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系统

存储系统

目录导航

备受重视

      存储系统的性能在计算机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主要原因是:

      ①诺伊曼体系结构是建筑在存储程序概念的基础上,访存操作约占中央处理器(CPU)时间 的70%左右。

      ②存储管理与组 织的好坏影响到整机效率。

      ③现代的信息处理,如图像处理、数据库、知识库、语音识别、多媒体等对存储系统的要求很高。

 

历史沿革

       计算机最初采用串行的延迟线存储器,不久又用磁鼓存储器。50年代中期,主要使用磁芯存储器作为主存 。60年代中期以后,半导体存储器已取代磁芯存储器。在逻辑结构上,并行存储和从属存储器技术的采用提高了主存的供数速度,缓和了主存和高速的中央处理器速度不匹配的矛盾。1968年IBM- 360/85最早采用了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结构。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存取周期与中央处理器主频周期一样,由硬件自动调度高速缓冲存储器与主存储器之间信息的传递,使中央处理器对主存储器的绝大部分存取操作,可以在中央处理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之间进行。1970年,美国RCA公司研 究成功虚拟存储器系统。IBM公司于 1972年在IBM370系统上全面采用了虚拟存储技术。

研究方向

        由于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对存储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 ,需要不断改进已有的存储技术,研究新型的存储介质,改善存储系统的结构和管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磁盘依然是主要的存储介质。利用新型材料制作大规模集成电路、大容量的联想存储器可大大提高速度,对于计算机系统和软件都会发生影响。磁盘技术、光盘技术、约瑟夫逊结器件,以至研究新的存储模型,都是计算机存储系统发展的研究课题。此外还要进行新的存储机制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方向是:

        ①由一维线性存储发展到面向二叉树存储结构,提供更广阔数据结构所需的动态存储空间。

        ②由单纯的数据存储发展到能融合图像、声音、文字、数据等为一体的多维存储系统。

        ③由存储精确的数据到能接收模糊数据的输入。

        ④面向对象的存储管理的研究。

        ⑤智能存储技术的研究,探索新的记忆原理,发明新的存储器件,构造新的存储系统。

存储层次

        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层次可分为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三级。高速缓冲存储器用来改善主存储器与中央处理器的速度匹配问题。辅助存储器用于扩大存储空间。

计算机存储映像 完成逻辑地址空间和物理地址空间之间的变换,并且合理地管理存储系统资源。逻辑地址是指程序员编制的程序地址,由它构成逻辑地址空间。程序主存储器中的实际地址称为物理地址,由它构成物理地址空间。

        存储映像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逻辑地址空间小于物理地址空间,映像要求可以访问所有的物理存储器;另一种是逻辑地址空间大于物理地址空间,映像要确定每个逻辑地址实际所对应的物理地址。

        计算机存储变换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基址编址。基址编址是将基址寄存器中的内容(程序基点)与逻辑地址相加,形成物理地址,然后访问存储器。

        近代计算机系统资源为一同执行的多个用户程序所共享。就主存来说,它同时存有多个用户的程序和系统软件。为使系统正常工作,必须防止由于一个用户程序出错而破坏同时存在主存内的系统软件或其他用户的程序,还须防止一个用户程序不合法地访问并非分配给它的主存区域。因此,存储保护是多道程序和多处理机系统必不可少的部分。

主存保护是存储保护的重要环节。主存保护一般有存储区域保护和访问方式保护。存储区域保护可采用界限寄存器方式,由系统软件经特权指令给定上、下界寄存器内容,从而划定每个用户程序的区域,禁止越界访问。

遵循原理

1.局部性原理

程序运行的局部性原理有时间、空间和顺序三方面的规律。

2.一致性原则和包含性原则

(1)一致性原则:同一个信息会同时存放在几个层次的存储器中,此时,这一信息在几个层次的存储器中必须保持相同的值。

(2)包含性原则:处在内层(更靠近CPU)存储器中的信息一定被包含在各外层的存储器中,即内层存储器中的全部信息一定是各外层存储器中所存信息中一小部分的副本。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