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油机

分油机

目录导航

分油机

  分油机是利用 不同比重 分别的原理用 高速旋转的离心力来分离钓 燃料油中的杂质,利用油,水,杂质的机器,是一种物理分离的原理. 在常温下为液体的憎水性物质的总称。一般分为:(1) 植物油;(2) 动物油;(3) 矿物油;(4) 精油( 香精油)。

  植物油和动物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的甘油酯,所以又称脂油(脂肪油);在通常情况下不会挥发,所以有时总称为固定油(fixed oil)。

离心式分油机的工作原理: 未经净化分离的燃油由纯油、水份和机械杂质组成,它们的密度各不相同,其中纯油的密度最小,机械杂质密度最大,水分密度居中。如果把燃油置于高速回转的分离筒中,燃油随同分离筒高速回转,燃油中的纯油、水分和机械杂质便处在离心力场中。与沉淀分离利用重力场一样,油、水和机械杂质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各不相同,就会沿着离心力的方向分层。机械杂质的离心惯性力最大,留在分离筒的最外圈;纯油的离心惯性力最小,汇聚在转轴附近;水份则位于两者之间。机械杂质、水份、纯油的离心惯性力要比本身的重力大几千倍,使用离心分油机可以缩短燃油净化时间,提高净化效果。   分油机是船舶油品处理设备的主流品牌,在此以其FOPX-607型分油机为例解析其排渣原理。分油机是一种离心式沉淀设备,作用是将待分离油中的杂质颗粒和水分分离,基本原理是利用分离盘之间的微小间隙和分油机高速旋转的离心力将杂质颗粒和水分等密度较大的成分分离出去。实际上,原始原理与一杯有杂质的水杂质的沉淀过程是一样的,水中杂质受重力作用而向下运动,对于高速旋转的分离桶中的待分油,除受重力作用,还有离心力里,之于所受重力,离心力大了NN多,杂质快速向外运动。

离心式分油机的管理

 

1、选择最佳加热温度和最佳分油量

1)加热的目的:降低粘度,增大杂质、水与燃油的密度差,以提高分离效果;但加热温度不易过高,否则易汽化,破坏油水分界面,造成排水口跑油;

最佳加热温度选择依据:根据油品及水的沸点,由说明书图表查出。通常燃油粘度小于1500S时,为85ºC;当粘度大于1500S时,为90-95 ºC,最高不超过98 ºC。

2)选择最佳分油量

根据油品选择分离温度后可在图表中查得最佳分油量;一般劣质燃油为1/4~1/3,重质燃油为1/3~1/2最大分油量;滑油分油机为1/3最大分油量。

2、工作方式的选择:

(1)H2O>2%,杂质<0.03%时,分水机单独工作;

(2) H2O < 0.3%,杂质<0.2%时,分杂机单独工作;

(3)H2O>2%,杂质> 0.2%时,串联工作;

(4)H2O < 0.3%,杂质<0.2%时,为加大分油量可并联工作;

3、DZY-50型分油机的使用操作管理

(1)启动前的检查工作

各转动部件的灵活性:包括刹车止动器、分离筒、电机轴等;

齿轮箱油位、油质,进排油泵油杯加牛油;

水箱水位检查及补水。

(2)启动管理:

启动后达额定转速时,分水机活动底盘将排渣口关闭后,首先进水封水,当出水口来水时,缓慢将进油阀打开,以防进油量过大而破坏水封区造成出水口跑油;分杂机则应迅速进油,防止杂质沉淀在转轴附近。

(3)运转中的管理

定期检查调节加热温度、分油量、水箱水位;

观察是否跑油(水出口观察镜和排渣口观察镜)和溢油;

注意运转转速和声音;

(4)定期排渣

根据所分离燃油品质或说明书推荐定期进行排渣作业,

当分离劣质燃油时,每次排渣作业最好重复进行一次;

若超过排渣间隔时间过长,应停机进行人工清洗。

(5)停机操作

按排渣操作进行两次后方可停机。

5)分油机常见故障:

(1)出水口跑油(油水分界面外移过多)

重力盘内径选择过大——停机换重力盘;

分离温度过低——提高分离温度;

水封水太少——停止进油,重新引入水封水;

进油过快或过大——停止进油,重新引入水封水;

排油泵出口阀未开——开阀;

排油泵失去工作能力——检修;

(2)排渣口跑油(活动底盘脱落)

高置水箱无水或水路堵塞;

控制阀损坏使外管大量进水;

配水盘漏泄(内管水进如外管);

转速不足(离合器打滑或电机故障);

分油作业时间太长,积渣过多;

塑料堵头损坏或G孔堵塞。

(3)溢油(油水分界面内移过多)

进油量过大、分离筒内积渣过多、重力盘内径太小。

(4)分离效果差

积渣太多、油温太低、粘度过大、重力盘内径太小、进油量过多、转速不足等;

(4)异常振动和噪音

分离筒装配不正(盘架销口未对正、颈盖未落座、分离筒盖松脱、本体与立轴联接螺母松脱等);

传动齿轮磨损使间隙过大或跳齿;

轴承损坏、减振弹簧损坏或压盖未上紧;

分离筒内积渣分布不均匀;

部分紧固件松动(地脚螺栓、电机螺栓等);

(5)不能排渣

高置水箱水位过低、控制阀外管堵塞、活动底盘密封圈损坏使油渣漏入、M通道堵塞等;

(6)油泵吸不上油或排量不足

吸入管漏气、滤器堵塞、泵安全阀漏气、油太粘、转速不足、泵损坏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