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大体分作3个阶段:①20世纪30年代以前主要从法律角度进行个案工作的阶段。个案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核实、甄别案主的身份与资料的真伪程度,以确定案主应接受的救济或补助的品类与数量。②4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个案工作发展到运用心理学方法阶段。个案工作者受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学的影响,认为在处理案主的问题时,除了帮助案主解决经济上、物质上的困难外,更重要的是要医治他们在心理上、感情上的挫折与创伤。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个案工作发展为环境改善与心理治疗并重的阶段。社会个案工作者认为,个人问题的产生受社会环境和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在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同时从这两种因素着手。社会个案工作的知识和理论日趋完善和专门化,越来越需要与社会团体工作、社区工作和社会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相结合。
主要有:①个案工作与个案研究要密切配合。个案研究是社会个案工作的前提;个案工作是个案研究的发展。个案调查的结论是社会诊断,社会个案工作的实践是社会治疗。②个案工作的对象,理论上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区或一个更大的社会结构;实际上往往是一个人及与他有密切关系的亲友或群体。③个案工作的方法强调与案主的直接接触,同案主建立“感通”;强调通过访问、观察,掌握第一手材料。④个案工作方法偏重定性分析,强调深入细致地调查了解案主的身份、家庭史、社会背景与环境、心理状态、性格、能力、爱好等,以及案主面临问题的前因后果、案主对解决问题的需要与要求,据此定出治疗计划、处理方案。⑤对于案主问题的处理必须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单位的各项条例,而不应以感情代替政策,随心所欲。西方社会工作称这一原则为“代表机关”的原则。
主要用于:①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会救济等方面;②医院、精神病院、心理卫生咨询中心、伤残重建中心等医疗卫生方面;③劳改劳教单位、工读学校、儿童行为指导、儿童法庭、假释随访等治安保卫方面。其他如计划生育、来信来访、婚姻介绍等行政管理方面也都在逐步地采用社会个案工作方法。
主要包括:①立案,表示接收案主的申请,表明个案工作人员对案主提出的问题与要求负责到底的意向;②第一次访问(谈话),了解并记录案主的身份、家庭史、学历与工作经历、经济状况、案主的问题与要求、可能对案主有影响或帮助的资源等;③制卡,将访问后的资料登记在“个案卡”上;④写个案史;⑤制订与执行处理计划,并根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修订;⑥结案与随访,案主的问题得到解决、案主死亡或案主撤销要求均可结案,但有些个案在结案后还需定期随访,以巩固成效或防止问题的复发。
专业的社会个案工作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进中国的。1921年,美国的I.浦爱德女士在北京协和医院创办了社会服务部,宣传并传授个案工作。北京第一公共卫生事务所、北京精神病院、北平怀幼会(为被弃婴儿寻找寄养家庭的福利机构)、北京伤残重建中心先后开展了个案工作。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还培养了数以百计的社会个案工作者和师资。北京的燕京大学、辅仁大学、清华大学,成都的华西协合大学,福州联合大学,南京的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上海的沪江大学等院校相继开设社会个案工作课程。1979年,中国社会学重建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开设了社会个案工作的课程。政府民政部门长期以来在担负的多种社会工作中,广泛开展了实际的社会个案工作,取得了社会福利包户服务、农村包干扶贫等经验,并开始重视社会个案工作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应用。
个案案例分析
一、 案例背景
1、基本情况: 案主为 9 岁男孩,读小学二年级,单亲家庭,思想、语言比同龄孩子成熟, 品行顽劣,经常做出一些危险性动作,学习成绩属中等,父亲曾经带其做过智力 测试,智力正常,喜欢玩电脑游戏、手工制作。
2、家庭情况: 父亲 53 年出生,为回城知青,96 年与小自己 22 岁的浙江女子结婚,婚后 由于年龄、兴趣爱好的差异于 99 年离婚,离婚后母亲回浙江再婚,父亲带着案 主单独生活,离婚后父母保持较友好关系,节假日,案主有时会到母亲那里过一 段时间。父亲现为一大型中日合资企业副总经理,2003 年查出患有鼻炎癌。爷 爷奶奶已经过示,案主有两个姑姑,但住的都较远,案主去她们家的次数不多, 居父亲讲,姑姑们都很爱案主。由于父亲忙于工作,从案主读学前小班开始(3 岁),早上送案主去学校,下午放学时父亲委托一位大妈妈把案主接到她们家, 并在那里吃晚饭、洗澡、写作业,一直到晚上父亲下班回来把案主接回家。
3、学校老师对其评价: 据父亲讲,从学前班开始,老师就认为案主很顽皮,外面的集体活动,为了 其他学生的安全和管理, 老师会把案主留下, 不让其参加集体活动。 现在的班级, 由于太顽皮,老师专门做了一本针对案主的意见薄,班里同学随时发现案主的顽 劣的行为,并报告老师记在上面,案主非常聪明,平时不爱学习,经常逃课,只 在考试前几天复习,但考试成绩挺好,案主数学、手工、语文课学的很好,英语 教差。 暑托班老师普遍反映案主有暴力倾向, 与其他小朋友打架, 扰乱课堂纪律, 严重影响暑脱班的正常进行。
4、大妈妈对案主评价: 大妈妈认为案主很聪明, 平时从学校回来后就看电视, 让他写作也不会去写, 一直看到吃晚饭,若不看电视就自己玩,很少写作业,临近考试大妈妈叮嘱案主 要考试了,要抓紧复习,这时候才会看看书,考试成绩挺好。在大妈妈家里,所 有人也是顺着他,否则他会发脾气,用大妈妈的话说是“你要顺着他的毛长,否 则会闹 ”在这位大妈妈带他之前已有三位大妈妈带过他,都因为他太顽皮,别人不愿带他。 这位大妈妈带他也遭到全家人的反对, 家人认为大妈妈是没事找事, 但这位大妈妈看到案主父亲工作忙,案主没有妈妈,可怜他们,因此即使案主惹 人烦,她也是愿意带他的。大妈妈很担心,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案主将来会麻 烦,但是她认为对案主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是把案主送到特殊的学校去,自己的 责任较小。
5、父亲对问题看法: 父亲认为,案主今天的结果自己负有较大的责任,自案主很小时候,没离婚 前,父亲对案主实行的是打骂教育,离婚后没有给案主较多的爱,使案主长期在 缺少父母爱的环境中长大。另外他还认为,案主所在的学校在对待案主的有偏见 的不正确教育方法上对案主今天的行为结果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谈到案主所 在的学校包括幼儿园和现在的小学,案主父亲充满愤懑、仇恨心理,但同时又表 示,不送到学校案主又能到那里去,自己也是没办法的事。
二、曾经治疗经历: 曾经治疗经历: 父亲曾带案主看过心理医生,医生的诊断结论是:父母离婚、父亲生病对案 主的打击很大,案主意识到失去母亲又要失去父亲而自暴自弃,因此常常做出一 些危险动作引起别人注意。医生的建议是要给案主更多的爱,这样才能激发案主 把自己的爱带给其他人。
三、案例诊断: 案例诊断: 工作员对案主进行了两天的接触与观察发现案主并不讨厌暑脱班生活, 也想 容入这个集体,很怕老师让他单独呆在一边。如果老师对他态度很凶,他如果觉 得自己没错,他的反抗就很强烈,但如果是他做的不对,老师给他讲道理,他还 是听话的,如果是严厉的批评他,他也会反抗,但不是较强烈。案主非常聪明动 手能力很强, 很喜欢手工课, 在手工课, 比其他孩子提前完成作品, 且很有创意。 数学运算能力很强,反映很快。在课间主动找其他小朋友玩,但玩不长,通常是 有不合他意的就与小朋友打起来,如果他喜欢或想玩其他小朋友的东西,他不会 主动借的而是趁小朋友不注意时拿别人的, 如果在课间他与其他小朋友玩的过程 中,工作员表扬他一些好的行为或鼓励他帮助小朋友他会很乐意的。在与其他人 交往过程中缺乏礼貌用语通常是说“你、给我”等带有命令式语气的句子,不带 有称呼的。
综合分析案主周围人对案主的反应与工作员对案主的观察作出以下分析: 综合分析案主周围人对案主的反应与工作员对案主的观察作出以下分析:
1、在读学前班前,由于父母闹离婚,父母之间的不良交往方式,以及父母 双方把情绪迁怒到案主身上,拿案主发泄,使案主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 环境中,这对案主造成很大程度的伤害,使案主幼小心灵承受不能承受之重。
2、在缺少爱与温暖的环境中长大,家庭的变故,身边人的暗示(失去母亲, 父亲得了癌症也可能会失去父亲,案主将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使案主总觉的身边 的环境对他不公平,造成对周围的一切产生仇视心理,这样的后果一方面使案主 比一 般孩子成熟,另一方面也常常做出一些危害性的行为,表示他的报复心理 和引起别人的关注。 3、不良教育方式的影响,当父亲意识到家庭变故对案主造成的不良影响时, 不是以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而是以另一种用物质上的满足弥补自己的愧疚的方 式对待案主,使案主生活在纵容、顺从、娇惯的家庭环境中,由于自己工作忙, 为给案主一个“安全,有人照顾的环境”又把案主寄养在别人家,殊不知无论是 爸爸的做法还是寄养人家的做法都缺乏对案主的正确引导, 他们的这种一味顺从 做法使案主养成了任性、 耍赖的性格, 使的他周围的人都要顺着他否则就发脾气。 他的这种性格到了学校就行不通的,老师学生是不会象家人一样顺着他的,案主 会感到外界对他是不公平的,在案主的概念中“公平”就是他的要求其他人象家 人一样都可满足他,因此案主在学校或者外界就成了行为偏差学生
4、学校缺乏对案主的正确引导,从管理学校或班级的大局出发,对案主管 制与约束,甚至把案主领出来单独看待,为案主贴上行为偏差学生的标签,更加 重了案主反抗与反常的心理,使案主的不良行为变本加厉。 5、社会化进程在青少年成长中不足,他人导向的影响。 四、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 系统理论认为整个系统是有各个子系统组成的, 子系统不同程度的变化会对 整个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本个案中,案主生活在由家庭、学校、大妈妈 家、暑托班、乐群这些子系统组成的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对案主的态度会影响案 主的成长,只有加强各个子系统的配合与合作,改变子系统对案主的不良态度, 对案主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加强与案主所处的环境的联系与沟通, 期望通过各个子系统的积极配合,为案主提供一个有利的成长环境,从而促进案主的改变。
同时在分析案主问题的成因时,应把案主放到整个系统中去考虑,注 重分析整个系统环境对案主问题的影响。 社会学有关社会化的理论认为幼儿时期的他人导向在一个人的社会化进程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期间家庭尤其是父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由于儿童 的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的缺乏和对父母权威性的依赖,父母的行为方式、价值取 向、兴趣爱好对儿童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此个案中父母言行影响、家庭的残缺, 成为案主社会化进程中的羁绊。
具体方法:
1、观察案主每日行为,并做记录,把案主每天行为向其父亲反应,告诉父 亲一些科学的家庭教育发方法,促进亲子沟通,使案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让案主参加暑托班正常生活,使案主容入集体,与暑脱班老师保持联系, 多关注、鼓励案主,使案主感受到被重视。
3、每天中午利用午休时间对案主做辅导,利用游戏、书画等案主喜欢的方 式接近案主,与案主建立关系,并利用游戏对案主进行辅导。
4、联系暑托班所有相关工作人员,改善他们对案主的态度,使案主感受到 生活在公平、爱的环境中。 5、开学后与老师取得联系,商讨案主工作方法。
五、治疗过程: 治疗过程:
1、首先工作员与案主爸爸取得联系,从爸爸那里了解案主的成长史、案主 与其周围人的关系、案主的性情与行为表现,从案主暑脱班老师那里了解案主在 暑脱班的行为表现、老师们对案主的印象与评价,利用大妈妈接案主回家的时间 了解案主在大妈妈家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了解案主与大妈妈家人的互动方 式, 并从侧面了解案主与父母的交往方式, 并对案主进行为期一周的接触与观察,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制定辅导计划, 确定辅导的目标是减少案主的不良行为尤其是 暴力行为;使案主懂并在生活中应用一些基本的礼貌用语;协助案主融入暑脱班 生活,能正常参加暑脱班活动和课程。
2、利用一周的时间与案主建立初步关系,为案主制定具体辅导计划,包括 案主每日日程安排表、案主每日行为观察行为记录表、案主每日家长接送表,并 把案主日程安排表交给案主爸爸,征得他同意,把案主的辅导时间分为中午下午放学前各两小时,其余时间让案主和暑托班的孩子在一起。为防止案主在暑脱班 暴力现象的发生,每天安排一名志愿者跟进看护案主,志愿者负责每日记录案主 的行为当案主要发生暴力倾向时制止案主并对案主进行辅导。 每天保持与案主爸 爸电话联络询问案主在家情况,并告诉爸爸案主在中心的行为表现,为帮助案主 父子建立教好的沟通方式、增进父子感情,同时也是为了发掘案主真善美、性格 中善良、纯真的一面,告诉爸爸引导案主讲述在中心的一天生活,并告诉爸爸案 主在中心好的行为表现,爸爸重点引导好的行为表现背后的理念,使案主明白人 人都喜欢做好事和表现好的孩子,进而启发案主向好的行为方向努力。
3、实施具体辅导计划,但这种与爸爸保持每天电话联络的做法只持续了一 个星期,由于爸爸出差、工作忙、对辅导热度下降等原因松懈下来,变成几天联 系一次,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后来每次打电话给爸爸,爸爸好象是很担心案主在 学校又惹事了, 也许是过往经验的影响使的爸爸认为老师打电话就是孩子在学校 闯祸了,爸爸告诉工作员自己每天都问案主在暑脱班的表现的,工作员讲的他都 明白,很不耐烦这种每天打电话的联络方式,在爸爸的心中孩子是聪明、优秀的 与一般孩子一样,只是周围的人误解孩子,爸爸非常袒护孩子。辅导期间工作员 与案主爸爸联系 8 次,案主爸爸主动与工作员联系一次,是暑脱班临近结束的第 二天,爸爸询问暑脱班结束的具体时间,并叮嘱工作员关照案主大妈妈来拿案主 东西,对工作员对案主的帮助表示感谢,希望工作员能继续辅导案主,工作员向 爸爸讲述在辅导中遇到的困难,表示辅导的难度。
4、暑托班结束后,辅导也结束了,案主回到了学校,作为案例回访工作员 曾去学校看望过案主一次,但由于时间处理不当,案主在上课,没有看到他,过 了一段时间,案主到会馆来玩,工作员见到了案主,案主带着一群自己班同学来 玩,案主告诉工作员自己已经读三年级了,工作员询问案主在校情况,案主表示 自己经常会来玩的,来看办公室的老师们,工作员发现案主一个细节,案主没有 进办公室只是在门口站着与工作员对话, 当案主告诉其他小朋友自己曾玩过的一 台电脑,几个小朋友要进来玩电脑,案主立即制住了他们说这是办公室不能随便 进,暑托班时期,案主是赖在办公室不走,现在能以自己行为和言语影响别人, 这是很大的进步, 案主在与工作员及其其他同工讲话时已不在表现出桀骜不逊的 神情,而是较乖巧的样子。当初在辅导期,大概是“人在情景中”,案主本来就的,反抗意识很强,工作员及暑脱班给他定下的各种规章制度是对他的限 制,以他的性格就要表现出反抗、抵赖,而现在,工作员及其暑脱班与他的辅导 专业关系已经结束,而现今是一种很普通的关系,案主也会表现出一般小朋友具 备的礼貌行为。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教化的加深,案主会向其他孩子一样 健康成长,当然在案主社会化的过程中,案主生活的环境家庭、学校及其相关机 构和人员要对案主多一份爱心与关注。 六、案例评估与检讨 经过一个月的辅导,案主在暑托班的表现明显改善,懂得一些基本的文明礼 貌用语,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暴力倾向明显降低,能主动找小朋友游戏 七、检讨: 检讨: 辅导历时一个月,案主行为出现反复现象,在建立关系期,由于工作员制定 并实施较全面的计划,工作员把主要精力放在案主身上,每天两次辅导时间全部 与案主在一起,并观察案主的喜好与性格,并针对案主的这些特点利用游戏治疗 间隙适时辅导引导,案主爸爸在前期还较配合,工作忙到外出差,案主减少了顺 着他的环境,效果非常明显,案主进步很快,能在暑托班正常上课,遵守工作员 为其制定的时间安排表,与志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此案主的进步得到了会馆 有目共睹,后期由于工作员其他外出工作,使得辅导时间减少,与案主在一起游 戏时间减少,再加上志愿者频繁的更换,又加上案主喜欢玩电脑游戏志愿者不了 解案主的性情,为使案主能安定下来就把案主带到办公室玩电脑,工作员委托服 务社其他同工在工作员不在的时候辅导案主,但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很难把精 力时间的放在案主身上,因此案主迷上了到办公室玩电脑游戏,在加上暑托班的 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整个班级很乱很吵,使的本来不喜欢在暑托班的案主更 不喜欢暑脱班,在加上工作员不在,少了对他的管制,因此案主逐渐的不遵守工 作员为其指定的时间安排表,其他人员的劝说只会导致案主的反感加反抗与抵 赖。案主爸爸出差回来,长时间的在外,导致回来后对案主的更加溺爱与纵容, 因此,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厦就这样倒塌了,案主又回到了以前。
工作员再进 行加强辅导已不如从前,案主的爸爸忙于工作,很难约到会馆谈辅导的事情,每 次与他爸爸打电话都是应付了事,案主寄养的人家也只是只负责案主安全,没有 人对案主进行正确的引导,使案主生活在一个溺爱纵容的环境中。中间发生的一件事情值得我们深思, 也许从中可以看到治疗的其他途径, 在中期案主进步很快, 周围的人都普遍反映案主进步,这种现象大概维持一周,接下来的一周案主又恢 复了原样,甚至比以前更厉害,工作员分析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段时间 案主爸爸出差,案主失去了依靠,所以这段时间很乖,爸爸回来了,案主的靠山 又来了,因此可分析出案主爸爸在此案中的作用对案主行为的改变致观重要,如 果案主离开了爸爸提供的溺爱的环境,也许对案主的成长很有利。爸爸出差这件 事也许是一个巧合,但从中应发现一些 问题:虽然在结案的前期,在督导的指导下进行评估,依据乐群目前的能力 问题: 帮助案主是收效甚微的, 我们推荐一所北京的专门教育行为偏差孩子的学校给案 主的爸爸,但爸爸否决了,原因是孩子小离不开,毕竟父子连心,舍不得离开, 爸爸委托我们在上海找一所这种类型的学校,很可惜目前上海还没有,这件事也 就不了了知。爸爸出差这件事也许验证了把案主转到寄宿学校、脱离现在的生活 环境的这种设想。
八、总结: 总结:
1、案主周围人的态度要一致,包括案主的家人和志愿者以及其他的工作人 员,不能把辅导案主看作是工作员个人的事,每个人都应有辅导意识,不能应付 了事,否则案主又会回到以前顺从纵容的环境。
2、加强辅导的力度,建立的规则要严格遵守,这样也会使案主养成一种合 理有序的生活方式。
3、加强与案主家人的联系,向家人灌输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使案主的家 人明白要逐步改变对案主的一贯态度与做法,家人是案主接触时间最长,也是对 案主的行为影响最大的资源,家人应积极加强与辅导机构的联系与配合,孩子的 健康成长家庭有着致关重要的作用,不能认为是辅导机构的事。强对志愿者的培 训和其他工作人员的沟通。
4、应与案主爸爸建立书面协约关系,明确双方的责任,加强案主爸爸的参 与感,而不是把案主交给中心,不出事情就算进步了,比如记录每天案主回家后 的行为表现、记录父子两的谈话内容(概要)、定期的电话联络与面见等,但这 些都没做到,有些只是口头的,又由于种种原因都不能兑现,一个月来只与爸爸 见过一此面,完全是与爸爸电波交流。
5、加强与志愿者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培训与辅导,尤其在了解案主的个性与 针对个性进行正确引导方面
6、选择合适的志愿者,尽量避免频繁更换志愿者。
7、志愿者在进行介入时,要与案主保持一定的距离,比如在暑托班里,要 做在一边观察案主,而不是与案主做在一起,当然前期为了与案主建立融洽的关 系和他坐在一起,这样可以避免案主对辅导者产生依赖心理,能帮助案主较快的 融入暑脱班生活。
8、避免把工作员的个人情绪问题带进工作中,不要对案主期望太 高,案主 的进步不是立竿见影的。 九、辅导心得: 辅导心得:
1、要有耐心与爱心,不能急于求成,不要对案主的改变期望过大
2、投其所好,选择正确的辅导方式
3、在生活的点滴中辅导,抓住机会鼓励与表扬,适时对案主进行惩罚
4、在游戏中尤其是要有意识的安排一些群体游戏使案主参与,在此过程中加强 引导,培养案主合作、谦让、合群等礼貌习性。
5、处理好移情,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案主是个孝顺的孩子,把父亲对案主的爱带入辅导中,多讲些父亲为了家庭 生活的艰辛与努力,对案主有促进作用。
是很倔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