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胜堡

得胜堡

高程 1172米
中文名 得胜堡
城池周长 1896米
城池级别 路城
所属道 大同巡道
城池形制 长方形
行政区划 大同市新荣区
目录导航

地理位置

明长城大同镇北东路堡寨。得胜堡(图)位于今大同市新荣区堡子湾乡得胜堡村,距大边南侧约650米,自古为联结晋北与内蒙古的主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三云筹俎考》及《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均记载,得胜堡东至边墙“三里”,西至拒墙堡“二十里”,南至弘赐堡“二十里”,北至边墙“三里”。[1]

历史沿革

得胜堡创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后又于万历二年砖包增修。[1]

平面布局

得胜堡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400米。堡墙为黄土夯筑,外包砖石。《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及《三云筹俎考》记载,堡周长“三里四分”,高“三丈八尺”。《大同市志》记载,堡内中央曾建有鼓楼1座,现仅存底层十字穿心门洞,鼓楼对面有坐南朝北戏台1座。[1]

城池防守

得胜堡为参将驻地,管辖得胜、镇羌、弘赐、镇川、镇河、镇虏、拒墙七堡。明嘉靖十八年,参将驻扎弘赐堡;二十八年将弘赐堡参将移驻于得胜堡,成为北东路的路城。《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记载,驻兵人数为2 448名,马1189匹。《三云筹俎考》则记载,驻兵人数为2960名,马1191匹。清时驻兵减少,《大同县志》记载,该堡原设参将官1名,中军守备1名,马兵41名,步兵98名,守兵466名,后改为参将1名,中军守备1名,千总1名,外委千总1名,外委把总3名,额外外委2名,马兵106名,步兵43名,守兵83名。[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