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月球村”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就已提出过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但21世纪初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太空探索方面,美国显得越来越缺乏野心。
2015年7月,欧洲航天局(ESA)新任局长约翰·迪特里希·韦尔纳上任。他提议全球合作建月球村。
2015年10月,欧洲航天局新局长瓦尔纳在第66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提出建立国际月球村的计划。20日,他对法新社表示,该计划已摆在桌面上。瓦尔纳解释说,月球村并非指要在月球上盖一座村庄,月球村的概念是意味着可以有一个多国参加、各种各样开发月球的行动,也许月球村可以建在月球背面。瓦尔纳认为宇宙没有边界,所有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虽然没有参加国际空间站计划,欧盟也欢迎中国加入月球村计划。
北京时间2016年1月6日,欧洲空间局称,在最短15年时间内,在月球打造出3D打印“月球村”。欧洲空间局的专家制定了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的计划,他们使用月球土壤作为原料,用3D打印技术制成建筑用砖。欧洲空间局的领导希望这个月球基地能最终取代国际空间站。[2]
韦尔纳为月球村设计的未来图景是一个住着宇航员(包括俄罗斯和中国宇航员)的多国定居点。
月球村不应只是建一些房子、一个教堂和一个市政厅。月球村应汇集来自全世界的伙伴,通过机器人和宇航员任务以及提供支持的通讯卫星,来共同打造一个月球社区。
“月球村”不仅仅意味着建筑和设施,这个小村庄还意味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宇航员和机器人组成社区,他们将通过卫星与地球上的人们保持通畅的联系,成为人类太空探索的前沿阵地。
沃尔纳设想他的“月球村”将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宇航员,这将极大地拓宽各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合作。沃尔纳说,在太空探索上,不应该有国别限制,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应该有权参与,应该允许各国在此贡献各自的力量,实现太空探索计划。
在地球上不同的国家之间有着各式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后来同样也延续到了国际空间站的建设上。对月球基地而言,这些恩怨或许应该就此了结。经验表明,科学探索无国界。隔离某一个国家并不是正确的方式,在太空中,地球上的人类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如果有外星人访问地球,看到我们的所作所为后会作何感想?我不知道它们会不会贸然降落下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