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学与技术

工程科学与技术

语言 中文
属性 工程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
中文名称 工程科学与技术
现任主编 谢和平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编辑单位 《工程科学与技术》编辑部
国际刊号 2096-324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目录导航

办刊历史

1957年,《成都工学院学报》创刊。

1978年,该刊更名为《成都科技大学学报》[4]

1988年,该刊更名为《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4],同时刊期也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3]

1994年,该刊更名为《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4]

2014年11月,该刊成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5]

2017年,该刊更名为《工程科学与技术》[1]

2018年5月19日,《工程科学与技术》编辑委员会换届暨编委座谈会在四川大学召开[6]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工程科学与技术》主要设有化学与化学工程、高分子材料、机械工程、结构工程、环境工程、轻纺、水利工程、建筑力学、电气工程、信息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等栏目[7]

《工程科学与技术》主要刊登工程科学领域研究、开发及应用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

《工程科学与技术》主要读者对象是高等学校师生、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1]

人员编制

据2018年6月《工程科学与技术》官网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编委会共有编委40人,编辑部共有编辑5人[2]

编委:陈兴蜀、褚良银、戴峰、冯国英、傅强、Gretchen KALONJI、侯正猛、黄卡玛、黄卫星、李嘉、李涛 李彦、梁斌、林鹏智、刘超、刘颖、吕建成、孟立秋、Michael REED、邱民京、唐亚、唐华锦、王浩、王家序、王杰、王俊峰、王琪、王清远、吴家刚、肖先勇、熊峰、杨红雨、殷国富、余海岁、张蕾、张凌之、章毅、赵长生、朱家骅、祝京旭[2]

编辑:张凌之、黄小川、张琼、赵婧、李轶楠[1]

合作交流

2017年9月5日,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议在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C201召开,《工程科学与技术》编审张凌之及栏目编辑参加了此次会议,了解了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热点问题。会后,编审张凌之对《工程科学与技术》更名后的办刊思路等进行了介绍[8]

办刊成果

研究发表

据2018年6月2日中国知网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出版文献共6722篇[3]

据2018年6月2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载文量为2812[4]

影响因子

据2018年6月2日中国知网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总被下载1099229次、总被引43004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986、(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746[3]

据2018年6月2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被引量为22748、下载量为113421;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影响因子为0.91,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1238名、在大学学报(工业技术)(109种)中排第14名[4]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8年版《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的总被引频次986次,影响因子0.773,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基金等资助项目的论文占载文量的91.5%。

收录情况

据2018年6月《工程科学与技术》官网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统计源期刊,被《工程索引(EI)》、《Scopus》、《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文摘杂志(PЖ)》、《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INSPEC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等数据库收录[1]

据2018年6月中国知网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来源期刊[3]

荣誉表彰

时间 奖项名 颁奖单位
2012年 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
2012年 第四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教育部科技司
2011年 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11年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网站奖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
2010年 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教育部科技司
2010年 首届四川省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四川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处
2009年 第二届四川出版期刊奖 四川省新闻出版局
2009年 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
2008年 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教育部科技司
2007年 2005—2006年度四川出版奖期刊二等奖 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四川省版权局
2006年 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教育部科技司
2004年 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 教育部科技司
2000年 四川省第二届优秀期刊评比优秀期刊二等奖 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科学技术厅[9]

据2018年6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1999年5月,《工程科学与技术》获得由四川省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二等奖”[4]

据2018年6月中国知网显示,《工程科学与技术》是Caj-cd规范获奖期刊[3]

文化传统

时间 奖项名 颁奖单位
2012年 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
2012年 第四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教育部科技司
2011年 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11年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网站奖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
2010年 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教育部科技司
2010年 首届四川省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四川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处
2009年 第二届四川出版期刊奖 四川省新闻出版局
2009年 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
2008年 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教育部科技司
2007年 2005—2006年度四川出版奖期刊二等奖 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四川省版权局
2006年 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教育部科技司
2004年 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 教育部科技司
2000年 四川省第二届优秀期刊评比优秀期刊二等奖 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科学技术厅[9]

形象标识

办刊宗旨

办刊理念

追踪国内外工程科学前沿,关注工程科学领域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推动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国家工程科学发展和工程科技进步[1]

现任领导

崇尚学术,追求卓越。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