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贝勒府景色(一)(20)
涛贝勒府
涛贝勒府原貌涛贝勒府位于北京西城区柳荫街27号。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古建筑约1000平方米。坐北朝南,有门东向。分中路和东路及西路。中路有四进院落,东路亦有四进院,后三进院为三合院。西路只有前后3排房子,西为戏楼。南为花园,有长廊、亭、花厅、假山等。一九二五年,美国公教司铎奥图尔博士受罗马教廷委托,长期租用前清朝涛贝勒府旧址筹办公教大学,此即后来的辅仁大学。一九二九年六月,辅仁大学为了培植自己的良好基础,决定停办预科,改办三三制附属中学。高中部随大学部设在李广桥西街十号(今柳荫街二十七号)涛贝勒府。校名定为私立北平辅仁大学附属中学校男生部。原马圈及花园前空地建成辅仁大学主楼,涛贝勒府府邸改作原辅仁大学附中男生部校舍,1952年辅仁男中改为北京市第十三中学。
涛贝勒府景色(二)(20)
现存古建筑约1000平方米。坐北朝南,有门东向。分中路和东路及西路。中路有四进院落,东路亦有四进院,后三进院为三合院。西路只有前后3排房子,西为戏楼。南为花园,有长廊、亭、花厅、假山等。原马圈及花园前空地建成辅仁大学主楼。涛贝勒府府邸改作原辅仁大学附中男生部校舍,1952年辅仁男中改为北京市第十三中学。解放后,涛贝勒府经历过多次修缮、复建,但前些年,院落中部分建筑又出现了险情,山墙歪闪、开裂,瓦面、檐头破损,柱根糟朽,油漆彩画全部剥落,个别房屋甚至被列为危房,早已停止使用。
涛贝勒府原是康熙第十五子允嵎居住的愉郡王府。
愉郡王府始王允褕,系清圣祖康熙第十五子,雍正八年(1730年)晋愉郡王,次年卒。按清律其子降为辅国公,迁居他所。
奕詥为清宣宗第八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受封钟郡王。同治三年(1864年)分府,获已籍没原郑亲王府为邸。卒,谥端,未得世袭罔替,每次袭封需递降一级。无嗣,以恭忠亲王奕訢第二子载滢袭继。迁居西城柳荫街路西的新府。 新府原为愉郡王府,载滢承袭贝勒,得愉郡王府。光绪十五年(1889年)加郡王衔。 1900年因开罪洋人被削爵、归宗。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以醇贤亲王奕譞第七子载涛继袭贝勒爵,1908年加郡王衔。载涛,字夜云,宣统年间因是摄政王之弟而受重用,历任禁卫军训练大臣、主持军谘府。民国间,一直被视为皇族领袖。张勋复辟后任禁卫军司令,伪满洲国的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而该府也被称做涛贝勒府。
1925年,载涛贝勒府租给罗马教廷天主教会,作为创办公教大学的校舍,1927年更名辅仁大学,取《论语》中“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意。
1929年,该府南马圈和花园前空地出售,改建为辅仁大学主楼,府北部改为辅仁大学附中,今为北京市第十三中。 主体建筑尚存。正门面阔五间,正殿、东西配楼、后寝、后罩正房均面阔五间。东西路的附属院落除戏楼外大体保存下来,南部的花园尚在,基本保持了当时的原貌。这里虽称做郡王府,但两任主人均为贝勒,遗存不多的清代贝勒府实物。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辅仁大学主楼设计
1929年,辅仁大学在涛贝勒府南部的马圈和花园前空地上,筹建主楼,聘请比利时籍的传教士和建筑师格里森担任设计(也有资料记载设计师为美国建筑师墨菲,他曾设计燕京大学,被誉为代表近代我国教会大学建筑的最高艺术成就)。格里森应邀到北平之后,并不匆忙设计,而是花了数月时间,查寻中国北方古典建筑的原始材料,研究故宫等古建筑的特色。王府南部面积不大,作为一所综合大学的主楼,显得过于局促,如果以当时正在世界风行的现代建筑风格,设计一栋火柴盒式的高层建筑,可以很好地满足使用功能,解决其用地狭窄的矛盾。但格里森考虑再三,他认为选址在一片王府之中,南面又紧邻故宫、北海,如用现代风格则破坏了环境的和谐,他决定借助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造型元素,来进行自己的设计。他提出:“可以从中国的皇宫的宫墙、城门和城楼造型中得到某种启发,这些造型显示出中国皇宫的那种与众不同的特征。” 涛贝勒府设计成的主楼仿佛是一座中国宫殿式城堡,以两层楼围合成封闭的院落,主入口在南边的中间,门楼三层,进门后一座南北向的楼房又将院落划分为两个近似方形的院子。东南西北四角各矗起一座三层的角楼,整座建筑中轴线明确,完全对称。体现了中国皇宫的庄重森严的气势。主入口有两层的汉白玉圆券拱门,上有精美石雕,第三层是挑出的抱厦,屋顶覆以绿色琉璃瓦。在主楼正立面上,还使用了许多中国古典建筑的细部做法,如汉白玉的须弥座、红色雕花的木制窗框、大门墩柱上蹲伏的石狮等等,构成中国宫殿的缩影。也有人认为这座由传教士设计的建筑,虽借助了中国古典建筑的某些元素,但不经意间仍透出西方修道院那种遁世忌俗的超脱。辅仁大学主楼,保存得十分完好,透过围在整幢建筑外面的装有中国石狮造型的镂空铁栏杆,仍可感到当年设计的良苦用心和做工的精致。许多大型建筑辞书,都把它列为中国近代名建筑。看着这座中国古典风格的楼房,或许会让人想起墨尔本大学校园中那些维多利亚式古老建筑。它们的外观是完全不同的,但在不同的外观中,透出的那种高贵、典雅、纯净却似乎又是相同的,相通的。
贝勒府北半部状况
涛贝勒府
涛贝勒府的北半部基本还保持着原府格局,坐北朝南,分中、东西三路。中路有四进院落,东路亦有四进院落,西路只有前后三排房子。南部为花园,园内有曲折的长廊、叠石假山,山上建有凉亭。涛贝勒府的这部分,作为辅仁附中男生部的校舍,1952年辅仁男中改为北京市第十三中学。
55路刘海胡同站下车往东 13路、111路、107路北海北门站下
中国科技馆北京动物园景山公园 北海公园庆亲王府北京展览馆 中国古动物馆宣武门天主堂西什库教堂徐悲鸿纪念馆双秀公园大高玄殿利马窦墓北京音乐厅梅兰芳纪念馆国家图书馆分馆 汇通祠阜景文化旅游街会贤堂白云观妙应寺白塔 人民大会堂 恭王府花园团城中南海醇亲王府龚自珍故居郑王府鲁迅博物馆北京图书馆程砚秋故居德胜门箭楼关岳庙 护国寺金刚殿火德真君庙克勤郡王府礼亲王府李大钊故居历代帝王庙隆长寺吕祖阁宋庆龄故居 民族文化宫 南堂升平署旧址什刹海顺承郡王府涛贝勒府万松老人塔贤良祠月坛公园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工艺美术馆祖大寿祠北京古钱币博物馆北京天文馆都城隍庙大殿广济寺郭沫若故居 郭守敬纪念馆庄亲王府齐白石故居郑亲王府蔡锷故居定亲王府棍贝子府 金炉圣母铸钟娘娘庙金融街普济寺清真永寿寺清真普寿寺 清真法源寺天寿庵天主教西堂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人定湖公园中国钱币博物馆双塔庆寿寺原址西便门明北京城墙遗迹文津街西单文化广场西单商业街首都时代广场 双寺 中国银行 张之洞旧宅怡亲王府拈花寺 端郡王府洵贝勒府国际金融大厦 福佑寺法藏寺遗址学部
《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宋氏三姐妹》等,都曾在这里拍摄过。至于其他无名剧组,举不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