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技术,特别是汽车电子技术的日益普及和进步,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人才奇缺,特别是缺少既懂技术又善于服务的技能型人才。本书紧密结合汽车使用的要求和特点,系统科学地讲解了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的基本知识。本书内容全面新颖,结构简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极具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实用性。 本书适合工科院校汽车工程类专业师生,汽车工业部门工程技术人员,汽车修理技师及驾驶员参考使用。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第1章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
1.1 汽车故障诊断的目的
1.2 汽车故障诊断常用术语
1.3 汽车故障的变化规律
1.4 汽车故障的诊断方法
1.5 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状况
第2章 柴油机故障诊断与检测
2.1 柴油机故障诊断概述
2.2 柴油机故障诊断
2.2.1 柴油机无力故障诊断
2.2.2 柴油机不能发动
2.3 电控共轨柴油机故障诊断举例
第3章 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故障诊断
3.1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故障诊断概述
3.2 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故障诊断
3.2.1 故障诊断的流程
3.2.2 汽车万用表的使用
3.2.3 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3.2.4 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故障自诊断
3.2.5 1UZ-FE型发动机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实例
第4章 底盘的故障诊断
4.1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
4.1.1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组成
4.1.2 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的原则与方法
4.2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检测与调整
4.3 自动变速器的试验
4.3.1 自动变速器的失速试验
4.3.2 自动变速器的液压试验
4.3.3 自动变速器的时滞试验
4.3.4 自动变速器的道路试验
4.3.5 手动换挡试验
4.4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故障自诊断
4.4.1 汽车电脑检测仪的使用
4.4.2 故障代码的人工读取
4.4.3 几种常见车型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故障代码介绍
4.5 行星齿轮式自动变速器主要故障诊断分析
4.6 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修
4.6.1 离合器、制动器的检修
4.6.2 行星齿轮机构的检修
4.7 无级自动变速器的诊断与检测
4.7.1 CVT自动变速器概述
4.7.2 CVT自动变速器的维修
4.8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
4.8.1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4.8.2 ABS系统的自诊断及检修
4.9 汽车防滑转电子控制系统诊断与检测
4.9.1 汽车防滑转电子控制系统(ASR)
4.9.2 ASR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4.9.3 典型的ASR系统(LS400)诊断与检测
4.10 LS400 TRC故障的检测与诊断
4.11 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VSC)
4.11.1 VSC系统的工作原理
4.11.2 VSC系统的基本组成
4.11.3 VSC的故障诊断与分析
4.11.4 奥迪A4电子稳定系统(ESP)的故障诊断与分析
4.12 电控悬架的故障诊断
4.12.1 电控悬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12.2 故障诊断分析程序
4.12.3 电控悬架故障自诊断及举例
4.13 电子巡航控制系统故障诊断
4.13.1 电子巡航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13.2 电子巡航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及自诊断举例
第5章 传统底盘部分故障诊断
5.1 手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
第6章 电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第7章 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及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检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和检修基本思路,根据汽车各系统的工作流程、工作特征和工作参数从面到线、从线到点进行分析,进而诊断出存在问题的零部件(积木)。另外,本书还介绍了我国汽车强制定期检测的机构、项目以及检测线的检测流程。 本书采用“积木法”的原理进行编写,章节编排合理,内容系统连贯,图文并茂,实际操作内容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中﹑高职类汽车专业教材,也可供汽车从业人员、汽车驾驶人员以及汽车运行管理人员学习参考。编辑本段前言
本教程根据现代汽车的发展历程及整体结构特征,采用"积木法"进行编写,着重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力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希望能帮助汽车维修人员找到学习的捷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许多人把汽车专业知识的学习想象得过难,其实不然,只要充满信心,并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坚持不懈,就会触类旁通。但现代汽车毕竟是高新技术的结晶,是多门学科的综合运用,因而学习要循序渐进。 "积木法"简单地说,就是化整为零和以零凑整。化整为零是研究"积木"本身的结构和特征;以零凑整研究的是"积木"运用的技巧和过程。有形"积木"无形"线",用"积木法"来学习汽车专业知识只需把握三个问题与四条线,学习起来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化整为零要从三个问题入手:第一个问题是"是什么的问题(即认识问题)",要求了解和熟悉汽车相关系统及零部件的种类、形状、结构、作用及安装位置,特别是初学者要做到看到就能认识,提到就能想到,想到就能找到;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的问题(即分析问题)",要求对相关系统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工作特征,进行全面的、连贯的、系统的掌握,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提高者来说这是一个飞跃,是从"汽车护士"到"汽车医师"的飞跃;第三个问题是"做什么的问题(即解决问题)",要求能正确使用相关工具、量具、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对汽车各系统及零部件进行检测诊断、拆卸装配和运行调试。 以零凑整要以四条线为基础把汽车各相关系统的零部件(积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台完整的现代汽车,也就是说把一块块积木按一定的规律放到该放的位置形成一个整体。第一条线是:力的传递路线,把从动力源到各运动主体之间的所有零部件(积木)按传递关系合理组合起来。第二条线是:电的流动路线,电学部分是当前从事汽车维护和修理人员最薄弱的环节,其实只要从电源开始顺着电的流动路线把回路上所有的零部件按先后关系连起来,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第三条线是:气的流动路线,发动机的进、排气系统关系到动力性能、经济性能、环保性能、可靠性能等。另外,气的流动路线还牵涉到气力(气压、真空)的传递,容易被人忽视,造成隐患。第四条线是:液体流动路线,在现代汽车上使用的液体主要有清洗液、冷却液、润滑油、制冷剂、制动液、变速器油(自动变速器油)、燃油、动力转向传动液和减振器液压油等,流动的方式有液力和液压两种,不管是哪种液体流动,只要按其流动路线把所牵涉的零部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成一整体来研究,就不难掌握。如果把这四条线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就是一台完好的车。 本教程在编写时注重实效,以点带面,考虑到读者层次和要求的不同,在每一章节前针对各层次读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要求,供大家参考。 编者编辑本段图书在版编目(CMP)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