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催雨人工催雨也称为人工增雨,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弹向云中播散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
种类
人工催雨常分为暖云催化增雨与冷云催化增雨两种。
欲要暖云层(温度高于0℃的云层)降水,就得使云层中半径大于0.04毫米的大云滴有足够的密度数,要让它们迅速与小云滴碰撞并增长,成为半径超过1.0毫米的雨滴以便形成降水,因此在那些大云滴密度数较小而无法形成降雨的云层中,人们使用飞机、炮弹携带等方法,播撒盐粉、尿素等吸湿性粒子,促使形成许多大云滴,就可更进一步形成或增加降水。
欲要冷云层降水,就得使冷云层上部的冰晶密度数超过1个/升,对那些冰晶密度数不足的冷云,用飞机等播撒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便可产生大量冰晶,促成或增加降水量。为了弄清楚人工催化剂的效果,弄清人工增雨量的多少,常常要进行检验。由于云层和降水过程十分复杂,使人工降水和降水检验的方法措施还都很不完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人工催雨有空中、地面作业两种方法。空中作业是用飞机播撒催化剂。地面作业是利用高炮、火箭从地面上发射催化剂。炮弹在云中爆炸,把炮弹中的碘化银燃成烟剂撒在云中。火箭在到达云中一定高度以后,碘化银剂开始点燃,随着火箭的飞行,沿途拉烟播撒。
人工催雨中国气象局印发《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2015年,全国各地气象部门将形成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作业能力,在重污染天气条件下能够采取可行的气象干预措施,如人工催雨等以消减雾霾。
通过“借雨”的方式来改善空气质量,或将在几年后成为现实。该方案提出,要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消减雾霾,改善空气质量。
人工增雨是指在有降雨天气过程的情况下,通过飞机或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盐分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者增加降水量。
除了“借雨”,未来人类或能通过“借风”来消减雾霾。该方案提出,将开展城市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到2015年建立集监测、评估和预报一体化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气象业务并开展服务。
中国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解释称,相对于人工增雨,“城市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对雾霾的消减,属于一种长效机制。
人工催雨效果2013年,进入10月份以来,西安地区降水稀少,气温偏高,普遍出现旱情,雾霾天气增多。昨日,市政府安排部署,市气象局人影办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4日7-12时,共发射火箭弹45枚,燃烧碘化银烟条38根,增雨飞机10时起飞,飞行区域关中中部、关中东部,作业时间3小时。
雨量资料显示,在自然、人工(飞机作业+火箭作业+碘化银燃烧炉作业)共同影响下,作业区及影响区降雨明显,西安地区普降小到中雨。这次降水有效缓解了旱情,增加了水资源量,净化了空气,有利于秋播和作物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