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转移性肿瘤比较少见,因为眼动脉与颈内动脉成直角分支,所以血流中的肿瘤栓子由于血流速度关系往往容易停留于颅内(脑及脑膜),而不易经过眼动脉进入眼内。单眼者多,左眼多于右眼,因左侧颈总动脉直接从主动脉弓上发生,肿瘤栓子经此处上行易入左眼,而右侧需要绕过无名动脉,比较困难。也有双眼同时发病者,但少见。癌肿多于肉瘤或黑色素瘤,因为全身癌肿的发病率较肉瘤或黑色素瘤高,其中最常见的是乳腺癌,其次为肺癌、胃癌等。转移性肿瘤多发生于脉络膜,因为睫状后短动脉数目多于睫状后长动脉及睫状前动脉,所以发生于脉络膜多于虹膜、睫状体。
单眼者多,左眼多于右眼,因左侧颈总动脉直接从主动脉弓上发生,肿瘤栓子经此处上行易入左眼,而右侧需要绕过无名动脉,比较困难。也有双眼同时发病者,但少见。癌肿多于肉瘤或黑色素瘤,因为全身癌肿的发病率较肉瘤或黑色素瘤高,其中最常见的是乳腺癌,其次为肺癌、胃癌等。转移性肿瘤多发生于脉络膜。
眼部症状
眼内转移性肿瘤 为全身症状之一,一般是晚期转移到眼内,但也有早期即转移到眼内者。
视力障碍
早期症状常有中心暗点及视力减退,因为眼内转移性肿瘤多发生于后极部,尤其黄斑部之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如肺癌咽癌等。严重者到晚期可以出现继发性青光眼。
转移性肿瘤病程发展较迅速,常伴随有发烧、消瘦、乏力及原发灶的肿块,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大多数病例可检出高水平的免疫复合物(>25μg/ml),癌胚抗原大于10ng/ml,则提示有转移性疾病的可能。眼部的平面视野可查出与肿瘤相符的绝对暗点。另外可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B超、CT检查。
1.有恶性肿瘤史,特别是乳腺瘤、肺癌、胃癌。
2.左眼比右眼多见,多发生于脉络膜。发病急,发展快,头痛、眼痛明显。
3.视力障碍、中心暗点、视野缺损是主要的早期 症 状。
4.早期眼底后极部有扁平隆起,境界不清,附近可见大小不等之黄色斑点或小出血点与色素斑点。时间较长者可沿脉络膜平面扁平发展,眼底呈扁平型视网膜脱离;有的则出现较重的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呈青灰色或灰黄色,转移灶常为多发性,增大后互相融合,玻璃体清晰。
5.肿瘤组织坏死,其毒素可引起虹膜睫状体炎与继发性青光眼。
在鉴别诊断中应该注意者是:视网膜发育异常;晶体后纤维增生;转移性眼内炎;渗出性视网膜炎(Coats病):发生于7-8岁以上男性青少年,多为单眼,病程进展缓慢。眼部检查,玻璃体很少有混浊,视网膜呈白色渗出性脱离,广泛的毛细血管扩张及出血点和胆固醇结晶。而Rb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玻璃体混浊较多见,视网膜脱离为实性,血管怒张及新血管多限于肿瘤区。此外,从X光照片、CT及超声诊断均有明显不同,可除外Coats病。
无有效预防措施,只要是防止其他肿瘤的转移。
眼内转移性肿瘤 主要是治疗原发病灶,患眼早期亦可试用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及免疫治疗等。但如视力已丧失且眼痛较重者可作眼球摘除术。预后不佳。
肿瘤穿破巩膜进入眶内,导致眼球突出;也可向前引起角膜葡萄肿或穿破角膜在球外生长,甚至可突出于睑裂之外,生长成巨大肿瘤。或者出现向全身转移。
眼肿瘤和眼眶病的诊治介绍
生长在眼部的肿瘤和和眼眶病变既影响美容、损害视力甚至失明,也可因恶性肿瘤转移而致命。因此,对眼部肿瘤和眼眶病的诊治及预防是临床眼科的重要任务之一。
眼睑和眼球浅表肿瘤,从发病开始就容易被患者或家人注意。眼内肿瘤易引起视力功能障碍,若肿瘤增大或充满眼球,可见瞳孔异常反光或红痛不适,包括眼眶肿瘤在内的眼眶病变常引起眼球突出或移位及眼周变化,病变可原发眼眶或来自副鼻窦或颅脑或全身,也可原发眼眶而向眶外副鼻窦或颅内发展,造成严重损害。近十多年来,由于医学影像的迅速发展,B型超声波仪、彩色多普勒仪、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象(MRL)、荧光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的应用,有助于对眼眶肿瘤和病变定位定性和治疗方案的设计以及手术进路的选择,大大提高了诊治水平,特别是提高了眼眶肿瘤切除、眼眶减压术、眼眶成形术和眼眶骨折修复手术的质量。在此方面,我们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眼眶肿瘤在儿童多是良性的,最常见为血管病,多能治疗。在老年人则恶性肿瘤较常见,如睑板腺癌、基底细胞癌等,多需局部控制性切除,只要切除干净,极少复发,而且配合眼睑成形手术,亦能保持眼睑的外观。
儿童最常见的眼内肿瘤是视网膜母细胞癌,发病率约为1/15000至1/18000,是最常见的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好发于3岁以下小儿,少见于7岁以上儿童,约40%属遗传型,双眼发病在30%左右。临床上常因睡孔后有黄白色反光(俗称猫眼)或斜视而引起家人注意。过去此病误诊或漏诊率较高,找眼科医生诊治时,病情巳相当严重,几乎大多数均需摘除眼球,死亡率甚高。随着现代诊治水平的提高,我中心积累丰富的经验,引进先进的检查技术,正确诊断巳达国际先进水平,可抽取患儿血液作遗传基因检查,可将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提早到胎儿水平。若患病早期及时诊断,采用激光、冷冻或放射治疗,不仅可保住眼球,也可保存有用视力。若需摘除眼球也可应用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眼眶,可极大地改善患儿的外观并有利于眼眶发育。这类患儿的诊治常需家人的理解、重视和配合,才能取得疗效。
成人较常见的眼内肿瘤是恶性葡萄膜黑色素瘤,我们能采用先进的检查诊断技术,正确诊断此类肿瘤。对于选择性病例,在国内率先开展肿瘤的局部切除术,不仅保住了眼球,还能保存有用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