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内容简介: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81)建发设字546号文的要求。由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组织,具体由清华大学编制的。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认真总结了国内从事建筑声学工作的有关单位多年实践的经验及可行的测量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厅堂进行了一定的对比试验,并参考了国际标
准化组织IS0 3382《声学一会堂中混响时间的测量》等有关资料。提出了规范初稿,广泛地征求了国内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定稿。
在本规范的施行过程中,希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给我校,以供今后修改时参考。[1]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测量系统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声源设备
第三节 接收设备
第三章 测量方法
第一节 测量频率
第二节 测点选择
第三节 记录数目与选值
第四章 结果表达
第一节 混响时间的表达形式
第二节 测量报告内容
附录一 名词解释
附录二 混响时间测量报告
附录三 本规范用词说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