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特拉它以岩石的色彩而闻名于世。佩特拉因其色彩而常常被称为“玫瑰红城市” 。这是源于19世纪的英国诗人J·W·柏根的一首诗里的一句:“一座玫瑰红的城市,其历史有人类历史的一半。”(但几年之后,当柏根去该地参观后,他不得不承认当初所作出的此番描述是不确切的,佩特拉并非是玫瑰红色的,它甚至不能称为一座城市,却更像一座纪念碑似的公墓——这儿的房屋可能是泥制的,已不复存在。实际上,这里的岩石不只呈红色,还有淡蓝、橘红、黄色、紫色和绿色。)佩特拉一词源于希腊文“岩石”(petrus)。很可能《 旧约全书》中称的“塞拉”(意义也是岩石),即 摩西出埃及后“点石出水”的地方,就是佩特拉。但也有学者认为《旧约》中的塞拉只是指石头,而不是一个城市的名字。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史前时代,这里曾是古代纳巴泰(也有译为“纳巴特”的)人建立的厄多姆王国都城。公元前6世纪,阿拉伯游牧民族 纳巴泰人的部落控制了 约旦阿拉伯干河(意为一年中某段时间内河水泛滥的沟壑)的东部,纳巴泰人从 阿拉伯半岛北移进入该地区(今天约旦和南叙利亚境内)。大约公元前312年,纳巴泰人(古代阿拉伯部落)在此定居。在他们建造的众多安居地中,尤以首都佩特拉最为突出:这是 亚喀巴与 死海间的一片长峡谷区域。由于控制了重要的贸易通道,纳巴泰人变得强大而富有。佩特拉是他们的遗产。这些墓碑群曾被认为是房屋,人们认识到这是些坟墓,它们开凿于海拔914米的难以到达的岩石中。有的墓碑群图案细致典雅;有的是 纳巴泰特色的“阶梯式”山墙压顶装饰,体现了埃及和 亚述建筑的风格。整个建筑重点放在正面,内部则是毫无装饰的巨室。聪明的 纳巴泰人选择佩特拉基于以下理由:第一,它易守难攻,唯一的入口是狭窄的山峡,敌方无法调集大军攻城,可说是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第二,资源丰富,环抱城市的高地平原上森林繁茂,木材丰富,牧草肥沃,利于游牧;第三,水源充足,一股终年不断的喷泉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纳巴泰人又充分利用了该地的另一地理特点,大获其利。佩特拉位于亚洲和阿拉伯去欧洲的主要商道附近,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们押运着满载货物的骆驼队经过佩特拉门前—一阿拉伯的香、经 波斯湾输入的印度香料、埃及的黄金以及中国的丝绸都要途经佩特拉,运往 大马士革、泰尔以及 加沙等地的市场。与此同时,皮塔还是通往希腊和 地中海各地的门户,接近商道线的 纳巴泰人得天独厚,赢利不少。他们有时也采取不法的海盗行径,但大多数时候是靠收取途经货物的税和过路费获利的。他们有时也为旅客、商队及牲口做向导,提供食物和水,朝廷有偿服务。
佩特拉成为了 纳巴泰人的首都,在岩石中开凿墓地成了一种风俗。有些考古学家认为,这种习惯可能起源于早期居住在那儿的当地人,后来又由纳巴泰人继承和吸收了。虽然学者们对纳巴泰人的宗教信仰一无所知,他们相信该民族可能把已故的国王们视为神灵,把他们的陵墓视为神庙。纳巴泰人也建造其它庙宇,有的嵌凿在岩石中。不过其中最大的一座是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独立式建筑,可能是用来供奉佩特拉主神都萨尔斯的,该神的象征是一块石头。
纳巴泰达到了全盛时期。版图最大时,王国由大马士革一直延伸到 红海地区,从某种程度上讲,它的影响已超越疆界、广泛传播且影响久远: “ 纳巴泰人的”文字进化成了当代阿拉伯文字,在当今大部份阿拉伯世界中广泛使用。公元前80年~前65年,国王阿尔塔斯二世统治时期,纳巴泰人铸造了自己的钱币,建造了希腊式的 圆形剧场, 佩特拉城蜚声于古代世界。无论何地,甚至远至中国,只要有骆驼商队,只要有贸易团体,人们都听说过神话般的石头之城。
古罗马人接管佩特拉以后,佩特拉成为 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并曾一度是罗马东部省城的佼佼者,拥有广场、公共浴室、剧场等所有 古罗马文化常有的建筑。在罗马人统治下,佩特拉曾一度繁荣昌盛,罗马工程师们铺筑商道,改进灌溉设施。可是佩特拉的贸易——该城的经济支柱却开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货物依靠 海上运输, 地中海岸的一座名叫 亚力山大的城市抢走了它的一部分生意;陆地运输也开始变化,罗马人在它北部兴建了一条大路,连通了 叙利亚的 大马士革与 美索不达米亚(今天的 伊拉克),掠走了更多的运输贸易。到了公元3世纪,佩特拉的经济实力和财富大大减弱。公元3世纪以后,随着贸易路线的改变,佩特拉的重要性大为削弱。最终它被遗弃了。而后的漫长岁月中,除了 阿拉伯沙漠中的游牧民族贝督因人外,少有游人访问此地。佩特拉只为当地部落的居民所知。
佩特拉沦为 拜占庭(或称 东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在这期间,它成为一座基督教城市,是拜占庭(或称 东正教)大主教的居住地。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地区东山再起,迅速波及西亚和北非地带。伊斯兰帝国日趋强大,最终控制了从西班牙到 阿富汗的广大地区, 阿拉伯人佩特拉区又成了伊斯兰帝国的一个小省。
佩特拉的地理位置极其神秘并很特殊,唯一的入口是狭窄的山峡。此峡谷最宽处约7米,最窄处仅能让一辆马车通过,全长1.5千米左右。进入峡谷,甬道回环曲折,险峻幽深,路而覆盖着卵石。峭壁上的岩石,在风雨长期作用下变得平整光滑,似刀削斧砍。顺峭壁仰望苍穹,蓝天一线,壮观而又美丽,“一线天”的名称由此而来。
公元1812年,佩特拉被一个名叫约翰·伯克哈特的瑞士探险者重新发现。此人能说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打扮得像一名 穆斯林。他说服了当地的一位向导,表示希望能在一座墓前敬献一头山羊(因为他听到传说这座墓的附近有一座被埋没的城市)。那位向导便带着伯克哈特沿着如今游客到佩特拉的必经之路 锡克——一条深陷在岩石的狭窄的裂缝行进。当他们沿着狭窄、隐蔽的锡克前进时,忽然间看见了阳光照射下的宝库正面,毫无疑问,这样的经历在任何时代都给人一种惊奇的感受。
佩特拉整座城市的高大雄伟的殿堂排布在周围山崖的岩壁上,门檐相间,殿宇重叠,十分壮观。山谷在宝库的一边展开,展现出众多的开凿于岩石中的坟墓。这些墓由粉色的 沙岩构成,也掺杂着很多其他颜色。有的碑上的雕刻暴露在风中,受到侵蚀而无法辨认。有足够的考古学方面的证据表明,早先的佩特拉既不是玫瑰红的也不是类似鲑鱼的粉红色,而灰泥粉饰,与今天看到的情况完全不同。
“宝库”卡兹尼(Khazneh)建于纪元初年,其建筑特色具有典型的 古希腊后期建筑风格。这一建筑的设计风格与其说是纳巴泰式,不如说是古典式的。这是一座在岩石中建成的巨型建筑——其正面宽27米(另一资料:30多米),高40米,入口高达8米,使得任何站在里面的人都显得极其渺小。
卡兹尼名为“宝库”是因为传说这是历代佩特拉国王收藏财富的地方。整个殿门分两层,下层有两根 罗马式的石柱,高10余米,门檐和横梁都雕有精细的图案。殿门上的约3个石龛中,分别雕有 天使、圣母以及带有翅膀的战士的石像。宫殿中有正殿和侧殿,石壁上还留有原始 壁画。
进入其中后有一巨室,石阶尽头是一壁龛,其中或许存放过一位神的塑像。前面的空地是专门容纳前来朝拜的巨大人群的。佩特拉正面顶部的瓮被认为曾是用来存放某位 法老财宝的,以前许多的旅游者曾尝试用枪击中这只瓮以获取其中的财宝。
从佩特拉中部出发经半小时的山路便到达代尔。代尔是重要的进行宗教庆祝活动的场所。高地另一段陡峭的山路通往阿塔夫山脊。在一片人造的高地上有两 方尖碑,山腰再往上一些是另一块被夷平的地,约有61米长,18米宽。高地被理解成用于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高祭台上是放祭品的地方,纳巴泰人供奉两个神:杜莎 里斯和阿尔乌扎。这里的祭台有排水道。可能是用来排放血的,有迹象表明,古纳巴泰人曾用人来进行祭祀。
一位学者旅游此地是这样描绘佩特拉的:
通往佩特拉的必经之路是一个叫西(锡)克(Siq)的山峡,深约200英尺。这条天然通道蜿蜒深入,直达山腰的岩石要塞。这就是加保·哈朗(圣经中称为荷尔的)要塞。西(锡)克山峡漆黑一片,回声荡荡,可是一转过这令人 毛骨悚然的山峡,则是另一番景观,世上最令人惊叹的建筑就呈现在眼前:高130英尺,宽100英尺,高耸的柱子,装点着比真人还大的塑像,整座建筑完全由坚固的岩石雕凿成形。这座建筑名叫卡兹尼,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其色彩,由于整座建筑雕凿在沙石壁里,阳光照耀下粉色、红色、桔色以及深红色层次生动分明,衬着黄、白、紫三色条纹,沙石壁闪闪烁烁,无比神奇。
过了卡兹尼,西(锡)克峡霍然开阔,伸向约1英里宽的 大峡谷。这峡谷中有一座隐没于此的城市:悬崖绝壁环抱,形成天然城墙;壁上两处断口,形成这狭窄山谷中进出谷区的天然通道。四周山壁上雕凿有更多的建筑物。有些简陋,还不及方形小室大,几乎仅能算洞穴;另一些大而精致——台梯,塑像,堂皇的入口,多层柱式前廊,所有这一切都雕筑在红色和粉色的岩壁里。这些建筑群是已消失的 纳巴泰民族的墓地和寺庙。
到了20世纪,佩特拉成为旅游圣地,同时也成了考古学家研究的重要而严肃的课题之一。首批当代考古队考察了佩特拉的石雕墓地和庙宇,研究者们确定佩特拉建筑融入了埃及、 叙利亚、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以及罗马的建筑风格,展示出一个多国文化交流中心城市的风貌。
1985年佩特拉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V)作为 约旦的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第一份文化遗产。
佩特拉如同一本仅被读过几页的书,无论你走到佩特拉的何处,你都会面对这样或那样的一些谜。这里有许多 无法解答的问题,而神秘的气氛使得这原已特别的地方更具吸引力。
愿考古学家和研究历史的学者向我们揭示更多有关佩特拉从史前到 伊斯兰时代的历史。ACOR总裁于1994年这样说,“ 佩特拉城几乎还未被人触及过,我们期望会有许多惊人的发现等待着我们,这是个一流的考古地,一个中东最大的考古宝藏。”
另外,电影制片人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和乔治·路卡斯合作, 曾实地拍摄了影片《印第安纳·琼斯和最后的十字军》 (又名《 圣战奇兵》 《夺宝奇兵四》),并且《 变形金刚2》,《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都在佩特拉取景。以与考古学家们截然不同的艺术方式使佩特拉名垂青史!
佩特拉古城面临移除世界遗产资格,根据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规定,凡由于保护不力或过度开发等人为原因损坏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将被取消“世界遗产”资格而列入“濒危遗产”名录。 约旦旅游部门官员承认佩特拉古城在过于几年来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问题。旅游部负责人表示将尽快采取行动,着手改善和保护古城的基础设施与环境。
佩特拉的地理位置极其神秘。它隐没于 死海和 阿克巴湾(今天的 约旦国境内)之间的山峡中。佩特拉不完全是一个消失了的城市,历史学家们还清楚地记得它的存在。在公元2、3世纪—— 罗马帝国全盛时期——佩特拉曾一度是罗马东部省城的佼佼者,然而后来却一度长期衰落。
通往佩特拉的必经之路是一个叫西克的山峡,深约200英尺。这条天然通道蜿蜒深入,直达山腰的岸石要塞。这就是加保。哈朗(圣经中称为荷尔)的要塞。西克山峡漆黑一片,回声荡荡,可是一转过这令人毛骨悚然的山峡,则是另一番景观,世上最令人惊叹的建筑就呈现在眼前:高130英尺,宽100英尺,高耸的柱子,装点着比真人还大的塑像,整座建筑完全由坚固的岩石雕凿成形。
这座建筑名叫卡兹尼,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其色彩,由于整座建筑雕凿在沙石壁里,阳光照耀下粉色、红色、桔色以及深红色层次生动分明,衬着黄、白、紫三色条纹,沙石壁闪闪烁烁,神奇无比。过了卡兹尼,西克峡霍然开阔,伸向约1英里宽的大峡谷。这峡谷中有一座隐没于此的城市:悬崖绝壁环抱,形成天然城墙;壁上两处断口,形成这狭窄山谷中进出谷区的天然通道。
四周山壁雕凿有更多的建筑物。有些简陋,还不及方形小室大,几乎仅能算洞穴;另一些大而精致——台梯,塑像,堂皇的入口,多层柱式前廊,所有这一切都雕筑在红色和粉色的岩壁里。这些建筑群是已消失的 纳巴泰民族的墓地和寺庙。
历史将永远铭记重新发现佩特拉的功臣——贝克哈特,而重新发现佩特拉本身就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19世纪初,处于 穆斯林世界的佩特拉与西方世界完全隔绝,由于战乱,除了 阿拉伯沙漠中的游牧民族 贝都因人外,几乎没有外人涉足此地,任何西方人对它的接近都将引来极大的危险。1806年,一名德国学者曾试图“好奇地溜进”佩特拉而惨遭杀害。
1812年,一位年轻的 瑞士探险家名叫约翰·贝克哈特,热衷于对阿拉伯文明的研究,他身为“非洲内陆地区 研究促进协会”成员,奉命前往非洲研究 尼日尔河的源头。他精心准备着自己的旅行计划,由于要穿越西亚的阿拉伯世界,因此他必须学会如何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讲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他在 叙利亚和 约旦完善他的伊斯兰教的知识。本职工作的便利给他的研究带来了重大机会,在从 大马士革去 开罗的途中,他听说一个被瓦迪 穆萨群山保护的城市竟遭至难以置信的毁灭性破坏(瓦迪穆萨至今仍标在佩特拉的地图上,从游客中心搭的士出发未超出一个 第纳尔起步价的车程)。他知道当地的贝都因人从未见过欧洲人,他们对任何陌生人都抱着猜疑和敌意,为了不招致他们的惊觉与怀疑,贝克哈特精心制订了周密的调查计划。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因此试图达成一个目标,来表示对 亚伦(圣经中人物)的敬意,我要寻找谷地尽头的亚伦墓。”谷地应就是传说中被群山包围的佩特拉。
他装扮成阿拉伯人,蓄了长须,改名为埃 布拉罕·依布·阿布道拉。由于他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和丰富的伊斯兰教知识,沿途被误认为 伊斯兰教的学者而未引起怀疑。他雇了一个当地的向导领他去亚伦墓,一切依计划进行:走过狭长、险峻的西克峡谷,惊人的一幕出现在他眼前,他不露声色,只是匆匆巡看了法老宝库和厄恩墓,马上断定他脚下的城市就是传闻中的佩特拉,他在日记中写道:“瓦迪 穆萨的毁灭,可能就是指古城佩特拉。”惊人的发现纵然令他激动万分,但他未敢久留,只呆了一天就离开了佩特拉。他是第一 个证实传说中的佩特拉尚还存在的西方人。这一天是1812年8月22日。
追溯历史,佩特拉的建造者 纳巴泰人在现代人的眼中,始终是一个充满了迷惑的民族。他们好像在一夜之间控制了 阿拉伯半岛到 地中海间的重要商路,一夜之间建立起了佩特拉。鼎盛时期, 纳巴泰王国的疆域从 大马士革一直延伸到红海地区,却始终将都城定在群山环绕、易守难攻的佩特拉。
然后,似乎一夜之间他们又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在这一点上, 纳巴泰文明很像 印加文明,来也突然去也突然。据说印加文明的消失,主要是因为西班牙探险家带去的疾病。而纳巴泰人败于罗马人后,一下子无影无踪,连一点线索都未留下,只有一整座 石城让现代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抓耳挠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