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张期心音可为正常心音,如S3及S4,亦可为异常心音。 病理性S3也称为室性奔马音,此音与S1S2拼成的三音律,听诊如骏马奔驰的蹄声,故称为舒张期室性奔马律。病理性S3的发生与生理性S3相似,但波幅及频率较S3为高,有时可触及。是在心室肌张力下降(顺应性减退),又有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或收缩期负荷过重的情况下,已扩大的心室腔受到急速的血流充盈,使顺应性减退的室壁发生振动和膨突所致,用血流可撞击周围组织和胸壁,因此振幅大、声音响且能触及。室性奔马律俗称心脏喊救命,临床常有心肌损害的情况,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或房室瓣关闭不全、左到右大量分流的室间隔缺损等。 病理性S4也称为房性奔马音。此音与S1,S2构成的三音律,称为舒张晚期房性奔马律。病理性S4似生理性S4,但振幅较大,频率较高,心音图可录到且可听到。左侧病理性S4常见于左室收缩期负荷过重,如急性 心肌梗死、 心绞痛、高血压病、主动脉瓣狭窄等病变。右侧病理性S4常见于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等。若 P-R间期延长或心动过速,病理S3与S4重合成重叠型奔马律见于心室衰竭伴心动过速,及P-R延长与心动过速的风湿热病。 正常房室瓣开放所产生的振动在心音图上为S2的第四部分,听不到。在70~85%的二尖瓣狭窄、严重的三尖瓣狭窄、紧张的房室瓣有力地开放或过量的血液流经房室瓣引起瓣口相对狭窄,均可引起尖锐的拍击样声音,称为开放拍击音或开瓣音(OS)。二尖瓣的OS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或心尖部最易听到。OS频率较高,历时短促,包括1~2个快速振动,持续0.02~0.05秒。 心包叩击音(PK),是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时舒张过程因缩窄心包的限制被迫突然停止而引起的振动。见于70%的 缩窄性心包炎患者。
亦称滴答音、半月瓣喷射音,收缩早期额外音或爆裂音,简称喷射音(ES)。喷射音分瓣膜性及血管性。瓣膜性喷射音发生在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完全开放时,由于瓣膜狭窄圆顶状瓣膜突然停止而发出振动。血管性喷射音发生在体循环或肺循环高压时,由于血管扩张及血流湍涡的振动所致。主动脉喷射音(AES)在主动脉瓣区最为明显,可传到心尖部。肺动脉喷射音(PES),限于肺动脉瓣区,呼气时清晰、吸气时减弱或消失。
亦为 频率高,历时短促的音响,常在胸骨下段和心前区听到或录到,多因心外器官或组织的活动(如软骨胸骨与剑突胸骨连生的振动,常随呼吸体位的改变而变化,多无收缩晚期杂音。一般无重要意义。另一类收缩中晚期喀喇音,频率亦高,时限短促,常伴有收缩中晚期杂音。这称为收缩期喀喇音。杂音综合征或二尖瓣脱垂综合征。这是因为各种原因的二尖瓣瓣叶过长,心室收缩时二尖瓣脱垂(翻入)到左房,因左室压力上升而瓣叶或腱索突然拉紧产生喀喇音,因致二尖瓣返流又产生收缩期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