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铁电池

镍铁电池

中文名 镍铁电池
阴极 氧化镍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镍铁电池是众多充电电池中的一种,它的阴极是氧化镍,阳极是铁,电解质(电解液)是氢氧化钾。这种电池的电压通常是1.2V。它很耐用,能够经受一定程度的使用事故(包括

基本概述

爱迪生发明的镍铁电池是众多充电电池中的一种,它的阴极是氧化镍,阳极是铁,电解质(电解液)是氢氧化钾。这种电池的电压通常是1.2V。它很耐用,能够经受一定程度的使用事故(包括过度充电、过度放电、短路、过热),而且经受上述损害后仍能保持很长的寿命。它一般作为后备使用,因为它能够被持续充电而且储存大概20年后仍能工作。而它的缺点则是单位质量(体积)储存的电能少、不能很好的储存电能、在低温时性能低下以及与铅酸电池相比时所突显的高制造成本。这使得它已不怎么被人使用了。

这类电池之所以能够经受频繁充放电,是由于电解液中的反应物溶解度很低。在充电过程中,由于四氧化三铁的低溶解度造成金属铁的形成十分缓慢。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是因为铁晶体缓慢地形成可以很好地保护电极,坏处则是它限制了电池的性能,使得这类电池充得慢,放得也慢。

乳胶电池区别于铅酸蓄电池和胶体蓄电池.

优点缺点

解决了铅酸电池寿命短和胶体电池容量不足的缺点,结合他们优点研发出来的,大容量长寿命的新一代蓄电池

使用寿命长

具有输出功率大、瞬间功率大,其超长之循环使用寿命为最主要的特色。

高容量密度

高能量、高精密度、高质量。

不漏液、免保养

特殊乳胶电解液在电池内充分胶化、不漏液,具有环保性和不伤害机器的特点。

可快速充电

可大量流充电(0.5-1.0C)。可于30分钟内在充电站充饱80%,延伸续行程。

大电流放电能力强

能在8秒内放电25C,且不产生副作用。适合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爬坡与超越的加速性。

低温保持高容量

在-10℃的环境下仍能保持70-75%的容量,仍然可以正常使用。特别适合酷寒环境使用。

超低之自放电率

由于使用有高效能的排气系统及超高纯度铅钙化合金格子体架构,再结合乳胶电解液的缘故,自行放电率极低,存放或未使用中每月损失率低于3.5%,自行放电环境温度25℃(77℉)约10个月。

容易充电

蓄电池有最佳的充电接受性,甚至在很严重的放电后或很久储存后,也不会影响其充电性能。且充电时电池不易发热,充电效率高,增加电池循环寿命。

发展历史

镍铁电池由爱迪生在1901年发明,当时被用作电动汽车的能源,比如底特律电动车(Detroit Electric)。镍铁电池与镍镉电池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价格低廉,但由于这类电池充电效率低,以及后来制氢技术的大发展,镍铁电池技术逐渐衰落。

爱迪生在1903到1940年间制造这些电池,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使爱迪生失望的是,没有人接受用他的电池来启动内燃机,而上述的电动汽车在引进这些电池的几年后就停产了。最后,这种电池只是在铁路信号发送及备用电源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电池参数

  蓄电池的五个主要参数为:电池的容量、标称电压、内阻、放电终止电压和充电终止电压。电池的容量通常用Ah(安时)表示,1Ah就是能在1A的电流下放电1小时。单元电池内活性物质的数量决定单元电池含有的电荷量,而活性物质的含量则由电池使用的材料和体积决定,因此,通常电池体积越大,容量越高。与电池容量相关的一个参数是蓄电池的充电电流。蓄电池的充电电流通常用充电速率C表示,C为蓄电池的额定容量。例如,用2A电流对1Ah电池充电,充电速率就是2C;同样地,用2A电流对500mAh电池充电,充电速率就是4C。

      电池刚出厂时,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称为电池的标称电压。标称电压由极板材料的电极电位和内部电解液的浓度决定。当环境温度、使用时间和工作状态变化时,单元电池的输出电压略有变化,此外,电池的输出电压与电池的剩余电量也有一定关系。单元镍镉电池的标称电压约为1.3V(但一般认为是1.25V),单元镍氢电池的标称电压为1.25V。

      电池的内阻决定于极板的电阻和离子流的阻抗。在充放电过程中,极板的电阻是不变的,但是,离子流的阻抗将随电解液浓度的变化和带电离子的增减而变化。

      蓄电池充足电时,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已达到饱和状态,再继续充电,蓄电池的电压也不会上升,此时的电压称为充电终止电压。镍镉电池的充电终止电压为1.75~1.8V,镍氢电池的充电终止电压为1.5V。

工作原理

 镍氢电池和同体积的镍镉电池相比,容量增加一倍,充放电循环寿命也较长,并且无记忆效应。镍氢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为NiOOH(放电时)和Ni(OH)2(充电时),负极板的活性物质为H2(放电时)和H2O(充电时),电解液采用30%的氢氧化钾溶液,充放电时的电化学反应如下:

从方程式看出:充电时,负极析出氢气,贮存在容器中,正极由氢氧化亚镍变成氢氧化镍(NiOOH)和H2O;放电时氢气在负极上被消耗掉,正极由氢氧化镍变成氢氧化亚镍。

从方程式看出,蓄电池过量充电时,正极板析出氧气,负极板析出氢气。由于有催化剂的氢电极面积大,而且氢气能够随时扩散到氢电极表面,因此,氢气和氧气能够很容易在蓄电池内部再化合生成水,使容器内的气体压力保持不变,这种再化合的速率很快,可以使蓄电池内部氧气的浓度,不超过千分之几。

从以上各反应式可以看出,镍氢电池的反应与镍镉电池相似,只是负极充放电过程中生成物不同,从后两个反应式可以看出,镍氢电池也可以做成密封型结构。镍氢电池的电解液多采用KOH水溶液,并加入少量的LiOH。隔膜采用多孔维尼纶无纺布或尼龙无纺布等。为了防止充电过程后期电池内压过高,电池中装有防爆装置。

充电方法

       电池的充电过程通常可分为预充电、快速充电、补足充电、涓流充电四个阶段。

      对长期不用的或新电池充电时,一开始就采用快速充电,会影响电池的寿命。因此,这种电池应先用小电流充电,使其满足一定的充电条件,这个阶段称为预充电。

      快速充电就是用大电流充电,迅速恢复电池电能。快速充电速率一般在1C以上,快速充时间由电池容量和充电速率决定。

      为了避免过充电,一些充电器采用小电流充电。镍镉电池正常充电时,可以接受C/10或更低的充电速率,这样充电时间要10h以上。采用小电流充电,电池内不会产生过多的气体,电池温度也不会过高。只要电池接到充电器上,低速率恒流充电器就能对电池提供很小的涓流充电电流。电池采用小电流充电时,电池内产生的热量可以自然散去。

      涓流充电器的主要问题是充电速度太慢,例如,容量为1Ah的电池,采用C/10充电速率时,充电时间要10h以上。此外,电池采用低充电速率反复充电时,还会产生枝晶。大部分涓流充电器中,都没有任何电压或温度反馈控制,因而不能保证电池充足电后,立即关断充电器。

      快速充电分恒流充电和脉冲充电两种,恒流充电就是以恒定电流对电流充电,脉冲充电则是首先用脉冲电流对电池充电。然后让电池放电,如此循环。电池脉冲的幅值很大、宽度很窄。通常放电脉冲的幅值为充电脉冲的3倍左右。虽然放电脉冲的幅值与电池容量有关,但是,与充电电流幅值的比值保持不变,脉冲充电时。

      充电过程中,镍镉电池中的氢氧化镍还原为氢氧化亚镍,氢氧化镉还原为镉。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气泡,聚集在极板两边,这样就会减小极板的有效面积,使极板的内阻增大。由于极板的有效面积变小,充入全部电量所需的时间增加。

      加入放电脉冲后,气泡离开极板并与负极板上的氧复合。这个去极化过程减小了电池的内部压力、温度和内阻。同时,充入电池的大部分电荷都转换为化学能,而不会转变为气体和热量。

      充放电脉冲宽度的选择应能保证极板恢复原来的晶体结构,从而消除记忆效应。采用放电去极化措施后,可以提高充电效率并且允许大电流快速充电。

      采用某些快速充电止法时,快速充电终止后,电池并未充足电。为了保证充入100%的电量,还应加入补足充电过程。补足充电速率一般不超过0.3C。在补足充电过程中,温度会继续上升,当温度超过规定的极限时,充电器转入涓流充电状态。

      存放时,镍镉电池的电量将按C/30到C/50的放电速率减小,为了补偿电池因自放电而损失的电量,补足充电结束后,充电器应自动转入涓流电过程。涓流充电也称为维护充电。根据电池的自放电特性,涓流充电速率一般都很低。只要电池接在充电器上并且充电器接通电源,在维护充电状态下,充电器将以某一充电速率给电池补充电荷,这样可使电池总处于充足电状态。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