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4月,邮电部决定成立成都电信技工学校筹备处。7月,四川省邮电管理局决定将原四川省邮电人员训练班改为四川省邮电学校,并将校址迁往雅安。8月,邮电部正式确定校名为“邮电部成都电信机务学校”。
1957年6月,邮电部决定将成都电信机务学校改为四川省邮电学校,设在雅安的四川省邮电学校更名为四川省邮电学校雅安分校。
1958年1月,四川省邮电学校雅安分校予以撤销,并入校本部。8月,四川省邮电学校经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改建为中等专业学校,更名为“四川省成都邮电学校”,简称“成都邮电学校”,承担全日制教育和函授教育。
1960年10月,四川省邮电管理局决定在成都邮电学校成立四川邮电学院筹备处并以四川邮电学院筹备处的名义招收本科生并组建大学班。
1962年9月,邮电部决定将成都邮电学校更名为四川邮电学校,根据调整的方针将大学班合并到重庆邮电学院,将重庆邮电学院中专生合并到四川邮电学校。
1964年4月,四川省邮电管理局决定在四川邮电学校内设立四川邮电职业学校,对内称职业部。
1965年11月,四川省邮电管理局决定将四川邮电学校与四川邮电职业学校合并,并更名为四川省邮电学校。
1968年9月,四川省成都市革命委员会批示成立四川省邮电学校革命委员会。
1970年2月,四川省电信局划归四川省军区领导后,四川省邮电学校采用军队管理模式,并将校名更改为四川省电信学校。
1972年9月,学校恢复招生。
1973年12月,四川省邮电管理局决定将四川省电信学校改为四川省邮电学校。
1979年5月,邮电部决定各省邮电学校进行专业协作,四川省邮电学校被确定为西南协作组组长学校。
1980年11月,教育部确定四川省邮电学校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94年5月,经办学水平评估,学校再次被原国家教委确认为国家级重点中专。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6)1999年8月,四川省邮电管理局决定成立四川省电信职工培训中心,实行与四川省邮电学校一套人员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
2000年2月,经办学水平评估,四川省教委确认学校的办学水平达到“优秀”级。四川省邮电管理局决定将四川省电信电大部划归四川省邮电学校管理。12月,根据中国电信主辅主附分离方案,四川省邮电学校划归四川电信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当年停止招收中专学生。
2001年7月,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招收五年制高职学生,并与四川师范大学合作组建四川师范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招收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2003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在四川省邮电学校基础上组建升格为高职院校,更名“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学院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级。
2007年2月,四川省教育厅确认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级。
2008年6月,成立四川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科技培训分公司,与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
2010年8月,四川省财政厅、教育厅确定学院为四川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12月,财政部、教育部确定学院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1年4月,教育部批准学院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高考前单独招生改革试点高校。
2012年2月,学院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教育部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高校。3月,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中美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交流计划”试点学校。
2015年8月,学院成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
2016年,学院评选为全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贡献能力五十强单位之一。
2017年11月20日,学院入选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7]
2019年7月,学院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12月,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8]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设有3个教学学院,开设23个专科专业,1个技能型本科专业。[9]
院系 | 专业 |
---|---|
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工程(与四川师范大学联办本科专业)、移动通信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物联网应用技术、光通信技术、通信技术 |
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数据媒体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移动应用开发、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 |
经济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会计、物流管理、电信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保险 |
士官学院 | 移动通信技术(火箭军士官)、光通信技术(火箭军士官)、通信技术(陆军士官)、通信技术(武警士官)[10] |
院系 | 专业 |
---|---|
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工程(与四川师范大学联办本科专业)、移动通信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物联网应用技术、光通信技术、通信技术 |
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数据媒体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移动应用开发、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 |
经济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会计、物流管理、电信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保险 |
士官学院 | 移动通信技术(火箭军士官)、光通信技术(火箭军士官)、通信技术(陆军士官)、通信技术(武警士官)[10] |
校园环境(16)师资概况
截至2022年,学校实施“三大工程”(“引智”工程、“提升”工程、“名师”工程)。建设高水平“三师”专业教学团队,即教师专兼结合、校企结合,教师不仅是教师、工程师,又是培训师。实施“引智”工程,建有四川省首批职业院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四川省首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4个,聘有行业专家、企业高管等一批领军人才,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达87%,有工信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实施“提升”工程,建立校企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按照专兼结合、人才共享的原则,扩大外聘教师的数量,特别注重聘用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校任教。实施“名师”工程,成立工作室,加强专业带头人培养,实施专业校企“双带头人”制度,打造了两结合的“三师”型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1]
杰出人才
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韦泽训[11]
四川省级教学团队: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纬泽训,2009年)[12]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四川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优秀专业2个,中央财政专项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3项,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建设实训基地1个,四川省级精品课程11门,10门四川省级精品在线课程。[9]
国家骨干院校重点专业: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网络系统管理、市场营销、光纤通信
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优秀专业:光通信技术专业、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中央财政专项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通信工程设计与管理、通信网络与设备、物流管理
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建设实训基地:通信类专业实训基地
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通信工程设计实训基地、数字媒体创意与设计实训基地[13]
四川省重点建设专业:建设通信技术、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技术、市场营销[10]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
接入网实训 | 杨晓燕 | 光纤通信设备 | 刁碧 |
WCDMA技术与维护 | 董莉 | 通信电源 | 马康波 |
WindowsServer管理与应用 | 陈志忠 | 消费心理学 | 胥学跃 |
现代推销学 | 林霖 | 通信市场营销 | 胥学跃 |
网络互联设备 | 王太成 | 接入网技术实训 | 杨晓燕 |
CDMA2000技术与设备 | 韦泽训 | CDMA.2000技术与设备 | 李海涛 |
数据通信技术 | 杨晓燕 | 移动通信技术 | 李媛 |
通信英语 | 庄朝蓉 | 通信电缆线路 | 陈昌海 |
英语语音基础 | 郭凉燕 | 光纤通信原理 | 杨一荔 |
2020年,学校学生获得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四川省选拔赛“移动应用开发大赛”三等奖1项、“网络系统管理大赛”三等奖1项;职业院校英语演讲比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第八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三等奖1项,省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第十一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国赛三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2项;第十五届四川省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第十届“新华三杯”全国大学生数字技术大赛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2020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高职组)二等奖。[9]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改制邮电企业所属高职院校办学机制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构建基于虚拟机技术的教学平台,全方位实现网管专业教学做练一体化教学 | 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
《通信电源(第2版)》(教材) | 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
高职实践教学课程开发模式创新与实践 | 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4]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
接入网实训 | 杨晓燕 | 光纤通信设备 | 刁碧 |
WCDMA技术与维护 | 董莉 | 通信电源 | 马康波 |
WindowsServer管理与应用 | 陈志忠 | 消费心理学 | 胥学跃 |
现代推销学 | 林霖 | 通信市场营销 | 胥学跃 |
网络互联设备 | 王太成 | 接入网技术实训 | 杨晓燕 |
CDMA2000技术与设备 | 韦泽训 | CDMA.2000技术与设备 | 李海涛 |
数据通信技术 | 杨晓燕 | 移动通信技术 | 李媛 |
通信英语 | 庄朝蓉 | 通信电缆线路 | 陈昌海 |
英语语音基础 | 郭凉燕 | 光纤通信原理 | 杨一荔 |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改制邮电企业所属高职院校办学机制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构建基于虚拟机技术的教学平台,全方位实现网管专业教学做练一体化教学 | 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
《通信电源(第2版)》(教材) | 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
高职实践教学课程开发模式创新与实践 | 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4] |
截至2020年9月,学校和四川通服公司共建智慧家庭协同创新中心,和四川新华物业有限公司共建智慧物业协同创新中心,和中通服创立公司共建中国通信服务物联网开放平台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13]
2020年,学校投入科研经费30余万元用于应用性科研项目研发,获得专利(含软件著作权)46项。[9]
截至2017年4月,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30余万册,其中以通信、计算机、经济管理等大类为主。有中国知网、维普期刊资源平台、超星电子图书、读秀学术搜索、移动图书馆、歌德借阅系统、新东方微课堂等数据库。[15]
《通信与信息技术》设有热点技术、解决方案、运营一线、教育培训等栏目,入选第四届四川省高校特色科技期刊。[16]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开展中美“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交流计划”试点,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坎顿学院合作开展会计专业招生及人才培养。先后与美国常青藤技术社区学院东北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英国布鲁克赫斯特学院、泰国先皇理工大学、泰国博仁大学等高等院校和国际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开展教师培训和学生访学。[9]
校徽释义:校徽元素:地球,转动,沟通文明,信息,创造;绿色——邮电的象征;由字母“C”变形成一只手,预示着教育和希望。旋转着的蓝色球象征着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蓝白相交成为双手的环抱图形,预示着沟通与协作;蓝色——科技的象征;由字母“C”变形成一只手,预示着创造。两只手环抱着地球,象征着知识与实践,科技与社会。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徽志是圆形繁体字徽标,以深蓝为标准色,以双手环抱地球图形为基础,寓意“全球、沟通、文明、信息、创造”;下方有“1956”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外环上方是校名的米芾字体,下方是“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英文翻译。徽章为印有学校徽志的圆形证章和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学校校旗为白色长方形旗帜,中间印有学校徽志、米芾字体的校名,以及学校英文翻译的标准组合,校旗横挂长宽比例为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