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是雅典卫城最先建造的建筑,有关胜利神庙建造的起因,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了纪念希腊人战胜波斯人而建;一说是为了祈祷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人打败斯巴达人而建。如果按照后者的推断,胜利神庙应该是建造在公元前427年到公元前424年。
整个工程是在伯利克利当政期间完成的。伯里克利任命雕刻家菲狄亚斯主持雅典卫城的建设,建筑师是卡里克拉特和伊克迪诺。
胜利神庙并不大,它建在一座石灰岩台地上,地处雅典卫城西南角,靠近山门(山门意为寺院正面的楼门,寺院的一般称呼。过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这座神庙较为袖珍,仅4米高,底边长宽各为8.2×5.4米。前门廊是4根短小、坚固的爱奥尼克柱子支撑,后面是内殿,内殿宽4.14×3.78米,是神殿的镇殿之宝守护女神的所在地。
爱奥尼克柱式的柱身采用独石制成,柱间净距是两倍的柱径,整体比例和谐,柱高4.11米,直径仅0.53米。
当时的建筑师由于一专多能,所以能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
从胜利神庙的建筑可以看出,卡利克拉特试图融合多立克和爱奥尼两种建筑与雕刻风格,这是一种兼容并蓄的文化观。
这之前,爱奥尼柱式只流行于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较为先进的城邦;多立克柱式则仅流行于希腊本土的伯罗奔尼撒、意大利和西西里岛等以纯农业为主的贵族寡头的城邦中。公元5世纪,爱奥尼克柱式开始在雅典大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