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

西藏大学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西藏大学风光西藏大学风光(6)1951年11月,进藏部队创办藏文干部训练班。

1952年,在藏文干部训练班的基础上创办西藏军区干部学校。

1956年,改为西藏地方干部学校。

1961年,改为西藏地方行政干部学校

1965年,改为西藏自治区师范学校。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整体工作处于“瘫痪”状态。

1970年1月,西藏师范学校被撤销。

1971年,恢复。

1972年,恢复招生工作。

1975年1月,在原西藏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西藏师范学院。设政治语文、数理两系和预科。

1978年,调整为政史系、语文系、数理系、化学生物系、音体美系、进修部和附中,同年增设地理专业,化学生物系改为化生地系。

1983年,体育专业并入西藏民族学院,音体美系改为音美系。为适应西藏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中共中央提出建立西藏大学的建议;1月,教育部在《关于批准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调整的通知》中指出:“西藏大学已经国务院批准在西藏师院现有基础上建立”;3月,教育部授予西藏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权,撤销西藏师范学院党委,成立西藏大学筹备领导小组和临时党委。

1985年7月20日,成立西藏大学。

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两个硕士点藏语言文学和藏族历史于1999年正式招生。

1999年以来,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西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西藏民族学院医疗系、西藏自治区财经学校先后并入西藏大学。

2001年9月,西藏农牧学院与西藏大学合并,校名仍为西藏大学。

2004年成为教育部与西藏自治区共建高校。

2008年,西藏大学列入“211工程”三期建设。

2013年5月,列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7月,成功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5年6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10]

2016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农牧学院单独建校,恢复为西藏农牧学院。[11]

2017年9月,西藏大学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1月,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12]

2018年2月,成为教育部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

2020年9月,加入健康扶贫联盟。[13]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西藏大学生在列;同时,西藏大学生态学学科,被教育部给予公开警示,应加强整改,2023年接受评价。[7]11月,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在拉萨成立。[3]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4月,学校设有16个学院(部),开设53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4][3]

  • 西藏大学院部明细

二级学院 地点 二级学院 地点
西藏大学文学院 老校区第二教学楼 西藏大学工学院 新校区工学院楼
西藏大学理学院 新校区理学院楼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 新校区艺术学院楼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校区经管学院楼 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 老校区第一教学楼
西藏大学政法学院 老校区第四教学楼 西藏大学师范学院 老校区第四教学楼
西藏大学医学院 新校区医学院楼、医学院校区 西藏大学财经学院 财经学院校区
西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老校区第四教学楼 西藏大学中央电大西藏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老校区电教楼、第一教学楼
  • 西藏大学本科专科列表

学院(部)

招生专业

性质

学制

西藏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非师范

4

汉语言文学

师范

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师范

4

翻译

非师范

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非师范

4

新闻学

非师范

4

历史学

师范

4

西藏大学理学院

生态学

非师范

4

生物科学

师范

4

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

4

物理学

师范

4

化学

师范

4

环境科学

非师范

4

地理信息科学

非师范

4

地理科学

师范

4

西藏大学工学院

建筑学

非师范

5

城乡规划

非师范

5

交通运输

非师范

4

土木工程

非师范

4

资源勘查工程

非师范

4

西藏大学医学院

临床医学

非师范

5

预防医学

非师范

5

药学

非师范

4

护理学

非师范

4

口腔医学

非师范

5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

音乐表演

非师范

4

音乐学

师范

4

音乐学

非师范

4

美术学

师范

4

视觉传达设计

非师范

4

绘画

非师范

4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非师范

4

经济学

非师范

4

工商管理

非师范

4

公共事业管理

非师范

4

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

旅游管理

非师范

4

英语

非师范

4

英语

师范

4

西藏大学政法学院

法学

非师范

4

政治学与行政学

非师范

4

西藏大学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

师范

4

西藏大学财经学院

财政学

非师范

4

金融学

非师范

4

会计学

非师范

4

税收学

非师范

4

西藏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非师范

4

通信工程

非师范

4

信息工程

非师范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非师范

4

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师范

4

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生态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

地理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

化学[3]

师资力量

二级学院 地点 二级学院 地点
西藏大学文学院 老校区第二教学楼 西藏大学工学院 新校区工学院楼
西藏大学理学院 新校区理学院楼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 新校区艺术学院楼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校区经管学院楼 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 老校区第一教学楼
西藏大学政法学院 老校区第四教学楼 西藏大学师范学院 老校区第四教学楼
西藏大学医学院 新校区医学院楼、医学院校区 西藏大学财经学院 财经学院校区
西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老校区第四教学楼 西藏大学中央电大西藏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老校区电教楼、第一教学楼

学科建设

学院(部)

招生专业

性质

学制

西藏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非师范

4

汉语言文学

师范

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师范

4

翻译

非师范

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非师范

4

新闻学

非师范

4

历史学

师范

4

西藏大学理学院

生态学

非师范

4

生物科学

师范

4

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

4

物理学

师范

4

化学

师范

4

环境科学

非师范

4

地理信息科学

非师范

4

地理科学

师范

4

西藏大学工学院

建筑学

非师范

5

城乡规划

非师范

5

交通运输

非师范

4

土木工程

非师范

4

资源勘查工程

非师范

4

西藏大学医学院

临床医学

非师范

5

预防医学

非师范

5

药学

非师范

4

护理学

非师范

4

口腔医学

非师范

5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

音乐表演

非师范

4

音乐学

师范

4

音乐学

非师范

4

美术学

师范

4

视觉传达设计

非师范

4

绘画

非师范

4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非师范

4

经济学

非师范

4

工商管理

非师范

4

公共事业管理

非师范

4

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

旅游管理

非师范

4

英语

非师范

4

英语

师范

4

西藏大学政法学院

法学

非师范

4

政治学与行政学

非师范

4

西藏大学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

师范

4

西藏大学财经学院

财政学

非师范

4

金融学

非师范

4

会计学

非师范

4

税收学

非师范

4

西藏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非师范

4

通信工程

非师范

4

信息工程

非师范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非师范

4

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师范

4

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生态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

地理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

化学[3]

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4月,学校在编在职教职工1158人,其中专任教师和其他师资845人。专任教师和其他师资中具有高级职称386人,占45.7%;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630人,占74.6%。有高层次人才63人次,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3人次,自治区级高层次人才20人次。[4]

高层次人才

类别

姓名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尼玛扎西

全国优秀教师

娄源冰

全国模范教师

拉琼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拉巴次仁

自治区优秀教师

罗爱军、仁青诺布

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

美郎宗贞

注:名单不全

团队建设

团队类别

团队名称

国家级教学团队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

国家级教学团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思想政治教育

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英语

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数学与应用数学

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物理学

学术研究

高层次人才

类别

姓名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尼玛扎西

全国优秀教师

娄源冰

全国模范教师

拉琼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拉巴次仁

自治区优秀教师

罗爱军、仁青诺布

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

美郎宗贞

科研平台

团队建设

团队类别

团队名称

国家级教学团队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

国家级教学团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思想政治教育

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英语

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数学与应用数学

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物理学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8月,学校有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生态学、中国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4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生态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4]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生态学

校园风光校园风光(12)国家级重点学科:生态学、中国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

自治区级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历史、美术学、音乐学、行政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理论物理、外科学、生态学、森林培育、水利水电工程、预防兽医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名单不全)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字学、藏语计算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藏族美术)、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藏族音乐)、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西藏经济)、高原生态系统与群落生态学、高原生物多样性与资源利用、高原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高原生态安全评价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民族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公共管理、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基础医学、药学、艺术学理论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含专业学位学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民族法学、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行政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教育管理、学科教学·汉语文、学科教学·藏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地理、学科教学·音乐、学科教学·美术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硕士、艺术硕士、工程硕士、临床医学、会计硕士

学术资源

  •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8月,学校有共有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中学英语教学法》《人力资源管理》2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课程入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概论》为国家精品课程,自治区精品课程20门。《人力资源管理》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藏语言文学、计算机及藏文信息技术专业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数学与应用数学、临床医学、音乐学、美术学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信息技术实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6个,自治区特色专业5个。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3名。

国家级教学团队:藏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团队、计算机及藏文信息技术教学团队[16]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美术学、经济学、物理学、环境科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生物科学、通信工程、预防医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音乐学、视觉传达设计等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等

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教育)、农学(植物生产类)、美术学、林学、音乐学、动物科学、临床医学[17][18][19]

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20]

国家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概论

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专业名称

所属学院

建设点级别

法学

政法学院

国家级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文学院

国家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国家级

美术学

艺术学院

国家级

经济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家级、自治区级

物理学

理学院

国家级、自治区级

环境科学

理学院

国家级、自治区级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学院

自治区级

汉语言文学

文学院

自治区级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院

自治区级

建筑学

工学院

自治区级

临床医学

医学院

自治区级

政治学与行政学

政法学院

自治区级

历史学

文学院

自治区级

生物科学

理学院

自治区级

会计学

财经学院

自治区级

国家级、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专业名称

所属学院

建设点级别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院

国家级

临床医学

医学院

国家级、自治区级

音乐学

艺术学院

国家级、自治区级

物理学

理学院

自治区级

美术学

艺术学院

国家级、自治区级

注:”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不全

国家级、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专业名称

所属学院

级别

建筑学

工学院

国家级、自治区级

临床医学

医学院

自治区级

旅游管理

旅游与外语学院

自治区级

法学

政法学院

自治区级

注:“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名单不全

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专业名称

所属学院

级别

临床医学

医学院

国家级

课程建设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中学英语教学法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

国家级精品课程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概论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

  • 教学成果

截至2022年8月,近年来,获得《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 培养“靠得住”的高素质人才》和《计算机及藏文信息处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5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承担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5项,自治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自治区级教改项目80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51项,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79项。[4]

合作交流

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专业名称

所属学院

建设点级别

法学

政法学院

国家级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文学院

国家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国家级

美术学

艺术学院

国家级

经济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家级、自治区级

物理学

理学院

国家级、自治区级

环境科学

理学院

国家级、自治区级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学院

自治区级

汉语言文学

文学院

自治区级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院

自治区级

建筑学

工学院

自治区级

临床医学

医学院

自治区级

政治学与行政学

政法学院

自治区级

历史学

文学院

自治区级

生物科学

理学院

自治区级

会计学

财经学院

自治区级

文化传统

国家级、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专业名称

所属学院

建设点级别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院

国家级

临床医学

医学院

国家级、自治区级

音乐学

艺术学院

国家级、自治区级

物理学

理学院

自治区级

美术学

艺术学院

国家级、自治区级

学校领导

国家级、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专业名称

所属学院

级别

建筑学

工学院

国家级、自治区级

临床医学

医学院

自治区级

旅游管理

旅游与外语学院

自治区级

法学

政法学院

自治区级

现任领导

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专业名称

所属学院

级别

临床医学

医学院

国家级

历任领导

课程建设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中学英语教学法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

国家级精品课程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概论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

校区地址

学校荣誉

西藏大学西藏大学(3)

截至2022年8月,学校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发改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和自治区共建重点实验室、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等国家级重要科研平台。

1个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西藏雅尼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2个教育部野外观测站——那曲麦地卡湿地生态站、波密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3个“区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藏信息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环喜马拉雅人类活动与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1个自治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西藏大学经济文化研究中心。

4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藏文信息技术实验室、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实验室、宇宙线开放实验室。

11个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3个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团队——西藏经济研究科研创新团队、藏族历史文化研究科研创新团队、高原生物多样性研究科研创新团队。

2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

研究机构

类别

名称

国家发改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藏文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宇宙线开放实验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藏学研究所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藏高原森林生态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和自治区共建重点实验室

西藏大学那曲生态环境观察站

教育部野外观测站

波密地质灾害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教育部野外观测站

那曲生态环境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区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西藏信息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藏语自然语言处理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高原健康科学研究实验室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那曲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藏文信息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西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

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

高原建筑工业化工程研究中心

注:名单不全

获得荣誉

研究机构

类别

名称

国家发改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藏文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宇宙线开放实验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藏学研究所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藏高原森林生态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和自治区共建重点实验室

西藏大学那曲生态环境观察站

教育部野外观测站

波密地质灾害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教育部野外观测站

那曲生态环境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区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西藏信息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藏语自然语言处理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高原健康科学研究实验室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那曲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藏文信息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西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

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

高原建筑工业化工程研究中心

学校排名

截至2022年8月,5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80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及重点项目5项,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4项,科研经费达3亿多元。获得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9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国家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网络安全突出贡献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7项,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9项,自治区科学技术奖17项。[4]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结果

课题名称

姓名

项目类别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的治理机制与路径研究

郭双节

一般项目

藏文古籍《曼隆古如游记》翻译与注解

索朗旺杰

一般项目

口头传统视野中的《格萨尔》史诗汉译研究

王金芳(措吉)

一般项目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自治区语言景观规范化建设研究

索朗旺姆

一般项目

藏语动词语尾语法特征研究

普片多

一般项目

敦煌藏文伦理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索南

一般项目

敦煌藏文摩诃衍禅宗文献整理、翻译与研究

仁欠卓玛

一般项目

西藏撤并搬迁类村庄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张建伟

青年项目

绰普噶举派哲学思想文献整理与研究

平措次仁

青年项目

国家优惠政策与西藏地区民众的国家认同研究

甄菲菲

青年项目

西藏乡村俄巴家藏文献整理与研究

仁欠吉

青年项目[21]

词条图册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结果

课题名称

姓名

项目类别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的治理机制与路径研究

郭双节

一般项目

藏文古籍《曼隆古如游记》翻译与注解

索朗旺杰

一般项目

口头传统视野中的《格萨尔》史诗汉译研究

王金芳(措吉)

一般项目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自治区语言景观规范化建设研究

索朗旺姆

一般项目

藏语动词语尾语法特征研究

普片多

一般项目

敦煌藏文伦理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索南

一般项目

敦煌藏文摩诃衍禅宗文献整理、翻译与研究

仁欠卓玛

一般项目

西藏撤并搬迁类村庄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张建伟

青年项目

绰普噶举派哲学思想文献整理与研究

平措次仁

青年项目

国家优惠政策与西藏地区民众的国家认同研究

甄菲菲

青年项目

西藏乡村俄巴家藏文献整理与研究

仁欠吉

青年项目[2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