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塑性流体

拟塑性流体

目录导航

基本概念

拟塑性流体,又称假塑性流体,是一种重要的稳定的非牛顿流体。它不具有屈服剪应力。当切应力或切变率增高时,粘度降低,称为剪切稀化,这种流变性称为拟塑性,大多数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溶液具有这种流变行为。[1]

具有拟塑性特性的流体如高分子溶液或融体如橡胶、醋酸纤维素以及凝汽油剂;悬浮液如颜料、纸浆、洁净剂的泥浆;生物液如血液、发酵液以及食品工业中的淀粉糊等。

流动特性

拟塑性流体的流动特性为:

式中,K为稠度系数,n为流动特性指数。K和n是与流体性质有关的经验常数。K是液体稠度的量度,K越大,液体越粘稠。n值小于1,是非牛顿性的量度,n与1相差越多,则非牛顿行为越显著。[2]

上式若以作图,应有直线关系,据此可以求出K和n。拟塑性流体曲线经过原点,没有屈服值,即只要稍微加上切应力就发生流动。

剪切稀化现象

随着切应力的增大,切变速率以越来越大的速度增加,物系的粘度随着切变速率的增大而越来越小,这种现象称为“剪切稀化现象”。

具有拟塑性流动性质的液体食品大多含有高分子的胶体粒子,这些粒子多由链状高分子构成,在静止或低流速时,相互钩挂缠结,粘度较大,显得粘稠。但当流速增大时,也就是由于流层之间剪切应力的作用,使比较散乱的链状粒子滚动旋转收缩成团,减少了互相的钩挂,这就出现了剪切稀化的现象。

一些研究表明,剪切稀化的程度与分子链的长短和线型有关,直链高聚物分子形成剪切变稀的拟塑性溶液,一般来说相对分子质量越高,拟塑性越大。

食品科学中,发黏材料是黏稠和难于吞咽的。大部分液态食品0<n<1,都是拟塑性液体。n值越小,随着流速的增加,粘滞阻力增加相对越慢。这时因为n越小,液体内部构造越弱,随着剪切流速的增大,其内部分子结合而形成的阻力由于构造破坏而减少。当流速对内部构造没有影响时,n=1,这就是理想的牛顿流体。

举例

许多高分子化合物如羧甲基纤维素(CMC)、聚丙烯酸钠(PANa)、藻蛋白酸钠、黄原胶等水溶液是拟塑性流体。许多丝状菌如青霉菌、曲霉菌、链霉菌等的培养液,一些生产多糖的微生物发酵液中含有微生物分泌的多糖、高浓度的植物细胞、酵母悬浮液等都表现出拟塑性流动特性。[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