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朦

中文名 黑朦
暂时性黑朦 是颈内动脉病变的典型症状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暂时性黑朦 这是颈内动脉病变的典型症状。这一症状的发生常无任何先兆,而且也常无任何促发因素。病人发作时的感受为突然的一只眼睛出现无痛性视力丧失。最经常的诉说为一只眼的视野从视野的顶部向下突然模糊不清,呈暗灰色,或呈黑色幕布一样,而且很快地垂直向下覆盖下部视野;有时这种视野变化也可从一只眼的下部视野向上蔓延,而逐渐覆盖上部视野。几秒钟内视力丧失即可达到高峰,而且很快地包括了整个视野,呈完全黑的或灰的。有时发生部分视力丧失,包括上部或下部视野。伴有边缘很清楚的盲点,偶尔可发生单眼1/4视野缺失。视野缺失经常在5~19min完全恢复,视力丧失多能恢复。

  暂时性黑朦的发生与颈内动脉分布区的TIA相同,是由栓子引起。栓子进入视网膜动脉引起视网膜循环的暂时停止,由于栓子的溶解,暂时性黑朦可以完全恢复正常。暂时性黑朦患者在发作期间,在视网膜小动脉中可以看到白的或灰的栓子通过。这些栓子活动能力很强,可很快通过视网膜血管,而不留下栓子的残余。这种栓子病理检查系由血小板和纤维素构成,来源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的血小板-纤维素栓子,或来源于溃疡性粥样硬化斑上的胆固醇-脂肪栓子。视网膜动脉栓子的来源区域经常是远离颈动脉分叉的颈内动脉。

  暂时性黑朦是一个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症状。它经常提示同侧颈动脉要发生闭塞,故临床上常把它看作是颈动脉疾病的预兆,有70%~97%的暂时性黑朦患者可以预测为颈动脉有疾病。临床和脑血管造影也进一步证实了两者的相互关系。对80例暂时性黑朦患者的自然史作了研究,平均随访了4年,发现永久性视力丧失和卒中的发病率为16.2%。另一篇报道对暂时性黑朦随访6~10年,发现永久性视力丧失和卒中的发病率为37.5%后者的发病率与大脑半球动脉所引起的TIA的自然史相近。

  尽管从颈动脉粥样硬化溃疡斑来的栓子经常引起暂时性黑朦,但从其他处来源的栓子以及非栓子引起的暂时性黑朦也可发生。颈动脉闭塞合并同侧颈外动脉狭窄,颈外动脉与眼动脉建立了侧支循环,狭窄的颈外动脉的血流进入到视网膜动脉;颈外动脉内膜切除术可伴有颞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短路。这种侧支循环或短路有利于非颈动脉来源栓子进入视网膜动脉,引起暂时性黑朦。非颈动脉来源的栓子有以下情况:①眼动脉原发性狭窄可引起暂时性黑朦;②二尖瓣脱垂时常伴有血小板栓子而引起黑朦;③动脉造影可致血小板、钙化、空气或脂肪栓子发生;④细菌性心内膜炎时的化脓性栓子;⑤心脏粘液瘤时的栓子;⑥骨折所致的脂肪栓子以及分娩时的羊水栓子;⑦心脏手术并发的栓子。这些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原因所致的暂时性黑朦比较少见,少于5%。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