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

中文名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
属性 非营利性组织
主要成就 荣获“功绩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测绘大队称号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荣获“最美奋斗者”集体称号
目录导航

发展历史

1954年国测一大队创建。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开创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历史。

1991年国测一大队被国务院授予“功绩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测绘大队称号,负责国家测绘基准体系的建设与维护,包括国家和省级大地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重力控制网的布测,其测绘业务能力代表着我国大地测量工作最高水准,是我国基础测绘的主力军,多年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测绘保障。

1996年、2001年、2016年国测一大队三次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会圣火登顶珠峰,实现了奥运火炬在世界最高峰的传递。这一壮举深刻诠释了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和“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测一大队被中央9部委授予“最美奋斗者”集体称号。

2020年3月2日起国测一大队53名测绘队员,在珠峰及外围地区,克服环境、气候恶劣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重重困难,陆续开展了水准、重力、GNSS、天文等测量工作,完成了一等水准测量480千米、二等水准测量240千米、加密重力测量190点、绝对重力测量1点、天文测量1点、局部GNSS控制网测量60点、板块运动监测网21点,布设卫星导航定位连续运行临时基准站2点,完成了6个珠峰高程测量交会点的踏勘、选埋、高程传递等基础性测量工作,剩余少量基础性测量工作正稳步推进。

2020年4月30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由国测一大队和中国登山队组成。[1]

5月6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出发仪式在珠峰登山大本营举行。30多名队员当日从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出发,开启珠峰高程登顶测量[2]

5月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进驻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

5月8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全体队员在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进行休整。当天早上,西藏拉萨喜马拉雅登山向导学校的6名修路向导、7名北坳运输人员、20名海拔8300米运输人员从前进营地出发,准备通过北坳冰壁。当他们攀登到海拔6700米的时候,发现攀登路线上雪比较深,有流雪的危险,所有人员撤回前进营地。[3]

5月9日,因天气原因,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分两批从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撤回大本营进行休整。修路队和运输队继续留在前进营地等待好天气,以通过北坳冰壁,完成修路和运输任务。根据研判,此次登顶测量时间将比原计划推后。

5月10日7时,为完成顶峰修路和海拔8300米以下各营地运输任务,2020珠峰测量登山队副队长次仁桑珠带领西藏拉萨喜马拉雅登山向导学校(以下简称西藏登山向导学校)的6名修路队员和7名运输队员,从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出发,向海拔7028米的C1营地前进[4]。18时30分左右,2020珠峰测量登山队第二批下撤攀登队员抵达大本营[4]

5月16日14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营出发,再次向珠峰发起挑战。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峰说,如果天气条件允许,测量登山队有望于5月22日登顶。[5]

5月1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11时左右从海拔5800米的过渡营地出发,用了将近5个小时,走了近9公里,到达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队员状态良好。

2020年5月18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长次落在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召开攻顶动员会,公布攻顶队员名单。12名攻顶队员预计在5月22日登顶。

2020年5月24日14时15分,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部分人员从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出发,前往海拔7028米的北坳营地,准备第三次向顶峰发起突击。如果天气等情况顺利,队伍计划于5月27日攻顶,完成顶峰测量任务。

2020年5月26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从海拔7790米的C2营地出发,将抵达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预计5月27日凌晨攻顶。[6]

2020年5月26日17时,经过12个半小时的坚强奋战,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冲锋修路组6名队员把安全路线绳全程铺设至珠峰峰顶,这6名冲锋修路组队员分别是:多吉次仁、旦增罗布、顿巴、次仁罗布、扎西贡布、多吉。[7]

重要事项

习近平主席于2019年10月12日至13日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联合声明》,其中提出:考虑到珠穆朗玛峰是中尼两国友谊的永恒象征,双方愿推进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合作。双方将共同宣布珠峰高程并开展科研合作。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联合声明》,自然资源部会同外交部、国家体育总局和西藏自治区政府组织了2020珠峰高程测量工作。

此次珠峰高程测量正值中国和尼泊尔建交65周年之际,自1955年建交以来,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尼关系始终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此次珠峰高程测量是发展两国友谊的新举措。

2019年也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开展此次珠峰高程测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为推动珠峰高程测量工作顺利开展,保证测量工作的科学性、高程成果的精确性,自然资源部组织了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单位的精锐力量,编制珠峰高程测量技术设计书和实施方案。陈俊勇院士、杨元喜院士领衔的测绘科技与管理方面的专家进行了严格审查把关,对“综合运用GNSS卫星测量、精密水准测量、光电测距、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天文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绘技术,精确测定珠峰高程”的技术路线,给予了充分肯定。

人员组成

根据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活动部署,成立攻顶组、支援组和接应组。其中,攻顶组组长为次落,其余11名攻顶组队员为袁复栋、李富庆、陈刚、王伟、桑登次旺、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旺青索朗、洛桑顿珠、次仁罗布。

接应组组长为次仁桑珠、副组长为旺多,支援组组长为蔡卿,组员为张卫东、贡秋桑登、宋红。

创新突破

本次珠峰高程测量工作重点在以下五方面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一是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测量工作;二是国产测绘仪器装备全面担纲本次测量任务;三是应用航空重力技术,提升测量精度;四是利用实景三维技术,直观展示珠峰自然资源状况;五是测绘队员登顶观测,获取可靠测量数据。

登顶珠峰

2020年5月27日凌晨2时许,测量登山队队员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于凌晨4时45分到达海拔8500米的第一台阶;清晨7时许,队员们跨过海拔8700米的第二台阶;当天9时55分许,队员们已跨过海拔8800米的第三台阶,向顶峰冲刺。当天上午11:00,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的8名攻顶队员成功登顶。[8]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