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2000

EF2000

目录导航

EF2000

EF2000是欧洲战斗机公司(英、德、意和西班牙4国合作)研制的新型单座双发超音战斗机,前身是EFA验证机,主要用于防空和空中优势任务,兼具对地攻击能力。在EF2000之前,由多个国家共同研制的飞机就不多,象战斗机这样关系到国家安全大事的合作项目更是少之又少,因此EF2000可谓开创了军事工业领域的一个新景象。当然,这与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是很有关系的;而另外一个不太好听的原因就是,欧洲各国科技、经济实力都无法与美国、苏联相比,因此必须联合在一起,才有足够的力量研制一种先进的战斗机。

  1983年5月英国、德国、意大利提出了志在由欧洲国家合作研制下一代先进战斗机的FAP试验机计划,1984年7月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5国达成协议,联合发展90年代使用的先进战斗机(FEA)。随后一向有自己独特战略见解的法国,与其他合作国在FEA的发展方向上发生分歧,法国根据自身的战略部署和需要,希望FEA能偏重于空中优势任务且重量有所限制,而其他国家则希望研制一种均衡的远程多用途战斗机。1985年7月法国宣布退出该项目,自起炉灶研制“阵风”战斗机。

  1992年,英德意西四国为降低成本,对原EFA方案做了调整,新方案称为EF2000,并计划生产7架原型机,首架原型机于92年5月11日出厂,1994年3月首飞,生产型预计2000年交付。该机采用了鸭式三角翼无尾式布局,矩形进气口位于机身下。这一布局使得EF2000有优秀的机动性,但是隐身能力则相应被削弱。操纵系统为全权4余度主动控制数字式电传系统,具有任务自动配置能力。除鸭翼外、机身、机翼、腹鳍、方向舵等部位大量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该机机动性敏捷性限,具有短距起落能力和部分隐身能力,主要装备英德意西四国的空军。上述特性也是近年先进战斗机所共有的特点。

  主要机载设备有GEC-马可尼公司的ECR90多功能脉冲普勒雷达,先进集成辅助自卫子系统(DASS),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具有头盔显示器、语音控制系统等控制的高度集成化自动化的座舱显示系统,STANG3838北约标准数据总线。

  前2架原型机装2台涡轮联合公司的RB199-122加力涡扇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大于71.2千牛,DA03-07和生产型将装欧洲发动机公司的EJ200涡扇发动机,单台正常推力为60千牛,加力推力可达90千牛,带有全权数字式控制系统和燃油管理系统。

  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目前正在为第一批148架欧洲战斗机生产363¨J200发动机,到2015年还将为总共620架战斗机生产另外1000台发动机。EJ200发动机是一种双轴再加热涡轮风扇发动机,有3级低压风扇压缩机和5级高压风扇压缩机,由2个单级涡轮机(低压和高压)推动。环形燃烧室带有空气喷射器,再加热系统包括一套3级风扇系统、一个收敛/发散喷嘴,发动机采用一套综合FADEC系统来控制。EJ200发动机采用的技术使发动机在布局上比现存的发动机要小且简单,燃油消耗少,且具有较高的推重比。

  武器装备包括内置1门27毫米“毛瑟”机枪,13个外挂点,机身下5个,每个机翼下4个,可携带多枚AIM-120或“阿斯派德”先进中距空空导弹和多种近距空空导弹。也可携带相当数量的空对面武器。

  EF2000双座型也进行了试飞,其双座型的坐舱空间相当宽敞。通常一种战斗机的双座型是在单座型试验较为成功的情况下,才进行制造和试飞的,因此可见EF2000的研究工作已经到了较为高级的阶段。当然也有例外,瑞典JAS-29机就先试飞了双座型。

  EF2000面临的较大问题是,尽管其先进性不容置疑,但是与美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尤其在隐身、机动性、动力、武器和多种任务执行能力等方面。而且近年美俄现役战斗机都进行了大量的改进,比如苏-27战斗机就已经发展出了众多改型,这使得EF2000相对于这些第三代战斗机的优势大大缩小。而美国的F-22和JSF则远远的将EF2000抛在后面,因此一般认为EF2000只能是一种三代半的战斗机,不足以与美俄最先进战斗机抗衡。

  EF2000从研制到目前接近正式装备,名字改了三次,最早叫EURO-FIGHTER,后来叫EF2000,目前已正式命名“台风”(TYPHOON)。各国的采购数量高低起伏不断变化,目前的订购量约700架,勉强算得上令人满意。开始时各参与研制的国家订购了148架,英国后来增加订购232架用于替代“旋风”战斗机和“美洲虎”攻击机。希腊空军于近期订购了60架,计划增购30架。德国空军于2001年将其对“台风”战斗机的采购数量增加到了180架,以加强德国空军的对地攻击能力。德国计划在2012年时,用上述战斗机装备两个防空中队和三个对地攻击中队。

  “台风”战斗机的红外导弹接近告警系统最近开始试飞。博登湖设备技术有限公司为主要提供商,全系统于2001年秋季开始首次飞行试验。该系统的研制工作从1997年开始,计划到2003年全部完成。这一被动式的告警系统能可靠的探测和跟踪从发射到熄火、惯性飞行的红外制导地空导弹和空空导弹。智能型实时图像处理算法能辨认正在接近的导弹,虚警率小,大大保证了载机的安全。

  2002年4月,“台风”战斗机DA4号先后进行电磁系统兼容试验和空中加油试验。飞行试验共持续了4小时20分钟。此次试验飞行时间最长、实现空对空加油和首次夜间空中加油,意义重大。DA4还将进行空中发射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飞行试验。

  2002年9月,几经推迟的先进近距空空导弹ASRAAM获准在“台风”和狂风战斗机上服役,但还未部署到对伊拉克执行任务的部队。英国国防部曾经以该导弹未能满足10项关键技术要求中的4项为由,拒绝接受英国MBDA公司生产的该导弹。这4项要求涉及到全向截获跟踪、杀伤概率、抗干扰和离轴截获发射的能力。英国皇家空军的“狂风”F3使用鉴定部队说,该导弹的截获与跟踪距离是AIM-9导弹的2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首发命中目标,增强了飞机的作战能力。

  2002年4月11日第一架德国系列生产型“台风”在欧洲航空防务与空间公司(EADS)军用飞机分部的Manching工厂进行了31分钟的处女飞行。这架装有遥测系统的IPA 3号生产型飞机将用作飞行试验,用以记录和向地面站传输每一个机动和数千个其他参数,以供进一步评估。之前IPA 2号机在意大利首飞。

  第一架英国系列“台风”(IPA 1)随即于4年15日晚在英国兰开斯特BAE系统公司沃顿工厂成功完成首飞。该机由欧洲战斗机项目飞行员Keith Hartley驾驶,首席试飞员Paul Hopkins在后座监控,共飞行26分钟。“台风”的另一个里程碑,即BAE系统公司的双座研制机DA4已完成了首次全程制导发射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实弹。BAE系统公司试验飞行员Craig Penrice说:“雷达在非常远的距离截获了Mirach目标,全程跟踪,直到导弹摧毁目标为止。”

  英国宇航公司(BAE)与罗克韦尔·柯林斯数据链方案LLC公司(DLS)于2002年4月,向“台风”及“狂风”开发、生产和后勤管理局(NETMA)交付首部Link 16军用数据链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MIDS)小体积终端(Low Volume Terminal LVT)。DLS公司将为欧洲战斗机公司提供12部LVT终端,并提供另外16部终端以支持欧洲战斗机在欧洲四个地点的生产测试。Link 16数据链可安全传送远距离作战单位之间的战斗数据、语音和有关导航信息。装有该系统的飞机通过一个自动升级的公用通信链获得态势识别能力,可减小误伤、重复任务或遗漏目标的几率。使用者能够得到任务目标或威胁的战场空间电子图像。

  EADS公司已于2002年8月1日向德国空军交付了首台欧洲战斗机模拟器,德国也因此成为四个合作国中率先开始对飞行员进行训练的国家。2003年8月,这台模拟器将和首架欧洲战斗机共同装备德国第一支欧洲战斗机中队,并对该中队飞行员培训。EADS公司在这项合同签署后的一年之内就完成了这套系统的研制和生产。这台模拟器是高级程序训练器,是为飞行员重点掌握程序和武器进行初级培训而特定研制的。目前完成的系统只是2004年空军要使用的全任务模拟器的一个环节,因而也可以称之为是过渡型模拟器。这套模拟器由一个飞行员驾驶舱,一个三频道视频系统(150°方位,40°俯仰)和一个指挥控制台组成,控制台与一台任务报告记录仪连接,以对被模拟的飞行情况进行评估。这套飞行模拟器将作为全任务模拟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模拟复杂的空对空的情景,最高可以模拟十架友方的或敌方的目标,而且可能是战斗机、直升机或坦克等不同类型的目标。

  2002年12月德国空军的首架“欧洲战斗机”交付德国国防部采办局及德国空军。这是一架双座型号,将在2003年1月飞往德国空军位于考夫博伊伦的第一技术研究院,用于首批地勤人员培训。到2003年10月1日计划还将有7架飞机交付给第73战斗机联队,飞行员培训也将随后开始。2004年4月起,首批6名德国空军飞行员将在EADS军用飞机分部曼兴地区开始培训任务,而德国空军与EADS军用飞机分部的合作企业--武器系统保障中心将于2003年春在曼兴投入服务,主要负责后勤保障。

  意大利空军也将在2002年底接收首架“台风”,这架还是一架双座型。意大利共订购了121架“台风”。同时,意大利政府已开始着手解决2003年预算7000~8000万欧元的资金短缺问题,这有可能会影响到未来欧洲战斗机的研发投入。提出的解决方案将从2004年开始筹措工业部门资金。空军早就要求增加欧洲战斗机投入。据国防部估计,整个项目费用预计将达181亿欧元。

  2003年6月,首架生产型“台风”准备通过型号验收,并交付欧洲战斗机伙伴国服役,整个项目接近了重要的里程碑。“台风”的武器系统及其他任何航空器系统的设计和制造都是按基本要求实现的,前4架生产型飞机都在规定的质量要求范围内。

  2003年7月8日,欧洲战斗机公司完成了“台风”型号认证书的签署,标志着“台风”战机正式投入使用。。此次签署是北约“欧洲战斗机”和“旋风”战斗机项目管理局(NETMA)对该项目的最终认证。NETMA将同意向该项目的4个伙伴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交付“台风”欧洲战机。项目伙伴国空军从现在起将开始接收该型战机,并进行一系列的训练和战斗力转化,使这种武器系统充分融入到各国空军中。当日的另一项重要事件是“台风”战机项目未来阶段框架协议的签署。该框架协议是针对近期发布的第2部分快速跟踪协议所采取的具体步骤,“台风”战机第2部分合同涉及236架战机,这些飞机将具备更强的能力,原有武器系统的能力得到扩展。同时,该合同还将为战机安装大批新型空地武器系统。

  2003年8月,德国空军也接收了首架“台风”批生产飞机(SPA)。德国是首个正式接收欧洲战斗机服役的伙伴国,首架德国“台风”将在德国南部的曼兴投入服役,供飞行员指导训练使用,到今年底德国空军的欧洲战斗机将交付到德国北部的拉格,并转入作战机队。

  2003年11月,航空防务与航天公司(EADS)证实已将一份拟议的合并“台风”战斗机生产线的计划大纲递交给参与该机研制的四个伙伴国——德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由于该项目在初始研制阶段以及近来的生产阶段成本大幅上涨,四个参与伙伴国为此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有的国家通过减少采购量来降低本国在该项目的投资等措施。EADS后又想出合并生产线以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EADS提出将原来的4条生产线合并为两条,分别由BAE系统公司和意大利阿莱尼亚航宇公司负责,这样可确保两条生产线具有饱满的生产任务量。

  技术数据:

  机长 15.96米

  机高 5.28米

  翼展 10.95米

  机翼面积 50.0平方米

  最大平飞速度 M2.2

  起飞着陆距离 500米 (内部满油,带2枚AIM-120导弹和2枚格斗导弹,国际标准大气温度15度)

  作战半径 463-556千米

  限制过载 +9.0/-3.0g(内部满油,带2枚AIM-120导弹)

大批生产

  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联合研制的EF2000战斗机目前正进行大批生产和螺旋升级改进。1997年12月22日四国国防部长一致同意该机投产,1998年5月首架生产型飞机开始制造。2003年6月30日,四国代表宣布该机通过型号验收并进入四国空军服役,并于7月8日正式签署了型号认证书。按计划,该机将分三个基本性能标准为四国生产620架,其中第1批次标准(Tranche 1)148架,(55/44/29/20,英/德/意/西四国分配,下同),生产合同于1998年12月18日签订,总额150亿德国马克(当时约合94.5亿美元),目前正在生产;第2批次标准236架(89/68/46/33),生产合同于2004年12月14日签订,总额130亿欧元(当时约合176.8亿美元),预定从2007年开始交付;第3批次标准236架(88/68/46/34),原定2010年投产,但有可能推迟。英、意、西还可选择将其生产总数分别增加65、9、16架。按生产合同金额/架数计算,第1、2批次标准飞机的单价分别约为6385万和7492万美元。

  第1批次标准飞机除最初的5架(IPA1~IPA5)装测试设备用于试验外,其余143架又可分为PSP1/2/3标准:PSP1共38架,只具备基本空-空作战能力;PSP2共70架,具有完整的空-空作战能力,增装了直接语音输入(DVI)和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MIDS),实现了传感器数据融合,采用过渡型电子战系统并具备有限的对地攻击能力;PSP3共35架,具有较强的空-地作战能力,增装了被动红外机载瞄准装置(PIRATE)、头盔显示器和拖曳式雷达诱饵等。第2批次标准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改进的计算机和完整的电子战系统,可使用侦察吊舱和更多的空-空/空-地武器(包括防区外空-地导弹);第3批次标准还未完成定义,但它和第2批次标准后期型都可能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

  2005年,EF2000一共生产交付了52架。截至这年年底,生产型飞机的交付总数已达76架。在这一年,该机首次达到了52架/年的最高生产率,并将保持到2013年(计划)。这年11月中旬,BAE系统公司已开始装配首架第2批次标准飞机,其总装预定在2006年年底开始。

  2005年4月28日,意大利空军接收了其首架PSP2标准的EF2000,至此四国都已装备该标准的飞机;5月,英国皇家空军(RAF)完成了EF2000的全部入役试验工作,包括1040架次试飞(总飞行时间超过1300小时)、训练了16名飞行员和166名地勤人员等,进度比原计划提前了8周;12月16日,意大利空军宣布其EF2000形成作战能力;RAF预定在2006年年中宣布该机形成作战能力,并已在2006年3月31日组建了首支EF000作战中队。

  2005年,EF2000的试验试飞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欧洲战斗机公司6月透露:RAF的1架EF2000首次飞赴美国进行了作战试验,PSP2标准的航空电子系统已完成了试验试飞,包括7次二对二(2架EF2000对抗2架"敌机")和1次二对四的传感器融合作战效能试飞及过渡型电子战系统的5次试飞。此外,3月10日,该机在瑞典北部的维斯德尔完成了为期3个月的寒冷气候环境使用试验,此间共进行了超过45次测试(含17次试飞),内容包括发动机的自主和辅助起动、在冰冻和冰雪覆盖的跑道上滑跑、最大着陆重量(18800千克)试验、飞行中环境控制系统的失效模拟、表面口盖的开闭、外挂载荷的处理、通用系统和航空电子系统的状况评估、飞行员生命保障装备的性能评价等,一些试验是在-31~-25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的。7月初该机又在西班牙南部的莫龙开始了热气候环境使用试验,按计划在9月完成,进行了超过40次试飞和各种地面试验。

  2005年,EF2000在机载武器综合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是:3月15日首次用AIM-120导弹进行了模拟多目标攻击试射。试验中,该机第4架原型机(DA4)利用机载雷达同时跟踪2架"奎宿九星"靶机,然后用1枚载飞状态的AIM-120对其中1架实施模拟攻击,并发射另1枚AIM-120实弹攻击另1架靶机,直接命中并摧毁目标。按计划,接下来该机将进行攻击实施干扰的超声速靶标、利用另一架EF2000通过MIDS发送的目标跟踪数据发射导弹攻击目标及发射2枚导弹同时攻击2个目标的试验。12月15日,该机首次搭载"流星"中远距空-空导弹的地面操作训练弹(GHTM)进行了试飞。GHTM的尺寸、质量和动力学特性都与实弹相同,EF2000搭载该弹验证了机-弹综合后的机动飞行性能。

  2005年,为第2批次标准飞机生产机载设备的大宗合同已先后授出。这年3月30日和下半年,BAE系统公司还先后开始了该机新型头盔显示器研制型和生产型的试飞。该头显采用南非丹尼尔公司的创新型光学头部位置跟踪系统,通过固定的摄像机跟踪数个嵌入飞行员头盔中的发光二极管(LED),计算出飞行员头部的位置和头盔显示面板上十字线(飞行员视线)的方位。在实验室和外场条件下,该系统的跟踪精度分别达到1.6毫弧度和优于3毫弧度,数据刷新率180次每秒,反应时间小于10毫秒。与传统的电磁系统相比,它不需要经常进行座舱定位或轴线校准,在安装时其校准即一次完成;在飞机进行大的检修时,只需要1个小时就能完成校准,并且不受增加新设备或战场受损时座舱电磁环境变化的影响。

  在四国之外,EF2000只在2003年7月获得了奥地利的18架订货,总值21.4~23亿美元。该机是在竞争中击败JAS-39和F-16后赢得这份合同的,奥将用它来替换J-35D。2004和2005年,该机在出口方面连遭重创。先是2004年年初上台的希腊右翼政府取消了前左翼政府承诺订购60架EF2000的协议(外加30架选购权),转而续购美国F-16第50/52批次改型。该协议于1999年2月签署,此后希政府为准备2004年奥运会而紧缩防务预算,一直未能签署正式合同。接着在2005年4月初,该机又在新加坡战斗机采购竞标中被淘汰,新国防部长给出的理由是其承包商无法按时提供满足要求的全套武器和机载系统。

  尽管许多分析家认为EF2000的出口前景黯淡,但从目前情况看,该机有可能在沙特和挪威取得实质性突破。2005年12月底,英国与沙特政府签署了旨在促进双方军事联系和使沙特武装部队实现现代化的谅解备忘录,其中包含以EF2000替换后者"狂风"战斗机的条款。若能签署正式合同,沙特可能先购买24架第2批次标准飞机,它们将从RAF的订货中拨付,2008年左右即可交付。挪威国防部早在1997年2月就宣布EF2000和F-16被选为其F-5战斗机替换项目的最终考虑对象("阵风"和F/A-18被淘汰),这是该机首次在国际战斗机市场竞标中进入最后一轮。2003年1月29日,挪国防部与欧洲战斗机公司签署了一份总值2320万欧元的工业参与协议,使挪威工业界能参与EF2000的进一步研制工作,挪由此成为EF2000项目在四国之外第一个、也是迄今惟一的工业合作伙伴。2005年6月,挪威又向欧洲战斗机公司提供了总额1250万欧元(151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在EF2000上对挪威企业的6项技术进行综合试验,即:康斯博格防务及航宇公司的红外成像和飞行控制系统技术、爱立信挪威公司保障机载雷达在面对电子干扰时性能完整性的技术、Triad公司的非合作目标识别(NCTR)技术、泰莱斯挪威公司的先进飞行数据记录系统和EPM技术公司研制三维分析和建模工具。今后,EF2000第2批次标准型将竞标挪威空军的新型战斗机采购项目,其竞争对手主要是F-35,可能还有JAS-39C/D和"阵风"。

  目前,EF2000正在参加印度中型多用途战斗机采购竞标,其竞争对手包括F-16第50批次改型、F/A-18E/F、JAS-39、"阵风"和米格-35,但该机高昂的价格使印度空军反应相当冷淡。

乘员 1 人   动力装置 2 台 EF2000 先进技术涡扇发动机 载油量 4000 千克 ( 内部 )   最大速度 2.0 马赫   起飞滑跑距离 500 米 ( 四枚导弹,内部满油 )   着陆滑跑距离 500 米 ( 四枚导弹,内部满油 )   作战半径 463 ~ 556 千米   载弹量 6500 千克   机长 14.50 米   机高 约4.00 米   翼展 10.50 米   最大起飞重量 21000 千克   武器 右侧有一门 27 毫米“毛瑟”机炮。全机共有 13 个挂点,机身下 5个 , 每侧机翼下各有 4 个挂点。需要时,可携带各种空-空武 器,包括 “阿斯派德”中距空-空导弹和多种近距空-空导弹,机身下的挂点可携带 4 枚AIM-120, 翼下的挂点可挂近距空-空导弹。   雷达 ECR090 多模态脉冲多普勒雷达   电子对抗设备 先进集成辅助自卫子系统 (DASS), 其中包括雷达告警接受机 ,翼尖主动电子干扰舱、激光告警接受机、导弹靠近告警装置和拖曳式诱饵等。

1984年德、英、法、意和西班牙五团达成协议、提出“欧洲战斗机”计划(EFA),中途法国退出。事过10年,1994年3月27日,英、德、意和西班牙四国联合研制的 EF2000战斗机原型机实现了第—次试—览。试飞计划已经完成,已经交付四国空军使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