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汉子

女汉子

目录导航

词语释义

通常人们把女汉子解释为:不爱撒娇、性格独立、追求自我、不喜化妆、不喜折腾打扮、吃苦耐劳、不拘小节,与男生称兄道弟,不愿随意求助人,自尊自立自爱的女生。[2]

词语来源

女汉子(tough woman)这一词,很早就有,是由名模、主持人李艾在新浪微博来形容那些性格坚强的女生。发起的“女汉子的自我修养”这一话题引起的。

女汉子这个词的诞生初始就是用传统思想去贯彻所谓的“男女平等”。在某些人的眼中,性感、柔美等词汇是对女性不折不扣的污蔑,她们认定女性是因为其性别魅力而被男性所轻视,所以要扭转男性的看法,就要表现得和男性一样。

发展经过

不可否认,女汉子走红有其积极一面,彰显了当今女性追求个性主体自强自觉的精神,单是从其工作和外在气质诸方面都有一种独特的美丽。但对女汉子的走红也应冷静思考,如果过热,反而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女汉子走红,与社会、家庭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有社会竞争生存压力的动力塑造,有家庭从小培养的惯性熏陶,有社会女性中性化潮流的追崇。可以说,女汉子走红的同时是一部分男性的阴柔化甚至伪娘化,这两种倾向走到极致就是一种不正常。

如果让男性选择爱人,恐怕都会对女汉子敬而远之。

上世纪六十年代,东方的年轻女孩把头发剪得和男孩一样短,穿着男女同款的绿军装、蓝布衣,抢着去做男人的重体力活,以累的不来月经为荣,希望以此消灭性别鸿沟,将女孩的性别魅力完全抹杀。

直爽开朗、不拘小节、独立大气、能力出众的女生直接被取异性昵称,有时候还被调侃成男孩子,甚至有些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女生,也会被如此对待;理男式发型、穿男装、爱装男人的真正达到了男性化地步的女生,反而会被其他女性争相辩护说“谁说这些是男人的专利的?!”

社会影响

全社会都应反思该如何更好地去看待男女平等,而不是将男女平等发展成男女调换或男女无差异,不能让社会形成一种只有汉子才能生存的价值观,女性的魅力就在于:你当温柔,却有力量。女性独立、自主、大气可以有,但不是将之作为一种抗议的手段,更不能认为只有这种女生才是男女平等的“好女生”类型。

心理分析

如今许多女生,以自己成为女汉子自豪,正符合了卡伦·霍妮的观点:女性会希望成为男性,是因为希望拥有那些被我们的文化认为属于男性的特质或特权,比如力量、勇气、成功、性自由及选择伴侣的权利。

事实上,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有时候我们很难真正地给出一个“女性本质”或”男性本质“的定义,在试图探讨本质的同时,重要的是推动人类人格的完善。勇敢、健康、慷慨、独立、温柔、细心、体贴、爱国,所有这些都并不是某一类人的专利,而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特质。[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