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照明系统是汽车安全行驶的必备系统之一。它主要包括“外部照明灯 具、内部照明灯具、外部信号灯具、内部信号灯具等。
(1)顶灯 轿车及载货车一般仅设一只顶灯,除用作车室内照明外,还可兼起监视车门是否可靠关闭的作用。在监视车门状态下,只要还有车门未可靠关紧,顶灯就发亮。功率一般为5-15 W,公共汽车顶灯有向荧光灯发展的趋势。
(2)阅读灯 装于乘员席前部或顶部,聚光时乘员看书不会给驾驶员产生眩目现象,照明范围较小,有的还有光轴方向调节机构。
(3)行李厢灯 装于轿车或客车行李厢内,当开启行李厢盖时,灯自动发亮,照亮行李厢内空间。功率为5W。
(4)门灯 装于轿车外张式车门内侧底部,开启车门时,门灯发亮,以告示后来行人、车辆注意避让。功率为5W,光色为红色。
(5)踏步灯 装在大中型客车乘员门内的台阶上。夜间开启乘员门时,照亮踏板。
(6)仪表照明灯 装在仪表板反面,用来照明仪表指针及刻度板,功率为2W。仪表照明灯一般与示位灯、牌照灯并联。有些汽车仪表照明灯发光强度可调节。
(7)报警及指示灯 常见的有机油压力报警灯、水温过高报警灯、充电指示灯、转向指示灯、远光指示灯等,报警灯一般为红色、黄色,指示灯一般为绿色或蓝色。
(8)工作灯是车辆维修时可以移动使用的一种随车低压照明工具,电源来自汽车发电机或蓄电池。功率一般为21W,常带有挂钩或夹钳,插头有点烟器式和两柱插头式两种
1.转向信号灯
装于汽车前、后、左、右角,用于汽车转弯时发出明暗交替的闪光信号,使前后 车辆、行人、交警知其行驶方向。转向信号灯的灯光光色为琥铂色,灯泡功率一般为20W。汽车转向信号灯的指示距离,要求前、后转向信号灯白天距100m以外可见,侧转向信 号灯白天距30m以外可见。转向信号灯的闪光频率应控制在1.0~2Hz。
2.危险报警信号灯
危险报警信号灯用于车辆遇到紧急危险情况时,同时点亮前后左右转向灯以发出 警告信号。与转向信号灯有相同的要求。
3.制动灯
制动灯由于指示车辆的制动或减速信号。制动灯安装在车尾两侧,两制动灯应与 汽车的纵轴线对称并在同一高度上,制动灯灯光光色为红光,应保证白天距100m 以外可见。
4.示廓灯
示廓灯安装在汽车前、后、左、右侧的边缘。用于夜间行驶时指示汽车宽度。用 于汽车夜间行车时标志汽车的宽度和高度,因此也相应地被称之“示宽灯”和“ 示高灯”。示廓灯灯光标志在夜间300m以外可见。前示廓灯的灯光光色为白色, 后示廓灯的灯光光色多为红色,灯泡功率为8~10W。
一、汽车设计对安全的作用 在前不久由丰田汽车公司主办的“汽车安全研讨会上”,一位多年致力于汽车安全研究的行业专家专家首先指出:汽车安全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而被动安全方面。很重要的一点是发生交通事故时,汽车的安全性能。汽车安全性的好坏关键要看设计水平。以钢板的厚薄与安全性能的关系为例,钢板薄了,汽车轻了并不代表汽车安全性能的降低,不一定不安全。汽车的碰撞强度主要是看钢板强度,而不是钢板的厚薄。汽车轻量化主要是用新材料,例如高张力钢板或高强度铝合金。高张力钢板的密度和普通钢是一样的,但强度是一般普通钢的两倍或者三倍。
如果使用高张力钢板,厚度相应会削薄一点,重量会减低一点,但是只要碰撞强度设计合适的话,还是达到同等水平,所以汽车碰撞安全主要是依据于设计,而不是把一堆好材料和重的材料堆积在一起。 再以车身构造为例,在传统的观念里,一般我们会认为不会变形的汽车才是最安全的,其实这样的认识是不科学的。目前,车辆的安全设计主要集中在发生碰撞的瞬间,通过车身的前部溃缩来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同时通过安全带、空气囊等缓冲装置将乘员所受到的伤害降低到最小值,这样的车身构造被称为车体吸撞结构,除了车体吸撞结构,安全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部分是对车厢结构进行强化,确保车内生存空间。 说到这里,我们会想起丰田车所采用的GOA车身,它就是能提供“可吸收力的车身”和“高强度车厢”双重保护的车身构造。GOA车身的设计还同时考虑到了发生碰撞时对外部行人的安全。因为汽车的安全设计不仅只是服务于汽车驾乘人员,同时也必须重视对于行人的保护。
对此,丰田汽车公司结合实际事故,不断研究能更好吸收冲击力的车身构造,逐步将研究成果应用到车辆设计上,力求减轻事故发生时对行人的伤害程度。 目前,包括威驰、花冠、锐志、皇冠和普锐斯在内的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车型都采用了GOA车身技术。 [1]
二、主动安全设计接下来,我们谈谈汽车的“主动安全”。主动安全就是“不易引发或不轻易引发事故”。主动安全性好的车辆,在驾车者进行行驶、转向和制动的三项基本操作时,能够最忠实地反映驾车者的操作意图,因此最大限度地支持驾车者一系列的驾驶操作,使车辆远离危险状况,是主动安全环节中最重要的因素。 那么怎样判断什么样的车才是主动安全性能好的车呢?首先,驾车者能自如地驾驶车辆,是“主动安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主动安全性好的汽车应具备细致、人性化的人体工程设计,便于驾车者的操作。各种操控设备位置的人性化设计,使驾车者能准确无误且方便地操作方向盘、踏板和各种开关按钮,是确保安全行驶的重要因素。以一汽丰田的车型为例,在皇冠、锐志等丰田品牌的轿车上,为了便于驾车者的操作,将频繁使用或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设备和按钮,配置在驾车者触手可及的位置。
其次,减轻驾车者在操作时的负荷,可以直接提高行车安全。因此,主动安全性好的汽车还应在支持驾车者的各种安全装置方面做得出色,能够从驾车者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各类仪表和显示屏,易于驾车者对这些设备进行操作,也很容易阅读每个仪表和显示屏上的信息。 知道了主动安全的概念,接下来再给大家介绍一下主要的汽车主动安全装备。 首先是紧急制动辅助装置。有效的制动是避免事故发生的前提,但是调查表明,在紧急情况下能紧紧踩住制动踏板的驾车者,仅占全体驾车者的一半,很多时候为躲避事故而采取紧急制动时,并非如想象的那样能够果断地踩下制动踏板,而且,有时驾车者即使本意想紧紧踩下制动踏板,但是所用力度仍然不够。
再以一汽丰田的皇冠和锐志车型为例,它们所配备的紧急制动辅助装置能根据制动踏板踩下的速度和踏板移动距离,判断此时车辆处于紧急制动状态,因而自动对车辆施加较强的制动力。需要注意的是,脚一旦离开制动踏板,紧急制动辅助效果也随之消失,因此,在车辆完全停止前,应一直踩住制动踏板。 其次是ABS装置,在湿滑的路面上紧急制动时,ABS装置能够保证驾车者即使用力踩下制动踏板,车轮也不会抱死,驾车者可以操作方向盘避开前方的危险,从而保持车辆的稳定,使车辆减速停车。 现在很多车上的ABS装置还又加载了EBD功能,例如皇冠和锐志车,有了这样的装置,即使在车辆满载时,或在弯道上制动时,也能保持车辆的稳定,顺利制动。
再次是VSC装置。车辆在湿滑路面上急加速时会造成车辆侧滑,VSC装置可防止急加速时车辆侧滑,使车辆顺利转向。刚上市的一汽丰田PRIUS普锐斯,就在全世界率先采用了S-VSC装置,该种装置将VSC和EPS和谐地统一起来,在转动方向盘时可保证车辆安全而平稳地转向。
第四个是TRC主动牵引力控制系统的机械结构。TRC装置能防止车辆的雪地等湿滑路面上行驶时驱动轮的空转,使车辆能平稳地起步、加速,支持车辆“行驶”的基本功能。在雪地或泥泞的路面,TRC主动牵引力系统均能保证流畅的加速性能。此外,在上下陡坡、险恶的岩石路面等,四轮驱动车所独有的越野行驶路况下,TRC也能适当控制车轮的侧滑,比起配备传统的中央差速器锁止装置的车辆而言,配备TRC的车辆具有前者无法比拟的驾乘感和操纵性。一汽丰田的皇冠,TRC就是标准装备。
三、被动安全设计 被动安全是事故发生后对乘员进行保护的性能。在被动安全方面,安全带和空气囊是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配备。 谈到座椅安全带的效果,从实践角度来看,比较早的记录是1971年,澳大利亚Victoria州开始强制安全带的使用,仅第一年,死亡率下降21%。美国安全带强制使用法规和安全带实际使用率比澳大利亚和欧洲要晚,要低。由于这个现象存在,后来统计数据就表明美国的汽车乘员为此付出了很高的死亡代价。
再从能量角度来看座椅安全带的功能。首先在碰撞过程中,乘员保护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转移和吸收这么大的碰撞能量,我们不希望能量再增加,而座椅安全带至少不给整个系统增加新的能量,它只是吸收能量,所以说它即使不发生保护功能,也至少不添乱。而空气囊就不然,空气囊首先要给系统注入新的能量,这是爆炸的过程,然后因为设计的非常巧妙、非常好,所以吸收处理自身的爆炸能量,再处理碰撞能量,等于平白无故给系统增加能量。这样对空气囊的设计的要求就非常高。空气囊能否真正成为“安全”气囊完全在于设计的合理化程度,而不是说空气囊越多就越安全。 因此,通过多年的实践检验,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空气囊是非常重要的保护装置,但它是在系好安全带前提下的安全辅助装置。在发生后面碰撞、侧面碰撞或翻滚时,驾驶席和助手席的空气囊不会展开,如果不系好安全带,仅靠空气囊无法对乘员提供足够的保护,乘员有可能被撞出车外。
此外,空气囊仅能作用一次,对连续碰撞事故时所发生的二次碰撞不起作用。专家特别指出,在发生正面碰撞时,如果未系好安全带,紧急制动会使乘员身体向前猛冲,此时空气囊展开,反而有可能造成对乘员的极大伤害,因此车辆行驶时请务必系好安全带。 来自一汽丰田的技术人员告诉我们,乘员只有正确系好安全带才能获得行车安全保障,因此必须不断开发便于乘员使用的安全带。在正常行驶时,丰田车上配置的安全带仅发挥较弱的弹簧张力,不会使乘员有过重的压迫感。特别是,配备的预紧限力式安全带可在发生碰撞时瞬间收紧,有效固定乘员身体,同时当施加在安全带上的力度达到一定值时,可将安全带放出,以缓和对胸部的压力。 既然安全带是重要的,那么提高安全带的使用率也是车辆的重要安全性能之一。在皇冠、锐志、花冠等轿车上,如果乘员未系好安全带,安全带警告灯和蜂鸣器提醒装置就会发出警告,提醒乘员系好安全带,不然只要车辆一行驶它就响个不停,而这对于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非常有帮助。关于此方面的专项研究结果显示,安全带提醒装置将安全带的佩戴率大约提高了40%,已挽救了很多驾驶及乘座人员的生命。
最后是车门的设计在车辆的安全性能方面同样重要,一旦发生事故后,安全的车辆必须保证乘员能顺利逃生并便于救援。现在很多车门被设计成防夹保护门,即使在碰撞后也能打开变形的车门,使乘员顺利逃生并便于救援。在前不久的丰田碰撞试验上,符合国际安全碰撞标准进行测试的锐志在碰撞后,车门能够被顺利地打开,就是采用了便于乘员逃生和救援的防夹保护门。
四、安全的驾驶习惯 前面我们主要从汽车的配置方面谈了汽车的安全知识,除此之外,我们平时的驾驶习惯,也是影响汽车安全的重要方面。即使车辆拥有最好的安全装备,最先进的保护措施,如果没有良好的驾驶习惯,乘员也是不安全的,甚至使安全配备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
下面我们再给大家列举一下驾驶中的不良习惯,如果您有这些习惯可要及早克服啊!因为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您的驾驶安全:
1:为了能看到很远的地方,所以一直使用远光灯;
2:变更车道或就要转弯时才打亮转向灯;
3:左转时不注意后方来车;
4:错过转弯处强行变更车道;
5:前面还是红灯时就一点一点的向前移动;
6:信号灯变为黄色时加速通过;
7:频繁变换车道;
8:在转弯处轧中央车线或外侧车线;
9:与前车距离太近等。
除了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外,掌握安全驾驶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异常天气情况下,良好的驾驶技巧更加重要。例如暴雨天气里,行车时最好在水面开阔且有均匀碎浪花的地方驾车通过,不要高速过水沟、水坑;涉水前后应低速慢行;要注意保持充分的行车距离,尽量不要紧急制动,转向时也别太急;雨中开车要将大灯打开,最好把防雾灯也打开,通过积水路面后,应轻踩刹车行驶,以使制动盘、片之间的水份尽快蒸发等等。再比如冰雪天气里驾车时,不论风雪大小,有雪地模式的车辆在行驶时一定要打开雪地模式,车辆起步和行驶时要缓慢加速,转弯时更应放慢速度。 说了这么多,其实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够消除以往对于汽车安全的错误认识,在选车、开车的时候能够正确的认识和使用这些汽车安全装置,同时改掉一些不良的驾驶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畅享汽车带来的便利,一路驰骋,安全行天下。
汽车总体构造 1.发动机:由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汽油发动机采用)、起动系等部分组成。 2.底盘: ① 传动系: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驱动桥。 ② 行驶系:将汽车各总成及部件连成一个整体并对全车起支撑作用,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包括车架、前轴、驱动桥的壳体、车轮(转向车轮和驱动车轮)、悬架(前悬架和后悬架)。 ③ 转向系:保证汽车能按照驾驶员选择的方向行驶。由带转向盘的转向器及转向传动装置组成。 ④ 制动设备组成:使汽车减速或停车,并保证驾驶员离去后能可靠地停驻。由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器组成。 3.车身:是驾驶员工作的场所,也是装载乘客和货物的场所。包括车前钣制件、驾驶室、车厢。 4.电气设备:由电源组、发动机起动系和点火系、汽车照明和信号装置等组成。此外,在现代汽车上愈来愈多地装用各种电子设备:微处理机、中央计算机系统及人工智能装置等。
汽车照明的发展史大体上经过如下四个阶段:汽车灯具的演变随着汽车光源的更迭而发生。
第一代汽车照明系统是由燃料(蜡烛、煤油或乙炔)直接燃烧发光。但存在发光效率很低、光强弱、性能不稳定、操作复杂等明显缺点。能满足早期车灯的要求。
第二代汽车照明系统是白炽灯。1879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汽车灯具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913年美国首先将白炽灯技术应用在凯迪拉克汽车前照灯上。从此汽车照明进入了电气时代。接着,先后出现汽车反光镜、启动机、发电机和蓄电池等新技术,1925年开始汽车真正进入白炽灯汽车灯具时代。20世纪50年代又出现卤钨灯,很快成为汽车强光源的主要灯泡。 将替代白炽灯、卤钨灯成为新型的汽车前照灯的光源。
第三代汽车照明系统是气体放电灯(HID具有高发光效率、高亮度和高可靠性等优点。
第四代汽车照明系统是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LED半导体PN结二极管。使PN结系统受到激发,当一个正向偏压施加于PN结两端时。载流子由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当处于高能态的不稳定载流子回到低能态复合时,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多余的能量将以光子形式释放,就是LED电致发光原理。 汽车灯具从最原始的蜡烛灯。
近年来又出现了新型HID灯以及LED灯。自从奥迪家族第一款加装LED前灯的车型R8曝光以来,发展到普遍使用的白炽灯。国际上高档轿车生产商如奔驰、宝马、丰田、福特等纷纷推出配有五彩缤纷的LED灯具的新款式轿车以吸引顾客,尤其是日本汽车对LED应用已相当广泛。被称为一生不需要更换灯泡的汽车灯,国际上汽车电子化中最耀眼的产品之一。
LED是英文light 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的缩写,它的基本结构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置于一个有引线的架子上,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
另外,LED光源有如下许多优点:
电压:LED使用低压电源,供电电压在6~24V之间,根据产品不同而异,所以它是一个比使用高压电源更安全的电源,特别适用于公共场所。
效能:消耗能量较同光效的白炽灯减少80%。
适用性:很小,每个单元LED小片是3~5mm的正方形,所以可以制备成各种形状的器件,并且适合于易变的环境。
稳定性:10万小时,光衰为初始的50%。
响应时间:其白炽灯的响应时问为毫秒级,LED灯的响应时间为纳秒级。
对环境污染:无有害金属汞。
颜色:改变电流可以变色,发光二极管方便地通过化学修饰方法调整材料的能带结构和带隙,实现红黄绿兰橙多色发光。如小电流时为红色的LED,随着电流的增加,依次变为橙色、黄色,最后为绿色。
LED被称为第四代汽车光源,LED车灯除一次性投入较高外,具有质量好、品位高等白炽灯无法比拟的优点,并且无延迟、节能、长寿、低热、抗震、色纯度高等,已成为钨丝灯、卤素灯的必然取代产品。[2]
另外,汽车LED灯饰品是目前国内外非常火的车用饰品,这是一种新型的汽车装饰产品,它集安全性、实用性、装饰性为一体。因为汽车LED底盘灯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平时不用维护、不用擦洗,功率只相当于一个汽车大灯的功率,使用时不会给汽车电瓶和发动机带来过多的负担。产品安装于汽车底部(或汽车内部),在夜间、雾天、雨天以及能见度差的路上,它可以很好地为行人或者其36他车辆提供您的爱车行驶或者泊车的位置标识,以减少事故隐患。在晚上打开LED灯,汽车底部(或汽车内部)呈现出一片红、蓝、绿等多种变色,非常漂亮,产品很受青年车族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