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ADH分泌过多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综合征)
所属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内科 内分泌科
症状体征:恶心与呕吐|低钠血症
ADH分泌过多综合征既是: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综合征。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分泌过多综合征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内源性抗利尿激素或类似ADH物质持续分泌,使水排泄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低钠血症、水潴留及有关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原因是由肿瘤组织合成并自主性释放ADH所致,约占本征80%,主要为肺燕麦细胞癌、胰腺癌、十二指肠癌和淋巴瘤等。其它如肺炎、肺结核及影响下丘脑-神经垂体功能的外伤、炎症、肿瘤等神经病变也可引起ADH分泌过多。
除原发病的表现外,本征主要表现为水潴留及低钠血症。一般血清钠低于130mmol/L,当血钠<120mmol/L时出现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嗜睡、烦躁,甚至精神失常。当血钠<110mmol/L时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因水潴留一般不超过3~4升,且部分水转移到细胞内,故一般无水肿。
1、低钠血症,一般低130mmol/L,但尿钠增高,常大于20mmol/L。
ADH分泌过多综合征2、尿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3、无低血容量表现。
4、严格限制入水量可纠正低血钠、低血浆渗透压及高尿钠。
5、可查到原发病的表现。
本征需与肾小管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慢性心衰、肝硬化腹水、高渗利尿剂的应用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所致的水潴留和/或低血钠相鉴别。
病情重时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许多内分泌病可以预防,如地方性甲状腺肿产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结核致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和甲状腺危象等等。内分泌疾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根除病因或纠正病理生理引起的功能紊乱和代谢失常。
药物治疗:治疗上,轻者仅限制每天摄水量<100ml,症状可好转,体重下降,血清钠与渗透压随之增加,尿钠排出减少。重者应静脉缓慢滴注5%氯化钠溶液200~300ml,在数小时内逐渐提升血钠,还可加用速尿排水。应用抗ADH药物,如去甲金霉素可阻碍ADH对肾小管的水重吸收。锂盐也有类似作用,但毒性较大。本病最根本的治疗为病因治疗,恶性肿瘤需手术切除,辅以放疗化疗。
中药治疗:
【辨证】脾虚湿困,三焦气化失司。
【治法】健脾化湿,调理脾胃。
【组成】嫩苏梗9克,制厚朴10克,广陈皮6克,炒白术6克,知母9克,茯苓9克,抽葫芦10克,炒枳壳9克,麦冬9克,猪苓9克,泽泻9克,甘草6克。
【用法】将上药放入容器内。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然后用微火煎30分钟,取120-150毫升,分两次温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