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艺术馆

群众艺术馆

目录导航

简介


  群众艺术馆是国家设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计划单列市(区)、地(州、盟)、市一级的文化事业机构;是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研究文化活动规律,创作文艺作品,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公益性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机构。

历史


  早在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在 蔡元培、 陶行知等先后倡导下,各省组建社会教育和通俗教育,着重针对中国农村“贫、愚、弱、私”四大弊病。
  1927年,在民众教育呼声的影响下,各省市组织设立民众教育馆。原通俗讲演所、通俗教育馆均改为民众教育馆。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民众教育暂行规程》,对民众教育馆的普及和它的任务等作了具体规定。要求民众教育馆设立阅览室、讲演室、生计室、游艺室、健身室、陈列室、教育室、出版室。
  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群众文化工作成为革命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得到新的发展。抗日战争期间,解放区政府在接收原民众教育馆的基础上,经过整顿和核实,恢复和发展了新型的民众教育馆。它是无产阶级政府领导下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与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众教育馆有质的区别。
  1949年建国以后,人民政府将接收的近千个民众教育馆改建为人民文化馆,并继续在全国普及文化馆的建设。
  从1951年起,全国统一规范名称为人民文化馆。
  1952年,文化部接管文化馆事业以后,对文化馆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于1953年12月,发布了关于“整顿和加强文化馆、站工作的指示”,明确了文化馆的性质和工作任务,确定了以识字教育、政治宣传、文艺活动及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职能,集行政管理、业务开展于一身。
  1956年按文化部要求,各地成立群众艺术馆,并颁发了“关于群众艺术馆的任务和工作的通知”。

任务和工作内容

杭州市群众艺术馆杭州市群众艺术馆
  (1)搜集、整理民间艺术遗产和辅导群众业余艺术创作,以发扬民族的民间的艺术优秀传统,充分发挥群众的艺术创造才能。
  (2)编辑并推荐适合群众业余艺术活动需要的演唱材料和业务学习材料。
  (3)协助文化艺术干部学校,或采取举办讲座等方式,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文化馆(站)、文化宫(俱乐部)的艺术干部,以便通过他们来培养和提高群众业余艺术骨干。
  (4)组织专业艺术工作者,有计划地对群众业余艺术组织进行业务辅导,以推动群众业余艺术活动的开展和提高。

 

杭州市群众艺术馆杭州市群众艺术馆

 

 

 

 

 

 

 

 

楚雄彝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

简介

  云南省 楚雄州群众艺术馆始建于1962年10月,原名 楚雄州文化馆,1982年4月改名为群众艺术馆。现实有职工17人,其中副高职3人,中职7人,助理馆员4人,管理员3人。   现任馆长朱照琨,中国戏剧家协作会员,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二级作曲,主要从事 彝族音乐研究和 彝剧音乐写作。现任书记何少春,副研究馆员,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州音乐家协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彝族音乐的写作与研究。现任副馆长杨锐森, 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彝族舞蹈的创作和少儿舞蹈的创作研究。州群艺馆内设馆办、调研室、文艺辅导部、美术 摄影工作室、马樱花编辑部。   楚雄州群众艺术馆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进行思想宣传教育、组织指导、辅导群众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而设立的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和开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是基层文化活动的载体,是弘扬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是楚雄州群众文化工作的龙头,是楚雄城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场地。通过开展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体现社会文化工作娱乐审美、宣传教育、文化承传、繁荣艺术创作的社会功能。

扩展阅读

https://www.zjhzart.com/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