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王府花园

醇王府花园

中文名 醇王府花园
人数限制 200人
所属城市 北京市
目录导航

建筑风格

这里既保留着王府花园的布局和风格,又融入西方别墅特点,是一处中西合璧的园林。园内有上百年的西府海棠、两百年的老石榴桩景和五百年的凤凰国槐等古树名木。明珠之子清代第一词人纳兰容若曾在此吟诗填词,园中现留有其亲自种植的两棵古树。有宋庆龄养护过的西山松、盆栽石榴和龙眼葡萄等各种南北方名花佳卉,宋庆龄最喜爱的观赏鸽更给庭园增添了和平的气氛。每到四月份海棠花开的季节,赏花游客络绎不绝。馆内长期设有“宋庆龄生平展”和“宋庆龄生活原状陈列”,展示宋庆龄生活、工作的环境,现有文物两万余件,主要有宋庆龄的手迹、照片等文献资料以及个人藏品。每年的1月27日宋庆龄诞辰纪念日、5月29日宋庆龄逝世纪念日,都组织相应的主题纪念活动。

建筑布局

院落建筑分前厅“濠梁乐趣”,后厅是“畅襟斋”,东厢“观花室”,西厢与新建主楼相连。园内引自什刹海活水绕园而行,湖面上建有长廊、恩波亭,西山脚下立有岁岁平安太湖石,山上建有箑亭、听雨屋、瑰宝亭。

主楼

故居的主楼,建于1962年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外观仿古,与 内部景致和谐一体。庭院当中,可见清碧的湖水将主楼和草坪紧紧环抱,后湖畔有一鸽子房。宋庆龄喜爱鸽子,常在工余亲自给它们喂食。

1982年5月29日经中央书记处批准,故居对外开放,至今已接待国内外观众近350万人次。人们在这里缅怀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毕生的光辉业绩,追念她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她崇高的品德,情操,光辉的业绩将会在人们心中永存!

地理位置

醇王府花园,坐落在北京风景秀丽的什刹海后海北沿。门前水天相映、碧波涟漪,堤岸杨柳轻扬,院内曲径回廊,楼堂亭榭;湖水环绕,山石嶙峋;绿树浓荫,花香四溢。是一处雍容典雅、幽静别致的庭院。故居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五千平方米。原是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府邸花园,也称西花园。

故居主楼故居主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就计划为宋庆龄在北京修建一处住所,但她一再逊谢。1962年,周恩来总理受党和政府的委托,亲自筹划,决定藉此王府花园,精心设计改造葺旧更新,在原来主体建筑迤西,接建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主楼,作为宋庆龄的住所。1963年4月,宋庆龄迁居于此,1981年5月29日逝世,共在这里工作生活了18个春秋。1981年5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宋庆龄同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之后,在邓颖超、廖承志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直接领导下,对故居进行了全面修整,保留和恢复了宋庆龄生前工作、生活原貌,以其原状进行陈列,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文物、资料,筹办了“宋庆龄同志生平展”。是年5月29日,值宋庆龄逝世纪念日之际,由邓颖超亲自揭幕,故居正式对公众开放。

醇王府往事

[1]十四年(1888年),光绪皇帝亲政第二年,他的父亲醇亲王奕譞奏请朝廷,将自己位于西便门内太平湖畔的宅邸升为“潜龙邸”敬缴朝廷。所谓“潜龙邸”就是皇帝登基前的住所。为表示皇权的至高无上,皇帝故居不能再由人居住,只能升格为宫殿供起来。北京最有名的潜龙邸就是雍正皇帝即位前的府邸——雍和宫。慈禧太后看到奕譞的奏章后,当即准奏,并将位于后海北沿的“贝子毓橚府”赏赐给他作为新府。为了区别太平湖畔的老府,这里被称为“北府”。

醇亲王“北府”是一所来头儿很大的宅子。最早它是康熙重臣、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的宅邸。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的明珠长子纳兰性德,经常在府中渌水亭与朋友诗酒唱和。甚至有人认为,《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就是以这座宅子为原型写的。纳兰家族在这里居住了百余年,直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明珠的四世孙承安获罪抄家,这处宅子被收没入官。几年后,乾隆皇帝将这座府邸赐给了成亲王永瑆。成亲王不是“铁帽子”,传到毓橚这一代爵位已经降为贝子。贝子住在这样一座豪宅中,显然超制了,因此慈禧太后将它收回赏给了醇亲王。

1888年,醇亲王在这套新得的宅子中,拍下了一组照片。照片中醇亲王一脸恬淡安闲,似乎因为儿子亲政,正处于人生荣耀的巅峰。其实,这一年对醇亲王而言,极为敏感。光绪皇帝亲政,一方面令慈禧太后深感大权旁落,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她对醇亲王的猜忌。为了表忠心,醇亲王赶紧奏请,皇帝裁定的奏折和人事任命,以后都要再奏太后批准才能生效。这么一来,“亲政”成为一句空话,大权仍在慈禧手中。醇亲王如此“懂事”,让慈禧太后非常高兴。于是,在赏赐王府后,她又赏给醇亲王10万两银子用于扩建。醇亲王不但将宅子中路各楼门、殿宇修葺一新,还重新整修了东西跨院和西花园。西花园内游廊婉转,山石花木点缀随心,显得妙趣横生,独具匠心。由于工程实在太大,动工不久十万两银子就花光了。慈禧太后二话不说,又追加了6万两银子。这样“北府”扩建工程才算顺利完工。1889年,醇亲王阖家搬入修缮一新的“北府”。可是,世事无常,在新宅只住了一年多,奕譞就撒手人寰了。

奕譞死后,他的儿子载沣继承爵位,成了小醇亲王。光绪皇帝身后无子,慈禧又选中了载沣的儿子溥仪来继承大统。时隔几十年,醇亲王府又出了一个天子。照理“北府”此时又成了潜龙邸,载沣又得请旨恭缴,另谋府邸。不过,他还没顾得上办这些事,大清王朝就寿终正寝了。

1949年9月,载沣将醇亲王府府邸全部房屋出售给重工业部附设的高级工业学校。1963年宋庆龄迁入醇王府花园居住。她逝世后,这座园子作为宋庆龄同志故居,对外开放。

交通信息

公交路线

乘5、27、44外、55、83、206、210、305、315、380、409、625、872、877、880、882、884、885、888、909、919、特12内在德胜门站下沿后海北沿向东即是,5、210路在果子市站下后海夹道向南即是,或乘地铁2号线积水潭站B口出沿西海、后海北沿向东行约10分钟即到。

自驾路线

沿地安门外大街行驶,过左侧的麦当劳鼓楼餐厅,左转进入烟袋斜街;沿烟袋斜街行驶210米,在银锭桥左转进入小石碑胡同;沿小石碑胡同行驶40米,右转进入后海北沿;沿后海北沿行驶1.1公里,过右侧的宋庆龄同志故居,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实用信息

门票信息

原价: 20元/人;优惠价:在校大学生及老人10元/、 中小学生5元/人。

开放时间

淡季(11-次年3月):9:00-16:00
旺季(4-10月):9:00-18:00

建议游玩

1小时

最佳季节

四季皆可

保护文物

为了更好的保护、收藏孙中山、宋庆龄珍贵文物,在中央领导同志关心支持下,宋庆龄故居文物库于2008年5月29日奠基建设,2009年5月31日经修葺一新的故居及精心制作的宋庆龄生平展重新对公众开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了重新开放仪式。宋庆龄故居先后被命名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

宋庆龄故居宋庆龄故居朝阳门内南小街439号,建于民国时期;美国大使司徒雷登曾在此居住。1949年初,宋庆龄从上海来京参与建国大业时于此居住,直至1958年9月。该建筑坐北朝南,地上两层,有地下室,砖木结构,灰筒瓦坡顶,二楼南侧建有阳台。室内装修精美,一楼东西两侧房间内装有壁炉,上刻汉白玉浮雕“二龙戏珠”。

该建筑融合中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属于较典型的近代折衷主义风格独立式别墅,且数位历史名人曾在此居住,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实物见证。

2003年初东城区南小街市政改造工程中,为了保护这座宋庆龄曾居住了近十年的小楼,在文物管理部门的要求下,市政建设单位修改了原来的施工方案,从而将故居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缅怀先辈、见证历史的纪念性建筑。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