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南县
滦南县建县时间虽短,但境地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
商汤王时期,封墨胎氏于孤竹。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县地属燕,仍为孤竹国。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31年),县地属燕国。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王翦破燕,县地属秦。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县地属辽西郡。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立卢绾为燕王,县地入燕,属辽西郡海阳县。
东汉,县地仍为辽西郡海阳县。
三国时期,县地入曹魏,属辽西郡海阳县。
晋,县地属辽西郡海阳县,继先后为段氏“辽西公国”、慕容氏前燕辖地。
南北朝时期,东魏武定八年、北齐高洋天保元年(550年),新昌更名为卢龙,县地属卢龙。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析卢龙置马城县,属平州。治所在今滦南县东北部的马城村,遗址尚存。这是滦南县境内最早设置的县级建制。
辽天赞二年(923年),置滦州永安军,属平州辽兴军。滦州之名始此,马城属之。
金天会元年(1123年)夏六月,张珏以平州降宋,改马城为安城。天会二年(1124年)夏六月,金复取平州,安城复名为马城。
元至元五年(1268年),省马城入滦州及乐亭,县地属永平路滦州。
明代(1368—1644年),滦州属京师省永平府。县地属滦州。
清代(1644—1911年),基本上沿袭了明代建置,将原京师省改为直隶省。县地属直隶省永平府滦州。
民国元年(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后,县地属直隶省津海道滦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销津海道,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5月,国民党政府与侵华日军签定《塘沽协定》,划冀东为非武装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殷汝耕在通县建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辖22县,县地属滦榆区。抗日战争时期,县境基本上是两种政权并存。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芦沟桥事变,全国抗日战争开始。河北沦陷后,建立了伪政权,县地属冀东道尹公署滦县所辖。随抗日战争的深入发展,冀东抗日革命根据地逐渐建立,县境为晋察冀边区冀东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抗日战争结束后,滦县改称滦南县佐公署,驻地倴城,属冀东区行署第十三专署(冀东行政公署)。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21日,滦南县佐公署改称滦南县政府。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国民党在倴城建立滦宁县,12月中旬,滦宁县政府逃到董各庄(今属宋道口镇)。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又逃到滦县,被改编为河北省保安第五团。至此,滦宁县自然消亡。民国三十八年(1948年)5月16日,十三军分区部队攻克国民党晏各庄据点,滦南县全境解放。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底,河北省全境解放。3月7日,冀东区行政公署划属华北人民政府领导。11日,冀东区行政公署恢复冀东行政公署名称。滦南县属第十二专属。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全面调整行政区划,撤销行政公署,恢复河北省,建立唐山专署,滦南县为其所辖。
1954年7月,撤销滦南县建置,并入滦县。
1958年11月29日,撤销滦县建制,建立唐山市滦州区。原滦南县境内分别划归滦州区、乐亭县和唐山市柏各庄区。
1961年,部分公社划归丰南县。
1963年1月,恢复滦南县建置,隶属于唐山地区专员公署。
1968年,唐山地区专署改称唐山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改称唐山地区行政公署,滦南县为其所辖。
1983年5月16日,唐山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实行市管县体制,滦南县归唐山市领导。
截至2021年,滦南县下辖1个街道、16个镇。[11]
1个街道:友谊路街道。
16个镇:倴城镇、宋道口镇、长凝镇、胡各庄镇、坨里镇、姚王庄镇、司各庄镇、安各庄镇、扒齿港镇、程庄镇、青坨营镇、柏各庄镇、南堡镇、方各庄镇、东黄坨镇、马城镇。[11]
滦南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唐山市东南部,东临乐亭县,西与丰南区交界,西南与曹妃甸区毗连,南濒临渤海,北界深县。地处东经118°12′—118°53’、北纬39°12′—39°39′之间。县域面积1482.6平方千米。
滦南县位于华北地层区燕山分区唐山小区的东南部,境内被巨厚的新生界松散地层覆盖。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燕山沉降带与华北凹陷区接合部位,两者以昌黎大断裂分割开来,均属于中朝地台上的两个Ⅱ级构造单元。自北向南分布有山海关隆起、黄骅凹陷两个Ⅲ级构造单元。
滦南县境内无山地丘陵,海拔最高37.4米,最低0.9米,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由西北向东南平缓倾斜。虽然全部属于平原地貌,但形成的过程仍有差异。北部与滦县,西北部与丰南、唐山市古冶区接壤处,为北部洪积冲积扇的扇缘部,地势较高,一般海拔25—30米。地面坡度为0.5—1.5‰。主要为滦河冲积物,以粉沙和细、中沙组成。绝大部分陆地为冲积平原,一部分是5000年前冰后期最大海侵界以西的冲积平原;一部分是由滦河在历史时期形成的河道带。海拔5—25米,地面坡度一般为0.5—2‰。境内河流较多,但基本上属于滦河水系。县境东部处于滦河下游,土壤沙黏相间。西部处于沙河下游,土质甚沙。南部为海积平原,分布在高潮线至冲积平原之间,南堡、司各庄一带宽达15千米。海拔0—3米,地面坡度为0.1‰左右,极为平坦,土壤是由河流冲积物入海沉积逐步淤积而成,由黏土质沙和沙质黏土构成。海岸线以上到滨海平原的一部分为沿海滩涂,由于海相沉积属于淤泥,质地一般较黏重。拥有耕地7.2万公顷,滩涂4.2万公顷。
滦南县
滦南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具有冬干、夏湿、降水集中、无霜期较长、季风显著、四季分明的特点。春季,气温回升快,但冷暖空气交锋频繁,天气乍寒乍暖,日温差大,早春偶有倒春寒天气发生,风大雨少,气候干燥,多春旱;夏季,受暖湿气团控制,形成高温、高湿闷热天气,并具有降水集中、雷电、暴雨、大风、高温、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多发的特点;秋季,随蒙古冷高压日益加强,太平洋副热带髙压南撤东退,致使天气晴朗,昼暖夜凉,气温迅速降低,形成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受蒙古冷空气影响,天气寒冷干燥,降水稀少,盛吹西北风。
2017年,滦南县平均气温12.3℃,较常年(11.4℃)偏高0.9℃,年极端最高气温38.0℃,出现在6月15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7.6℃,出现在1月21日。冬季(1—2月)季平均气温-2.0℃,较常年偏高1.5℃。其中,1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2,2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7℃。春季(3—5月)季平均气温13.6℃,较常年偏高1.7℃。其中,3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6℃,4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9℃,5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5℃。夏季(6—8月)季平均气温25.1℃,较常年偏高0.7℃。其中,6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6℃,7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4℃,8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2℃。秋季(9—11月)季平均气温12.6℃,较常年偏高0.2℃。其中,9月份较常年偏高1.8℃,10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5℃,11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5℃。12月份平均气温-2.2℃,较常年偏高0.5℃。
2017年,溁南县降水量510.7毫米,比常年偏少70.0毫米,偏少1成。冬季(1—2月)季降水量21.7毫米,较常年偏多14.3毫米,为常年值的2倍,其中1月份降水量12.8毫米,较常年偏多9.6毫米,为常年同期值的4倍,2月份降水量8.9毫米,为常年值的2倍多。春季(3—5月)季降水量22.7毫米,较常年偏少9毫米,偏少7成多,其中3月份降水量3.4毫米,较常年偏少6.8毫米(偏少6成多),4月份降水量2.0毫米,较常年偏少23.2毫米(偏少9成多),5月份降水量17.3毫米,较常年偏少32.9毫米(偏少6成多)。夏季(6—8月)季降水量392.3毫米,较常年偏少6.5毫米,接近常年同期值,其中6月份降水量83.9毫米,较常年偏多6.2毫米,7月份降水量158.0毫米,较常年偏少15.7毫米,8月份降水量150.4毫米,较常年偏多3.0毫米,接近常年同期值。秋季(9—11月)季降水量74.0毫米,较常年偏少11.2毫米,偏少1成多,其中9月份降水量15.8毫米,较常年偏少30.9毫米,10月份降水量58.1毫米,较常年偏多28.9毫米,11月份降水量0.1毫米,较常年偏少9.2毫米。12月份无降水,较常年偏少3.7毫米。
2017年,滦南县总日照时数2552.3小时,较常年偏少134.7小时,偏少5%,年日照百分率58%。1—2月日照时数351.2小时,较历年同期偏少32.8小时,偏少近1成;春季(3—5月)日照时数802.3小时,较历年同期偏多43.8小时,偏多0.6成;夏季(6—8月)日照时数630.5小时,较历年同期偏少84.6小时,偏少1成多;秋季(9—11月)日照时数583.9小时,较历年同期偏少69.6小时,偏少1成多,12月份日照时数184.4小时,接近历年同期值175.9小时。年平均风速2.8米/秒,十分钟最大风速12.8米/秒,风向ESE,出现在8月5日;瞬时极大风速23.0米/秒,风向S,出现在8月3曰。
2017年,滦南县降雨日数58天,降雪日数7天,大雾日数15天,轻雾日数205天,未出现霾,大风日数9天,雷暴日数17天,积雪日数24天,最大积雪深度9厘米,结冰日数125天,无霜期215天,终霜日为3月27日,气温矣≤0.0℃的终日为3月21日。全年在6月23日、7月21日、8月3和8月16日出现暴雨;年内在1月20日出现一次较强降温过程。
滦南县属海河流域,河流除东部的滦河外,境内均为沿海支流小河。自东向西有小青河、泝河、北河、杧牛河、小青龙河、双龙河、岳家河等8条自然河流。上述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除杧牛河、小青河外,其余各河均发源于外县区,各河直接或间接汇入渤海。此外尚有人工开挖的灌排两用的第一泄洪道、第二泄洪道、溁乐干渠、溧柏输水干渠纵贯全境。
滦南县境内拥有林地面积42.6万亩,森林覆盖率30.8%;拥有湿地面积3.63万公顷。
滦南县海洋鱼类主要有鲈鱼、梭鱼、杂鱼、牙鲆、红鳍东方鲀、大菱鲆;虾蟹类主要有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海、淡水均可养殖)、虾姑、毛虾、三疣梭子蟹、天津厚蟹、日本缚;贝类主要有杂色蛤、文蛤、青蛤、四角蛤、毛蚶。其他海产品有乌贼、鱿鱼、海蜇。淡水鱼类主要有草鱼、鲤鱼、鲢鱼、鲫鱼;虾蟹类主要有河蟹和南美白对虾。
滦南县拥有湿地野生植物230多种,浮游植物107种,甲壳类动物49种,软体动物63种,昆虫280多种,鱼类120多种。哺乳陆生动物常见的有17种,主要是刺猬、草狐、草兔、黄鼠狼等。海洋生物主要是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等,浮游生物的优势种主要有中肋骨条藻、棱曲舟藻、圆筛藻和有槽直链藻。
滦南县鸟类资源丰富,有307种,占全国鸟类种数(1371种)的22.4%,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丹顶鹤、东方白鹳、黑鹳、白头鹤、白鹤、大鸨、中华秋沙鸭、遗鹃等9种,占总数的2.93%,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白天鹅、隼、雕、鹤、鹰、鸮等41种,占总数的13.36%,有207种国家保护的有益或有重要的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鸟类,占总数的67.4%。以海淡水湿地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是暖湿带地区最为完整和较为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东北内陆和环太平洋鸟类迁徙路线上的停歇地和栖息地繁殖地之一,每年翔集鸟类有10多万只,以鸥类、鹆鹬类居多。其中红腹鹬种群数达9300多只,近危物种半蹼鹬种群数量1100多只。
滦南县野生植物种类丰富,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野菱,也有黎科、菊科及互花米草(大米草)等耐盐植物。
滦南县矿物资源主要有铁、煤和石油等。滦南县铁矿资源丰富,初步探明储量约为15亿吨左右,远景储量20亿吨。其中,马城铁矿矿区面积29.1平方千米,铁矿详查储量为10.44亿吨,估算深部储量5亿吨左右,是亚洲最大的地下单体铁矿;司家营南区大贾庄铁矿矿区总面积38.69平方千米,储量约为1.5亿吨;李夏庄铁矿矿区面积7.5平方千米,储量2016.2万吨;湛店子铁矿矿区面积17平方千米,东临马城铁矿,西临大贾庄铁矿,北临司家营铁矿(属深县),南临长凝铁矿,储量约3000万吨;长凝铁矿西起东染各庄、方泡、杜土村一带,东至魏庄、东沙窝,南起郭城子、大二里庄,北至宋庄(属滦县),面积29.50平方千米,储量约5亿吨。澡南县煤矿分布在青坨营、小水坡一带,属于开溧煤矿的延伸。溧南县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南堡、高尚堡、柳赞一带沿海及渤海湾沿海,储量超10亿吨的南堡大油田位于滦南县南部沿海。深南县在柏各庄、南堡、柳赞、高尚堡一带存在地热资源,深度1200米左右,温度30—60℃。滦南县建筑用沙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宋道口镇、程庄镇、扒齿港镇一带。
滦南县水系流域面积812.72平方千米,河道总长249千米,径流总量1.27亿立方米,年排游量1.49亿立方米。
滦河全长888千米,流域面积44750平方千米。滦河在滦南县境内长15千米,流域面积52.92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50.3亿立方米。
小青河全长51千米,流域面积107平方千米,其中在滦河县境内长47千米,流域面积89.9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553.8万立方米。
北河全长27千米,流经滦南县18千米,流域面积156.1平方千米,滦河县占123.1平方千米。
泝河全长33.4千米,流域面积206.4平方千米,其中在滦南县境内7千米,流域面积16.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15.5万立方米。1956年兴建国营柏各庄农场,开挖滦柏干渠,占用泝河河道中游段(流经滦南段长51.5千米)。现泝河上游段,即是未被滦柏干渠占用的泝河上游河道,从泝河发源地流经程庄镇徐家庄、段庄、小贾庄、大贾庄、东大马庄至殷庄村东入滦柏干渠,最大排水流量55立方米/秒。
杧牛河全长16.2千米,流域面积60平方千米。
小青龙河在滦南县境内长45千米,流域面积295.7平方千米。
双龙河在溧南县境内长31.5千米,流域面积121.3平方千米。
岳家河在涞南县境内长8.2千米,流域面积11.5平方千米。
2017年,滦南县平均降雨量510.7毫米,地下水总量1.66亿立方米。
滦南县海岸线长度为41.08千米,海域面积为8.04万公顷。
滦南县南部沿海地处渤海湾畔,属风能较丰富地区。由于潮汐及海风作用,开发建设风力发电场纵深区域可以延伸至水深30米以上,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
2021年末全县常住人口505288人,比上年末减少3284人,其中,城镇人口237663,城镇化率为48.23%。[5]
2017年,滦南县有少数民族人口17993人,28个少数民族成分,占全县总人口的3.15%,有13个少数民族村,均为满族村,包括长凝镇后苏各庄、晏各庄、张鲁庄、柳行、北王各庄,宋道口镇宋道口村、艾庄子、西桥、港北、东泽坨、司营,锛城镇北营村,程庄镇肖庄村。人口较多的有满族1.58万人(主要源于1644年清军入关满族人南下和1995—1997年修建桃林口水库青龙满族自治县移民),壮族610人,布依族526人,蒙古族368人,苗族218人,其余为百人以下。
2017年,滦南县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信教群众3000余人,其中天主教355人,基督教1500余人,佛教1500余人,伊斯兰教30人左右。有天主教堂3处,分别是长凝镇西暖泉天主教堂、马城镇东营天主教堂、青坨营镇崔新庄子天主教堂;基督教家庭活动点3处,分布在锛城镇靳营村、东黄坨镇郝各庄村、安各庄镇高横坨村;佛教家庭活动点4处,分布在锛城镇东南街村、锛城镇王庄子村、胡各庄镇戚庄村、胡各庄镇东胡村,有宗教团体1个,为滦南县佛教协会。
滦南县
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3亿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5亿元,比上年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96.8亿元,比上年下降2%;第三产业增加值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3%。三次产业比例为30.8:31.2:38.0。
202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6%。其中,食品烟酒上涨1.7%,衣着下降1.6%,居住下降0.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2.2%,交通和通信增长0.7%,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2%,医疗保健上涨0.2%,其他用品和服务增长1.3%。全县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1%。
2021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70.6亿元,比上年增长5.6%,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5]
2021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02.3万亩,总产量39.9万吨,比上年增长1.2%;棉花播种面积221亩,总产量16.2吨,比上年下降6.4%;油料播种面积24万亩,总产量6.9万吨,比上年增长4.1%;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31.5万亩,总产量155万吨,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13.4万亩,总产量65.9万吨,比上年增长0.1%。
2021年全年鲜果产量4.5万吨,比上年下降0.3%。
2021年全年肉类总产量8.7万吨,比上年下降6.4%,其中,猪肉5.8万吨,比上年下降12.1%。禽蛋产量4.6万吨,比上年增长23.9%;生牛奶产量48.1万吨,比上年增长9.9%。全县肉猪出栏74.5万头,比上年下降12.2%;奶牛存栏11万头,比上年增长5.9%。
2021年全年水产品产量7.6万吨, 比上年增长7.2%,其中,海水产品产量6.1万吨,比上年增长8.7%;淡水产品产量1.5万吨,比上年增长1.4%。
2021年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59.5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农业产值71.2亿元,比上年增长3.8%;林业产值0.3亿元,比上年下降47.6%;牧业产值53.5亿元,比上年增长4.1%;渔业产值26.9亿元,比上年下降0.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5亿元,比上年增长8%。牧业、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0.4%。[5]
滦南地理位置
2021年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80.3亿元,比上年下降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0%。
2021年,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看,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五大支柱行业依然对工业增长起到主导作用,其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6%,金属制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4.6%,造纸和纸制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4.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0.2%,五大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32.8亿元,比上年下降16.1%。
2021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实现1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2%。[5]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1.8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8.8亿元,比上年增长6.8%。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投资完成12.4亿元,比上年下降18.1%。分行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3亿元,占投资比重25.3%;第二产业投资147.3亿元,占投资比重59.2%,其中,工业投资148.6亿元,比上年增长9.3%,工业技改投资完成58.9亿元,比上年下降34.1%;第三产业投资38.4亿元,占投资比重为15.4%。
2021年全县施工项目412个,比上年增长7.3%。入统亿元以上投资项目54个,完成投资92.4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其中,入统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41个,完成投资55.3亿元,比上年增长67.1%。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6亿元,比上年增长5.2%。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23.2亿元,比上年下降10.9%;零售业零售额6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3%;住宿业零售额0.1亿元,比上年增长6.8%;餐饮业零售额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零售额67.7亿元,比上年增长8%;乡村零售额27.9亿元,比上年下降1.2%。
2021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350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2%。
财政、税收、金融
2021年全年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2亿元,比上年增长7.6%。财政支出完成40.4亿元,比上年下降8.5%。
2021年全年税收收入完成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
2021年全县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54亿元,比上年增长8.7%;各项贷款余额为1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1%。[5]
滦南县地处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1小时都市圈”,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都市圈的交融地带,是曹妃甸工业区最直接的经济腹地。唐港高速、沿海高速横亘东西,迁曹铁路、坨港铁路、滦海公路、迁曹公路、水曹铁路、迁曹髙速纵贯南北,距唐山三女河机场仅“半小时”车程,更有曹妃甸港、京唐港两大出海通道,是连接“三北”地区的重要枢纽,北方去往华东、华南的出海口。是中国北方和东北亚的重要货运集散地,连接东北亚、东南亚的重要海陆大通道。
2021年全县拥有基础教育校(园)280所,在校生80625人,教职工6760人,其中专任教师5983人。其中,普通中学25所,在校生29821人;小学101所,在校生31721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生81人。
202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4626元,比上年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9657元,比上年增长10.1%。[5]
2021年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6所,其中医院15个,基层医疗机构17个。卫生机构床位3135张,其中医院2450张,基层医疗机构565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021人,其中执业医师1089人,注册护士1421人。[5]
2021年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图书馆1座,总藏书17.5万册。乐亭大鼓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镇街综合文化站全部达标,荣获“河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连续25年保持“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5]
北河公园
北河公园2010年,滦南县委、县政府拆除北河南岸遮挡水面的二层商业楼3.5万平方米,兴建北河公园。公园设计融入历史文化、地方名人等元素,依水而建、借水设景,在东起滦海公路、西至福海大桥,长达3.2千米的河岸两侧,规划建设了三亭苑、三娥苑、惠民广场、尚民广场、健民广场、悦民广场六大景区,各景区通过宽3米的闭合式步行园路连接,总面积扩大到1650亩,其中水面870亩、广场绿地780亩。[12]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位于河北省滦南县潘家戴庄村,占地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56平方米。是经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批准,由省、市、县共同投资557万元兴建的,1997年11月奠基,1998年3月动工,2000年4月竣工,2000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
惨案遗址一直是周边群众凭吊遇难同胞,追忆民族耻辱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场所。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1993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中宣部列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纪念馆总体布局由南到北,依次为纪事碑、悼念广场、纪念卧碑、冤魂墙、下沉广场、陈列主馆,形成层次分明的空间序列;两侧有音像室、接待室,埋人方坑和合葬墓相互衬托,是一个集惨案性、遗址性、纪念性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
古墓群遗址
滦南县最著名的是古墓群遗址,包括滦南县甜井庄村辽代墓群、滦南县段庄村元代墓群、滦南县龙落湾村汉代遗址、滦南县周夏庄村汉代遗址、滦南县小坡子村汉代遗址。[13]
滦南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文化先进县。[14]孕育了评剧、皮影、乐亭大鼓“冀东文艺三枝花”,诞生了评剧创始人成兆才、皮影大王张绳武、乐亭大鼓靳文然等大师级人物,被命名为中国评剧之乡、乐亭大鼓之乡。[15]
滦南县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建置,因位于滦县南部,故名滦南县。
评剧融合了民歌、秧歌、莲花落、梆子、乐亭大鼓、滦州皮影等曲调和表演形式创造而成,前身是莲花落,俗称蹦蹦戏,为全国第二大戏种,被国家文化部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先生创作的《花为媒》、《独占花魁》、《杨三姐告状》等剧作享有盛誉。成兆才评剧团创作演出的以阳光拆迁、和谐拆迁为题材的现代评剧《三进门》轰动首都、唱响全省,参与创作的现代评剧《宋庆龄与新中国》演职人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皮影戏(5)皮影戏,是冀东民间地方剧种之一,是中国皮影戏的一个支派,有独特的唱腔和操纵技巧,制作影人是一种雕刻技术,借鉴戏曲的化妆、脸谱和服饰,加以艺术夸张,在操纵者(拿线的)灵活操纵下,与陪唱配合,影人形象生动,唱腔融入冀东方言、叫卖调、哭丧调,表演有声有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4年,滦南县皮影团赴葡萄牙演出传统皮影戏《刘瑞莲救驾》获得圆满成功。
乐亭大鼓博采各种传统说唱艺术的长处,吸收民歌、戏曲的某些腔调,用乡音说唱,以三弦、铁板、鼓伴奏,具有独特的唱腔、板式,是一种能说长篇大书,也能唱集锦小段、叙事抒情兼佳,深为群众喜欢的曲艺品种。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滦南县涌现出靳派唱腔创始人靳文然和文化部命名的乐亭大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三代传人何建春等许多大师级艺人,他们的代表作《薛刚反唐》、《碧海丹心》等享誉国内外。乐亭大鼓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花生是滦南县重要的经济作物,籽粒饱满,色泽鲜艳,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含量丰富,是传统的出口产品。1986年总产1.569万公斤。
海米是滦南县沿海地区的重要特产,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味微咸,蛋白质、维生素含量丰富,鲜美适口,是各种名贵筵席不可缺的海味。1986年总产6.2万公斤。
柏各庄大米多产于柏各庄、杨岭、胡各庄一带,其颗粒匀净、富有粘性、糯软香喷、适口性强,堪与“天津小站米”媲美。年产量13.947万公斤。
2017年12月13日,滦南县获评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县城。[16]
2019年2月2日,滦南县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7]
2019年9月,滦南县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9月20日,滦南县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18]
2019年12月31日,滦南县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19]
2020年6月30日,滦南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
2021年3月,入选“2021中国放心食品百佳县市”榜单。[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