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介绍了冲压工艺与 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和相关知识,内容包括: 绪论、冲压模具 设计基础、冲裁、弯曲、拉深、成形等板料冲压基本工序的工艺和模具设计;大型覆盖件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冷挤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多 工位精密自动 级进模的设计;冲压 工艺规程的编制等。《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主要作为 高职高专院校 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企业技术人吊和自学者参考使用。
作者:编辑、剪辑: 魏春雷
ISBN:10位[7564012625]13位[9787564012625]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8
定价:¥35.00元
本书共八章,从 工程力学人手,论述了冲压变形的基础理论;并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详细讲述了正确设计 冲压工艺及模具的基本方法;分析了冲压工艺、设备、模具、材料、 冲压件质量和冲压件 经济性之间的关系。
本书是高等院校、成人高校 机械设计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 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共八章,从工程力学入手,论述了冲压变形的基础理论;并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详细讲述了正确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的基本方法;分析了冲压工艺、设备、模具、材料、冲压件质量和冲压件经济性之间的关系。
第1章概述
第2章冷冲压变形基础
第一节 应力与应变 状态分析
第二节 塑性与变形 抗力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节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及 加工硬化现象
第3章冲裁
第一节冲裁过程的分析
第二节 冲裁模间隙
第三节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第四节 排样
第五节 冲裁力
第六节冲裁模分类及结构分析
第七节冲裁模零部件结构
第八节冲裁件的工艺性
第九节精密冲裁
第十节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思考题
第4章弯曲
第一节弯曲变形过程
第二节最小弯曲半径
第三节弯曲件的回弹
第四节弯曲件的工艺计算
第五节弯曲力的计算和设备选择
第六节弯曲件的工艺性和工序安排
第七节 弯曲模工作部分设计
第八节弯曲模的典型结构
第九节弯曲模设计举例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拉深
第一节圆筒形件拉深的变形过程
第二节圆筒形件拉深的工艺计算及 模具设计
第三节特殊形状零件的拉深
第四节矩形件的拉深
第五节其他拉深方法及辅助工艺
第六节 拉深模具设计举例
思考题
第6章其他冷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一节翻边
第二节胀形
第三节缩口
第四节校形与整形
第五节 旋压
习题
第7章多 工位 级进模的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排样设计
第三节级进模设计与举例
第8章冲压工艺设计
第一节工艺方案的制订
第二节冲压工艺实例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冲裁模设计
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分离的一种冲压工艺。它包括切断、落料、冲孔、修边、切口等多种工序,其中又以落料、冲孔应用最为广泛。从料板上冲出所需形状的零件(或毛坯)称为落料,在工件是冲出所需的孔(冲去的为废料)叫冲孔。冲裁既可以得到平板零件,也可以为弯曲、拉深、成型等工序准备毛坯。
第一节 中裁过程变形分析
一、冲裁过程
冲裁变形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弹性变形阶段
如图1-1所示,凸模与材料接触后,先将材料压平,继而凸模及凹模刃口压人材料中,由于弯矩M的作用,材料不仅产生弹性压缩且略有弯曲,随着凸模的继续压人,材料中刃口部分所受到应力逐渐增大,直到h1深度时,材料内应力达到弹性极限。此为材料的弹性变形阶段。
(2)塑性变形阶段
凸模继续压入,压力增加,材料的内应力达到屈服点,产生塑性变形。随着塑性变形程度增大,材料内部的拉力和弯矩随之增大,变形区材料硬化加剧,当压力深度达到h2时,刃口附近的应力值达到最大。此为塑性变形阶段。
(3)断裂阶段
凸模压人深度达到h3时,先后在凸模、凹模刃口侧面产生裂纹,裂纹产生后沿最大切口应力方向向材料内层发展,当凸模、凹模口处的裂纹相遇重合时,材料便被切断分离。
目前,高职高专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高专教育如火如荼的发展形势下,高职高专教材也百花齐放。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16号文)的文件精神,本着为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服务的基本原则,同时针对高职高专院校机电一体化、数控、模具类专业教学思路和方法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民邮电出版社精心策划了这套高质量、实用型的教材——“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机电类规划教材”。
本套教材主要遵循“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原则,以实用为基础,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相应的教材内容选取,注重和提高案例教学的比重,突出培养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评估”的教学特征。本套教材中的每一部作品都特色鲜明,集高质量与实用性于一体。
本套教材中绝大多数品种是我社多年来高职高专机电类精品教材的积淀,经过了广泛的市场检验,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为了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紧跟新的技术发展,我社再一次组织了广泛深入的调研,组织了上百名教师、专家对原有教材做认真的分析和研讨,在此基础上重新修订出版。本套教材中还有一部分品种是首次出版,其原稿也在教学过程中多次使用,是教师们多年来教学经验的总结,集中反映了高等职业教育近几年来的教学改革成果。
本套教材的作者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写作经验,思路清晰,文笔流畅。教材编写充分体现高职高专教学的特点,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突出工作过程导向,突出实际技能的培养。
本套教材配套的教学辅助包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供丰富的教学辅助资料,其中包括由电子教案、实例素材、习题库及答案、试卷及答案等组成的一般教辅资料,部分教材配有由图片、动画或视频等组成的丰富电子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