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苏联最早报告本病,中国于1958~1983年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区证实有此病存在,并分离出不同血清型的立克次体。
本病主要分布于西伯利亚的东、西、中部及远东地区此外在中亚某些地区及蒙古人民共和国也有本病存在。中国见于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等省区。中国福建省南部和北部山区均有斑点热发现南部林区分离的立克次体与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的抗原有同源性。田鼠、松鼠、鼬鼠及野兔等野生小动物为自然感染本病的动物贮存宿主。硬蜱为传播媒介硬蜱的稚虫寄生于上述小啮齿动物体外,其成虫则以牛、羊马及狗等为宿主。当人进入上述硬蜱孳生的草地和灌木丛而被叮咬则可受感染本病多发生于硬蜱最为活跃的春季及夏初。发病者多为青壮年及牧民呈散发性,发病率仅2%。[1]
西伯利亚立克次体为杆菌状舔,呈多形态在宿主细胞的胞核内成片积集。能在鸡胚卵黄囊及组织培养中繁殖。接种雄性豚鼠后可引起发热、阴囊红肿。其抗原结构在不同株间基本一致在斑点热群内则和其他立克次体部分相同与群外的其他立克次体完全不同。
本病经蜱叮咬人体时,把病原体注入人体先在局部淋巴结繁殖,以后释放入血液形成立克次体血症,造成血内内皮细胞炎症,引起各个脏器的功能异常。
西伯利亚立克次体斑疹热潜伏期3~6天。大部分患者有头痛全身酸痛、肌肉酸痛及食欲缺乏等前驱症状。体温迅速上升,病程第3~4天高达40℃。发热多呈弛张热型,偶有稽留不退者。高热持续约8~10天,然后逐渐降至正常。多数患者于硬蜱叮咬部位出现初疮,表现为小的浸润块,其上盖以棕色痂皮,四周有红晕。初疮多见于头颈、肩或腹部常伴有局部引流淋巴结肿大。发病第4~5天患者全身出现红色椭圆形斑丘疹,大小不一,边缘清楚,压之退色个别呈出血疹。有时皮疹亦可延至手心、足底及面部,或仅见于胸背及四肢内侧。整个病程伴有剧烈头痛、腰痛及肌肉疼痛血压偏低,眼结膜充血,脾偶可触及。本病预后良好,无复发,并发症少见。
根据发病地区、蜱叮咬史、初疮、局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特点,不难作出正确诊断。但仍应注意与斑疹伤寒麻疹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相鉴别。血清学诊断一般常用外-斐反应OX19及OX2出现阳性可作补体结合试验、微量凝集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舔,均有特异性诊断价值。病原体分离可以确诊。应注意与斑疹伤寒、麻疹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相鉴别。
实验室检查:外周白细胞多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轻微增加。血清学诊断一般常用外-斐反应,OX19及OX2出现阳性可作补体结合试验微量凝集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均有特异性诊断价值。病原体分离可以确诊。
其它辅助检查:X线胸片未见异常。
相关检查:Weil-Felix反应、补体结合反应
预后:本病预后良好无复发。
预防:主要在于加强个人防护,避免硬蜱叮咬。进入疫区工作时,可穿着防护服,应用驱避剂亦可服小剂量广谱抗生素作为药物预防。有条件或必要时,可用化学药物对家畜、住室、人畜必经途径两旁的植物等喷洒进行灭蜱。
西伯利亚立克次体斑疹热所有立克次体病都需要特异性化疗和支持疗法。在此介绍适于所有感染的处理措施。特殊措施在埃里希体病、立克次体痘、Q热和战壕热处介绍。
当疹子一出现时即开始治疗,症状会迅速缓解.由于RMSF病人不经治疗很可能在血清学诊断确立前变得非常严重甚至死亡,因此一旦拟诊即应开始治疗,36~48小时内可见到明显的临床改善,2~3天热度退去。在恙虫病反应更迅速。
四环素和氯霉素特别有效,它们是抑制立克次体而非杀死立克次体。适宜的治疗方案包括首次口服四环素25mg/kg或氯霉素50mg/kg。随后将同样剂量分每天3~4次口服。不能服药者可进行静脉注射。
在晚期才开始治疗的病人,临床改善很慢,热度会持续较长时间。斑疹伤寒群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病严重患者常有循环衰竭、少尿、无尿,氮血症、贫血、低钠血症、低氯血症、水肿和昏迷。在中轻度病人,这些变化缺如因而处理较简单。对严重病例晚期就诊者,可连续3天给予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和特异性抗生素。
严重的RMSF和流行性斑疹伤寒病人在疾病晚期血管通透性显著增加。因此静脉输液应特别小心,避免肺和脑水肿。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不主张使用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