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市场上 琳琅满目的各类纺织品中, 棉花纤维的使用比例在大幅度下降。由于棉花价格居高不下,而且剧烈波动,下游客户逐步采用混纺原料或者化纤原料代替棉花。在广交会上,原来传统的“用棉大户”牛仔服装,广泛采用了粘胶、棉混纺纱和再生纤维混纺纱,可以说,大量使用化纤原料替代棉纤维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使用非棉纤维,可以避免棉花价格的波动而造成的订单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满足了市场对于不同功能性服装的需求。
由于纺织品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对于 纺织品的功能性要求也日益复杂。这就需要生产企业不但具有订单操作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新产品开发的能力。这方面,广交会上的台湾参展商值得大陆企业学习。与几家台湾展商交谈发现,他们每年拿出企业利润的15%~20%作为新产品的研发费用,所开发的功能性 纺织品广泛被运用在各类功能性服装、产业用纺织品、汽车用纺织品领域。反观大陆的大部分棉花、棉纱生产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常年处于低水平的“出卖资源和出卖体力”的层面上,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市场要求,没有人才和实力的公司很快就会被淘汰。
新华网 海南频道6月11日电(易洁 潘达强)6月11日至14日,“ 保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巡回展”在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举行。活动期间,海南本地居民凭身份证,仅需购买35元的观光车票,即可玩转槟榔谷(参团者除外)。
巡回展上,槟榔谷景区展示了“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黎族竹木器乐”、“ 黎族钻木取火技艺”“树皮布制作技艺”等,受到了游客的支持与好评。
保亭县文体局副局长、县非遗中心主任陈运新表示,槟榔谷景区作为黎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领头军,非遗巡回展在此举办可让更多游客了解海南当地的民族文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和各地文化的交流。
据了解,槟榔谷景区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深入挖掘、全力保护以及大力弘扬原住民传统文化,其非遗陈列馆、麻纺馆、棉纺馆、龙被馆等各大文化主题馆收藏着海南岛最齐全、最珍贵的文物。作为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槟榔谷景区会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向游客展示“非遗魅力”。
资料显示,3年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使我国控制了约一半的世界 棉花储备总量,成为影响世界棉花市场的价格杠杆。
分析会透露,国家取消棉花临储开始实施17250元/吨的棉花抛储价格后,棉花市场价格随即以抛储价格为基准加速下滑。三级棉现货价格已跌至17000元/吨左右。受其影响,国际 棉花价格也随之下跌,如 美国棉花在国内市场售价16500元/吨,与国内棉价基本持平。
农发行河南省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8月31日,国家棉花抛储工作将结束,受期货市场影响,新棉市场价格可能继续下滑至15000元/吨左右甚至更低,这对棉纺行业降低成本、增强纺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纺织品出口是一大利好。
棉纺行业正遭遇20年来最困难的局面。
前三季度,全省棉纺行业利润同比下降14%以上。2008年以来,全省 棉花种植面积减少270万亩,棉田缩水1/3。
而同期,枝江奥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实现出口1.71亿美元,增长8.6%。
棉纺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何在?记者走进奥美公司进行了探访。
反弹琵琶,外需倒逼产业链向上游延伸
手术后,纱布遗落在病人体内,是什么后果?
“这是严重的 医疗事故。在美国,可让医院直接破产。”枝江奥美董事长 崔金海说。
如何万无一失?
沾掉衣服上的毛发,洗净消毒双手,戴上鞋套、帽子,穿上防静电服,再经过风淋室,记者终于走进了奥美的芯片纱布手术巾生产车间。
车间里,工人们正将纽扣大小的绿色芯片,缝进一块块医用纱布里。检测线上,“嘀嘀”连响,确保每个芯片手术巾计数灵敏有效。
“仪器一扫,多少块纱布进出手术室,一目了然,杜绝遗落。”崔金海说,芯片手术巾价格比普通手术巾高出两倍有余,全部出口 美国、 欧盟。
棉纺行业哀鸿遍野,而奥美何以逆势奋进?
“我们从深圳做外贸起家,产品在国内采购,销往国际市场。”崔金海介绍,1997年,深圳奥美进军实业,收购枝江市内衣厂,转产出口用全棉医用纺织品。
外需大市场,舞动产业链条。奥美扎根枝江,先后投资建立脱漂、纺纱、织布、医用敷料、终端产品消毒生产线,打造完整产业链,附加值不断提升。如今,枝江奥美成为国内医用纺织品出口龙头企业,年出口额超过2.8亿美元。
3月10-12日中棉行协调研组一行对 邹平、高青、广饶地区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走访企业以及同当地相关部门交流了解到,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棉纺织企业运行依旧较为困难,但随着 棉花直补政策以及山东实行“高征低扣”改革,使企业看到了棉纺织行业的希望。
企业通过深挖潜力、加强管理、改善产品质量和提升档次、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等方式寻求改变,稳定生产,也有少数企业由于涉足其它产业后经营不善而使主业受到较大影响处于被淘汰、并购的边缘。大家也认识到,棉纺织企业在涉足其他产业时需要慎重,应通过充分调研,切勿盲目跟风,以免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发挥新疆优质棉基地优势,稳定全国棉花市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靠国家打一组合拳。”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 刘新齐说。
刘新齐介绍, 新疆作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棉纺织产业基地,对保障国家棉花安全、促进棉农增收和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新疆棉花生产销售都面临困境。
“销售价格下降,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低于2013年临时收储价格600元/吨,兵团职工年均收入减少3800元左右;其次新疆棉花面临本地消化能力不强、国有企业购买国内棉积极性不高等困境。”刘新齐说。
刘新齐建议,发挥新疆优质棉基地优势,稳定棉花生产,为国家完善 农产品(000061, 股吧)价格形成机制积累经验。稳控价格方面,维持2014年目标价格水平不变,将符合条件的非农用地棉花产量纳入补贴范围,保障棉农收入。
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该局定点扶贫单位平顺县石城镇“太行三村生态博物馆——豆口认知中心”,经过近三年的规划和建设正式挂牌开放,并成为我国北方汉民族地区第一家、山西首座 生态博物馆。
平顺县石城镇交通和自然环境相对封闭,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和乡土建筑,尤以地缘上相连的豆口村、白杨坡村、岳家寨村最为突出。其中“太行空中村”岳家寨村历代村民就地取材,形成了石居村落景观,观赏性强,易于保护和利用;白杨坡村有“传统棉纺织技艺”等三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豆口村文物建筑保存数量较多而且价值较高,村中原有格局及原始风貌保存较好;三个村落在景观面貌上各具特色,在地理空间上互为依托。
生太行三村态博物馆是以村寨为单位,融山区生态景观和以山民文化为主题的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没有围墙的新形态“活体博物馆”,其核心意义在于使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生态环境得到整体的、原真的、活态的保护,并使之不断延续和可持续发展。
2012年以来,山西省文物局多次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后,确定将这三个村统筹规划为北方汉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的思路,并投入160余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该项目,指导平顺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地方专家工作小组,启动了生态博物馆筹建工作,完成了生态博物馆规划方案编制和认知中心选址、陈展方案设计、陈展资料征集、展室改造与内装修及陈列布展工程。
豆口认知中心是太行三村生态博物馆认知中心之一,由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三层阁楼式人民礼堂改造而成,建筑面积450.82平方米,布展面积363.97平方米。
笔者从沙雅县文体局获悉,在日前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17人名列其中,其中阿克苏地区占5人。
据了解,文化部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正式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98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17人被列入,其中阿克苏地区占5人,分别是赛乃姆(库车赛乃姆)传承人那斯尔·奴苏尔、传统棉纺织技艺( 维吾尔族帕拉孜纺织技艺)传承人帕热坦木·吐尔迪、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人艾依提·依明、毛纺织及擀制技艺( 维吾尔族花毡制作技艺)传承人阿不力孜·吐尔逊、新疆维吾尔族麦西热甫(维吾尔族却日库木麦西热甫)传承人艾力·依布拉音。
笔者了解到,截止目前,阿克苏地区有6个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除上述5个,还有维吾尔族卡拉库尔胎羔皮帽制作技艺传承人 玉山·买买提(沙雅县人),这也是阿克苏地区第一个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沙雅县文体局局长 阿米娜说,代表性传承人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力争做出更大的贡献。
“ 沙雅县现在有1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人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级政府也对传承人给予了经济扶持,其中国家级每年补助10000元/人、省级每年补助3600元/人。”沙雅县电视台张德磊告诉笔者。
28日,河北魏县举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棉纺织技艺大赛,10支纺线代表队和20支织布代表队全部来农村。
据魏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胡建英介绍,魏县传统棉纺织技艺于2008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使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技艺,进一步丰富和活跃全县群众文化生活,特别举办了本次活动。”
经过一个小时的竞技比赛,纺线按照线的重量和质量、织布按照布的长度、精密度和平整度的标准,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纺线1名、织布1名),二等奖5名(纺线2名、织布3名),三等奖8名(纺线2名、织布6名),颁发了荣誉证书,并进行了物质奖励。
2018年5月21日,传统棉纺织技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