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形器有些陶器上的附加小动物装饰,也很生动。河南陕县庙底沟文化的三片残陶器上的捏塑壁虎,一件为细泥黑陶,壁虎身上的平行斜线纹和长而直的尾巴,都造成一种向前疾行的运动感;另外两片是塑于夹砂红陶器口沿部位,壁虎身上戳出很多小圆点,十分生动地表现出壁虎窜动、向器内窥探的动作。甘肃临夏出土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双蛙头形红陶篮与蛙形陶罐,双目凸起或阴线刻成圆圈,口部以长长的阴线刻出,夸张而富于生趣。
大型动物泥塑的残迹发现于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之中,有神话动物猪龙和禽鸟。猪龙尚存头、耳、吻及前身、下肢部分,吻部扁圆,上下颚间露出獠牙,下身有蹄爪。禽鸟仅存两爪残块,每趾三节,趾尖锐利,作抓攫之状。
玉兽和兽形器是玉器的一个重要种类,在远古先民们开始制玉器时,肖生类玉器即已出现。商、周、春秋、战国玉兽,有玉虎、玉兔、玉蛛螟、玉牛、玉熊、玉象、玉羊、玉马等,既有立体圆雕,也有片状器型,此外,还有兽面、兽首等纹样。
汉代玉兽,有玉熊、玉辟邪(怪兽)玉犀、玉猪、玉马首等,其中玉猎以有名的“汉八刀”雕工雕琢。唐代玉兽,有玉狮、玉马、玉鼠、玉象、玉骆驼、玉瑞兽等,其中又以马和狮最多见,唐代玉马身体健壮,臂部丰满,脚细,有立马和卧马,神态安详。唐代玉兽五官刻画细致,体态丰满园润,肌肉发达,尾部和身上毛片用细密的短阴刻线排列。宋代玉兽,有玉狮、瑞兽、玉麟麟、玉虎、玉兔、玉羊等,宋玉羊多雕琢成三羊开泰图等,各种玉兽均以花草、云气共同构成吉祥图案、宋代玉兽毛发的线条较粗。元代玉兽,种类如以前其它各朝代,元代玉兽的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在一些玉兽兽身四周用短阴刻线表示毛片。明清玉兽的品种、数量、器型构图比前朝大为丰富,几乎无所不有,分别明清玉兽与其它时代,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加以分析。
玉石雕刻动物 完整的猪龙形象石雕发现于同地区的积石冢之中,为一种□形玉饰,双耳肥大,圆眼,吻部前凸,有很多道皱折,身体蜷曲,尾端与吻部相接。同形的玉饰在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地均有发现。有人认为它是由猪神化、衍变而来,是神话传说的龙的形象的早期形式。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和黄谷屯出土的玉龙是猪龙玉饰的进一步发展。三星他拉玉龙高26厘米,墨绿色,吻部前突,鼻齐平,眼细长突起,头顶有扁薄的长鬣披于脊背,鬣的尾端宽大并向上扬起,与前伸的头部取得平衡,尾上弯起,身躯呈C形,背部正中有圆孔,可以系绳悬挂,通体光洁润泽,轮廓刚劲而优美,是原始社会玉雕中的杰作。河南濮阳仰韶文化墓葬发现了 3组用蚌壳摆塑而成的龙、虎图案,最大的一组,龙长1.78米,虎长1.39米,皆侧置背向主人。至可怪异的是龙的形象竟与后世流行的龙的样式十分接近。红山文化遗址还出土有玉和绿松石雕刻的鸟、龟、虎形□和鱼形石坠等小型的动物形象作品。玉鸟和玉蝉、龟等在江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也多有发现。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琮上的兽面纹,为商、西周时代流行的兽面纹的早期样式。其中雕琢最为精工的是江苏武进寺墩所出的一件,为扁方柱体,高7.2厘米。浮雕与线刻结合的兽面共8组,分做上下两层。下层的4组均以四角为中轴作对称的安排,眼为重圈,包着椭圆形的眼睛,鼻为扇形凸面,嘴为横条形,在五官范围和边框上,刻有细密匀称的花纹,最细的线条仅0.7丝米。上层的 4组图案为同一兽面纹的简化形式。这些玉器具有宗教的、礼仪的性质。龙的形象和兽面纹浮雕,显示了原始社会艺术与奴隶社会艺术之间的渊源关系。
红陶兽形壶,1959年出土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山东省博物馆收藏。 此壶高21.6厘米;夹砂红陶质,通体施红色陶衣;呈猪形,圆面耸耳,拱鼻,张口,四足,短尾上翘,耳穿小孔,背装提手,尾根一筒形口,可受水,嘴可注水,体肥壮,好像正在张着嘴巴向它的主人乞讨食物。尽管因实用需要在兽背上加安了一个提手和一个注水口,但仍不妨碍其憨态可鞠的生动形象。全器构思巧妙,造型生动,饶有趣味。
在远古,先民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后来,知道了用火,懂得了熟食。在烧烤过的土变得异常坚硬;而泥土掺和适量的水,便会有粘性和可塑性。先民们用稀泥糊在篮筐上,偶然被火烧,篮筐烧没了,剩下了陶质的容器。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反复实践,人们懂得了将可塑性的泥土做成器皿,在火上烧烤,于是,产生了陶器。人类有了陶器,更利于熟食,更好地贮存什物。陶器在人类生活中起到巨大的作用,恩格斯说,人类学会制陶术,标志着人类蒙昧时代的结束,野蛮时代的开始。
传说陶器是由一个叫嫘祖的发明,传授给众人的。考古资料表明,全国各地在新石器时代都生产陶器。最早的陶器,一般用泥搓成成条,一圈圈地盘筑成器,即所谓的盘筑法。近年在甘肃大地湾等地还发现有将泥先捏成块,拼接成器的,即所谓拼接法。人们学会了制陶,更进一步探索,用轮修整陶坯的口沿,使之光整,陶器的制作工艺于是日臻成熟。陶器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石器时代某些部族共同体的存在及其物质文化水平,从陶器上可以得到一定的反映,同时在古代保留下来的遗存中,以陶器为最多,因之在考古学中把陶器作为衡量文化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六十年代,当大汶口文化刚被人们发现之初,发达的养猪业就成了这个文化的一个显眼的突出特点。考古学家发现泰安大汶口墓地流行猪头随葬,其中有一座大型墓,墓主人随葬的猎头多达14个。在三里河遗址的一座房址的旁边,被清理的一个袋状窖穴里发现埋有5具完整的幼猪骨架,考古学家认为这个遗址可能是一处地穴式猪圈。这件红陶兽形壶是家畜养业在原始造型艺术上的生动反映,同时也体现了大汶口文化的居民已经能够抓住动物的一瞬间的有趣的动作,并用自己的双手把它艺术地表现出来。
红陶兽形器在新石器时代中发现不多,在大汶口遗址中,三分之一以上的墓葬用猪随葬,养猎业相当发达。当时人们的生活需要猪,而死后还将猪作为私有财产随葬墓中,猪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于是便有人将猪的形象塑成器物以供使用和观赏。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是先后相承的两个文化,故均出土相类似的兽形陶器。这件大汶口兽形陶器,雕塑生动自然,无一牵强做作之处,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兽形器的佳作。从兽形器的造型上可看出,大汶口文化的先民们已经掌握了动物各部位的比例结构和体形外表的不同凸凹高低,使人不管从正面、侧面或任何不同的角度看,都能给人以逼真的感觉,表明先民们的陶塑才能已经达到了突破写实来进行创作的阶段,在造型艺术上已有很深的造诣。
因此,可以这样说,陶器的出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智慧火花的迸进,更不能把它当作偶然遇到的“机遇发现”。它应该是在一定社会历史和技术条件下产生的并对物质环境改造的能力的反映;应该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依我自己的直观和洞察力对自然规律的发现和运用的结果;还应该把它看作是人类对水、火和泥土的征服。对此,历史学家郭沫若在他写的一首词里,给陶器的出现作出了富有哲理的科学解释,充分显示着艺术可以产生并揭示真理的动力。这首词是:“土是有生之母,陶为人所化装,陶人与土配成双,天地阴阳酝酿。水、火、木、金协调,宫、商、角、徵交响。汇成陶海叹江洋,真是森罗万象”。
青瓷兽形器是传承青铜兽形尊而来,西晋墓葬出土较常见,这时它的作用已有所改变,实际上已变成了一种“备物而不可用,知丧道也”(孔子语)的明器,已没有多少实用价值。这些陶瓷兽形尊(灯)只发现于墓葬之中,不见于建筑遗址中出土,可知不是为生人而造,而是专为死者而烧制的明器。既为“鬼器”,也就不可能与生人所用实物等同,谈它的作用就必须对照同类实用器,而与之最相似的是青铜兽形尊,那么这些青瓷兽形器即为“有形而无实”的明器兽形尊。三国~两晋,瓷器上大量的鸟纹装饰,“几乎所有的动物,甚至连猪圈模型里的猪都刻划了双翼。沈约《赤松涧诗》云:‘愿受全液方,片言生羽翼。’淮南王刘安《八公操》写道:‘公将与予生毛羽兮,超腾青云蹈梁甫兮。’这些都是反应出当时仙化得道思想的流行。”
河南博物院藏东汉彩绘陶卧羊尊,除背部有注口外,颈旁及尾部均开有小圆孔和小方孔。它只有青铜兽形尊的形,而无实际用途,是徒有其形而虚无其实的明器。明器也称“秘器”,如“赐乘舆秘器”(《孙光传》)、“赐东园秘器”(《张禹传》),“秘器者,即周之明器,皇室所造,较民间略工耳,故赐大臣用之。此可证上自天子,下至百姓,皆以偶物送葬。”
安徽省博物馆藏西晋青瓷辟邪,为合模印制法成型,该器类狮而有双翼,呈昂首屈足伏卧状,胡须鬃毛、嘴啮及尾巴等模印清晰,背部伏筒状流歪斜。模印法成型的辟邪,器体粗厚,内壁凹凸不平,有筒状注水口,而无出水流,不可能盛酒类液体。如是烛台,歪斜的插孔怎能插烛?故它还是有形无实的冥器。
江西省博物馆藏西晋青瓷辟邪水注,见马自树主编《中国文物定级图典·二级品》,释文曰“辟邪形似狮,头部、颌下有长须,体形壮硕,矮足。背部开直颈口。施青釉,略闪青绿色,釉面光洁细润,开冰裂纹。辟邪水注流行于西晋时期,为典型器,也有人认为是烛台,或水丞。”兽耳、脚、尾等处经修补,釉面剥落。国家文物局马自树副局长主编的该书也定名为水注。
镇江博物馆藏西晋青瓷狮形烛台,亦见《中国文物定级图典·二级品》,释文曰“器呈狮形,昂首张口,双目圆睁,四肢伏地,脊部有圆孔,供插烛用,臀部上端堆贴尾饰。狮首两侧为飘卷的线纹,颈脊部长毛分披,体形肥壮。胎呈浅灰色,质地坚硬细密,釉色莹润光洁。造型线条简洁明快,形态逼真,系早期越窑产品”。可见同一书同类器有二个及以名称。
东晋青瓷辟邪,做工都比较规整,该辟邪为模印法成型,出土于义乌东晋义熙十年(414年)墓,义乌市博物馆藏。
《中国文物定级图典·二级品》,释文曰“六朝青瓷兽形水盛,器呈兽形,蹲坐状,背设管状进水口,兽的造型颇似狮子,体肥硕,中空,用以贮水。全身刻直线鬃毛,在鬃毛边缘及四肢饰卷云纹,尾部饰叶纹。灰白胎,胎质较粗,青灰色釉,有细碎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