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石混凝土

块石混凝土

目录导航

定义

块石混凝土具有节约水泥、降低温升、提高强度、减少温度裂缝,以及减少混凝土拌和工作量等优点。但不允许为了追求提高埋石率而降低混凝土的浇筑质量。[1]

施工方法

块石混凝土是采用浇筑一层混凝土,埋放一层块石的方法进行施工的。块石的粒径一般以30~40cm为宜,要求形状方正,质地坚硬,无风化物,无破碎裂缝和容易为水溶解的成分。埋入前应用压力水冲洗干净。

块石应均匀地埋放在新浇筑的混凝土层上,不得抛扔,不允许在开始凝固的混凝土层上埋放。块石与模板及结构的边界面的净距离不得小于30cm。在距基础Im、距迎水面2m以内,以及在受拉区混凝土中,不宜埋放块石。块石与块石之间的距离(水平的和垂直的)应不致影响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振捣为宜,最好不小于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的2.5倍。

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块石混凝土时,有两种埋放块石的方法:一种是铺筑一层混凝土,在振捣前即铺埋一层块石,在块石间的空隙中插入振动器把混凝土振实,并让块石沉入混凝土层中一半、外露一半,然后再铺筑第二层?昆凝土。另一种是在已经振捣过的混凝土层上埋放块右。如果块石的尺寸较大,最好是采用分层铺筑混凝土和两次振捣的浇筑方法。

为了改善块石的埋入条件和提高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应比一般混凝土适当提高一些,并采用强力振动器进行振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