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由来
因驻地在宋代为东江一大河湾,后渐成河滩,明代在河滩上垒石围塘,石堤渐为圩集,故名新塘圩。
历史沿革
新塘镇驻地宋代为东江大河湾,后渐成河滩。
明代在河滩上垒石围塘,石堤渐为圩集,故名新塘圩。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增城县治设于此。
1950年,称新塘镇。
1955年,改区。
1958年,成立新塘公社。
1979年,改镇。
1983年,又改为区。
1984年,再建镇。
2004年,由原新塘、永和、沙埔、仙村、宁西“五镇合一”形成大新塘。
2012年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将“五镇合一”的大新塘划分为新塘镇、仙村镇、永宁街。
新塘镇辖东街道、西街道、中街道、西宁、卫山、渔村、小迳、汇美、新康、省水电二局、新世界、永和、宁西、仙村一、仙村二、公平16个社区;久裕、南安、南埔、新墩、西洲、东洲、白江、坭紫、新街、黄沙头、石下、瓜岭、大墩、田心、白石、上邵、白水、塘美、官湖、瑶田、章陂、群星、新何、甘涌、东华、棉花场、乌石、九如、陂头、长岗、岗丰、叶岭、公安、翟洞、塔岗、蒌园、简村、冯村、中元、石迳、路边、郭村、下元、百湖、湖东、斯庄、湖中、下境、仙联、竹元、巷头、十字窖、深涌、下基、沙角、西南、沙头、上境、基岗、蓝山、潮山、沙窖、碧潭、岳湖、塘边、岗尾、官道、上岭、巷口、长巷、三安、上基72个村委会。
广州—新塘13号线地铁,将在2016年以后大幅度改善新塘交通状况
交通秩序非常不好,另外就是新塘向广州的公共交通非常不通畅,主要靠私人小汽车,如果乘坐公交车的话,非常慢。好在广州地铁13号线已经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获得了准生证。届时,新塘镇会拥有温涌站、东洲站、新塘站、官塘站和象颈岭等5座地铁站,直通黄埔的南岗、夏园、终点和广州地铁5号线重叠在鱼珠地铁站。
增城市新塘镇又拆为三镇街
有广东最大中心镇之称的增城市新塘镇,在五镇合并时隔8年后,将“一分为三”。记者昨日(16日)获悉,省民政厅已经批复同意增城市增设仙村镇和永宁街道办事处,将新塘镇划分为新塘镇、仙村镇、永宁街道办事处三个行政区,其中新塘镇户籍人口12.8万人,仙村镇户籍人口4.56万人。这也迈出了广州新一轮镇街行政区划调整的第一步。
拆分推动服务资源下沉
8年前,增城市东南部的仙村、永和、宁西、沙埔等4个镇一起并入新塘镇,大新塘的版图由此猛增至251平方公里,囊括了16个居委会和71条行政村,人口逾70万,其中户籍人口22万,外来人口50多万。新塘也由此一跃成为全省面积最大的中心镇,在全省10大经济强镇中位列第七。
记者昨日在增城人大、新塘镇官方网站上看到,增城市人大常委会最近通过决议决定,同意恢复该市仙村镇人民代表大会,并确定新成立的仙村镇和新塘镇的人大代表名额分别为71名和125名。其公告显示,根据《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同意增城市增设仙村镇和永宁街道办事处的批复》,将新塘镇划分为新塘镇、仙村镇、永宁街道办事处三个行政区,其中新塘镇户籍人口12.8万人,仙村镇户籍人口4.56万人。由此,广州市民非常熟悉的凤凰城碧桂园社区今后将不再隶属于新塘镇范围,而是将划归永宁街管辖范围。
在新塘镇“一分为三”的构想中,当地还将整合配备社会服务管理资源,推动资源下沉、重心下移,延伸服务管理职能,形成市镇合力服务管理,群众就近受益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局面。
广州镇街区划调整起步
随着广东简政强镇行政机构改革试点的不断推进,从今年初开始,增城启动了分拆大新塘、推进社会服务管理进村居的申报程序。
值得关注的是,新塘的区划调整对于广州这座迈向新型城市化的国家中心城市而言,可能仅仅是个开始。
广州在《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工程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将结合各镇街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探索开展镇街行政区划调整。广州市发改委体改处、法规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镇街区划调整未必是采用合并的方式,也可能采用拆分的方式。
新塘镇,地处东经113°36′,北纬23°07′,位于珠江三角洲东江下游北岸,西邻广州市黄埔区,东邻仙村镇,南与东莞市隔江相望,北接永宁街,地处广州东向交通咽喉地带,是广佛都市圈和深莞都市圈的交集区域。总面积85.09平方公里。
新塘镇,地处东经113°36′,北纬23°07′,位于珠江三角洲东江下游北岸,西邻广州市黄埔区,东邻仙村镇,南与东莞市隔江相望,北接永宁街,地处广州东向交通咽喉地带,是广佛都市圈和深莞都市圈的交集区域。总面积85.09平方公里。
新塘镇北部为低丘陵,南部属珠江三角洲平原,散布着一些低矮的山岗。
白云山:263.3米,位于新塘镇和永宁街交界处,西面为广州市黄埔区。南部陈家林为宋代学者陈大震所居。
石牙头:219米,位于凤凰城社区西侧,因山上有一块3米多高的大石,形似月牙而得名。山为花岗岩,曾为采石场。
白眉山:214米,屹立于广深铁路北侧,突出于新塘平原之上,山顶一块巨石形似人头,生长着白眉草而得名。[6]
四望岗:85.3米,位于新塘国际牛仔城附近,石新路以东、107国道以北。山体周边以商业建筑和住宅建筑围绕,是目前新塘镇城区自然绿地中最大的山体绿地。四望岗公园将于2016年建成。
东江:新塘镇隔着东江与东莞市相望。东江增城段河段宽400 - 500 米,最宽800 米,水深坡缓,可通300 吨轮船,新塘以下可通100 吨轮船。[6]
雅瑶河:发源于华峰山,于大敦注入东江。河长21 公里,流域面积129 平方公里。沙埔以南可通航。
官湖河:发源于石径,经永和、官湖,于久裕流入东江。河长24.4 公里,流域面积106 平方公里。[6]
全境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温高、雨量充沛、霜日少、光照充足,全年都可栽培作物,平均气温为22℃,极端高低温为37.7℃、-1.9℃。但因季风交替迟早及强弱不同,气候多变。
受地形影响,地处珠江三角州平原的新塘,雨量较北部丘陵地带略少,但夏秋常有台风。[6]
新塘分布有铁、外生沉积铝土矿等资源。[6]
新塘水系属东江水系,水资源相当丰富。官湖河、雅瑶河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东江北干流150.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2万多立方米,居全省前列。东江新塘段还有潮水进入。[7]
民国27年(1938)增城县治设于此。1950年称新塘镇,1955年改区。1958年成立新塘公社,1979年改镇,1983年又改为区,1984年再建镇[8]。2004年增城市实行镇级行政区划调整,新塘镇管辖原新塘、永和、仙村(除吓岗村)、沙埔、宁西5镇的行政区域范围;2005年,永岗、禾丰、贤江、新庄4村划入广州市萝岗区。新塘镇现管辖16个居委会和72个村委会,总面积251.51平方公里,总人口40多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1万人,外来人口19万人。
2012年,新塘镇常住总人口49.0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2.8万人,外来人口36.25万人。人口以汉族为主。
新塘镇是广州市增城南部工业、商业重镇,广东省中心镇。至2010年,全镇有年产值上亿元的工业企业33家,上5000万元的工业企业47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有6家。
2013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8.51亿元,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任务,比2012年增长18.42%。其中,牛仔纺织服装行业规上企业完成产值442.68亿元,比2012年增长20.5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91亿元,比2012年增长17.91%;房地产销售面积累计95.63万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13.81%,房地产销售金额累计74.34亿元,比2012年增长24.38%;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35.26亿元,比2012年增长40.22%;商业销售总额累计完成171.68亿元,比2012年增长49.81%;两税入库35.05亿元,比2012年增长32.13%,其中国税18.47亿元,比2012年增长27.45%,地税16.58亿元,比2012年增长37.76%。辖区内注册的各类生产企业共有4000多家,建有民营制衣、新塘环保、沙埔银沙等工业基地建设,形成上述三大支柱产业、建材、家具、造纸、食品、塑料、家电等19个行业为骨干的工业体系。
2005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5.2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739元。全镇耕地总面积21313亩,其中水稻3300亩;蔬菜11000亩;水果种植面积5500亩,甜玉米1500亩。
新塘镇有清朝贡品“水南白蔗”、“田心马蹄”、“雪槐子”荔枝、“东洲粉葛”、“西洲香蕉”等多种传统名优农产品。
汽车产业
2014年,增城区规划以新塘为核心的广州东部(增城)汽车产业基地,范围北至南香山、南接荔新公路、东至沙宁公路、西接新新公路,总面积25.71平方公里。
2010年,新塘及周边已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共116家,其中整车厂5家,零部件企业101家(规模以上企业42家,规模以下企业59家)、在建企业10家,汽车整车实现产能12.15万辆,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完成工业产值323.24亿元。
摩托车产业
早在20世纪80年代,新塘逐渐发展成为国内知名摩托车市场和集散地,主要经营台湾、日本的进口摩托车和国产“嘉陵”等摩托车。五羊本田摩托车厂落户的历史机遇,摩托车及其零部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新塘镇初步形成了摩托车整车与零部件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成为全中国乡镇一级最大摩托车生产集群基地。到目前为止,新塘及其周边的摩托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共30家,其中整车企业10家。2009年,规模以上摩托车企业完成工业产值93.57亿元,实现摩托车产能199.72万辆。
牛仔服装业
2012年,新塘镇拥有牛仔纺织服装生产及关联企业4766家,占新塘工商企业数量近80%,全中国有60%以上的牛仔服装出自新塘,产品销往俄罗斯、美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全中国最大型的牛仔服装生产、出口集聚地区。
2012年,新塘镇拥有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各类服装纺织制衣设备7万多台套,形成了纺纱、染色、织布、整理、印花、制衣、洗漂等完善的产业链,每天可加工生产250万件牛仔服装。有广东省名牌企业,具有1000多个国内外注册品牌,被评为“中国牛仔服装名镇”、“中国百佳产业集群之牛仔服装产业集群”。
牛仔商贸业
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
新塘发达的牛仔制造业,建起了以占地13万平方米的新塘牛仔商贸城和占地4万多平方米的沙埔牛仔面辅料商贸城为产业龙头的大商业格局。新塘还建立了牛仔服装商贸信息平台,打造牛仔城服装品牌专业街,通过每年举办新塘国际牛仔节,组团参加广交会等形式,培育品牌服装企业,推动产业升级。[9]新塘牛仔电商产业园(东区)是全国首家采取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和实体零售批发专业市场相结合的综合性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
百货零售业
新塘镇有天和、新客隆、嘉荣、真美、家家乐、人人乐等大型百货进驻,发展了新兴步行街、群星步行街等商业区,形成了钢材、家电、摩托车、小商品等大型批发市场,促进了商业和物流业的发展。有集旅游、饮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上档次的碧桂园凤凰城酒店、太阳城、新好景、凯旋门等酒店。众多大型房地产项目落户,加上国际贸易中心等大型商业中心,形成第三产业的大商业格局。
金融服务业
2014年,新塘镇规划建设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截止到当年,已有40多家企业机构有意进驻金融服务区,已有32家企业机构签订了租赁合同,包括19家金融类机构和5家管理咨询公司。金融服务区计划引进金融机构100家,小贷公司30家,实现2000人次以上就业。
名称 | 建设朝代 | 地址 | 保护等级 |
湛怀德祠 | 明末 | 新塘群星村约后街巷 |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湛治中、湛果成墓 | 明代 | 新塘白江村东宁社大桥头社 |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湛横云墓 | 明代 | 新塘瑶田村东头丰冈嘴 |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宁远楼 | 民国 | 新塘瓜岭村 |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古海遗迹 | 现代 | 新塘群星村 |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天下士祠 | 明代 | 新塘群星村 | 增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
黄氏大宗祠 | 清代 | 新塘白石村 | 增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
复昌桥 | 清代 | 新塘石下村 | 增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
中共新塘地区党支部旧址 | 民国 | 新塘新何 | 增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
名称 | 建设朝代 | 地址 | 保护等级 |
湛怀德祠 | 明末 | 新塘群星村约后街巷 |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湛治中、湛果成墓 | 明代 | 新塘白江村东宁社大桥头社 |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湛横云墓 | 明代 | 新塘瑶田村东头丰冈嘴 |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宁远楼 | 民国 | 新塘瓜岭村 |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古海遗迹 | 现代 | 新塘群星村 |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天下士祠 | 明代 | 新塘群星村 | 增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
黄氏大宗祠 | 清代 | 新塘白石村 | 增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
复昌桥 | 清代 | 新塘石下村 | 增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
中共新塘地区党支部旧址 | 民国 | 新塘新何 | 增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
新塘龙船景
新塘赛龙舟已有悠久的历史,据《增城县志》记载,自宋朝以来即有赛龙舟:“入五月则滨江村乡多备龙舟以端午前后数日竞渡……好事者悬锦标酒食以赏胜者,旌旗招展,甚是可观。”每年农历五月十二日,是新塘赛龙舟的“旺景日”。这天家家户户包粽蒸糕,杀鸡宰鸭,招呼亲朋戚友前来观景,热闹程度尤过春节。
农历五月十二的新塘大景,在镇中心东江江面举行。每年参加新塘大景的龙舟都有一百多艘,观众达数万,除本地各村的龙船外,还有从广州市郊各乡镇,以及东莞、番禺、南海、顺德、博罗等地赶来这里“趁景”。
新塘镇拥有广深高速、广惠高速、广园东快速、107国道等交通主干线与珠三角骨干交通网相连,成为广佛、莞深的“半小时生活圈”。在境内通过的省道或市道的公路有荔新公路、新新公路、石新公路、朱宁公路、朱仙公路。镇内拥有新塘大道东西向延长线、新沙公路、东洲大道、港口大道北延等标准市政道路。
新塘同时拥有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城市地铁三种轨道交通方式,交汇于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该中心位于新塘城区北部,广州开发区以南,与增城开发区衔接,是广深铁路、广汕铁路、穗莞深城际铁路和广州地铁13号线、地铁16号线等5条轨道交通线路的交汇点。广州东部交通枢纽,按照“6台13线”(即6个站台、13条线路)的规模进行规划设计,定位为广州铁路交通的辅助站,将设计为承担广州火车东站的部分始发终到功能。广州地铁13号线和穗莞深城际铁路预计2017年建成。
新塘镇有客运和货运码头,船可直达香港、澳门和连接国内航道。新塘港口码头年均货物吞吐量115.09万吨。 [17]
公共交通方面,2014年,新塘开通有11条镇内交通,镇际交通8条,3个汽车客运站和多条通往珠三角主要城市、广东省周边地区城市的客运班线。
2008年,新塘城区面积19平方公里,投入近7亿元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和水利建设,大力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城市美化和净化工程、城市设施配套工程的规划建设,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32.5平方米。
2013年,拥有新塘公园、四望岗公园、万田花园、滨江公园、白江公园、市政广场、坭紫公园、东区公园、石下公园,其中面积最大的新塘公园占地150亩,成为新塘市民文化活动中心。
2012年,新塘图书馆、广东文联艺术馆新塘艺术中心免费开放。新塘拥有大型群星、宏达大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拥有日供水量达80万吨的大墩、新和水厂、6座11万伏及22万伏的变电站及6.3万千瓦的发电站。镇内设有新塘海关、边检、动植检、高检等外检部门,提供进出口贸易等一条龙服务。
2009年,新塘镇共有公办学校45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高中2所,镇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初中7所,小学34所,在校小学生22842人,小学教职工1149人。新塘中学是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民办学校11所,学生12062人,教职工1236人;幼儿园36所,在园幼儿8129人,教职工1117人。
1996年通过新塘镇通过广东省卫生先进镇验收。2012年,拥有广东省水电医院(二级甲等)、新塘医院(二级)和暨华医院等大型医院,新建增城市中心医院。
2013年,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9.96%,住院医疗救助年度上限由1.5万元提高到4万元,重特大医疗救助年度上限由1.5万元提高到10万元;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35岁以上农村居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15.4%,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增加201元;免费为2925人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全面完成了行政村“五通”工程(通水、通电、通电话、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坚持抓好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素质,做好农村劳务输出。狠抓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民总体减负率达78.6%。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推进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畜牧、水产等特色农业发展。相继建立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等一批农业高科技示范基地。专项整治农贸市场和禽类养殖场,切实做好禽流感与动物疫情的防治工作。2005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5.2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739元。
全镇耕地总面积21313亩,其中水稻3300亩;蔬菜11000亩;水果种植面积5500亩,甜玉米1500亩。
新塘农业依托工商业的强大经济后盾,逐步向现代化、产业化、生态型的现代农业迈进。全镇先后建成蔬菜基地、禽畜基地、水果基地、粮食基地等四大生产基地,总面积达到2万多亩,年产量达到1.222亿元。现正规划建设新塘镇生态农业基地,总面积2500亩,预计投资3000万元,建成集生态旅游、科教参观、产品展示等一体化的农业生态园地,提高了新塘农业档次。
全镇大力引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先后引进了新加坡东园食品集团广州金鹰食品有限公司、广州新丰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东洲油脂有限公司等六间大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营造了“多多妙”方便面系列,“东园”美食等系列国内外知名的品牌,年创产值达到1.6亿元。
名优农副产品:镇名优农产品丰富,镇内有清朝贡品“水南白蔗”、“田心马蹄”、“雪槐子”荔枝、“东洲粉葛”、“西洲香蕉”等多种传统名优农产品,目前更以深加工品牌“多多妙”、“东园”等系列产品著称,其系列产品先后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
近年来,新塘镇紧紧抓住环境建设这个主题,坚持打基础、造环境、促发展、创繁荣。现有镇区面积19平方公里,实有铺装道路面积46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5.2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燃气普及率达99.2%,排水管铺设率达95%。从2001年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对新塘的道路网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完成了部分路段的“穿衣戴帽”工程、光亮工程,抓好新塘大道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使新塘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入城市化发展方向。今年继续以道路网络和打造城市景点为突破点,加快新塘大道西延工程等多条道路的改造建设,抓好新塘镇公共广场、体育馆、景点建设,搞好农村中心村规划,全面推进新塘城市化建设进程,切实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新塘镇交通便捷,供电、供水方便,文化、教育、生活设施齐全。广深公路、广深铁路、广深高速公路、广园东快速路和广惠高速公路途经镇内,出入方便。拥有大型的东江海运码头、群星、宏达大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日供水量达80万吨的大墩、新和水厂、6座11万伏及22万伏的变电站及6.3万千瓦的发电站。通讯邮政极为方便。镇内设有新塘海关、边检、动植检、高检等外检部门,提供进出口贸易等一条龙服务。
随着广州“东进”加快,新塘将成为投资商家青睐的宝地。既面临多方面的新挑战,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未来几年,将以并镇为契机,坚定不移抓好中心镇建设,以抓好规划和环境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动中心镇建设,打好“广州牌”,打响“新塘牌”;狠抓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做大做强“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配件制造业、牛仔休闲服装”三大支柱产业,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抓好基础设施和城区环境建设,加快提高该镇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增强该镇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努力创建广州东部现代化新城区。
古海遗迹
古海遗迹位于新塘口岸码头附近的一座小山丘上,是古代海陆变迁所形成的一座岩洞,为增城新八景之一,名为“古海遗踪”。该地区在古代是海滩地带,几经沧桑,形成冲积平原,原海中岛屿(今海蚀洞所在的小山丘)上的岩石留下许多被海浪冲刷的痕迹,其中一处岩石被冲刷成古海遗迹一个隧洞,学名为“海蚀洞”(当地人称“石巷”)。该洞长20米,阔与高约为2.5米,可容纳百多人,洞顶有狭长的裂缝。与海蚀洞洞门连接的是一隅比洞口更高更大的石岩,岩下有石台建一寺庙,名“倚岩寺”(又称“天后宫”)。
宁远楼
广州地区惟一的水碉楼,可以称在广州地区目前所发现的碉楼中是建筑最为奇特和坚固的,因为碉楼是钢铁混凝土结构,建筑风格是中西结合。宁远楼四周都是水,四楼的厕所排污可直接排到水面宁远楼远远望去,碉楼共有4层,可是2层以上的墙外部多加了建筑呈倒锥形,当走近碉楼时,发现全部是青砖的建筑立于四周深约5米深的环形水池中,水池的宽度约4米左右,楼高21米,宽5.2米.,碉楼的西边有一座铁吊桥搭于水池之上,这是惟一能进碉堡的通道,碉楼每层楼角都有此圆孔,是用于指挥碉楼各层的人进行喊话和指挥作战,站在吊桥上,发现碉楼一楼外面的墙壁上有匾牌,上面写着“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宁远楼2002年7月公布广州市人民政府”等字样。
松皋黄公祠
瓜岭村的总祠堂叫松皋黄公祠,下有六座房祠、分别名为罗峰黄公祠、爱闲黄公祠、壮逸黄公祠、圣匡黄公祠、四房黄公祠和名国黄公祠,黄公祠和“近洲私塾”座北朝南一字排列,南有曾经清辉可挹的瓜洲小河,东西北设三个门楼,更有“宁远”和“棠荫”两座钢筋水泥浇筑的炮楼并耸于村落的西南和东北角,还有期翼文教昌明的魁星楼和护佑濒水民生的北帝庙。[10]
陈大震(1228-1307),南宋名臣。增城沙村(今新塘南安村)人。曾任代理雷州知州等职。判案严明,有“蘧翁山判”之誉。后转任朝奉大夫知全州(今广西境内),元兵压境时请辞回沙村,不就任宋端宗召为尚书吏部侍郎。元初,元世祖授司农卿、广东儒学提举:借病不赴任。晚年与吕桂孙篡编《南海志》,著有《蘧觉集》传世。[11]
湛若水(1466-1560),号甘泉,新塘镇沙贝村人,明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官至南京吏、礼、兵部尚书,有《甘泉文集》存世。湛甘泉是第一批入选南粤先贤的人物,又是增城唯一入选《辞海》的历史人物。他以“随处体认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所到之处必修书院,培育弟子近四千人。[12]
陈恭尹(1631-1700),明末清初人,书法家。为清初诗坛“岭南三大家”之一。号独漉子。广东顺德人。早年随父陈邦彦抗清,受清廷追杀,获湛粹帮助而借居新塘联络南北抗清力量,在新塘写下大量充满人民性的诗篇。南明败亡,返广州,卖文为生。其诗歌感怀家国,悲壮苍凉。精书法,尤以隶书名世。著有《独漉堂集》。[13]
吴秀峰(1898-1993)外交家。增城新塘雅瑶村人。我国最早期留法学生,法学博士。1924年在巴黎加入中国国民党。曾任国际反法西斯侵略运动总分中国分会驻欧代表团秘书长等职,出版《孙中山先生之生平及其主义》。二战后,参与筹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美洲分会,任联合国国际劳工局副秘书长,1950年到北京访问,领衔“民革”驻欧特派员,负责华侨和留学生统战工作,著有英文版《新中国》。1959年回国,任国务院参事。为中国外交和统战工作作出贡献,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委员。
2016年6月25日,2015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镇名单出炉,新塘镇排名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