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

中文名 杂记
基本解释 记载杂项的笔记;零碎的笔记
后期演变 日记,博客,微博,贴吧
目录导航

名词解释

拼音:zájì

基本解释:

1、记载杂项的笔记;零碎的笔记;

2、写风景、琐事、感想等的一种文体。

1、事物杂记

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的,如《小石潭记》、《登泰山记》。

2、笔记文

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内容丰富,有历史掌故、遗文遗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五花八门。如《世说新语》、《梦溪笔谈》就是这种文体。

3、举例

1.) 这周五又给了个英文talk,俺的英语还是没啥进步。老板叫我去选英语课。我发现给talk是读paper的一种好方式,它会逼你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考虑任何一种变种,否则被问到就丢人了。

2. )美国正在进行大选预选,民主党两候选人打得难解难分。与这边美国人聊天,话题也离不开大选。美国大选吸引了多少眼球,创造了多少GDP啊。怪不得有人说美国这次两预选人不分伯仲就是媒体操作的结果。这种大选,不是清白之辈,没有人敢上的。什么时候中国才能看到人大代表候选人之间的辩论呢(至于国家主席,都不指望能有候选人的概念)。

3.) 我觉得对于美国政府而言,最大的监督者是媒体而不是国会(国会往往是问题的仲裁者,而不是问题的发现者)。中国在这方面差的是在太远太远了。在中国,媒体是政府的喉舌呀。

4. )不过即使是美国的媒体,也并非完全独立的,有很大的意识形态成分在里面。这是UM的一个历史系教授跟我说的。美国媒体对中国不负责任和带有偏见的报道,导致了美国民众普遍的对中国的偏见和缺乏了解。他给我看了他上课时,要求学生收集的报纸上关于中国的报告。给我看了其中一份报纸,关于中国的报道有接近十处,全是偏负面的,包括一个对天朝主席的讽刺漫画。也就是说,美国媒体从个体上来说是自由的,但总体来说还是有很强的偏见性在里面。犹太人,美国金融和媒体体系的控制者,是始作俑者。

5. )最近看Discovery记录片Tibet Railway: not built for destruction。青藏铁路,的确是有史以来人类挑战自然的最大的作品,中国工人和工程师令人钦佩。这样的工程也估计只有中国政府才能完成。不过我对于青藏铁路,还是担忧过于惊喜,因为我比较怀疑记录片中所说的冻土等问题解决方法的有效性和持久性。另外青藏线真的只花了330亿人民币?

现代形式

杂记对于现代人来说,太平常不过了。 

杂记的题材、文采可以自由选择,每个人的构思、布局、语言风格等等都可截然不同,可各成一派。

1、日记

如有些人有写日记/周记的习惯,把这一天或一周的所做、所想等写出来,不限文体,不限字数,这就是杂记。 

2、博客

还有把它写到网络上与所有的朋友分享,这个就是博客,它也算是杂记。 

3、微博

还有目前更时兴的微博,一种即时发布消息的类似博客的系统,非正式的迷你型的博客,写上百儿八十的字,它也算是杂记的一种。 

4、贴吧

如在百度贴吧里发表短片文字,如自己看见的,想到的、听到的等写出来贴在吧里,与吧友即时交流,这也是一种杂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