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天,种族歧视者比尔(维克·莫罗 Vic Morrow 饰)乘坐着时光旅行机回到了过去,可是,在那里等着他的,却是被歧视和侮辱的可怕命运。
没有人知道布鲁先生(斯加特克罗索斯 Scatman Crothers 饰)从哪里来,他又有着怎样的过去,人们只知道,这个神秘的男人拥有能够让人返老还童的奇妙魔力。
海伦(凯瑟琳·奎南 Kathleen Quinlan 饰)遇见了名叫安东尼(Jeremy Licht 饰)的男孩,在他平凡的外表下面,隐藏了一个惊人又残酷的秘密。
没有人相信神经兮兮的瓦伦汀(约翰·利特高 John Lithgow 饰)的所言所语,因为他竟然声称一只巨大的怪兽出现在了半空中将一架飞机撕成两半,然而他的话真的只是胡言乱语吗?
演员 | 角色 |
丹·艾克罗伊德Dan Aykroyd | Passenger/Ambulance Driver (Prologue/Segment #4) |
艾伯特·布鲁克斯 Albert Brooks | Car Driver (Prologue) |
Vic Morrow | Bill Connor (Segment #1) |
Doug McGrath | Larry (Segment #1) |
Charles Hallahan | Ray (Segment #1) |
Rainer Peets | German Officer (Segment #1) (as Remus Peets) |
Kai Wulff | German Officer (Segment #1) |
Sue Dugan | Waitress No. 1 (Segment #1) |
Debby Porter | Waitress No. 2 (Segment #1) |
Steven Williams | Bar Patron (Segment #1) |
Annette Claudier | French Monther (Segment #1) |
Joseph Hieu | Vietnamese (Segment #1) |
Al Leong | Vietnamese (Segment #1) |
Stephen Bishop | Charming G.I. (Segment #1) |
Thomas Byrd | G.I. (Segment #1) |
Scatman Crothers | Mr. Bloom (Segment #2) |
凯瑟琳·奎南 Kathleen Quinlan | Helen Foley(School Teacher)(Segment#3) |
约翰·利特高John Lithgow | John Valentine (Segment #4) |
Abbe Lane | Sr. Stewardess (Segment #4) |
演员 | 角色 |
丹·艾克罗伊德Dan Aykroyd | Passenger/Ambulance Driver (Prologue/Segment #4) |
艾伯特·布鲁克斯 Albert Brooks | Car Driver (Prologue) |
Vic Morrow | Bill Connor (Segment #1) |
Doug McGrath | Larry (Segment #1) |
Charles Hallahan | Ray (Segment #1) |
Rainer Peets | German Officer (Segment #1) (as Remus Peets) |
Kai Wulff | German Officer (Segment #1) |
Sue Dugan | Waitress No. 1 (Segment #1) |
Debby Porter | Waitress No. 2 (Segment #1) |
Steven Williams | Bar Patron (Segment #1) |
Annette Claudier | French Monther (Segment #1) |
Joseph Hieu | Vietnamese (Segment #1) |
Al Leong | Vietnamese (Segment #1) |
Stephen Bishop | Charming G.I. (Segment #1) |
Thomas Byrd | G.I. (Segment #1) |
Scatman Crothers | Mr. Bloom (Segment #2) |
凯瑟琳·奎南 Kathleen Quinlan | Helen Foley(School Teacher)(Segment#3) |
约翰·利特高John Lithgow | John Valentine (Segment #4) |
Abbe Lane | Sr. Stewardess (Segment #4) |
导演 | 乔·丹特Joe Dante |
约翰·兰迪斯John Landis | |
乔治·米勒George Miller | |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 | |
编剧 | 约翰·兰迪斯 John Landis |
梅丽莎·马西森 Melissa Mathison | |
罗德·瑟林 Rod Serling | |
理查德·麦瑟森 Richard Matheson | |
制作人 | 凯瑟琳·肯尼迪 Kathleen Kennedy |
约翰·兰迪斯 John Landis | |
弗兰克·马歇尔 Frank Marshall | |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Steven Spielberg | |
Jon Davison | |
凯瑟琳·肯尼迪 Kathleen Kennedy | |
原创声音 | 杰瑞·高史密斯 Jerry Goldsmith |
摄影 | Allen Daviau |
John Hora | |
Stevan Larner | |
剪辑 | Malcolm Campbell |
Bettina Hirsch | |
迈克尔·卡恩 Michael Kahn | |
选角导演 | Marci Liroff |
艺术指导 | James D. Bissell |
美术设计 | Richard Tom Sawyer |
James H. Spencer | |
布景师 | Jackie Carr |
Barbara Krieger | |
副导演/助理导演 | 丹尼尔·阿提亚斯 Daniel Attias |
Elie Cohn | |
Anderson G. House | |
艾伦·史密西 Alan Smithee[1] |
导演 | 乔·丹特Joe Dante |
约翰·兰迪斯John Landis | |
乔治·米勒George Miller | |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 | |
编剧 | 约翰·兰迪斯 John Landis |
梅丽莎·马西森 Melissa Mathison | |
罗德·瑟林 Rod Serling | |
理查德·麦瑟森 Richard Matheson | |
制作人 | 凯瑟琳·肯尼迪 Kathleen Kennedy |
约翰·兰迪斯 John Landis | |
弗兰克·马歇尔 Frank Marshall | |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Steven Spielberg | |
Jon Davison | |
凯瑟琳·肯尼迪 Kathleen Kennedy | |
原创声音 | 杰瑞·高史密斯 Jerry Goldsmith |
摄影 | Allen Daviau |
John Hora | |
Stevan Larner | |
剪辑 | Malcolm Campbell |
Bettina Hirsch | |
迈克尔·卡恩 Michael Kahn | |
选角导演 | Marci Liroff |
艺术指导 | James D. Bissell |
美术设计 | Richard Tom Sawyer |
James H. Spencer | |
布景师 | Jackie Carr |
Barbara Krieger | |
副导演/助理导演 | 丹尼尔·阿提亚斯 Daniel Attias |
Elie Cohn | |
Anderson G. House | |
艾伦·史密西 Alan Smithee[1] |
阴阳魔界貌似这个片子的电视剧般很经典,有不少版本,59年底、85年的、02年的,可惜都没有看过,就不做比较了。作为83年的电影版,云集了四位导演拍的四个片段组成的。如果时光倒回26年,这个片子应该还是蛮不错的,可在这个cg做到已经可以取代真人、特效可以贯穿全场的时代就显得比较一般了,毕竟是老片子了,额也是冲斯皮尔伯格的大名才看的。序幕很无聊;第一个故事很有讽刺意味;第二个故事最温馨;第三个故事最怪异;第四个故事最惊悚。整个影片相当于四个独立的小品组成的整体,为的只是说明介于光明和黑暗间存在的怪异的Twilight zone(个人认为翻译成迷离境界更贴切),最后两个故事还有点惊悚的味道,想象力也还不错(片头片尾呼应很独特),个人比较喜欢第二个和最后一个,有时间的话大家可以看看这个片子,就当是体验80年代米国佬的想象力了。
阴阳魔界
前两个故事很精彩,尤其是第二个,非常非常动人,后两个除了玄乎就是莫名其妙。 第一个故事由John Landis导演,第二个是斯皮尔伯格之作,第三和第四个不提也罢。
斯皮尔伯格在此片中讲的是一个返老还童的奇妙故事,其中流露出了一种庄周梦蝶般的东方式浪漫神韵,既令人欣喜又带着几许伤感。
四个故事,四个哲理。
一个故事中的主角其实就是一个怨鬼,什么都要埋怨,结果他就游历他所抱怨的世界,饱受磨难……经受了那些之后,估计那人再也不会乱骂了。
第二个故事,比较温馨。老年人也可以保持一颗童心呀!总体来说这段属于闷骚型。
第三个故事,愿望成真并不一定是好事,还是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吧。这个结局有点主流了,皆大欢喜的说教。
第四个故事就有点匪夷所思了,只有一个人能看到魔鬼,以至其他人怀疑他的不正常。这种事情别说,还真的有呢……
这是几个导演分别拍的小短片的汇总。除了斯皮尔伯格拍的那个返老还童的温馨故事以外,剩下的另三个故事我都很喜欢。
早期的B级片其实很有意思,表现的手法与想法都值得我们思考。所以说一直到现在,仍有很多知名导演依然是这类影片的爱好者,拍出很多类型相似的片子向过去的B级片致敬。影坛奇才昆丁塔伦蒂诺就尤其喜爱此类型电影。
前些日子看过的美剧《邪恶力量》,猎鬼者的多集故事中就有很多是借鉴老电影中的B级片的情节或路子来展开剧情的。第三个故事与第四个故事似乎到能在《邪恶力量》中体现出来,本人认为这两个故事十分邪恶!
另外我最近在看的《恐怖大师》系列,就是遍请了众多知名的恐怖片高手拍摄的恐怖片短集,内容涉及西方的吸血鬼、狼人等一系列恐怖元素,可以称为B级片的现代集大成作品集,也很棒!
有的时候你不得不惊叹于美国的那些编剧的头脑,这些故事逻辑性强、节奏紧凑、惊险刺激,外加众多另类元素,可看性十分强!
我个人认为与其说这是一部恐怖片,不如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意义的哲理电影。
Segment1的主角心里充满着无穷无尽的抱怨和不满,正是这些怨气使他受到了更多的本不该承受的折磨;
Segment2暗示只要老年人自己心里还有希望和青春,心理上的年轻就能战胜容貌的衰老,就能回到童年,特别温馨动人;
Segment3应该是探讨小孩子的教育,小孩子的愿望都能实现,但他可能一直也没有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Segment4也是围绕男主角在飞机航行当中不可被战胜的心魔展开。
电影的制片人有大名鼎鼎的斯皮尔伯格和老搭档弗兰克马歇尔。
电影的配乐也超好听,原来是杰瑞·哥德史密斯创作的,另一部印象深刻的他老人家的配乐作品是空军一号。
歌名:迷离境界
歌手:香港皇家级乐队BEYOND
作词:黄家强
作曲:黄家驹
主唱:黄家驹
收录专辑名:《现代舞台》
发行时间:1988-01-01
语言:国语
烟熏四周 似进梦里
街中往返 转转又转
陌路上剩一个独自乱碰叫嚷
依稀笑声 远处渐近
相相抱拥 看见令我
步伐越是走近
欲望越更接近
个个对笑互望 冷笑这世间
但看见每个面上是我的相貌
愿栖身空间现在 觅新的土地是我
迷离境界里的我再无假笑面
是真的假的现在 为收起心内自我
迷离境界已给我 全埋藏了以往事
虽则似样 看见未见
心知这刻 似我路向
现实望着假脸 但愿尽变这样
个个对笑互望 冷笑这世间
但看见每个面上是我的相貌
愿栖身空间现在 觅新的土地是我
迷离境界里的我再无假笑面
是真的假的现在 为收起心内自我
迷离境界已给我 全埋藏了以往事
个个对笑互望 冷笑这世间
但看见每个面上是我的相貌
愿栖身空间现在 觅新的土地是我
迷离境界里的我再无假笑面
是真的假的现在 为收起心内自我
迷离境界已给我 全埋藏了以往事
但愿栖身空间现在 觅新的土地是我
迷离境界里的我再无假笑面
是真的假的现在 为收起心内自我
迷离境界已给我 全埋藏了以往事
BEYOND的歌曲最大特点就是用歌声和旋律,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种感受可以是振奋的令人激动的,也可以是伤感的,和无耐的!《天真的创伤》《冷雨夜》等情歌在以前是很少见的,但BEYOND情歌不同是一般的,都是怨曲风格,写得很有深度,好像一杯陈年老酒,要慢慢的品!
主打乐器:吉他,鼓
音乐类型:摇滚
歌曲发行地:中国香港
时间 | 名称 | 奖项 | 获奖人 | 获奖情况 |
1984年 | 第11届土星奖 | 最佳男配角 | 约翰·利特高 John Lithgow | 获奖 |
最佳男配角 | Scatman Crothers | 提名[2] | ||
最佳恐怖电影 |
时间 | 名称 | 奖项 | 获奖人 | 获奖情况 |
1984年 | 第11届土星奖 | 最佳男配角 | 约翰·利特高 John Lithgow | 获奖 |
最佳男配角 | Scatman Crothers | 提名[2] | ||
最佳恐怖电影 |
国家/地区 | 时间 |
美国USA | 1983年6月24日 |
阿根廷Argentina | 1983年7月28日 |
澳大利亚Australia | 1983年8月18日 |
瑞典Sweden | 1983年10月21日 |
芬兰Finland | 1983年11月25日 |
挪威Norway | 1983年12月3日 |
西德West Germany | 1984年1月20日 |
葡萄牙Portugal | 1984年2月......(Fantasporto Film Festival) |
法国France | 1984年2月1日[3] |
国家/地区 | 时间 |
美国USA | 1983年6月24日 |
阿根廷Argentina | 1983年7月28日 |
澳大利亚Australia | 1983年8月18日 |
瑞典Sweden | 1983年10月21日 |
芬兰Finland | 1983年11月25日 |
挪威Norway | 1983年12月3日 |
西德West Germany | 1984年1月20日 |
葡萄牙Portugal | 1984年2月......(Fantasporto Film Festival) |
法国France | 1984年2月1日[3] |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