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咏麟(3)2008年的《爱的根源》是千禧年后谭咏麟再度回温,重新吸引了大量歌迷的作品。而专辑《一点光》再续前缘,再次与广州交响乐团合作,用管弦乐辅以乐队音乐的形式,进行了一次精心地梳理和中和。专辑的制作团队囊括了潘源良、向雪怀、刘志远、周礼茂、林敏聪等香港乐坛艺人,这些人在谭咏麟的“撮合”下,毫无现时乐团命题作文般的匠气,相反犹如一场老友间的聚会[1]。
序号 | 曲名 | 作词 | 作曲 |
---|---|---|---|
1 |
《一点光》 | 向雪怀 | Timothy Gordine;Andrew Jackson |
2 | 《情思中独困》 | 谭建文 | Jiri Jani |
3 | 《Forever Young》 | 潘源良 | 刘志远 |
4 | 《情海方舟》 | E-芙连 | Allan Lau |
5 | 《旧生会派对》 | 小克 | John Laudon |
6 | 《理直气柔》 | 简嘉明 | Gary Philips;Nini Camps;Zach Berkman |
7 | 《蚕丝》 | 周礼茂 | John Laudon |
8 | 《爱未等于拥有》 | 潘源良 | 吴忠明 |
9 | 《玩不起》 | 林敏骢 | 郑嘉颖 |
10 | 《何谓爱》 | 陈咏谦 | R. Hauschild;L. Hussy;T. Kerr/R. Watkins[2] |
序号 | 曲名 | 作词 | 作曲 |
---|---|---|---|
1 |
《一点光》 | 向雪怀 | Timothy Gordine;Andrew Jackson |
2 | 《情思中独困》 | 谭建文 | Jiri Jani |
3 | 《Forever Young》 | 潘源良 | 刘志远 |
4 | 《情海方舟》 | E-芙连 | Allan Lau |
5 | 《旧生会派对》 | 小克 | John Laudon |
6 | 《理直气柔》 | 简嘉明 | Gary Philips;Nini Camps;Zach Berkman |
7 | 《蚕丝》 | 周礼茂 | John Laudon |
8 | 《爱未等于拥有》 | 潘源良 | 吴忠明 |
9 | 《玩不起》 | 林敏骢 | 郑嘉颖 |
10 | 《何谓爱》 | 陈咏谦 | R. Hauschild;L. Hussy;T. Kerr/R. Watkins[2] |
《一点光》延续了老港乐的传统。刘志远、向雪怀、潘源良、林敏聪,这些20世纪80年代香港流行音乐力量的出现,本身就代表一段过去,一种古典,比复古还复古。整张唱片最大的特点,在于香港城市题材的回归,让谭咏麟的音乐再度有了浓浓的生活气味。纯熟,自然,欢畅。就连歌词的命题也不拘泥于当年《雾之恋》《爱在深秋》的小情小爱,在谭咏麟一贯的唯美、细腻、浪漫的词风和曲风之上,添加上了弄弄的浪漫怀旧气息[1]。因此,《一点光》就有了迥异于同时代所有粤语唱片不同的味道:文字写实又扎实,旋律感性又平实。尤其是《ForeverYoung》,醇厚优雅,不会让人控诉谭咏麟因生理而退步的声线,反而因为声与曲的合二为一,有了一种独特的底蕴意境。比起形式上的卖萌,更有一种青春涌动[3]。
主打歌《一点光》自是唱得动人,向雪怀排遣心中烦闷的怀旧歌词,却是有香港黄金时代古韵遗风。而专辑《一点光》最大卖点就是与广州交响乐团的合作,让Band与管弦乐结合,所以整张专辑的编曲,很聪明的,用宏伟开阔的弦乐,找了个易于接受的切入口,与香港流行曲不尽一致。
《情思中独困》钢琴前奏很有分量,有困兽欲挣脱不能的感觉。《旧生会派对》则走起了复古迪斯科风,那些跳舞节奏则是谭咏麟鬼马的一面。《玩不起》就有了电音band感觉,曲风很80年代。至于最后一首的《何谓爱》,CY的编曲开始就深得人心,气度惊人,谭咏麟惯用的抖音,愈演愈烈,用这样的一首恢弘的歌曲做Ending。
《理直气柔》找来温拿的彭建新搭档王宗尧一起调侃情侣间相处之道,民谣加弦乐的编配不由地忆起《爱是这样甜》这些熟悉小品。《情海方舟》算是最为苦情的一曲,但破坏了整个情歌部分的整体氛围,它更适合陈奕迅这样的年轻一辈来演绎。
时间 | 颁奖方 | 奖项 | 结果 |
---|---|---|---|
2013年1月 | 华语金曲奖 | “十大华语唱片”(粤语) | 获奖[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