喃哆血

喃哆血

中文名 喃哆血
规格 最大直径60公分、高度可达2米
吹奏时段 农历六月底至七月十四晚12点
类型 民间吹奏乐器
目录导航

喃哆血简介

来历

两千多年前的汉、楚两军交战时, 汉国军民曾用过类似喃哆血的雄浑笛声作为号角来震慑对方、壮己军心,并最终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从此,吹喃哆血成为了一种民间风俗,并一直流传至今。每到农历七月十四,吹奏喃哆血的场面都热闹非凡。

制作

喃哆血由竹笛与“牛角”两部分组成。

竹笛一般是用细黄竹做材料,截取其中的一节,靠节这头开一条进气的“唎(舌)”,另一端开个小孔,调节音阶用。

牛角部分:一种白话“勒古",学名”露兜“的植物的叶子,去掉刺,卷成一个牛角状的高声喇叭。

音色

大型喃哆血,牛角部分直径可达60公分,整个高度可达2米。喃哆血的声音浑厚悠远,可以传达数里之外。越大的喃哆血,其声音就越大,就传得越远。

配以独有的喃哆血乐曲,可以触动到心灵深处。多人竞赛的场面,尤为震撼!

曲谱词

喃哆血没有固定的曲谱词,基本上是靠吹奏者的自由发挥。一般来说,包含以下搞笑内容:喃哆血,喃哆血,喃喃喃哆血,吹到屙血;喃哆血,喃哆血,哆血哆血,楚王死,楚王绝。。。

禁忌

从六月底七月初开始,吹喃哆血的人就渐渐的多起来了,直到七月十四这天的大高潮为止。

但一旦到了七月十五的凌晨0时,所有未停下的喃哆血都会马上哑火,并当场砸烂喃哆血,等到来年农历六月底再吹。

据说:如果过了七月十四,还吹喃哆血的话,会招邪入宅,鬼魂上身,会有不测之祸!

比赛活动

平政镇

龙须新村喃哆血比赛:农历七月十四晚。

平政圩喃哆血比赛:农历七月十一。

平政圩喃哆血表演:农历七月十四。

六靖镇

上世纪90年代,在 六靖镇电影院工作的廖源曾组织过一次喃哆血大赛。比赛要点有三:比谁吹得更响亮、比谁吹得更久(高手可以连续吹个把小时)、比谁吹得更动听。该镇的叶大汉获第一名。此后,每年的“七月十四节”都有数十笛手齐聚 龙湾村演奏、比艺。

喃哆嗬文化节

首届喃哆荷文化节

2012年8月28日,农历七月十二,由北流市文体局、六靖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北流市首届喃哆嗬文化节在六靖镇隆重开幕。

当天中午12时,一阵阵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响起,六靖镇喃哆嗬文化节正式拉开帷幕。

首先进行的是大型喃哆嗬文化宣传游行活动。游行队伍以舞狮队打头阵,紧跟舞狮队身后的是100多位老、中、少喃喃哆血选手。他们着装齐整,同时吹奏喃哆血,响声大震。

随后,还有秧歌队、舞艺队以及十多辆彩车。整个游行队伍绵延一公里,场面十分壮观。

第二届喃哆嗬文化节

2013年农历7月14日晚,历时4天的北流市第二届喃哆嗬文化节在六靖镇灯光球场落下帷幕。本届文化节的喃哆嗬演奏比赛除了继续进行个人比赛,还增加了包括六靖、清湾、石窝和平政四个镇参加的镇级团体赛和六靖镇各个村参加的村级团体赛。7月14日晚进行了个人决赛和双人大笛表演、团体表演,众多喃哆嗬爱好者们齐聚一堂,一阵阵雄浑悠扬的喃哆嗬笛声,再次让群众感受到了喃哆嗬的民俗文化魅力,也为大家欢度中元节增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第三届喃哆嗬文化节

2014年8月9日晚,历时4天的六靖镇第三届喃哆嗬文化节落下帷幕。

第三届喃哆嗬文化节进行了个人竹笛演奏比赛,评出笛王、笛帅、笛将各1名,优秀笛兵10名。在9日晚举行的颁奖晚会上,获奖的喃哆嗬吹奏高手与众多爱好者齐聚一堂,奏响雄浑悠扬的喃哆嗬笛声,再次让从十里八乡赶来的群众感受到了喃哆嗬的民俗文化魅力。

喃哆血之忧思

以前,大人、小孩都会吹喃哆血。但九十年代以后,喃哆血被慢慢冷落。二十一世纪以来,精通喃哆血的乡民已寥寥无几,年轻人基本上不会吹了。

传承弘扬这一传统文化现已刻不容缓。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