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雪》为大陆新武侠宗师小椴的长篇武侠小说,也是小椴的第一部武侠作品及其代表作。曾在《今古传奇·武侠版》连载,拥有大量读者。全书讲述了宋代的乱世之中,一段段交织侠义与友情的故事,并对历史、家国、情义都有了深入的探讨,诗词典故信手拈来,悲欢离合尽在笔下,代表了新武侠的极高水平。
第一部 夜雨打金荷 | ||||
楔子 | 第一章 避祸 | 第二章 短刀 | 第三章 雨驿 | 第四章 金荷 |
第五章 镖银 | 第六章 夜战 | 第七章 渡江 | 尾声 淮上 | |
第二部 停云 | ||||
小序 | 第一章 一解 | 第二章 二解 | 第三章 三解 | 第四章 四解 |
第三部 宗室双岐 | ||||
小序 | 第一章 势迫 | 第二章 访旧 | 第三章 乱起 | 第四章 破阵 |
第四部 传杯 | ||||
序 章 | 残章一 悲回风 | 残章二 思往日 | 残章三 惜美人 | |
第五部 秣陵冬 | ||||
引 子 | 第一章 夜伏 | 第二章 长车 | 第三章 短歌 | 第四章 壁观 |
第五章 王图 | 第六章 广袖 | 第七章 杯酒 | 尾 声 | |
新版另有《借红灯》番外(属《络绎》系列,此系列为为《杯雪》系列后续,目前只出了《借红灯》一部) | ||||
第一章 四十八路 | 第二章 吊马 | 第三章 沐泽堂上一脚盆 | 第四章 壶碎 | 第五章 何需见血方封喉 |
第六章 伐柯 | 第七章 蛾眉岂肯让人 | 第八章 羊癫 | 第九章 豹隐风尘千棺过 | |
第十章 夺擂 | 第十一章 旧都一夜帝女花 | 尾声 定红灯 |
第一部 夜雨打金荷 | ||||
楔子 | 第一章 避祸 | 第二章 短刀 | 第三章 雨驿 | 第四章 金荷 |
第五章 镖银 | 第六章 夜战 | 第七章 渡江 | 尾声 淮上 | |
第二部 停云 | ||||
小序 | 第一章 一解 | 第二章 二解 | 第三章 三解 | 第四章 四解 |
第三部 宗室双岐 | ||||
小序 | 第一章 势迫 | 第二章 访旧 | 第三章 乱起 | 第四章 破阵 |
第四部 传杯 | ||||
序 章 | 残章一 悲回风 | 残章二 思往日 | 残章三 惜美人 | |
第五部 秣陵冬 | ||||
引 子 | 第一章 夜伏 | 第二章 长车 | 第三章 短歌 | 第四章 壁观 |
第五章 王图 | 第六章 广袖 | 第七章 杯酒 | 尾 声 | |
新版另有《借红灯》番外(属《络绎》系列,此系列为为《杯雪》系列后续,目前只出了《借红灯》一部) | ||||
第一章 四十八路 | 第二章 吊马 | 第三章 沐泽堂上一脚盆 | 第四章 壶碎 | 第五章 何需见血方封喉 |
第六章 伐柯 | 第七章 蛾眉岂肯让人 | 第八章 羊癫 | 第九章 豹隐风尘千棺过 | |
第十章 夺擂 | 第十一章 旧都一夜帝女花 | 尾声 定红灯 |
小椴
原名李氘,1973年生。代表作《杯雪》(即《乱世英雄传》)、《洛阳女儿行》、《长安古意》、《开唐》等。
籍贯: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常居湖北随州,偶居深圳,有时浪迹四方。
身份:职业写手
代表作品:《长安古意》系列、《乱世英雄传》(又名《杯雪》)《洛阳女儿行》《青丝井的传说》《隙中驹》 《借红灯》
文风:诗词化的文字,人性化的写作,小说中贯穿着终极人文关怀。行文颇有大家之风,脉络清晰,文笔流畅,妙笔生花古文功底深厚。
2001年:首度写作小说,完成《杯雪》前三部《夜雨打金荷》、《停云》、《宗室双歧》,发表于《今古传奇·武侠版》创刊号。
2002年:创作短篇小说《青丝井的传说》、《刺》、《隙中驹》;创作《长安古意》系列之《余果老》、《屠刀》、《商裳儿》;以上作品均发表于《今古传奇·武侠版》;完成长篇小说《脂剑奇僧录》,发表于《武侠故事》;完成《杯雪》后两部《传杯》与《秣陵冬》,发表于《今古传奇·武侠版》。
2003年:完成《长安古意》后两部《肝胆》与《登坛》,发表于《今古传奇·武侠版》;创作中篇《弓萧缘》;完成长篇小说《洛阳女儿行》,2004年于《今古传奇·武侠版》连载。
2004年:创作中篇小说《石榴记》、《瞳》、《星砂笺》。
2005年: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说集《刺》、长篇小说《杯雪》。创作中篇小说《尘镜蛛奁》、《龙城》、《忏》等。
2006年: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长安古意》、《魔瞳》、《洛阳女儿行》。创作长篇小说《杯雪》后传之《络绎》。
2007年:在《今古传奇·武侠版》发表《京娘》及《隽永刀》。
2008年:年初于《今古传奇·武侠版》发表《华年轮》,长篇武侠《玉门遮》创作之中。6月,由磨铁文化策划,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开唐》第一部《教坊》。《开唐》原名《玉门遮》,拟创作6部,第三部《王孙》创作中,即将陆续出版。
2009年:创作完成《开唐》正传《剑器》、《王孙》。番外《海市》,仍旧未完成。发表短篇《零》,《人语驿边桥》。 2010年:发表短篇《屠龙小编》、《玺》。 2011年:发表短篇《海国图志》。 2012年至今:在一些杂志等地方有出作品,并积极创作中.
《杯雪》题记
极浦一别后,江湖怅望多
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
揽风如挽袂,执手似初呵
人间但存想,天地永婆娑
释义:我们在极浦分别之后,面对着这风云江湖,相思之情怅然于心。说好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那到底是谁先忘掉对方?倾慕之情绵绵不觉的是那方故土故国。遥想当年,你我乘风而立如同轻揽衣袂一般优雅,每次执手并行,都像第一次牵手那样热情感动。这些事已成过去,但是只要人间还有你可以让我想念,那么这个世界在我眼里永远丰姿绰约般的美好。
细数流年,不知不觉,认识椴居然已经有接近十载。
回顾起来,第一次知道了“小椴”这个名字,就是因为这一篇《杯雪》——那时候,我还在大学里念书,是一个初出茅庐的菜鸟,给同样是刚刚创刊的《今古传奇·武侠版》写稿子。而杂志上第一个主打的长篇连载,便是被改名成《乱世英雄传》的《杯雪》。
当时被那个被篡改的名字囧到了,对这篇文不抱有任何期待。然而,偶然翻开卷首,一首词映入眼帘,令我只看了几行,便倒吸了一口气。
“杯是只普通的陈年木杯,带着些细微的木纹与光泽,象是人世间那些小小的痴迷与眷恋,不忍释手的、却又如此可怜的快乐与留连;雪还是多年前那场天涯初雪。——握杯的指是寂寞的,而多年前的雪意似乎有一种穿透岁月的寒凉,能把一切冻结成深致久远,象这只不动的握杯的手、还有——友情。
“江湖中,还有谁记得这段杯雪之交?喝下这第一杯酒,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
那是我第一次被他的文字惊艳,情不自禁地看了下去,直至夜深人静、第一卷结束还意犹未尽,掩卷赞叹良久。这个小说是如此的纯正、古雅、流畅,仿佛和金古温梁一脉相承,却又带着扑面而来的新鲜空气,不禁让自诩为从小就读遍了武侠小说的我为之吃惊。
于是,就缠着当时的杂志责编横刀给我介绍了此文的作者。
那,便是我和椴的初识。
在2001年相识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写了许多年的职业作者,而我却还是一个在校念书的大学生,一个初次在杂志上发表作品的新人。他的阅历、学养、入行时间都远远超出于我,自然而然,他就成了我的前辈。
从《杯雪》开始,我又陆续拜读了他的《长安古意》、《洛阳女儿行》、《刺》等作品。小椴的文字清丽精简,结构巧妙,学养之丰厚、见识之广博都令人赞叹,更难得的是在武侠小说这个已经发展了多年、前人几乎已经穷尽了变化的类型创作上,他既然汲取了前面金古温梁诸位大师的精华,却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有古韵也有根基,令人耳目一新。
他笔下的人物,个个都有着自己桀骜的风骨:雨夜里,那“共倾金荷家万里”的沉默惊艳少年;萧如最后嫣然一笑,舍身一击,“且看如姊这一刀!”的烈艳;余果老里,那“请从绝处读侠气”的慷慨豪迈的老人……种种,都给我留下了与以往所读之书截然不同的、深刻而隽永的记忆。
看了那些作品,我就想,原来武侠还可以这么写啊。
那之后,在写作这一条路上,我们结伴走了很多年。差不多十年了,很多最初的同行者都已经离开,许多当年一起写文的同伴都已不知下落,而我一直写了下来,从还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慢慢成为一个可以独立行走、自己选择前行方向的人——而在这个途中,作为先行者的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告诉我怎样越过那些坎坷、回避哪些弯路,以及怎样培养属于自己的风格。
人生有聚散,近三年我们网上联系得渐渐少了。然而,每年都会和木剑客他们结伴,去小椴居住的那个深山里休假一次。每次看到他,都觉得陌生又熟悉,宛如网络上的第一次相见——几个人聚在一起闲聊半夜,不谈写作,只谈谈风花雪月,种的花草,养的鸡鸭,落地窗外湖水如镜,膝上白狗闲卧,林下萤火流光。
那一刻,令人觉得心里的静谧和充盈。
有时候会想,在这个独居深山、在夜里写作的人心里,该有一股多大的精神力量呢?要怎样强大的内心,才能够支持他可以自如地入世出世、可以在现实和虚幻之间游走?他日后会有怎样的发展、怎样的蜕变,将来的武侠文学史上,又会怎样书写他的一切?
写作之路,道长而歧,写了很多年后我们的风格已然迥异。然而那一点初心、那种对写作和倾诉的热切却是依旧一样的——希望十年后能各登彼岸,殊途同归。那时候,能让彼此的作品,来印证彼此这些年来走过的路。
这是椴的江湖,我们曾经来此见证。
——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