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推理是考查考生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种测验形式。分析判断能力是指一个人根据 实际所面对的问题、情况,利用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 理能力是指一个人利用已知的情况和知识预测、判断未知的情况和知识的能力。分析判断和逻辑推 理能力直接反映出一个人在处理实际问题、应对可能发生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反映出一 个人认识事物本质和揭示事物间联系的能力的高低。
判断推理一直是职业能力测验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试题,题量和分值在五个试题部分中所占比 重最大,同时它也是使考生在分数上拉开距离的一部分试题,这不仅因为该部分的题型种类多样,还 因为其具备一定的难度。[1]
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部分最典型的逻辑题目,在各种公务员考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但又因为逻辑判断题灵活多变,难度颇高,因此也常常令很多考生感到头疼不已。其实逻辑判断考题并非真的无规律可循,无方法可解。逻辑判断的内容尽管涉及自然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但并非考核这些领域的专业知识;尽管它的目的是考核考生的分析、综合、理解、概括、判断、推理、论证、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其实并不需要特别专业的逻辑学知识。下面我们就以09年的考题为例,看看逻辑判断题目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在国考大纲中对逻辑判断的题目要求是“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应试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最恰当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因此,在逻辑判断中,最典型的题型就是形式上类似于片段阅读的各种推断题,主要可以分为:直接推论型、加强前提型、削弱结论性等。
例如2008年国家第93题
有专家认为,家庭装修中使用符合环保标准的建材只能保证有害物质的含量符合相关行业要求,并不代表完全不含有害物质,因此在装修中大量甚至过度使用建材,仍会导致有害物质累积超标。
由此可以推出( )
A。建材行业应该进—步严格环保标准
B。建材行业应努力降低产品的有害物质含量
C。挑选好的建材可以有效避免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
D。适量使用建材才能减少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最后一句话就是这段文字的所要阐述的中心内容,即不管装修建材是否符合相关要求,都有可能使人中毒。因此很容易发现C项是错误的,而A、B两项虽然是正确的,但和文字关系不大,因此也不能作为“由此推出”的合理答案,则D项为正确答案。这类题型是逻辑判断中比较常规的题目,出题形式和片段阅读极其相似,而要做好这种类型的考题关键是要仔细分析所给文字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这就不仅仅考查了考生的逻辑能力,还考查了考生的阅读能力。
三段论,也叫做三段论推理,就是通过一个共同的概念将两个性质判断联结起来,由此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作结论的推理方法。三段论的一般形式可表示为:
M——P
S——M
S——P
【例题】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我近视得很历害,所以,我很聪明。
以下哪一项揭示了上述推理是明显错误的?
A.我是个笨人,因为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而我的视力很好。
B.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但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
C.所有的天才都高度近视,我一定是高度近视,因为我是天才。
D.所有的鸡都是尖嘴的,这种总在树上呆着的鸟是尖嘴的,因此它是鸡。
【答案】D
【解析】题干是第二格的三段论,聪明人只是近视眼中的一部分,我近视厉害,我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可是有可能我聪明,也有可能不聪明。用欧拉图可以表示成为
A是聪明人B是近视眼人,我在B中,可能在A中,也可能不在A中,故我是否聪明不确定。以此,犯同样错误就是D。故答案选择D。
事物或对象不仅具有各种性质,而且事物或对象之间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逻辑把断定事物或对象之间存在或不存在某种关系的判断叫做关系判断。
【例题】甘蓝比菠菜更有营养。但是,因为绿芥兰比莴苣更有营养,所以甘蓝比莴苣更有营养。
以下各项,作为新的前提分别加入到题干的前提中,都能使题干的推理成立,除了 ( )
A.甘蓝与绿芥兰同样有营养。
B.菠菜比莴苣更有营养。
C.绿芥兰比甘蓝更有营养。
D.菠菜与绿芥兰同样有营养。
【答案】C
【解析】这个题目是个关系推理,可以类比数学中的“大于”(>)来解决。仅添加C项,显然不能推出“甘蓝比莴苣更有营养”。故答案选择C。
这一题型又称为结论型,是历年国家公务员逻辑判断测查中常见题型。
【例1】2008年国考真题
从2005年7月开始,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采用了预约参观办法。这一措施合理有效地调控和平衡了游客流量,一方面加强了洞窟的保护,另一方面给游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实施预约参观办法以来,来莫高窟参观的人数逐年递增,年游客接待量由2004年的45万人次增加到2006年的55万人次。
由此可以推出( )。
A.莫高窟预约参观的办法为游客提供了便利
B.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源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C.预约参观办法实施前莫高窟的游客流量不均衡
D.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能创造更大价值
【答案】C
【解析】这道题主要是关注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平衡,是失衡才需要调节的;第二个是递增,说明以前可能是时高时低。“莫高窟的预约参观办法合理有效地调控和平衡了游客流量”,实际上反映上述失衡。故选C。
削弱型试题题型的特点是题干中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来说明某个论题或者表达某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到最能反驳或削弱、质疑题干论题的选项。此类试题经学一手教育专家分析,在整个逻辑判断部分所占比例较大。提问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可能削弱上述论证的结论?”等等。
【例1】2009年国考真题
“东胡林人”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在遗址中发现的人骨化石经鉴定属两个成年男性个体和一个少年女性个体。在少女遗骸的颈部位置有用小螺壳串制的项链,腕部佩戴有牛肋骨制成的骨镯。这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审美意识已开始萌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判断?( )
A.新石器时代的饰品通常是石器
B.出土的项链和骨镯都十分粗糙
C.项链和骨镯的作用主要是表示社会地位
D.两个成年男性遗骸的颈部有更大的项链
【答案】C
【解析】项链,腕部佩戴有牛肋骨制成的骨镯是用来说明人类的审美意识已开始萌动。要削弱这个论断,只要说明项链,腕部佩戴有牛肋骨制成的骨镯有其它的用途,自然就削弱了审美的结论。故选C。
所谓加强就是加强论点的正确性,方法主要有加强论点、加强论据、证明论证方式的有效性。加强的效果从程度上也是加强论点大于加强论据大于证明论证方式的有效性。也就是说从论点角度加强是最为有效的。这一题型是公考逻辑判断测查中常见题型。
【例1】2009年国考真题
有的人即便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压力下,也不会感到疲劳,而有的人哪怕干一点活也会觉得累。这除了体质或者习惯不同之外,还可能与基因不同有关,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小组通过对50名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基因组的观察,发现这些患者的某些基因与同年龄、同性别健康人的基因是有差别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该研究成果应用于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 )
A.基因鉴别已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中得到应用
B.科学家们鉴别出了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基因
C.目前尚无诊断和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方法
D.在慢性疲劳综合证患者身上有一种独特的基因
【答案】B
【解析】疲劳可能与基因不同有关,通过对疲劳综合症观察确认了基因的差别。如果能辨别出这些有差别的基因,自然就能够更好的治疗了。故选B。
逻辑判断中解释型试题的题型特征一般是,题干给出关于某些事实或现象的客观描述,通常是给出一个似乎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的现象,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到能够解释的选项。提问的一般方式是:“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最好的解释上面的矛盾?”,“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解释题干中的矛盾”,“以下最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等等。
【例1】2009年国考真题
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某地区饱受酸雨困扰,为改善这一状况,该地区1~6月累计减排11.8万吨二氧化硫,同比下降9.1%。根据监测,虽然本地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降低,但是酸雨的频率却上升了7.1%。
以下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该地区空气中的部分二氧化硫是从周围地区飘移过来的
B.虽然二氧化硫的排放得到控制,但其效果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
C.机动车的大量增加加剧了氮氧化物的排放,而氮氧化物也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D.尽管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减少了,但二氧化硫在污染物中所占的比重没有变
【答案】C
【解析】酸雨增加显然不是二氧化硫引起的,因此要找其它的原因。而C选项中机动车的大量增加加剧了氮氧化物的排放,而氮氧化物也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故选C。
逻辑判断一直都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难点,很多考生为此痛苦不已,甚至直接选择放弃。专家为您总结了一些实战技法,帮你轻松破解逻辑判断。
纵观近年的国考,论证推理为主体已是大势所趋,08国考,考查事件推理1题,论证推理9题;09国考,考查事件推理1题,逻辑推理2题,论证推理7题。因此,抓住了论证推理就等于抓住了逻辑的核心。
论证推理分为前提假设型、支持型、削弱型、因果型、解释型等。破解方法分为三步:
第一, 找到题面结论是什么。也就是题面通过那些论据得到了一个什么样
的结论。找到结论是核心,这样我们才能明确题面在探讨的问题是什么。
第二,找到关键问题。即迅速的找到题面的要求是什么,要求我们寻找的是前提、支持还是削弱。明确这个问题,我们的解题才是有的放矢。
第三,从选项中寻找答案。得出答案不是盲目的去思考,而是带着问题到选项中去寻找,通过排除不符合选项得到正确答案。
同时,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不同的题型,解题关键有所不同。
前提假设型的题目,题面论证肯定是不充分的,存在逻辑漏洞的,需要我们从选项中去寻找答案。
支持型的题目,需要我们寻找的是能够证明题面结论正确的选项。
削弱型的题目,要求我们寻找的是能够证明题面结论错误或者与之相反的选项。
因果型的题面,必须谨记正确答案只能从题面论述中直接推出来,不能增加主观的想象和任何条件。
解释型的题目,所选择的答案必须能够解决到题面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