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中文名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修业年限 四年
学科门类 工学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目录导航

主干课程

核燃料循环概论、同位素分离原理、化工原理、核燃料后处理及核废物处置、 核材料工程等。[1]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宽厚的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能把基础理论应用于解决科学 和工程问题,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生产和管理等工作并具有创新意识的科技人才。

知识技能

专业培养在考虑核化工与核燃料两个方向的基础上,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掌握其基本理论和方法;

3.掌握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应用开发能力,了解该专业发展的前沿和趋势;

4.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知识,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掌握科技写作技巧;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干学科

核化学与化工,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实践教学

军训、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

近代物理实验、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实验等。

相近专业

应用化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核工程技术

就业方向

核电事业的发展将为该专业的学生提供巨大的发展前景,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从事核材料开发和性能测试,其次就是在相近专业领域从事科研、设计、生产、应用和管理工作。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国防军工和核电行业及其相关民用产业,还可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单位等工作,可从事辐射防护方面的科研、教学、环境管理等工作。[2]

发展前景

核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是国防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以及对新的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核能的应用已经呈现了明朗的发展趋势,加上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家安全及反恐斗争的要求,对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核工程技术的工程研究人才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形势。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为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学、环境、材料、信息、空间以及基础研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将培养核工程与核技术的专门人才,满足国家需要,为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及国家安全做出贡献。

核电事业的发展将为该专业的学生提供巨大的发展前景。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但该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能源动力类,其中能源动力类共10个专业,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在能源动力类专业中排名第9,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164位。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27720位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4964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67元,0-2年工资4232元,10年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5324元,6-7年工资6821元,8-10年工资7681元。

据统计,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1、盐城、2、北京、3、惠州、4、上海、5、厦门、6、广州、7、深圳、8、佛山、9、温州、10、杭州,平均薪酬在4964元。[2]

开设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