听起来"耐听"的是好音箱 好的音箱,应该能够使人长时间听起来不烦不噪。一些高音或低音突出的音箱,也许初听起来特色鲜明,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但是长时间聆听却变得令人躁动难受。记住,只有你能够长时间聆听后,仍然不会有任何不适,主观感受仍然动听的,才是真正的好音箱。 使用篇——多媒体音箱的使用与调教 本章主要介绍了多媒体音箱在实际使用中所要面对的摆位、音调等问题,特别指出的是,多媒体音箱尽管使用简单,但也需要精心的使用才能有好的效果。 并不是有了一个好的音箱,就能够欣赏到好的音乐了。如果使用中不注意,那么好的音箱也可能只能事倍功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