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铭

思铭

目录导航

概述

 思铭 思铭       在2011年的广州车展上,东风本田发布了旗下的自主品牌标识,同时还有其首款车型的名称——思铭。近日,有消息称,该车将在今年4月份上市,而价格预计在11万起。

  东风本田的自主品牌思铭也是被我们所熟知的一款产品,该车基于八代思域平台打造,在造型方面也与之没有太多的异同,在未来,思铭依然定位紧凑级家轿,只不过由于其自主品牌的身份,所以在价格上,它将比八代思域更便宜一些。

  思铭在第八代思域的基础上打造,而为了与老款国产思域进行区别,思铭采用了日本第八代思域的外观设计,在前大灯尾灯的设计上与老款思域有较大的区别。可以看到谍照中的思铭已经采用了全新的自主品牌LOGO,而且尾部也能看到思铭的英文名称CIIMO的字母。

  从车身尺寸上看,思铭与国产第八代思域也并非完全相同,车身长度增加了45mm,而在宽度、高度和轴距上则没有变化,预计车内空间也会与老款思域基本相同。

  第230批新车公告显示,东风本田思铭有2款车型上公告,分别是DHW7181C1MSD和DHW7181C1ASD,发动机均采用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R18A1,排量为1799cc(1.8L),最大功率140马力(103kW),区别在于变速器,前者为5速手动,后者为五速自动。

试驾

外形印象

长:4545mm    宽:1755mm    高:1450mm    轴距:2700mm    

思铭的外观看风格要比国产八代思域更年轻一些,两盏大风显得很精神,比国产八代思域更能让人接受。国产八代思域与思铭相比,车头变化明显,思铭采用了日本版思域的车头设计。对于思域这么一款极具改装潜力的车型来说,一副日本原版外观才是最经典最合适的。所以思铭的出现对于那些真正懂它的人来说绝对是个惊喜,相信也让不少老思域车主唏嘘不已。

侧面造型和第八代思域完全一样,其实我们国产的美版思域和现在使用日版外观的思铭之间,最主要的差别就是头灯和尾灯车身的其它部位造型基本完全一样。当然也许您并不在意外观是哪种版本,但是思铭这样的作法至少比厂家一厢情愿地按照所谓国人审美标准去胡乱改款要靠谱得多。当然如果你觉得思铭的车标“有失身份”,更换也非常容易,价格也适中,例如中网在400-600元不等,而轮心标只有10元/个。接缝均匀,漆面光洁度出色、轮胎尺寸大小恰当、整体协调度出色的东风Honda思铭外形设计延续了思域的经典造型,时尚大方。远处看整车造型精致时尚流畅,近处观察车身各接缝均匀,漆面光洁度出色,205/55R16的轮胎尺寸可谓恰当好处,非常协调与实用。值得称赞的是东风Honda自主改进后,前大灯、尾灯、前后保险杠的变化都与整车很搭调,协调性浑然天成。

内饰和灯光

 思铭的内饰设计和思域完全一样,依然是那个仿佛科幻电影场景一般的中控台,看着面前的双层仪表,总是感觉自己正在驾驶一台太空船而不是在开车。尽管如今思域已经换代了,但是老款的内饰设计仍然毫不过时,甚至依然超前。

 现在很多高档车都配备了抬头显示系统,其实思铭的双层仪表本身就能起到抬头显示系统的作用,而且实实在在的数字显示远比那些投影在玻璃上的画面看起来要舒服得多。遗憾的是上层仪表只能显示车速,不能显示导航之类更丰富的信息,同时也没有行车电脑,只能显示里程信息。

价格便宜了,不挂本田标了,思铭的做工用料有没有缩水呢?在我看来,思铭的内饰做工和用料都和思域没什么区别,整体做工依然非常精细,尽管中控台基本都是硬材质,但所有部件加工精度都很高,看起来质感很好。用料也没有明显缩水,可能在材质或加工工艺上有一些小小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加在一起恐怕也省不了几块钱,所以决不是降价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是厂家制造工艺的正常调整而已。

 内饰的背光照明还算到位,驾驶席的四个电窗按钮中只有一个带背光,这也是同价位日系车的通病。仪表背光非常漂亮,配得上科幻电影般的造型。

空间和乘坐表现

 思铭的空间不必多说,因为它和老款思域完全一样。如今紧凑级轿车越做越大,比如新速腾的尺寸都快赶上老款迈腾了。所以在同级别中思铭的乘坐空间确实没什么优势,但是也绝对不算小。毕竟它是一款日系车,对于车内空间的把握还是很有心得的。储物空间方面思铭绝对是一把好手,车内各种储物格极为丰富,而且基本上所有储物格都挺大,位置也很合适,非常实用,没有一个是为了给配置表上储物格数量那一栏增添筹码而设置的滥竽充数的玩意儿。行李厢空间在同级里属于中等水准,后轮双横臂式独立悬挂占据了一定空间,所以和那些使用非独立悬挂的车型比起来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汽车就是这样,同样的价格区间里,要操控就要放弃一些空间,反之亦然。坐进车内后排车内空间表现充裕,在同级别属于领先的水准东风Honda思铭整车长度为4545mm,宽度为1755mm,高度为1450mm,轴距达到了2700mm。东风Honda思铭车内大空间优势,坐进车内后排车内空间表现充裕,没有任何压抑的感觉,空间自由度出色,在同级别属于领先的水准,而且织物座椅无论舒适度还是包裹性都表现很出色,就实用性来看并不亚于真皮座椅。

视野

 思铭采用了发动机舱前移设计,所以它有两个角窗,这两个角窗在转弯和停车的时候都挺实用,别看面积不大,可总是能让我们看到一些隐藏在A柱后边的潜在危险。车头、车尾以及后视镜视野中规中矩,在同级中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总之视野的表现中规中矩。

操控

操控是思铭的强项,前麦弗逊后双横臂式四轮独立悬挂在同级中并不多见。重点是后轮的双横臂,这种结构和操控最强的双叉臂结构很像,可以理解成双叉臂结构的简化版。它的特点是反应快、路感好,放在后悬的时候车尾会比较灵活。缺点是比较占空间,而且对震动的吸收不如多连杆,会把很多路面上的坑坑洼洼都传递到车内。

 思域本身就是一个以运动性能著称的车系,从第八代思域也就是原版思铭开始,本田把后悬双叉臂结构简化成了双横臂结构,所以从结构上来说它的运动性有所降低,但是思铭仍然维持了和思域一样偏向运动性的硬朗调校,牺牲了一定的舒适性,却也让它成了同级当中操控性最好的车型之一。总的来说,思铭开起来和思域没什么区别,方向盘指向性并不太精准,但路感不错,既有日系车开起来轻松的优点,又有些欧洲紧凑扎实的感觉,和马自达3有点像,车尾要更活跃一些。

配置和安全

 思铭目前只有两款车,一款手动一款自动,所以在配置上我们也没有高低配可以选择了。看起来无论手动还是自动车型都只推出了最低配版本,在我们测试的自动版车型上只能找到这个级别最基本的配置。

我们在思铭上找来找去,实在找不出什么值得一提的配置,绒布手动座椅、卤素大灯、最普通的CD音响,一切都是最基本的,四门电动窗里只有驾驶员一侧的车窗可以一键到底,还不能一键关闭,音响没有USB只有AUX,甚至连早已普及的行车电脑都没有,这样的配置水平实在有些寒酸,尤其是在你了解过价格之后。

油耗表现

工信部数据显示,思铭1.8L手动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6.9L,1.8L自动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7.2L,可谓延续了思域平台“1.5L油耗、1.8L排量、2.0L动力”的核心优势。试驾时,简单粗略地算了一下1.8L手动百公里实际综合油耗应该在7升上下。 还记得当年我们测试第八代思域的时候就感慨它那台1.8升发动机是真省油,现在换到了思铭身上依然很省,当然我们的测试结果和实际日常使用相比肯定还是偏低的,毕竟油耗这东西跟路况和驾驶习惯有很大关系,根据老思域车主的经验来看,自动版思铭的正常油耗应该在百公里8升左右。

动力

 思铭完全原样继承了老款思域的动力系统,使用1.8升R18A1自然吸气发动机,具有i-VTEC技术,匹配5速手动或5速自动变速箱。需要注意的是,新思域已经改用了R18Z2发动机了,同样是1.8升,但从数据上看,它只是比R18A1的最大功率增加了1kw而已,其他没有变化。变速箱两者没有区别。

看过《头文字D》的朋友们还记得死亡胶布赛里那辆EG车型吗?那辆第五代思域使用的VTEC技术被动画片说得神乎其神,思铭使用的i-VTEC技术比那个更先进,它可以改变发动机气门的升程和开启时间。其实类似的可变气门技术如今已经满大街都是了,但是本田的i-VTEC是所有可变气门技术里公认最有特色的一个。

对车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本田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很厉害,而它之所以厉害离不开i-VTEC技术的帮助。和丰田的VVT不一样,i-VTEC技术似乎更重视高转输出,当发动机超过4000转时驾驶者可以明显感觉动力输出被增强了,这也许对日常代步没什么帮助,但是却能带给我们很强的驾驶乐趣,那种只有高转自吸发动机才有的畅快感觉。

当然,毕竟排量有限,再牛的气门技术也不如一个小小的涡轮来得直接。所以思铭的加速能力仍然属于紧凑级家用车的正常水平范围内,和大众的1.4TSI相比,至少0-100公里/小时加速能力还是略逊一筹。

说了半天发动机,再来聊聊变速箱吧,很遗憾我还没试过手动思域或者思铭,虽然我很期待。我们这次测试的这款5速自动挡车型还是表现出了不错的平顺性,换挡反映很快,时机也比较得当。说实话日系车的自动变速箱调得确实好,最普通的自动变速箱到在日本人手里总是显得更听话更好用一些,就日常使用而言不比双离合差,我知道这话写出来肯定挨骂,但是我想我有责任给真正想买车的朋友们传递一些正确信息,买车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其次性价比,至于技术是否先进至少对这个价位的车来说其实并不太重要。

总结

 思铭定价不算太低,好在整车没有缩水,依然保持了本田时代的品质。日版外观和不错的驾驶乐趣都是它的卖点,纯家用代步的话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开起来挺轻松。目前它在很多地方都已经有大约一万块的优惠了,不过我觉得大家还可以再等等,没准哪天真十万以内了那就确实超值了。

参数配置

● 标配      ○ 选配      - 无
基本信息
产地属性国产 级别属性,紧凑型车
款型2012 排量(L)1,8
最高车速,(km/h)- 0-100加速时间-
综合参考油耗- 保修政策-
车身参数
长/宽/高(mm)4545*1755*1450 轴距(mm)2700
前轮距(mm)1495 后轮距(mm)1520
最小离地间隙,(mm)125 整备质量,(Kg)1215
车身结构,三厢车 车门数(个)4
座位数(个)5 油箱容积,(L)50
行李箱容积(L)-
发动机
发动机型号,R18A1 气缸容积(,cc,)1799
进气方式自然吸气 气缸排列形式L
气缸数(个)4 每缸气门数,(个)4
压缩比,11 配气机构,DOHC
缸径,81 冲程87,3
最大马力(Ps)140 最大功率,(kW)103
最大功率转速(rpm)6300 最大扭矩(Nm)174
最大扭矩转速,(rpm)4300 发动机特有技术i-VTEC
燃油类型汽油 燃油标号,93号
供油方式,多点电喷 缸盖材料铝
缸体材料铝 排放标准,国IV
变速箱
变速箱简称5挡手动 挡位个数5
变速箱类型MT
底盘转向
驱动方式前置前驱 前悬挂类型,麦弗逊,式,独立悬挂
后悬挂类型双横臂式,独立悬架 助力类型,机械液压助力
车体结构,承载式
车轮制动
前制动器类型通风盘式 后制动器类型,盘式
驻车制动,类型手刹 前,轮胎规格,205/55R16
后轮胎规格205/55R16 备胎-

汽车排名

● 标配      ○ 选配      - 无
基本信息
产地属性国产 级别属性,紧凑型车
款型2012 排量(L)1,8
最高车速,(km/h)- 0-100加速时间-
综合参考油耗- 保修政策-
车身参数
长/宽/高(mm)4545*1755*1450 轴距(mm)2700
前轮距(mm)1495 后轮距(mm)1520
最小离地间隙,(mm)125 整备质量,(Kg)1215
车身结构,三厢车 车门数(个)4
座位数(个)5 油箱容积,(L)50
行李箱容积(L)-
发动机
发动机型号,R18A1 气缸容积(,cc,)1799
进气方式自然吸气 气缸排列形式L
气缸数(个)4 每缸气门数,(个)4
压缩比,11 配气机构,DOHC
缸径,81 冲程87,3
最大马力(Ps)140 最大功率,(kW)103
最大功率转速(rpm)6300 最大扭矩(Nm)174
最大扭矩转速,(rpm)4300 发动机特有技术i-VTEC
燃油类型汽油 燃油标号,93号
供油方式,多点电喷 缸盖材料铝
缸体材料铝 排放标准,国IV
变速箱
变速箱简称5挡手动 挡位个数5
变速箱类型MT
底盘转向
驱动方式前置前驱 前悬挂类型,麦弗逊,式,独立悬挂
后悬挂类型双横臂式,独立悬架 助力类型,机械液压助力
车体结构,承载式
车轮制动
前制动器类型通风盘式 后制动器类型,盘式
驻车制动,类型手刹 前,轮胎规格,205/55R16
后轮胎规格205/55R16 备胎-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