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7月,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前身南洋公学)监督唐文治于该学堂增设船政科(航海专科),学制4年,开创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1]
1911年(宣统三年正月),邮传部决定于上海吴淞炮台湾创建商船学校,并电令唐文治操办。8月,上海吴淞炮台湾校舍建成,学校定名为“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仍由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管理,学堂监督由唐文治兼任,聘夏孙鹏为教务长,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划归商船学堂,这是在上海诞生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所航海高等学府。
1912年1月,邮传部上海高等商船学堂改由民国政府交通部直辖,易名为吴淞商船学堂,唐文治兼任校长。
吴淞商船学校校门1912年3月,民国政府交通部任命原清末筹备海军大臣、海军提督萨镇冰为吴淞商船学校校长。3月15日,萨镇冰到职。9月22日,吴淞商船学校迁入吴淞炮台湾新校舍,命名为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舍占地面积约百余亩,设有实习工厂、游泳池、运动场、图书室、仪器室等。
1915年,吴淞商船学校奉民国政府之命停办,全部校舍、实习船及书籍、仪器等由海军部接收,开办海军学校。
1928年,国民政府交通部决定收回吴淞商船学校校舍,筹备恢复吴淞商船学校。
1929年9月1日,吴淞商船学校正式复校,定校名为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长由交通部部长王伯群兼任,杨志雄任雄副校长,主持日常校务。校舍仍为原吴淞商船学校校舍。10月8日,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正式开学。学校将1929年10月8日定为复校纪念日。
上海海事大学校园灯塔1932年“一·二八”事变,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舍被日军轰炸,学校在上海市内租屋上课。
1933年春,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舍修复,学校迁回,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8月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奉令停办预科,改设附属高级中学。
1935年8月,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停招附属高中新生。
1937年,日寇入侵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在“八·一三”淞沪战役中,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舍被侵略炮火摧毁,学校被迫停办。
1939年6月,因战火内迁重庆,国民政府国防最高会议教育专门委员会决定在重庆恢复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改称“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隶属于教育部。1939年11月27日 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于“江顺”轮举行隆重开学典礼。
1942年秋,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新校舍在溉澜溪落成。
1943年,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并入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部)。
1945年11月,抗战胜利后,并入交通大学的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师生迁回上海。
1946年10月14日,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在上海东长治路505号(原雷士德工学院旧址)正式开学。
至此,学校经三度停办终在上海再次复校。交通大学代管的航海、轮机两科复归于吴淞商船专科学校。
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决定并经教育部、财政经济委员会同意,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航业管理系及海关总署税务专科学校海事班合并升格为国立上海航务学院,设航海系、轮机系和无线电专修科。1950年10月,改校名为上海航务学院。
1953年,由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
1958年,交通部决定在上海恢复上海航务学院建制,遂委托上海海运局负责教室校舍等基础设施筹建工作。同年9月,上海海运局、上海船舶修造厂联合备文请示交通部,建议在1959年筹建上海海运学院。9月27日,交通部正式下文,同意在上海筹建上海海运学院及附属中等技术学校。学院的筹备工作由上海海运局和上海船舶修造厂共同负责,由上海海运局领导。根据交通部指示,北迁大连的原上海航务学院暨大连海运学院副教务长、航海系主任、航海教育家陈嘉震教授,数学教育家陆子芬教授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业务骨干又陆续回到上海,参加学院的建设工作。[12]
1959年9月5日,上海海运学院正式开学,为交通部所属,校址设于浦东大道1550号。
1961年9月,上海海运学院筹建工作初步完成,遂脱离上海海运局,由交通部直接领导,为交通部部属重点院校,党委由中共上海市委领导。建校初期设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船舶机械、港口机械等专业,并附设专业基本相同的中专部和一所普通中学。
1962年,交通部决定对所属院校进行专业调整,先后将上海海运学院海洋运输类专业调整到大连海运学院,将机械工程类专业调整到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同时将该两校的管理和经济类专业调入上海海运学院。
1962年至1965年,又在上海海运学院院陆续创办了远洋运输业务、交通财务会计、英语、法语等专业。
1966年,转变成为交通部所属以水运经济管理为主要专业的交通部重点高等院校。[11]
1972年,先后恢复海洋运输类各专业。
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中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1986年7月,成立研究生部。[13]
1994年起,具有单独入学考试招收在职研究生的自主权。
1995年,获准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13]
1996年,开始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联合培养工商管理硕士(MBA),并获得外国留学生招生权。[13]
1997年,成为全国56所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办学试点单位之一,并获得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13]
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批准,上海海运学院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9年,上海港湾学校划归上海海运学院(现上海海事大学)管理。
2000年,学校实行由交通部和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体制。[14]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海运学院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同年11月19日,临港新城新校建设破土动工。
2008年9月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签订协议,共建上海海事大学。[15][12]
2008年,上海海事大学联合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上海航运交易所、世界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1家单位[15]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中心挂靠上海海事大学,是上海市教委首批建立的“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之一 ,市教委2014年将该平台挂牌为“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2008年10月,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新城新校基本建成。校园占地面积133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绿化率52%,水域面积8万平方米。当年学校主体搬迁新校区(位于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15]
2009年,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和上海海事大学迎来她们的百年华诞,历经百年的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同年9月23日,吴淞商船专科学校200余名校友齐聚上海海事大学新校区,隆重纪念中国高等航海教育之源——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后举行了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建校100周年纪念碑揭幕仪式。该纪念碑象征着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的百年历程。[11]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本科教育项目,并开始在非洲招生,这是上海市地方高校第一个颁发中国高校本科文凭的海外办学项目。同年,入选上海市“085工程”项目。[11]
2012年,学校获教育部批准正式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2013年1月,上海海事大学东明路校区暨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揭牌仪式举行。4月,中国首个深海材料研发平台——“上海市海洋局深海装备材料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学校揭牌成立。5月,被教育部评为“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7月,上海海事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共建协议。10月,学校成立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海事大学共建的“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16]
2014年4月,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院成立。6月,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13][17]
2016年1月,上海海事大学举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舆情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2016临港论坛。3月,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获批为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同年入选中国智库索引首批来源智库)。12月,国际海事(中国)研究中心和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IMO)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MTCC Asia)落户学校;全球航运智库联盟、中国物流高校联盟由学校发起成立;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联合共建的“上海离岸工程研究院和海工智能制造联合研究中心”落户上海海事大学,成为首家纳入上海市功能型平台建设的市属高校。[18]
上海海事大学(11)2017年8月,被认定为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月,上海海事大学与广州南沙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暨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研究院揭牌仪式活动在南沙区举行。10月,学校被认定为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11月,学校成为首批国际项目经理(IPMP)人才培养基地。[19]
2018年6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11月,上海海事大学获两项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立项,学校历史上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
2019年4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7月,上海海事大学与汕头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暨“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研究院粤东分院”“上海海事大学湾区研究生院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汕头市委大楼举行。8月,上海海事大学湾区研究生院揭牌仪式暨2019级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开学典礼在广州市南沙区举行。[21][22]
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14个二级办学部门,开设5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15]
上海海事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院系 |
专业大类 |
专业名称 |
||
---|---|---|---|---|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 |
航海技术系 |
- |
航海技术 |
|
轮机工程系 |
轮机工程 |
|||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
交通工程系 |
交通工程 |
||
管理系 |
交通运输 |
|||
物流管理 |
||||
国际航运系 |
交通管理(国航) |
|||
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 |
法律系 |
法学(海商法) |
||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物流经济系 |
经济学类 |
经济类 |
经济学(海运与物流经济) |
国际经济贸易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金融学(海运金融) |
||||
财务与会计学系 |
财会类 |
会计学 |
||
财务管理 |
||||
工商与旅游管理系 |
管理类 |
工商管理 |
||
旅游管理 |
||||
管理科学系 |
电子商务 |
|||
供应链管理 |
||||
管理科学 |
||||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系 |
机械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机械电子工程(物流装备控制与安全) |
||||
工业工程系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工业工程 |
||
物流工程 |
||||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
电气自动化系 |
电气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自动化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
上海海事大学中荷机电工程学院 |
- |
机械电子工程(中荷合作) |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中荷合作) |
||||
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系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网络工程 |
||||
人工智能 |
||||
电子工程系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 |
||
通信工程 |
||||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
海洋环境系 |
- |
环境工程 |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安全工程 |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系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
海洋材料系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系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英语(航运) |
|
翻译系 |
翻译 |
|||
商务英语系 |
商务英语 |
|||
日语系 |
- |
日语 |
||
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 |
数学系 |
数学类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行政管理系 |
- |
行政管理 |
|
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 |
工业设计系 |
工业设计 |
||
视觉传达设计系 |
视觉传达设计 |
|||
绘画系 |
绘画[23] |
院系 |
专业大类 |
专业名称 |
||
---|---|---|---|---|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 |
航海技术系 |
- |
航海技术 |
|
轮机工程系 |
轮机工程 |
|||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
交通工程系 |
交通工程 |
||
管理系 |
交通运输 |
|||
物流管理 |
||||
国际航运系 |
交通管理(国航) |
|||
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 |
法律系 |
法学(海商法) |
||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物流经济系 |
经济学类 |
经济类 |
经济学(海运与物流经济) |
国际经济贸易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金融学(海运金融) |
||||
财务与会计学系 |
财会类 |
会计学 |
||
财务管理 |
||||
工商与旅游管理系 |
管理类 |
工商管理 |
||
旅游管理 |
||||
管理科学系 |
电子商务 |
|||
供应链管理 |
||||
管理科学 |
||||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系 |
机械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机械电子工程(物流装备控制与安全) |
||||
工业工程系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工业工程 |
||
物流工程 |
||||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
电气自动化系 |
电气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自动化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
上海海事大学中荷机电工程学院 |
- |
机械电子工程(中荷合作) |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中荷合作) |
||||
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系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网络工程 |
||||
人工智能 |
||||
电子工程系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 |
||
通信工程 |
||||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
海洋环境系 |
- |
环境工程 |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安全工程 |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系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
海洋材料系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系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英语(航运) |
|
翻译系 |
翻译 |
|||
商务英语系 |
商务英语 |
|||
日语系 |
- |
日语 |
||
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 |
数学系 |
数学类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行政管理系 |
- |
行政管理 |
|
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 |
工业设计系 |
工业设计 |
||
视觉传达设计系 |
视觉传达设计 |
|||
绘画系 |
绘画[23] |
商船学院截至2021年5月,学校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工程学科和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总论进入ESI全球前1%,港航物流学科保持全球领先。[6]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6]
学位授予
一级学科名称 |
二级学科名称 |
硕士点批准时间 |
博士点批准时间 |
---|---|---|---|
应用经济学☆(2018) |
产业经济学 |
1986.7 |
- |
国际贸易学 |
1998.6 |
||
金融学 |
2018年 |
||
法学☆ |
民商法学 |
1998.6 |
|
国际法学 |
1981.11 |
||
经济法学 |
2006.2 |
||
刑法学 |
2011年 |
||
诉讼法学 |
2011年 |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2011年 |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
2006.2 |
|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1986.7 |
|
英语语言文学 |
2006.2 |
||
日语语言文学 |
2011年 |
||
数学☆ |
- |
2018年 |
|
机械工程 ☆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1981.11 |
|
机械电子工程 |
2000.12 |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1年 |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工程热物理 |
2012年 |
|
热能工程 |
2011年 |
||
动力机械及工程 |
2011年 |
||
制冷及低温工程 |
1998.6 |
||
电气工程★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1990.11 |
2000.12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2011年 |
- |
|
电机与电器 |
2011年 |
||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
2011年 |
||
机械电气系统安全工程 |
2018年自设 |
2018年自设 |
|
水下机器人与港航电气控制 |
2018年自设 |
2018年自设 |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2000.12 |
-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2000.12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1996.6 |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2006.2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1990.11 |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2000.12 |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2011年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2012年自设 |
||
交通运输工程 ★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1996.6 |
2006.2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1981.11 |
1998.7 |
|
物流工程与技术 |
2018年自设 |
2018年自设 |
|
交通运输安全与环境工程 |
2012年自设 |
2012年自设 |
|
海事语言及应用 |
2013年自设 |
2013年自设 |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1981.11 |
2003.9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轮机工程 |
1984.1 |
2006.2 |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
2011年 |
2018年 |
|
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 |
2018年自设 |
2018年自设 |
|
水利工程☆ |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
2003.9 |
- |
水工结构工程 |
2011年 |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2011年 |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 |
2018年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航运管理与法律 |
2011年自设 |
2011年自设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11年自设 |
2011年自设 |
|
供应链决策与优化 |
2018年自设 |
2018年自设 |
|
产业管理理论与技术 |
2012年自设 |
2012年自设 |
|
物流科学与管理 |
2018年自设 |
2018年自设 |
|
- |
人工智能系统与应用 |
- |
2019年自设 |
工商管理☆ |
会计学 |
1996.6 |
- |
企业管理 |
1998.6 |
||
旅游管理 |
2011年 |
||
财务管理 |
2012年自设 |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2000.12 |
||
标记☆为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标记★为博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 |
类别 |
领域 |
所属学院 |
---|---|---|
应用统计硕士 |
- |
经济管理学院、文理学院 |
法律硕士 |
法律硕士(非法学) |
法学院 |
法律硕士(法学) |
||
翻译硕士 |
英语笔译 |
外国语学院 |
会计硕士 |
、 |
经管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
外国语学院 |
|
交通运输 |
交通运输工程(原领域) |
交通运输学院、商船学院 |
机械 |
船舶与海洋工程(原领域)、机械工程(原领域) |
商船学院、物流工程学院 |
能源动力 |
电气工程(原领域)、动力工程(原领域) |
物流工程学院、商船学院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技术(原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原领域)、软件工程(原领域) |
信息工程学院 |
工程管理 |
工程管理(原领域)、项目管理(原领域)、物流工程(原领域) |
经济管理学院、物流工程学院、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
土木水利 |
水利工程(原领域) |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
工商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硕士(MBA) |
经济管理学院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 |
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 |
|
材料与化工 |
- |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部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上海市重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管理与工程、港口机械电子工程、国际法学(海商法)
上海高校高峰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
上海高校高原学科: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船舶与海洋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B类培育)[24]
一级学科名称 |
二级学科名称 |
硕士点批准时间 |
博士点批准时间 |
---|---|---|---|
应用经济学☆(2018) |
产业经济学 |
1986.7 |
- |
国际贸易学 |
1998.6 |
||
金融学 |
2018年 |
||
法学☆ |
民商法学 |
1998.6 |
|
国际法学 |
1981.11 |
||
经济法学 |
2006.2 |
||
刑法学 |
2011年 |
||
诉讼法学 |
2011年 |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2011年 |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
2006.2 |
|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1986.7 |
|
英语语言文学 |
2006.2 |
||
日语语言文学 |
2011年 |
||
数学☆ |
- |
2018年 |
|
机械工程 ☆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1981.11 |
|
机械电子工程 |
2000.12 |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1年 |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工程热物理 |
2012年 |
|
热能工程 |
2011年 |
||
动力机械及工程 |
2011年 |
||
制冷及低温工程 |
1998.6 |
||
电气工程★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1990.11 |
2000.12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2011年 |
- |
|
电机与电器 |
2011年 |
||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
2011年 |
||
机械电气系统安全工程 |
2018年自设 |
2018年自设 |
|
水下机器人与港航电气控制 |
2018年自设 |
2018年自设 |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2000.12 |
-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2000.12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1996.6 |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2006.2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1990.11 |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2000.12 |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2011年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2012年自设 |
||
交通运输工程 ★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1996.6 |
2006.2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1981.11 |
1998.7 |
|
物流工程与技术 |
2018年自设 |
2018年自设 |
|
交通运输安全与环境工程 |
2012年自设 |
2012年自设 |
|
海事语言及应用 |
2013年自设 |
2013年自设 |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1981.11 |
2003.9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轮机工程 |
1984.1 |
2006.2 |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
2011年 |
2018年 |
|
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 |
2018年自设 |
2018年自设 |
|
水利工程☆ |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
2003.9 |
- |
水工结构工程 |
2011年 |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2011年 |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 |
2018年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航运管理与法律 |
2011年自设 |
2011年自设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11年自设 |
2011年自设 |
|
供应链决策与优化 |
2018年自设 |
2018年自设 |
|
产业管理理论与技术 |
2012年自设 |
2012年自设 |
|
物流科学与管理 |
2018年自设 |
2018年自设 |
|
- |
人工智能系统与应用 |
- |
2019年自设 |
工商管理☆ |
会计学 |
1996.6 |
- |
企业管理 |
1998.6 |
||
旅游管理 |
2011年 |
||
财务管理 |
2012年自设 |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2000.12 |
||
标记☆为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标记★为博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 |
类别 |
领域 |
所属学院 |
---|---|---|
应用统计硕士 |
- |
经济管理学院、文理学院 |
法律硕士 |
法律硕士(非法学) |
法学院 |
法律硕士(法学) |
||
翻译硕士 |
英语笔译 |
外国语学院 |
会计硕士 |
、 |
经管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
外国语学院 |
|
交通运输 |
交通运输工程(原领域) |
交通运输学院、商船学院 |
机械 |
船舶与海洋工程(原领域)、机械工程(原领域) |
商船学院、物流工程学院 |
能源动力 |
电气工程(原领域)、动力工程(原领域) |
物流工程学院、商船学院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技术(原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原领域)、软件工程(原领域) |
信息工程学院 |
工程管理 |
工程管理(原领域)、项目管理(原领域)、物流工程(原领域) |
经济管理学院、物流工程学院、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
土木水利 |
水利工程(原领域) |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
工商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硕士(MBA) |
经济管理学院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 |
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 |
|
材料与化工 |
- |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人[6],外聘教师27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177人(占比13.82%),具有副高职称353人(占比27.56%),具有中级职称722人(占比56.36%),具有初级职称29人(占比2.26%)。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816人(占比63.7%);具有硕士学位390人(占比30.45%);具有学士学位及其他75人(占比5.85%)。列入国家、教育部、交通部、上海市等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人选220余人次;历年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75人,二级教授25人。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王学锋、朱大奇[25][26]
全国优秀教师:王学锋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骆温平
交通运输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董丽华[27]
上海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船艺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施朝健,2008年)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7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设有水上训练中心,拥有4.8万吨散货教学实习船“育明”轮。[6]
国家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航海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轮机工程、航运管理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交通运输[28]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交通工程、交通管理(国航)、交通运输、物流管理、法学(海商法)、经济学(海运与物流经济)、管理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物流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轮机工程、航海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29]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港口物流实验教学中心、航海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航海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现代港口物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上海海事大学-港航机械电子电气工程硕士-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人才联合培养基地
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能源与动力工程、英语、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港口航道与海洋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海关物流、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电子商务、数字物流、外贸经济、法学(海商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工程、航海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港口机械)、轮机工程、航运管理、交通运输、英语、工商管理、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航运经济管理与金融、物流管理
精品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国际航运管理 |
国家精品开放课程 |
智慧港口、集装箱化:海上货物运输的革命 |
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 |
现代物流管理、楼宇及小区智能化系统、国际航运管理、船舶柴油机、船舶值班与避碰、仓储与配送管理、翻译、船舶结构与设备、民法、国际航运经济学、航海学、信号与系统、航海仪器、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传热学、结构力学、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材料力学、土力学、道路勘测设计、工程施工管理、票据法、船舶操纵、金属结构、工程热力学、班轮运输理论与实务、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中级财务会计、国际航运概论、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控制系统 |
上海市优质在线课程 |
供应链管理、结构力学、国际航运概论 |
上海高校市级体育和健康教育精品课程 |
大学体育(武术)、大学体育(航海体育) |
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 |
工程力学、国际法、材料力学、英美法概论、微观经济学、航海仪器、船舶值班与避碰、海上货物运输、船舶操纵、船舶管理、船舶结构与设备、航海雷达、会计师与企业、财务会计、英国税制、业绩管理、国际金融学 |
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 |
船舶结构与设备、航海仪器、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机械设计基础、信号与系统、民法、运筹学、高等数学、制冷原理与设备、海上无线电通信设备、机械制图、材料力学、通信原理、脉冲数字电路、国际贸易法、供应链管理、水运会计学、电子商务概论、运输经济学、翻译、大学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土力学、轮机英语、传热学、基础工业工程、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仓储与配送管理、基础会计、国际企业管理、基础日语、武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航海学、船舶管理、电工技术、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网络通信、管理信息系统、经济管理定量方法、管理科学、综合英语、线性代数、热工测试技术、结构力学、WEB数据库技术、电路分析原理、公司法、票据法、船舶原理与设计、管理会计、大学英语阅读、产品设计、大学物理实验、船舶操纵、海洋船舶防污染技术、海上无线电通信业务、船舶电力拖动系统、计算机原理与汇编、经济法、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道路勘测设计、计量经济学、图形创意、无机及分析化学、工程热力学、模拟电子技术、计算机绘图、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VB程序设计、海上保险法、海事法、港口装卸工艺、交通港站与枢纽、航运金融学、中级财务会计、日语视听、高级日语、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工程施工管理、港口工程学、物理化学、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轮机维护与修理、班轮运输理论与实务、合同法、旅游学概论、金属结构、现代交换技术、安全管理学、英语听力与视听说、国际航运概论、电子技术、检测技术与传感器、船舶货运、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物权法、饭店管理原理、民法总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船舶阻力与推进、轮机自动控制系统、电力拖动及其控制系统、管理学、桥梁工程概论、运输代理实务、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计算机控制系统、航海力学、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汉英笔译、环境科学概论、燃烧学、涂料化、体育(有氧健身)[30] |
教学成果
2019年,学校56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60个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获得市教委立项资助。参加省市级以上学科竞赛72项,其中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2项,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特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4项等。学生共计1299人次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
类别 |
课程名称 |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国际航运管理 |
国家精品开放课程 |
智慧港口、集装箱化:海上货物运输的革命 |
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 |
现代物流管理、楼宇及小区智能化系统、国际航运管理、船舶柴油机、船舶值班与避碰、仓储与配送管理、翻译、船舶结构与设备、民法、国际航运经济学、航海学、信号与系统、航海仪器、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传热学、结构力学、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材料力学、土力学、道路勘测设计、工程施工管理、票据法、船舶操纵、金属结构、工程热力学、班轮运输理论与实务、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中级财务会计、国际航运概论、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控制系统 |
上海市优质在线课程 |
供应链管理、结构力学、国际航运概论 |
上海高校市级体育和健康教育精品课程 |
大学体育(武术)、大学体育(航海体育) |
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 |
工程力学、国际法、材料力学、英美法概论、微观经济学、航海仪器、船舶值班与避碰、海上货物运输、船舶操纵、船舶管理、船舶结构与设备、航海雷达、会计师与企业、财务会计、英国税制、业绩管理、国际金融学 |
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 |
船舶结构与设备、航海仪器、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机械设计基础、信号与系统、民法、运筹学、高等数学、制冷原理与设备、海上无线电通信设备、机械制图、材料力学、通信原理、脉冲数字电路、国际贸易法、供应链管理、水运会计学、电子商务概论、运输经济学、翻译、大学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土力学、轮机英语、传热学、基础工业工程、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仓储与配送管理、基础会计、国际企业管理、基础日语、武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航海学、船舶管理、电工技术、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网络通信、管理信息系统、经济管理定量方法、管理科学、综合英语、线性代数、热工测试技术、结构力学、WEB数据库技术、电路分析原理、公司法、票据法、船舶原理与设计、管理会计、大学英语阅读、产品设计、大学物理实验、船舶操纵、海洋船舶防污染技术、海上无线电通信业务、船舶电力拖动系统、计算机原理与汇编、经济法、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道路勘测设计、计量经济学、图形创意、无机及分析化学、工程热力学、模拟电子技术、计算机绘图、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VB程序设计、海上保险法、海事法、港口装卸工艺、交通港站与枢纽、航运金融学、中级财务会计、日语视听、高级日语、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工程施工管理、港口工程学、物理化学、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轮机维护与修理、班轮运输理论与实务、合同法、旅游学概论、金属结构、现代交换技术、安全管理学、英语听力与视听说、国际航运概论、电子技术、检测技术与传感器、船舶货运、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物权法、饭店管理原理、民法总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船舶阻力与推进、轮机自动控制系统、电力拖动及其控制系统、管理学、桥梁工程概论、运输代理实务、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计算机控制系统、航海力学、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汉英笔译、环境科学概论、燃烧学、涂料化、体育(有氧健身)[30] |
上海海事大学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16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其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1个,交通运输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高级战略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科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海洋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1个,设有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挂靠学校。[6]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集装箱供应链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航运仿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交通运输部重点实验室:航运技术与控制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31]
上海市科委工程研究中心:上海航运物流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海商法研究中心、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工作室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自贸试验区供应链研究基地
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深海极端环境服役材料实验室[32]
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上海市海洋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海洋局深海装备材料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港口与海洋重装备安全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船舶智能运维与能效监控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海事搜救与水下机器人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2020年,学校40项课题获得2020年度国家基金项目资助;其中,3项重点项目,18项面上项目或一般项目,19项青年项目。首次获得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基金资助经费1846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直接经费首次突破1500万元大关,达到1731万元。6项课题获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立项资助。[33]
2021年,学校6项“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市科委立项资助,1项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资助,1项课题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资助,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获立项资助,5项成果获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34]
科研获奖(国家级)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中原北方早期弥勒造像艺术研究 |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
舰船实船综合航行性能虚拟测试系统 |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参与) |
I. A. 瑞恰慈与中国文化:中西方文化的对话及其影响 |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参与) |
两栖装备水下搜寻定位系统 |
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 |
深海油气开采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
2016年度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 |
海洋工程材料表面功能调控及防护研究 |
|
海上重型起重装备全回转浮吊关键技术及应用 |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参与) |
GZQ111型特种舟桥模拟训练系统 |
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参与) |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中原北方早期弥勒造像艺术研究 |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
舰船实船综合航行性能虚拟测试系统 |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参与) |
I. A. 瑞恰慈与中国文化:中西方文化的对话及其影响 |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参与) |
两栖装备水下搜寻定位系统 |
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 |
深海油气开采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
2016年度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 |
海洋工程材料表面功能调控及防护研究 |
|
海上重型起重装备全回转浮吊关键技术及应用 |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参与) |
GZQ111型特种舟桥模拟训练系统 |
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参与) |
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40余万册,纸质报刊669种;电子图书155万余册,电子期刊29754种;拥有数字资源平台51个,数据库140个(包括3个自建特色数据库)。馆藏以海事、物流文献为特色,建有国际海事研究图书馆,含“港口、航运、物流”、“海事政策与法律”、“商船、海洋科学与工程”三大海事文献与信息集群。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是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示范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成员馆,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上海市文献资源共享协作网、上海高校网络图书馆成员馆;涉海院校图书馆联盟、上海行业情报发展联盟、上海市新兴产业情报研究联盟等组织的发起单位。[35]
学术期刊
上海海事大学设有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负责出版《上海海事大学学报》《计算机辅助工程》《水运管理》《集装箱化》4种期刊。[36]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英国海事技术文摘(BMTA) 、波兰哥白尼索引、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水路运输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辅助工程》设有专家视点、专稿、工程数值仿真与CAE算法等栏目,是英国科学文摘(2014)、英国INSPEC数据库收录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IC)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收录期刊,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37]
《水运管理》杂志是交通部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获中国高校特色期刊奖,连续两次被选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集装箱化》设有集装箱运输市场,设有高层论坛、集装箱运输、港站码头、集装箱工业、多式联运、现代物流、装备技术、法规与案例、企业纵览、知识窗、市场经纬等栏目,被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多家数据库收录。
截至2021年5月,学校与境外100余所姐妹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教师交流、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学生交换等。与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挪威船级社等国际知名航运组织/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自2010年起开设“国际班”,邀请美国、韩国、波兰、俄罗斯、德国等国家航海院校的学生来校学习“航海技术”“航运管理”等专业。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本科教育项目,并开始在非洲招生。2012年,学校获教育部批准正式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6]
校训
上海海事大学
忠信笃敬
校歌
老校区旧照片阳光照耀着校园
浪花拍打着心田
为了振兴中华海运
我们同窗在今天
志在大海 重任在肩
团结奋进 勇敢矫健
东风扬起求知的风帆
灯塔指引攻关的航线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 我们是展翅的海燕
同学们快拉响远征的汽笛
让理想的航船破浪向前!向前!向前!向前!!
校园文化纪念品站
海大工艺坊:坐落于上海海事大学学生服务中心前面,展示销售上海海事大学校园文化纪念品和海洋文化纪念品,旨在传播校园文化和海洋文化。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宋宝儒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陆靖 |
党委副书记 | 贺莉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严大龙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李志鹏 |
副校长 | 施欣、严伟、栗建华 |
资料来源:2022年5月上海海事大学学校官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