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炮

电热炮

目录导航

基本原理

电热炮是电炮家族的成员之一。电热炮是全部或部分地利用电能加热工质来推进弹丸的发射装置。一般的,电热炮分两种:一种是使用高功率脉冲电源放电或使电热丝发生电爆炸产生等离子体加热工质,使得工质剧烈膨胀推动弹丸发射。这种称为电热炮。另一种是使用产生的等离子体再去加热其它更多质量的低分子质量的轻工质,使其发射化学反应生成热气体(含少量等离子体),借助热气体和未反应完的工质的膨胀推动弹丸。这种称为电热化学炮。这种电热炮使用的工质称作含能工质,从原理和结构来讲,电热炮与电热化学炮只存在工质差异。两种炮均为电热炮。由于电热炮的原理中几乎不含电磁力用作加速力,因此电热炮不是电磁炮。电热炮的工作离不开工质。

业余爱好者的电热炮业余爱好者的电热炮(3)

性能优点

(1)电热炮简单 这是相对导轨炮,线圈炮而言的,但比化学火炮略为复杂。某些电热炮,可由常规火炮稍加改造而成。

(2)驱动气体的成分可以选择和控制 常规火炮的发射药成分已固定,因此化学含能量和分子成分已定;二大多数电热炮,可按所需目的,采用各种轻质工质或含能高的推进剂作驱动工质,这有利于提高电热炮的性能和减小炮的重量及体积。

(3)电热炮具有高阻抗 许多电热炮都在毛细放电管内或绝缘的轻工质内放电,在放电期间(特别是前期)呈现很高的负载阻抗。高阻抗有利于改善发射效率,并有广泛的电源可用。

(4)电热炮的消费比高 多数电热炮的工质(如石蜡和水)成本极为低廉,又加之炮的结构简单,故电热炮的消费比比其它电磁炮的高。

电热炮和其它电磁炮在效率方面有重大差别,这是因为电源和炮固有的能量损失引起的。对于导轨炮,最大效率出现在弹丸3~4km/s的速度范围(目前导轨炮效率已达到20%),但在电热炮中,峰值效率出现在低速期间,一般在3km/s以下。总的说来,现阶段下电热炮的效率比导轨炮还低。如果能达到导轨炮的效率,电热炮对人们将有更大的吸引力,因为它用的电流比导轨炮的要小一些。因此,以更高的效率达到3km/s以上的速度,是电热炮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

在导轨炮和线圈炮乃至重接炮中,是通过电枢利用电磁力来加速弹丸的;而在电热炮中,是由电能加热工质来推进弹丸的。对于直热式电热炮,只用第一工质产生等离子体;对于间热式电热炮,除第一工质外,尚需被等离子体加热的第二工质。除有时用金属材料做第一工质外,几乎所有电热炮的工质均采用轻原子(或分子量)的物质。虽然电热炮的工作模式和结构决定了它的性质,但工质对其性能也有重大影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